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严家炎 荒诞又庄严的复仇正剧——释鲁迅《铸剑》
一篇非常奇特的作品(1)
一篇非常奇特的作品(2)
两个意象和三首古歌(1)
两个意象和三首古歌(2)
《铸剑》的审美旨趣及其相关问题
钱理群 与鲁迅的生命相遇——谈《野草》中的哲学与想像力
《野草》中的哲学(1)
《野草》中的哲学(2)
《野草》中的哲学(3)
《野草》中的哲学(4)
《野草》中的哲学(5)
非凡的想象力(1)
非凡的想象力(2)
非凡的想象力(3)
非凡的想象力(4)
陈平原 文学的北京:春夏来冬
文学的北京:春夏来冬文学的北京
关于《北平的春天》(1)
关于《北平的春天》(2)
关于《故都的秋》(1)
关于《故都的秋》(2)
《北平的五月》与《未名湖冰》
文学与时令
温儒敏 从不同层面理解——怎样读钱钟书的《围城》
《围城》是怎样“热”起来的
《围城》的三层意蕴(1)
《围城》的三层意蕴(2)
《围城》的三层意蕴(3)
《围城》的艺术特色
曹文轩 古朴、明净的风俗美学——漫谈汪曾祺的小说
汪曾祺的文学世界(1)
汪曾祺的文学世界(2)
汪曾祺的文学世界(3)
童话式的道德观(1)
童话式的道德观(2)
无为的艺术(1)
无为的艺术(2)
无为的艺术(3)
无为的艺术(4)
无为的艺术(5)
孔庆东 真正的幽默是我不幽默——钱钟书《说笑》
谈谈钱钟书(1)
谈谈钱钟书(2)
对《说笑》的分段讲解(1)
对《说笑》的分段讲解(2)
对《说笑》的分段讲解(3)
对《说笑》的分段讲解(4)
对《说笑》的分段讲解(5)
“幽默”的风格与启悟(1)
“幽默”的风格与启悟(2)
姜涛 冲击诗歌的“极限”——海子与80年代诗歌
“海子神话”及其背景(1)
“海子神话”及其背景(2)
海子诗歌的形式创造性(1)
海子诗歌的形式创造性(2)
海子诗歌的形式创造性(3)
海子的诗歌理想
图书简介:
有天鹅之歌、有中坚脊梁,一睹北京大学中文系现当代文学名师集体风采:妙语连珠、姿态缤纷,纵论文学和人生,启示我们好书怎么好好读;讲述鲁迅、沈从文到北岛、海子,巡游中国文学百年的巅峰,启示我们如何活得完满……本书是北大文学赏析课的录音整理版。开课目的是:给新来学生开拓阅读视野,启示阅读文学的方法和向度,面向整个北大学生,集体展示北大中文系形象。讲解人都是中文系名教师,他们对自己所讲的内容都是自己选定自己最拿手的,范围是现当代文学名著,大致可以构成现代文学史。他们对自己讲解的作品素有研究。特别难得的是:这里上编部分都是已经退休的老先生,这大概是他们最后一次给学生公开讲课,本书有历史存照的意味。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是该书的重要特征,文学启蒙又具有大众阅读的素质。……
作者:ISBN: 780211084X装帧: 平装语言: 简体中文开本: 16开编/译: 温儒敏 姜涛 编出版时间: 2005年3月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市场价: 36元属性: 名家名篇
姜涛 冲击诗歌的“极限”——海子与80年代诗歌
海子的诗歌或“海子的神话”,对当代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喜爱诗歌的文学青年,更是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在我个人看来,这一影响最重要的价值,还是体现在价值、伦理层面,在一个全面世俗化的世界里,海子的诗歌生涯证明了对诗歌、对想像力的追求,还可以成为一个人的“使命”甚至“命运”。
“海子神话”及其背景(1)
姜涛,1970年生于天津,1989年考入清华大学攻读生物医学工程及仪器专业,后弃工从文,转读中文系研究生,1999年考入北京大学攻读现代文学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
拓展阅读:《海子的诗》,西川编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海子诗全集》,上海三联出版社《探索诗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海子以及海子的诗歌,很多同学都会有一定了解,甚至还可能相当熟悉。在当代诗歌的群落中,海子大概是被阅读得最多、影响最大的诗人中的一个,选择这个话题来讲,大家会很容易进入。但是,这个话题也不好讲,原因很简单,海子被谈论得太多了,很难再讲出什么新意,所以想来想去,我最后设计了这样一个标题:“海子与80年代诗歌”,即:不只是讲海子,而是将他放在80年代诗歌的背景中去谈论,这或许与其他的思路有所不同,在介绍海子及其诗歌的同时,也可以为大家理解当代诗歌内在要求、抱负,提供一个特殊的角度。
海子的诗歌或“海子的神话”,对当代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喜爱诗歌的文学青年,更是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在我个人看来,这一影响最重要的价值,还是体现在价值、伦理层面,在一个全面世俗化的世界里,海子的诗歌生涯证明了对诗歌、对想像力的追求,还可以成为一个人的“使命”甚至“命运”。
1,海子与海子的死依照这门课的惯例,首先要介绍一下诗人的基本情况:海子,本名查海生,与20世纪两位文学大师穆旦(查良铮)、金庸(查良镛)同姓,他于1979年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当时年仅15岁,在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写作,曾与他的好友骆一禾、西川合称为北大诗歌的“三剑客”。其中,骆一禾不仅是海子最好的朋友,也是他的诗歌最重要的阐释者,在诗歌写作及批评方面都有卓异的建树。不幸的是,在海子去世后几个月,他也因脑病而亡故,这也是当代诗歌的一大遗憾。西川的名字,大家一定也很熟悉,作为当代诗坛的一员“压阵大将”,他的诗歌不仅被广泛传播,而且还有随笔、游记等著述,甚至“写而优则演”,前不久还在新锐导演贾樟柯的电影《站台》中,出演了一个重要角色。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一看这部电影,欣赏一下西川的风采。1983年,海子从北大毕业,分配到中国政法大学任教,孤独一人住在昌平县城,由此开始了一种高强度、或者说是“冲击生命极限”的诗歌生涯。1984年以后的5年间,他先后写下了近300首高质量的抒情诗歌和一系列诗剧和长诗。这些作品经友人整理,被命名为《太阳》七部书。大家可以想一想,“书”是一个特殊的名字,我们只用它来命名那些对人类经验构成总结性的“大作”,比如《新旧约全书》、《亡灵书》等,用“书”来命名海子的诗歌,在某种意义上,也暗示出海子对诗歌的特殊理解和期待,这一点下面我们还要重点讨论。1989年3月,海子选择在山海关附近的一处山坡上,卧轨自杀,年仅25岁。
海子的死,引发了诗歌界、以及社会上的持续反响,正如他骆一禾所称:海子的死不是一个事件,而是一种悲剧,一种精神氛围。自古以来,诗人、文人自杀,就似乎一定要包含特殊含义,必须从精神的、文化的层面给出更高的解释,海子的死,经过友人和评论家不断解说,也不断被象征化,甚至“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神话之一”。这一神话包含许多部分,比如贫穷、孤独、不被理解的诗人形象,为诗歌“殉道”的圣徒精神,对世俗化、物化世界的抗议,对超越性、终极性境界的冲击,以及英雄主义、浪漫主义理想的终结等等。更有甚者,有论者还认为海子选择“山海关”这个地方自杀,是有特殊意义的,因为这是一个“巨大的种族之门”,诗人是用自己的生命来扣击它,从而向历史的权威挑战。另一种思路,是不断将海子的写作哲学化,从中演绎出当代最时兴的哲学理论,但给人的感觉,似乎是很多谈论海子的人,其实更关心他们自己,他们不过在借“海子”表达自己的想法。针对种种“过度阐释”,西川在一篇文章中,曾提供了一些更为具体的解释,譬如,他谈到海子曾因练气功而产生幻听等现象,还在给一封遗书中说到某人要谋害他,要家人为他报仇,而在诸多因素之中,情感生活的挫折,可能是他选择死亡的主要导火索。谈论这些问题,并不是要消解所谓“海子神话”的光环,而是要提醒我们自己,每个人都要独自面对具体的生活、具体的困境,即使是海子这样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诗人。
据说,在海子死后的几年之内,先后有不少于14位当代诗人离开了人世,这里面包括另一位北大诗人戈麦和更为有名的顾城。在上个世纪末,“诗人之死”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引起了一些学者的关注,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继续这方面的探讨,这里我们就不再细说了。无论怎样,海子的诗歌或“海子的神话”,对当代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喜爱诗歌的文学青年,更是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在我个人看来,这一影响最重要的价值,还是体现在价值、伦理层面,在一个全面世俗化的世界里,海子的诗歌生涯证明了对诗歌、对想象力的追求,还可以成为一个人的“使命”甚至“命运”。这类似于某种诗歌的“职业伦理”教育,让许多刚刚接触诗歌的青年,确立了自己对诗歌的信念。当然,影响也有不好的一面,对海子的热情崇拜,也使得大量模仿者产生。比如,“麦子”是海子诗歌的一个关键意象,竞相书写“麦子”也一度成为诗歌的风尚,有人就戏称当时中国诗坛上“麦子大丰收”。在这里,我不妨也讲讲个人的一些经验。在大学时代,我也曾是一个海子诗歌狂热的追随者,从阅读到朗诵、从抄写到模仿,一应俱全。有一年春天,一些喜爱诗歌的朋友结伴去植物园。那时的文学青年难免“矫情”,记得出门时一个喝醉的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