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岳老师考虑到太近的雷电的危险性,思索良久,最后决断地命令:“姜逸岚,通知气象中心!”
静候了约莫十分钟,一道耀眼的电光挟着惊天动地的爆炸声,凶猛地闯进了配殿,气浪震得配殿顶部的尘土刷刷地往下落。
果然,预期中的幻影又出现了,也许是这个雷电的能级大了些,使储存在石块中的信息释放得更彻底,影像更明亮,而且过程也更长一些。
这次我才注意到,原来匈奴人祈祷的是观音菩萨。他们在作完祈祷后,是向门外走去的,并不是专门找我算帐,而且也看清了配殿里还堆满了各种甲胄、兵器、马具。
到黑暗全部笼罩配殿时,我发现自己全身都被汗水泡透了。
吃过早饭,我们就着手根据观测结果进行分析。岳老师打开电脑,放映刚才拍摄的全息录像,通过信号放大,我们看得更清楚了。姜老师忽然惊叫了一声:“啊,这一定是鼠壤坟战役!天哪,总算找到你了!”
由于以前参与过考古工作,我对鼠壤坟的史实是比较清楚的。
据《大唐西域记》记载,在瞿萨旦那城——也就是当时的于阗古国——西面一百多里的地方,有大量的鼠类群居活动,当地人认为是神鼠,其洞穴所在称为鼠壤坟。
东汉时,匈奴曾率领十万人马攻打西域边城,屯军在鼠壤坟附近。而瞿萨旦那王只有几万军队,恐怕不敌,就焚香设祭,求神鼠显灵。果然,一夜之间,匈奴的甲杖、弓矢全被神鼠咬坏。匈奴震慑,以为对方有神灵佑护,便退兵了。后来瞿萨旦那王在这里为神鼠建祠设祭。
我问姜老师,你说是鼠壤坟战役,有什么根据吗?
姜教师指着电视说:“你们注意看,在那些匈奴将军走后,配殿的角落里拥出大批沙黄色的鼠——我估计是某一种沙鼠——你瞧,它们正在发疯地噬咬因防雨而堆放在配殿里的马具和盔甲上的系带,还有弓弦,这不恰好与史书记载相符吗?另外,鼠壤坟战役发生在东汉,这也正和匈奴人服饰的时代特征相符,所以我认为这很可能是鼠壤坟战役。”
姜老师果然慧眼过人!
“我分析当时的情况可能是这样的,这个佛寺本来就离鼠壤坟不远,匈奴屯兵于此,于夜晚进入佛寺,向观音菩萨祈祷,求她保佑明天战斗的胜利。没想到却遭到沙鼠暗中的破坏,在黎明前,瞿萨旦那军队奇袭匈奴兵营,所以取得了胜利。当然,这些分析只是猜测,还需要进一步用实物来考证。”
我忽然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成千上万只沙鼠会突然去咬武器呢?总不可能真是神鼠显灵吧?”
“是啊,”姜老师说,“这个问题我也感到困惑。”
我不禁有点得意,居然问倒了考古学家。人家不由得又一次把目光转向岳老师,岳老师不由摸了一把脸:“我脸上写着答案吗?逸岚,别叫我当众出丑嘛。”
但姜老师只是用小学生似的目光直勾勾地仰望着岳权威,一向沉稳的教授似乎也架不住这无言的仰望,沉吟半晌后只得开了口:“当然,在没有确凿证据之前,是不可能下什么结论的,但在自然界也不乏类似现象。比如,1920年11月,在马来西亚的森吉西普地区,发生了为时一个星期的‘蛙战’,参战的蛙有上万只。据专家分析,这是由于气候异常引起的非常激烈的交配所造成的。还有发生在印度东部的巴赖尔山麓的鸟类集体自杀,和发生在世界许多地方的鲸类集体自杀等等现象,据分析,也都和气候异常有关。那么联系到因磁暴而形成的气候异常,以及电视上沙鼠所表现出来的疯狂和恐慌,甚至自相残杀,那就不难得到解释。当然这要掘到鼠骨才好断定。”
“有道理啊,有道理,我的岳教授!”姜老师不住地点头。
后来,我们在这里进行了初步的挖掘,不但在佛寺内发现了大量的佛像残迹、莲花浮雕、五铢钱等,而且还发现了珍贵的丝绸残片、波斯萨珊王朝的银币和少量的珠宝装饰。佛塔的底部和已倒塌的佛寺正殿因为埋藏太深,来不及挖掘,我们估计,那里面肯定还有大批文物。
显然,这个佛寺当时未被盗贼发现,否则,这些珍贵的文物早已荡然无存了。
更可喜的是,我们居然在佛寺周围挖掘到一些蚀烂的兵器和零乱的人骨、鼠骨。姜老师认为,这可能是属于子午沙鼠的遗骨。在某些人骨上好像有战伤的痕迹,在某些鼠骨上也似乎有咬伤的痕迹。当然,这要带回去交给解剖学家鉴别才能最后断定。
这一切更加令人信服地表明,这里极可能是鼠壤坟所在的区域,因此,瞿萨旦那王所建立的鼠祠,很可能就在周围的什么地方,但在附近看不出什么痕迹。
这个有名的鼠壤坟祠,多年来中外考古工作者—直在寻找它神秘的踪迹。真没想到,我意外的迷路,竟导致了一系列重要发现。
姜老师和我提议立刻进行大范围的挖掘调查,但岳老师劝阻道:应尽快完成探访古城的任务。既然已经知道了佛寺的方位,完全可以留待以后再兴师动众,详细勘察。
临出发前,姜老师提议,举行一次“宴会”来庆祝我们的发现。可惜没有酒,只好用橘子汁来代替。
满饮三巡以后,岳老师和姜老师提议为揭开“鬼魂显灵”的自然之谜而干杯。他们预言,用这种方法有可能揭开更多的古迹中的不解之谜。
小范又提议,为发现大自然的激光器和全息照相而干杯。
叶尔逊尼亚孜提议为他的骆驼队付出的额外辛苦干杯。
我呢,提不出什么来,可是人家都为我在沙漠中的新生,为发现古寺,为拍摄了世界上第一张“鬼魂”的照片而连干杯。
就这样,我们又带着丰富的文物资料和奇特的全息电视、照片资料,在叮叮当当的驼铃声中,向玉依曼力克古城进发了。
我的故事讲到这儿就结束了。也许你还要问:后来考察古城有什么结果呢?佛寺下又挖出什么来了?鼠壤坟祠找到了没有?自然界激光全息照相研究出成果来了吗?……我不想再罗嗦了,请你们看看最近一期的喀什噶尔大学学报吧。那上面除了岳老师他们三人的论文之外,还有我的一篇《古刹幻影纪实》呢。
我只补充一点,从古城回来几个月后,我那张无意中拍摄的照片竟获得了全国摄影艺术大奖,虽然在艺术上是最蹩脚的。
作者小传
1944年生,原籍北京,回族,不信教。生性木讷,自幼喜画,亦好科普、科幻。因属“黑狗崽”被美院附中拒之门外。高考时恰逢陈老总一篇“右倾”讲话发表,网开一面,方有幸混入新疆大学物理系。分配时再度因“黑崽”被发配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缘小县。于文化馆重操美术旧业,兼摄影、图书管理,代点数学、物理课,业余玩玩烹调、木工,倒也自得其乐,悠悠十五载若处世外桃源。待老爹“落实”出狱,方托庇调入乌鲁木齐市科技情报研究所,斯时蓦然发现世界早已进入信息时代,如梦方醒,急起直追,啃三两门编程语言,憋出几项计算机发明专利,发表数十篇论文及百余篇科普小品。整日沉醉于键盘荧屏之间,乐不可支。除专职搞软件开发外,业余也抹两笔油画,甚至兴之所至“码字儿”玩玩。现忝居美协会员,中文信息学会会员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