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火星,建立小基地。
核裂变发动机的防护很麻烦,正如古巴耶夫所说,氘氦三核聚变发动机才是最适合在太阳系内行走的动力,燃料丰富,推力极大,比冲可达一百万秒。易组合,易防护,大推力可以使用液氢或液氮作推进剂,中小推力则与离子发动机配合。
ASA的太阳系外探测器将使用氘氦三核聚变发动机、等离子发动机和激光推进复合动力。至于时间表,管理层在密谋,但李庄不知道,也没问。他目前最感兴趣的就是月球、火星、木卫二和土卫六,另外金星可以看看。
核聚变发动机在ASA的代号是ATD,氘氚聚变发动机为ATD-1,氘氦三聚变发动机为ATD-2,反应堆主要使用惯性约束技术,超声波核聚变是备选,但李庄这个科普级人士认为不靠谱。
化学发动机、电发动机和核发动机都属于可以想象的范围,电磁轨道炮发射小型卫星没被ASA上下认为是同类,连代号都懒得给,因为这个项目的主导是WLMS,幸好没有出现NASA和花旗国空军吵架的情况。
剩下都是另类的推进方式,ASA给离子风发动机的代号是AID-5,正式接纳了这个小实验室。ASA高层对这种无法在真空中使用的发动机很关心,认为它有前途。
带有梦幻色彩的是反重力发动机,理论有十来种,都像模像样,但反重力实验室到现在也没能玩出成果来。作为正式单位,他们的代号为AID-6,可见ASA高层仍期望物理学进步后能在第一时间制造出这种超级发动机。
宇航动力学实验室反物质发动机项目组的员工都来自物理学部,目前依赖于物理学部的进展,只有架子,暂时没代号,属于可期但很科幻的先进推进技术。
动力学实验室的高级货最多,非常规的太阳帆和激光帆都有研究。LTA空间站有真空能实验舱,它是纳米科技研究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和宇航动力学实验室真空能推进技术项目组共管的实验舱。
真空能发动机与反重力发动机一样是科幻小说中常见的货色,但科学家们仍在挠头。要想在此领域取得任何成功,就必须能做到对量子真空制造出斥力效应。根据理论是可能的,而制造及测量出斥力效应的实验很繁琐。反重力实验舱的进展离研发出真正的真空能发动机差十万八千里,副产品倒不少,勉强能自给自足。
质能守恒定律和热力学定律是制造出真空能发动机的拦路虎,尤其是质能守恒定律,这个工学基石仍具有强大之极的生命力,只能改进,很难驳倒。我们利用现有理论体系制造出了众多的产品,说明这个体系大部分是正确的,不管理论体系怎么变化,技术体系只能被改进,而不会被证明错误,因为这违反认知,已经存在的东西不需要反驳。如果连被制造出来的成品都能成为幻影,那我们人类的存在也没有什么意义。
自如地提取真空零点能,载人飞出太阳系会很轻松,而不像目前这样只有探测器才有可能抵达外星系。
博大精深的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石,至于数学到底是它的母亲还是兄弟姐妹,争论没有什么意义。
汉密尔顿的文章符合公司的保密原则,计算机专家草草扫过便陷入发呆状态。时间和空间结构,意识与物质,都是老生常谈但复杂无比的话题。
“我不需要了解这么多,如果谁能告诉我智能产生的原因,那我可以拜他为师,看来有必要增加对土卫六研究项目的资助,”李庄突然想到“泰坦研究”。
NASA、ESA和ASA共同发起了这个项目,用于研究生物进化,经费不算充足,当年负责土卫六研究的科学家们大部分都老了,仍在一线奋斗的没几个。
“我的心也老了,要是时间可逆就好,那我可以回去看看父母,唉,舅舅?”计算机专家又想起了双亲,随即联想到母亲唯一的哥哥,外公的大儿子,刚刚过世。
李想前天回去奔丧,但计算机专家心如铁石,似乎没有这个人,包括丽莎在内都不知道他真正的想法,“机器人”大名在外。
第四十七 亲情与爱情
亲情、友情和爱情是永恒的话题,只要人类社会存在。世间的亲情与生俱来,友情可遇不可求,爱情则需要缘份。
在没有家庭之前,妹妹李想是李庄的精神支柱。一个未成年人孤身远赴异地打工需要勇气,他不愿意呆在家里,也无法呆在家里,在那个毫无保障的社会里,他所能依靠的只有父母辈的友情和自己活着。至于爱情,它不是李庄生活的必需品,他不空虚,也不无聊,有良好的自控能力。在他看来,吵吵闹闹的爱情是在浪费人的生命。
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都不同,但李庄谈不上幸福。父母的早逝是遗憾,头几年的经济压力非常大,他一门心思想着怎样去赚更多的钱。疯狂学习是“磨刀不误砍柴工”理念直接作用的结果,没人愿意一辈子呆在底层。
李庄没指望过能从妹妹身上得到什么回报,甚至做好了将来兄妹两人可能闹得不愉快的准备。生活中这种事屡见不鲜,有人说爱情是三种情感中最重要的,也许是为自私自利立的牌坊,也许是真的这么认为,但他从没有考虑过兄妹两人未来的相处。
在普通的家庭,有些人只想自己过得好,不在乎亲人的付出,似乎觉得理所当然,这些人组织家庭后与至亲翻脸的情况频繁发生。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计算机专家认真研究过,似乎“基因决定和环境影响”理论更有操作价值,比基于社会学的“环境影响论”更全面。
李庄成为高级修理工后,他们这个只剩下兄妹两人的家庭经济上已经没有任何问题。李想因此在对象的选择上有更大的余地,加上她心地善良,苏云义也是学理工的实力派人物,家教良好,兄妹两人关系发生变数的最后一丝隐患很早就被消除。李庄不想利用亲情来研究所谓的社会学理论,那是对人性的背叛,很容易变态。
跟不完整的亲情相比,李庄与朋友们的友情经历了时间的考验,这让他颇为欣慰,果然朋友是自己找的,而朋友间的亲近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变化。阿克曼是周奇森的同学兼老朋友,但这家伙现在与李庄的关系比跟周奇森更好,而他托人找来的师兄克里斯托弗则跟周奇森更谈得来。
李庄和基因工程研究院三位顶梁柱的关系都称得上朋友,很投缘,尤其是扎伊采夫和哈里斯。扎伊采夫还算正常,但哈里斯这个神经不太正常的人与计算机专家走得这么近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按亲近程度,已经跟国宝差不远。
每个人都会以自己为中心有意或无意给朋友圈打分,进而确定朋友们与自己的亲近程度,或精神需求,或其他原因。聪明人会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让别人以为朋友们都是一样的,但大部分人都无法做到这点。朋友之间最残酷的地方是判断差别,没有料到自己在朋友心目中的实际地位,尤其是互相认识的真朋友之间,虽然很多人都不愿意深究并且能理解这些差异。
与亲情和友情相比,对爱情的争论已经持续了数千年。一直以来,对于爱情的诠释似乎只是艺术家和诗人们的专利,这帮人对爱情的描述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观念,似乎爱情奇妙如天边彩虹,它难以解释,无法名状。事实真的如此吗?
科学家已经证明,所谓的伟大爱情,只是一种基于基因和环境影响而产生的化学状态。科学归科学,即使它很正确,但人们仍不愿意接受,不幸的是李庄属于信奉这套的人,对爱情并不热衷。虽然时不时受身体的影响而产生负面情绪,但他的自制力极强,特别是在人工智能领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之后。
研究归研究,计算机专家与丽莎仍被很多人视为爱情长久的典型,他本身并不排斥这种化学状态。两人的感情从一开始似乎就不是非常热烈,没有平淡如水,也没有轰轰烈烈,始终保持在中位运行。
丽莎估计是受父亲大面的影响,她选择李庄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也许对她来说是纯粹的爱情,她是个聪明的女人,知道取舍。李庄选择她固然有爱情的原因,两人之间有种天然的默契,是难得的缘分,但危机感应该是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丽莎因此与柳静的竞争中取得了优势。
柳静的性格并非不适合李庄,她比丽莎漂亮,与大多数人都能相处,还是华人,重要的是她不仅比丽莎智商高,拿到了双威理工的博士学位,而且李庄兄妹与她父母关系特殊。
两人的家庭现在都非常和睦,跟当年的遮遮掩掩相比,说起以前的故事没有什么顾忌。柳哥闲聊时说起这事,颇为遗憾,他并不在乎辈分差异,娟姐和李庄一家没有血缘关系。李庄和柳静的生日离奇地巧合,似乎是上天注定的一对。李庄迟迟不结婚,柳哥当时还跟娟姐开玩笑说是不是在等他家的小丫头。谁知道预料中的女婿来了个闪婚,事前连一点征兆都没有。李庄结婚那年柳哥还去过杭城,看到计算机专家没有谈恋爱,成天在实验室里捣鼓不知名的玩意。那个仅有一百五十平米投资却近两千万的小实验室进去过的人极少,柳哥有幸参观过大喇叭诞生的地方,还是标准状态的实验室,而不是像现在一样空空如也,没有什么好看的。
高智商崇拜症在人类社会很常见,比学历崇拜更严重,从来没有听说过人际交往能力正常的名校博士过得不好的,娶老婆很轻松,哪怕没有房子丈母娘通常也会网开一面。超高智商者更是社会的热门话题,因为这种人如果精神正常,就算人际交往能力差点,也可以轻松地生活,不需要谋生,而这是普通人梦寐以求的,差距太大只能仰视,连妒忌之心都难起。
李庄从小就是村里的焦点人物,他小时候很贪玩,但上学就没有下过榜首的位置,直到上K城中学碰到了国宝这个后来整天跟韩清秀闲逛的变态,不过整个高一最差的位置也是第三名。他辍学后只消停了几年,那个拼装的玩具让柳哥意识到这厮仍然是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