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弹是可以的。但是,如果由于事故而爆炸、或者由于核威胁者政治谈判的失利而自爆时,那
岂不是在“大人物A”的计划当中造成无益的投资了么?不,核爆炸那样巨大的能量所引起
的社会流动状态对“大人物A”是不可能没有利的。“大人物A”一定还记得上次大战我国
的败北给他创造了有利的机会吧!在宣布私人集团拥有核以后,直至因为上述理由而发生爆
炸之前,存在着能够及早排除事故的某种缓冲期,可是,突然面临这样的临界状态而不得不
后退的首都圈居民和政府领导人又怎能灵活地利用那个缓冲期呀!
然而,“大人物A”由于从前就掌握着情报,所以他能迅速而又准确地采取措施。他首
先直接向政府高层领导通报这个核拥有宣言是真实的、并且说明炸弹的威力有多大。然后劝
告他们迅速撤离。由于“大人物A”对大疏散以后如何保证政府职能的代行设施、首都圈居
民的临时生活场地等等早已根据众多的报告列入他的计划,所以,“大人物A”就成为政府
的得力的参谋了。然后是天皇一家的转移。在收到了天皇一家与首都圈居民一同避难的推动
大疏散的效果的同时,天皇一家疏散了。随着就是核爆炸。像大战败北的乱世那样,在日本
人经历的第三颗原子弹爆炸后出现的乱世当中,“大人物A”的新头衔儿大概就是天皇一家
的实质上的捍卫者了!多年以来,我一提起我来,你们就以为我比你们年轻,说出这话有些
奇怪。可是,“转换”前的中年人的我,可与“大人物A”长期打过交道的啊。但是,教给
我“大人物A”与天皇一家的关系的实质的,却是被你们杀死的数学家、四国的反对核发电
领袖啊。诸位大概在你们要杀害的人的面前想象过他可能想象的事、或者通过他的目光看到
过包括袭击者本人在内的现实世界吧?胡说?怎么能这样连想一想也不肯就在口头上一味地
自我表现、而且还大吵大嚷!不要哭!好吧,也许这才反映了你们要表达的真实思想。住
嘴!那可办不到!因为我是把森的信息传达给你们的人。你们不是为了聆听森的报告才集会
在这里的么?不听你的话?当然啦,因为需要森的讲话,我才替你们斡旋啊!
第二脚本:如在尚未引起上述情况之前,核威胁者和政府之间仍在进行政治谈判,“大
人物A”怎样将这一情况纳入他的计划呀?让我们把研制了一颗原子弹的情况和两个党派同
时各自研制了一颗原子弹的情况区分开来加以探讨吧。不过,在现实当中,这两例之间仅在
初期有明显的差异,到了后来,它们就趋于同样的发展了。当对立的两个党派同时完成了核
拥有时,他们会共同宣布东京都内隐匿着原子弹,开始恫吓作战。然后,占领了包括原子弹
在内的首都圈的两个党派,虽然没动用核炸弹,却挥舞着能够弄到手的一切武器,开始消灭
对立的党派。不论从哪一方来看,这场最后的、革命与反革命的战争都将采取前所未有的、
大规模的巷战形式一直打到另一派崩溃为止!
实际上,即使是一个党派成功的研制了原子弹,只要他们一宣布,另一个党派也会立刻
声明他们也有核力量并由此转入革命与反革命的巷战。而且,不论是哪个党派,只要它在巷
战中得胜,他们就会仗着自己的核弹、或者用缴获的核弹、或者用自己的核弹加上新缴获的
一共两颗核弹,继续进行核威胁。在巷战的过程中被逼得走投无路的一派,很可能像已经探
讨过的第一脚本那样觉得与其屈服、将来听任反革命党派的摆布倒不如共同一死而自我爆
炸。事实上“大人物A”的介入是在第二脚本中指出的核炸弹被置于消灭了另外一派的党派
的控制之下、核威胁进入了下一个阶段时才明显起来的。
诸位所进行的、或者你们的反对党派所进行的使用核武器的革命战争已经不仅不是针对
东京都知事①的战争,而且也不仅是针对日本政府的战争了。你们已经和那些与日本缔结军
事同盟的美国、韩国为敌进行战争了。虽然你们选择日本政府为谈判对象是很自然的,但
是,允许政界的后台、对美、韩都具有影响力的“大人物A”介入,无疑对威胁者一方是有
利的。也就是说,各方都在期待“大人物A”的出场。虽然仰仗核威慑的革命战争是这样开
展的,但是,它的每一瞬间都由是“大人物A”精心操纵的,核爆炸的能量自不必提,就连
你们创造的一切运动的能量也有掌握在“大人物A”的手心里的危险,所以,你们头须有思
想准备呀。而且,就在那集结起来的力量的结构的顶点上,“大人物A”给它开了一个朝着
天皇一家的风洞啊!因为与核武装的革命战争的理论相比,同样也是以核武器为依托的反革
命战争、或者说是彻底反动的王政复古战争的路在全体日本人的范围里更容易造成大团圆的
结局啊!你们应该认清我们和天皇一家的关系然后再开始革命战争!
①即东京市市长。
暴动啊、民众起义啊!虽然你们带着天真的希望如此喊叫着,但是,在对反对党派实行
恐怖主义的阶段里,你们不仅减少了党员的绝对数,而且把表示愿意共同斗争的组织全都抛
弃了。所以,那些原来的左翼党派自不必说,就连工会也不会响应你们的号召而起来战斗
了。即使你们掌握的一部分工会干一些分散的罢工,但是,既然在现实当中发生了使用核武
器的革命战争,任何堕落的干部也会起来紧张防卫,所以,少数人的单独活动是不会引起连
锁性的风浪的。那么,未经组织的民众自发的暴动又怎样了呢?超过一十五百万人的民众陷
入了可能马上就被原子弹消灭的巨大的恐怖和愤怒之中,财产被放在充满辐射即将化为灰烬
的地方了。对突然成为难民的一千五百万人必须供给足够的居住和食物,不论“大人物A”
的建议有多么有效,地面上出现过规模如此巨大的难民营么?你们就是因此而期待”暴动
啊、民众起义啊”的了。然而,纵使引起了那样的暴动,难道那能算是和你们的战争具有同
样革命性质的暴动么?
让我们来假定民众暴动这一自发性的起义引起了首都圈外围的大规模流动的状态吧。一
旦暴动和起义扩大为运动,立刻就要在内部形成领导层。这个领导层也许能把大半个自卫队
都纳入指挥系统之内;也许暴动、起义的领导层和自卫队内部叛乱势力的领袖们联合起来,
成为向核威胁者的作战总部递交谈判提案的一股势力呢。现在就越过了政府方面的总部。但
是,就当他们如此这般围坐在谈判桌前时,核威胁者的干部们就会发现,他们的新来的谈判
对手却是“大人物A”的傀儡呀!在“大人物A”的统治人的计划中,已经采取这样具体的
措施了。
3
但是,谈判很可能在“大人物A”始终不出面的情况之下,在傀儡一级之间反复进行。
等到会议达成协议时(“大人物A”为之疏通之后,迟早要达成协议的),临时革命政府就
在首都圈里建立起来。根据核威胁作战总部的要求,参加暴动、起义的民众代表命令民众迅
速返回首都圈。当然,在这个阶段还不能撤走核弹。不过,民众得到了保证,在下次发出首
都圈疏散命令之前,核威胁者不使用原子弹,而且精心管理。
对于核威胁者来说,核武器的威力经过证实之后的民众自发的复归首都圈确实是一大胜
利。因为他们已经向国内和国际表明了他们现在已经弄到了一千五百万人质。同时也是因为
由于这一活动的开展,他们这些核威胁者在进行之中的革命里获得了整个国家的乃至国际性
的公民权。
革命的国际性的公民权?那不是理所当然的么?你们这样说,是吧。不过,森所说的革
命的国际性的公民权在现在可是迫切的事啊。首都圈被核武装集团占据,在居民从那里撤退
的阶段,根据国际性的政治地理学,你们认为东京会出现什么现象?在日、美、韩共同防卫
机构进行的形势讨论会上韩国代表会主张什么?如果东京的核威胁者真的完成了革命,韩国
就要处于来自南北双方的共产主义者的夹击之中了。韩国代表在这种危机感的压力之下,怎
么能不要求用核武器攻击东京啊?因为东京眼看就要变成比沙漠人口密度还低的巨大的废墟
了,即使核威胁者诱发原子弹,核火星儿也溅不到朝鲜半岛啊。
仔细一想,这就是核威胁者事业的全过程,也是最大的危机啊。但是,如果得知日、
美、韩共同防卫机构朝着这条路线已经开始达成协议,那就要采用第三脚本了。“大人物
A”向政府残留的自卫队通报他所熟知的原子弹隐匿地点,大概就不必使用战术核武器了。
因为只须打一颗常规导弹,就能击中原子弹工厂了。那样一来,“大人物A”就成了全东京
的救星了!
且说,核威胁者和包括自卫队的叛军在内的民众起义、暴动领导层在会议上要求一千五
百万居民回归首都圈时,“大人物A”对此采取什么行动?实际上,那时才是“大人物A”
完成朝着天皇一家开放风洞的时候啊。而且是特别大号的风洞啊。“大人物A”只需去做一
些需要复杂政治权术的疏通,并不抛头露面。如此这般“大人物A”所达到的不仅是只在他
的安排之下才引出以后的事态,而且,一旦当它实现时又令人觉得那是非常自然的水到渠成
的事,这就是他的巧妙安排。并且,如果这样实现了的话,核弹所引起的巨大的流动状态绝
不会朝着革命的方向,而是整个儿地朝着“大人物A”的统治人类的计划的方向陷了进去。
开玩笑?你们想在森申述他刚才所提示的问题的具体理由之前就全体一致地否决他
么?!这可无法令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