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魂归大清 莫相思-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然很快,前头的队伍便停下来,传来口谕,驻跸于此。平日里德妃都是养尊处优的,那里经过这样的辛苦,一下车,草草用了膳,便早早歇了。我和绣茵轮班值夜,上半夜我当值,下半夜换她。
  还是年轻好,有本钱,虽然白天很累,晚上还是有精神。德妃在床上睡得安稳,我闲着无事,忽然想起二哥,便拿出我偷偷给他们做的活计,借着微弱的灯光,缝起来。头年德妃整理旧衣箱,翻出两块碎皮子的边角料,嫌留着碍事,打算扔掉。我念着阿玛和二哥常年在外头受冻,早想给他门做两套护膝、围腰,便跟德妃讨了来。虽然也近一个月了,但因为元日到十五忙得要命,这本来简单的活计却怎么也没做好。如今刚好二哥在,赶出来,马上就能用了。
  我正认真地缝着,忽听外头有细微的声响。起初以为是风声,再一细听,却是有人轻轻地敲窗子。这么晚了,会是谁?瞄了瞄床上的德妃,依旧熟睡,我便悄悄起身,推开门,瞧见胤祥正站在窗子旁,示意我出去。蹑手蹑脚地掩上门,走出去:“爷怎么不歇着,夜色已深了,明天还要伺候万岁爷,辛苦得很。”
  他却笑笑,一手扯了辫子,比在我面前——辫梢上仍是我打的那条头绳,不过今儿他着了一身绛红色的便服,和这青绿色的头绳配起来有些不伦不类。“爷那日收了你的礼,答应给你回礼,没成想,皇阿玛忽然提前南巡的日子,可巧除了大哥、太子其余的哥哥们都忙着修赐府,皇阿玛体恤他们,特意恩准他们在京里守着,只带了大哥、太子爷,我还有十五弟、十六弟随行。十五、十六还小,凡事不大能帮忙,所以诸多繁杂的事情都要我打理,忙昏了头,也没时间去给德妃娘娘请安了。不过,男子汉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今儿我可把回礼带来了,你瞧瞧可中意。”他伸手向身后黑影处指去。
  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一个人影从黑暗中匆匆走来。“二哥!”我轻声惊呼,也顾不得什么礼数,提起裙裾冲了过去。“光儿!”二哥亦疾步走了过来。
  到了近前,我按捺不住内心的思念,向上一蹿,双手一环,“挂”在了二哥脖子上。二哥急忙伸手拥住我的腰,嘴里念叨:“还这么淘气,小心摔了!”然后弯下腰,将我轻轻放到地上。我只是搂着他的脖子,眼泪一下子就冲了出来,声音哽咽地叫:“二哥!”他轻轻地拍着我的背,宠溺地说道:“好了,丫头,你再这样,咱们可就什么都说不了了。十三爷还在边上看着呢,这么大了,还像小时候一样耍赖,丢人不!”我不情愿地放开他,抹了抹脸上的眼泪,抽了抽鼻涕,撒娇道:“人家想你们了么!”
  胤祥走过来:“你们兄妹好久没见了,应该有很多话要说,不过来日方长,这趟南巡怎么也得小半年,你们也别太急,别被人家发现了才好。小心行事吧。”说着便回身走了。
  那夜我和二哥说了很多,关于他,关于阿玛和额娘,关于大哥,关于小泰康,关于饭桶,关于原来我生活的那个世界……
  ◎◎◎◎◎◎◎◎◎◎◎◎◎◎◎◎◎◎◎◎◎◎◎◎◎◎◎◎◎◎◎◎◎◎◎◎◎◎◎◎◎◎
  '风云小语'
  关于爱情1
  什么爱情?说不清道不明。形容爱情的成语实在太多,像比翼双飞、举案齐眉、相濡以沫、缠绵悱恻……风云却最爱“惺惺相惜”这四个字。不仅仅是爱人,更是友人,不仅有爱慕更有尊敬,就好比李清照同赵明诚。
  古代的女子,评价她得到的爱情,最高不过“宠冠”二字。可是“宠”啊,不是“爱”。中国女子称自己的夫婿为“良人”,意为可以托付终生,始终是寄居在男人的屋檐下;而男性称呼女性,即使是知己,却也要加上“红颜”二字,且大都不是家里面的那个糟糠。男性和女性在爱情上是这样的不平等,因为女子被困在小笼子里,眼中只有这方寸的世界,可以依靠的只有心中的“良人”,而男子面对外面的海阔天空,除了大把的“红颜知己”,还有仕途、官场、经济学问、天下苍生……女性不过是男子家里的一瓶解语花,身边的一只檀香扇,袖里的一方香罗帕……只是生活中高级的奢侈品,平添一些情趣罢了。
  以前看别的小说常常写道“冲冠一怒为红颜”,那痴情男主似乎除了爱情什么都不要了,甚至改朝换代这样的大事都是由“情”而生。错了啊,本来不是那样的世界!爱情同政治生来就是敌人。看历代英主,大概除了刘秀这个异数,其余的都是寡情甚至冷血之人,杀父、杀兄、杀妻、杀子……杀尽身边所有的人;反倒是很多亡国之君,都是因为“贪恋美色”。什么是美色?那便是爱情。因为懂得爱情,所以能看到这世上的美好,能明白生命的宝贵,能了解生活的情趣,所以不够心狠,不够铁血,就像夫差、唐玄宗、李煜、孟昶……。英主也有情,却不会为情所困,不为情所动,所以他们不能谈情。
  爱情应该是平等的,和谐的,自然的,如同风随云动,水绕山流,不刻意,不做作,点点滴滴自然天成,我希望重华和胤祥之间的爱情应是如此,就同那“惺惺相惜”四个字,不是单方面的施与受,而是两颗心灵的融合。可是这样的爱情,不易。徐志摩说“吾会寻觅吾生命灵魂唯一之所系,得之,我之幸也;不得我之命”
  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第37章:南巡(二)
第37章:南巡(二) 
  第二日清早,胤祥来请安,临走我轻轻唤住他:“谢谢。”他却没有回身,背对着我,似乎略微点点头,便走了。
  又行了两日,二十五静海县杨柳青,一行人便登上了龙船,沿水路行进了。
  原来我不太喜欢看坐船,因为江上拥挤,还时时有汽笛轰鸣,闹得很,不过现在却忽然怀念起来。况且古代没有污染,一江澄澈,两岸苍山,朝有流岚,暮有清辉,风声、水声、鸟声间或夹杂着山间传出的不知是谁的歌谣,碧波幽幽,船行徐徐,好不惬意。只是还是寒冬时节,山色幽深,透着些许的苍凉萧瑟,若是等到阳春三月,恐怕又是另一番光景了。
  北方人到底不习惯舟行,德妃、绣茵都有些晕船的症状。我倒还好,只是要忙的事情更多了。康熙的南巡倒不像电视里乾隆那般游乐,却真真是在体察民情。白天领着大臣和几位阿哥又要考察沿岸的农桑水利,又要调查民风吏治,还要批阅京城里穿过来的折子,根本没有时间游山玩水,只有入了夜,才来德妃这里歇一歇,却也是随身带着奏章。
  饮食也是问题。毕竟不是在宫里,而且是在冬天,蔬菜、肉类带的都不多,虽然沿途有各地的官府孝敬,康熙却不大愿意收。倒是胤祥想了个点子,反正是水路,别的没有,鱼倒多得是,还是新鲜乱蹦的。于是沿途撒网,有时候爷儿几个也悠然垂钓,然后将吊回来的鱼拿到德妃这里来炫耀。我倒觉得像极了在家里阿玛出去打猎,将战利品拿回来同额娘邀功的样子,非常温馨。
  我忽然记起原来喜欢吃四川的酸菜鱼、水煮鱼,这里草鱼多,心理便发起馋来。闹着跟御厨叔叔研讨了一番,终于有了些眉目。于是我便拉了胤祥来撑腰,趁着不必值夜,央求御厨叔叔开个小灶。我和御厨在厨房里忙活,不时传出大叔骂我的声音——虽然我“蕙质兰心,心灵手巧”,可是独独这做菜的手艺向来就是菜谱级别的,只会说,不能干。最后大叔将我“打”出厨房,我只好跟胤祥和二哥还有一起巴巴地候着。
  过了不久,大叔终于将热腾腾的两只“大盆”端了上来。一盆清汤清水,一盆满面红油。我一试,味道不是很一样,做法和材料不同么,不过却别有风味,似乎更适合北方人的口味。我们也不顾形象,大快朵颐,满嘴油光,特别是胤祥,差点就把头伸到盆子里面去了。最后我用出了杀手锏,讨了几个白白胖胖的御用馒头,蘸着汤汁吃下去,真是过瘾。于是他们两个大男人又来同我争馒头。御厨大叔瞧着我们直摇头,恐怕心里合计,不是饿傻了吧。然后,他也颠颠地回去,同里头的叔叔嬷嬷们瓜分私藏的那几个大盆去了。那天,我们闹到半夜。
  既然大家都吃出了兴头,索性就让它升级吧。御厨大叔打算将这菜推荐给万岁爷,我当然也乐得屁颠屁颠的——毕竟有我一半的功劳不是?我便同大叔秘密研究起来。胤祥当然也在无事的时候来插一脚,出主意是没他的份,骗吃骗喝才是根本目的。牺牲了几天个人的休息时间,经过反复试验,我们终于大功告成。
  也赶巧,偏偏就下了雪,鹅毛般的雪片撒下来,染白了一片天地。天气不好,行程便耽搁下来,我们就开始准备。到了晚膳,李德全进来禀告说御厨研究了一桌应景的菜,打算今天孝敬万岁爷。我心里偷笑,想来御厨大叔果然已经打点过了,先填饱了李德全的肚子。我用眼睛瞄了瞄胤祥,他心中有数,却不动声色,仍是一贯地煽风点火。德妃身子不爽利,吃什么倒不在意。至于其他的那些阿哥,心里头存着几分好奇,都不反对。于是乎我们奸计得逞,一桌子大盆小碗的便上来了。
  其实这些菜都是寻常人家桌上的,没什么稀奇,不过这些皇宫里头的大人老爷,却没见过,只觉得有几分意思。
  头一道,是冻豆腐白菜汤,加了金针蘑、栗子之类的辅料,最重要的,我偷偷告诉御厨大叔在里面放了些牛奶,我没想到的是,这里居然没听过冻豆腐,后来想想,那应该是穷人家吃剩的豆腐舍不得扔,搁在外头冻上,就变成了冻豆腐,宫里头哪能给皇帝、嫔妃们上隔夜的呢。
  第二道,蜜酿烤肉。原来吃韩国料理很喜欢他们做的猪排,厚厚的肉排,用蜂蜜、梨子、酱油、啤酒、醋腌好了,放在铁锅里用文火慢煎,配上香菇、洋葱,味道好极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