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美国陆军指挥官竭尽全力保持进攻姿态,因为经验表明,这是制胜的法宝。虽然防御的战术也很重要,但是指挥官和士兵都努力采取主动,控制战场上的局面。强有力的指挥官知道,控制战场和相关区域(控制权、通讯、技术、后勤学,等等)能使自己自由行动,同时限制敌人的机动能力。
优秀的企业领导人也要把握主动权,以便在市场上游刃有余。他们通过推出新产品和完善的客户服务影响市场,调整组织结构,打乱竞争对手的阵脚。他们缩短了决策过程,下放了权力,使自己的反应速度比竞争对手更快。
“主动性”定义:在战斗或行动中规定行动的意义。
——《美国陆军野战手册》FM 3…0,“全方位军事行动”
怀特· D艾森豪威尔将军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诺曼底战役1939年,当德国人对西欧发动进攻时,英军在敦刻尔克遭到惨败,被赶回了英格兰。其他国家,如丹麦、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以及法国也都很快陷落,德国人迅速占领了欧洲。同盟国花了两年时间才在诺曼底海岸发起反攻,重新掌握了在“二战”初期就丧失了的主动权。
征得了各同盟国的同意,罗斯福总统任命怀特·D艾森豪威尔将军为大反攻的总指挥,给精锐的德国部队以坚决的打击。同盟国领导人把英国作为运输基地,150多万美国士兵在那里集结。
为了防止德国的空中侦察机发现他们的真实意图,同盟国领导人精心编织了一个骗局,包括一支由橡皮艇组成的“幻影海军”和一些从正面看上去像军营的房子。他们还建立了一个通讯网络,向空中发射假信息,把德军空中打击的目标引向了另一个登陆地点,法国的加莱地区,而真正的目的地在诺曼底海滩。当空降部队潜入敌后,打乱了敌人的战略部署时,这股正在集结的德军部队也可能开往诺曼底,但是这时希特勒却认定同盟国的主攻方向将是加莱地区。一切尽如所料,这个大骗局是扭转战局的关键因素,使同盟国在西线重新获得了主动权。
士兵们奋勇前进,穿过海滩、攀上悬崖、通过灌木丛,他们每前进一步都受到德国人的阻挡。事实证明,在这个过程中,单个士兵的主动性是非常重要的,形势变化很快,部队向目标推进时,士兵开始独立作战,他们没有等司令部下命令就在德军的炮火中开始了反击,并不断转换阵地。他们必须在每一步都掌握主动。
第四部分:领导力企业采取主动的重要性
长期处于防御状态的企业领导人似乎根本不可能掌握市场的主动权。他们缺乏主动性,不敢想去推翻强劲的竞争对手。看上去守住那一小点市场份额会比较安全,而去抢竞争者的生意就要冒很大风险。
但是,事实上防守比进攻更危险。那些想维持现状的人更容易被击败。如果一个公司只想守住已有的市场占有率,竞争者就会抢走他的生意。严密防守、缺乏主动进攻性的公司也会被击败,德国人就是这样丧失了西线的控制权。
企业领导者只要对竞争对手挥出了第一拳就要不断进攻,要使竞争者没有还手之力,因为他们不想失去市场份额,只要积蓄了力量、制定了计划就会立即还击的。用一次又一次出其不意的打击不断给竞争对手施加压力,不给他们任何喘息的机会。
如果一家公司处于防御地位,只是被动反应竞争者的攻击,他们很可能产生消极的压力反应。员工除了责怪竞争对手之外,还会指责自己公司的管理者、同事和产品。当消极防御的公司无力控制局面时,他们就会备感紧张。如果你的人表现出了这样或那样的压力综合症,你可以转守为攻,彻底改变被动局面。保持主动性,攻击竞争对手可以帮助你控制压力,在公司上下引发积极的压力反应。
敏捷
敏捷的领导者比对手的反应更迅速。他们能立即抓住要害应对从未遇到过的情况,想出解决办法,他们能把握主动并利用所有优势发动进攻。军事和企业领导者不断变换战术和部署,应付意外情况,迅速地从进攻转入防御,巧妙地利用各种资源,以此显示他们的敏捷。
“敏捷”定义:行动能力,迅速并轻松地调整部署。
——《美国陆军野战手册》FM 3…0,“全方位军事行动”
罗斯福总统和麦克阿瑟将军
时间是1941年12月末,几周前刚发生了珍珠港事件,同时美国空军在菲律宾的克拉克基地(Clark Field)也遭到了毁灭性打击,日军包围了克雷吉多尔岛(Corregidor),好像已经准备好了要蹂躏菲律宾人民并攻占麦克阿瑟将军的司令部。罗斯福总统清楚眼前的危机,命令麦克阿瑟将军突围,撤往澳大利亚。麦克阿瑟将军和他的家人先乘坐老化的太平洋战舰,然后是陆军飞机和澳大利亚的火车,跋涉了2400公里才达到目的地。在撤退的路上,麦克阿瑟向记者解释说:总统命令他离开菲律宾,集结部队反击日军,菲律宾人民从他那次著名的讲演的结束语中看到了希望,他说:“我会回来的。”
行动中的敏捷“不仅体现在肢体上,它还要求精密的概念和灵活的头脑”。
——《美国陆军野战手册》FM 3…0,“全方位军事行动”
罗斯福总统的行动显示了什么是最高意义上的敏捷。他知道如果麦克阿瑟被俘,就会给美国和整个战争造成严重损失,日本人会大肆宣传他们的胜利。但是这一决定遭到了报界和留在菲律宾的15000名美国人的指责。罗斯福的命令挽救了将军的生命,一年半之后,麦克阿瑟召集美国部队打败了日军,为菲律宾人民夺回了这片土地。
当麦克阿瑟组织反击时,日本人控制了全球15%的土地,军事战略家预计夺回太平洋还要花十年时间,而麦克阿瑟将军发动了一场名为“攻其不备”的战役(hit’em where they ain’t)。美国人挑选日军防守薄弱的岛屿,出其不意地迅速进行了16次登陆战,建立了滩头阵地,一点一点地接近菲律宾。1944年美国在菲律宾对日军的进攻是灵活运用各种战术的又一典范,士兵们冒着枪林弹雨穿过湿地和防守严密的山头,机动灵活地调动敌人,夺回每一寸土地。顽强的美军士兵誓死保卫这块来之不易的土地,产生了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有时灵活的指挥官和前线士兵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会主动撤退,然后利用敌人的弱点进行反击。最后,这些敏捷的指挥官率领他们的部队为打败纪律严明,训练有素的日军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只要企业领导人愿意采用战争原则和成功战例的经验,他们就能跟美国陆军指挥官一样敏捷。遇到前所未有的情况,企业领导者必须明白如何采取行动,打败竞争对手,等失去了市场份额再动手就来不及了。满足现状的领导者会用简单的方法保护自己,不求有太大收获,而敏捷的领导者一发现对手的弱点就会立即进攻,而当对手力量强大时,就及时撤退,一个方法不行就换另一个。他们占领市场,而且不放过任何一个取胜的机会。敏捷而有决断力的领导者积极利用每一个途径取得胜利,不管要付出怎样的代价,花费多少时间。他们不甘失败,憧憬胜利,而且利用所有资源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有些领导者担心员工会抵制过于频繁的变化,他们应该了解以一下“敏捷”的含义,以及它会带来什么好处。如果员工了解到这些变化是某种战术,事实上已经过了深思熟虑,那么这些退却和修正就不会带来那么大的压力了。
第四部分:领导力深入敌后
对重大胜利的研究表明,胜利者善于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等条件。他们没有为自己设限,一定要在前线或某次战斗中打败敌人。他们早在与敌人面对面之前就开始了战斗,并深入敌后打击敌人,而不是仅仅让士兵躲在战壕里射击。正如《全方位军事行动的基础》一文所说,全方位的战斗给了指挥官“机动灵活地运用战略战术的空间、运筹帷幄的时间,以及各种获胜的条件”。
早在战斗打响之前,全方位的进攻就已经开始了,收集敌人的情报,扰乱后勤工作,干扰通讯,瓦解敌军士气。进攻开始之后,就要进行全方位的联合作战,调动远程和近距离的空中力量、海军力量,以及民间资源对敌人施加各方面影响。诺曼·施瓦兹科普夫将军具有出色的全方位领导能力,下面就是他的丰功伟绩:
诺曼·施瓦兹科普夫将军与沙漠风暴行动
1991年1月,美国进攻伊拉克并把其赶出了科威特。就在此前几个星期,施瓦科普夫将军用导弹和战斗机摧毁了伊拉克的防空武器和导弹攻击系统。战斗打响后,美国海军从红海和波斯湾的巡洋舰、航空母舰、战舰和潜艇上发射了388枚战斧对地攻击导弹。联合作战部队攻击伊拉克各地的目标,停泊在红海和波斯湾的航空母舰上的飞机和地面基地的战斗机一起实施空中打击。美国空军从西欧和美国本土出击,轰炸地面联合部队遇到的关键目标。
美国陆军历史学家约翰·斯隆·布朗准将认为沙漠风暴行动中,美国的后勤工作是“非常出色”的。后勤改革包括“先进的滚装运输、现代货柜运输、高效的单燃料系统和自动信息管理系统”。全方位的进攻迅速摧毁了伊拉克一切重要目标,绝对的优势兵力在100小时内就使美军大获全胜。联合作战部队把伊拉克赶出了科威特,并捣毁了伊拉克很多重要的军事基础设施。
一些公司不善于全面地、充分地利用各种资源,因此他们无法取得更大的胜利。单纯降价是无法长期占领市场的,利用“闪电战”攻击竞争对手也无法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