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墓邪-第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令正南的视觉大受影响。他扒着边沿将脑袋偏转到了石棺的上方这才将里面看得清清楚楚,不免大失所望起来:先前失踪的王贵非但不在其中,更不见什么装着传国玉玺的锦盒,甚至连具粽子的尸体都不见踪影,里边就除了半棺材清水之外根本就别无它物……正南在石棺打开后曾经做过无数种猜测,唯独没有想到这原本就是一口空棺这种可能。他和青山先前通过岩画上的记载得知北海流宫的设计并非是王宝宝的埋骨之所,而只是他受命于元顺帝而设下的一个陷阱而已。然而,岩画上又分明有过记录,为了吸引明朝大将前来元顺帝曾将一个锦盒交到了王宝宝的手上,让他将它埋入墓中以为诱饵——姑且不论其是不是传国玉玺,但总归是件足以让徐达等人心向往之的东西才对,怎么在这最该保存它的地方却不见踪影呢?难道当初被王宝宝最后时刻掉包了不成?或许他根本就没有想着要如此陷害敌手,虽无悖逆之心,但眼见着黄金家族的气数已尽,也便对元顺帝命令不再如初般的言听计从了。然而这看似也解释不通为什么王宝宝没有将玉玺置于墓中,却把诸如肉骨僵尸等机关设置的如此精巧这个问题,他如果真的无心于此,完全可以在建造北海流宫的时候草草了事,毕竟高高在上的那一位总归不会跑来亲自检查的吧;又或许是这个王宝宝并非如史料记载的那样对黄金家族忠心不二,反而是时刻怀揣着一颗取而代之的野心,趁着机会将玉玺藏匿在手中,等待着将来登上宝座时使用?正南的脑子很乱,一时涌上心来的诸多想法看似都有几分道理,却又都有解释不通的地方。此时大家已经走到了他的身边,俯身看后不禁转而面面相觑,为出现眼前的情况而大惑不解起来。曹沝显然是众人当中最为失望的一个,原本以为托正南这一撞之福,他朝思暮想的宝贝终于就要到手了呢,却没想到到头来只得到半棺材的清水,再加上这一路上被又惊又吓折腾的够呛,此时只是被Shining搀扶着才能勉强保持站立的姿势,精神却大不如前了。于世达似乎对眼下的局势看不太懂了,直说自己倒了这么多年的斗,还是头一次碰到如此怪异的布置——照道理说不管墓室的设计如何突破常规,石棺总归都是收敛墓主人尸骨的所在,一般的陪葬物品可能还会被摆放在外面,但最为贵重的东西一定会跟随者主人的躯体一起被放置在棺木当中才对,即便墓主人的尸体腐烂尸解而不复存在,玉石类的随葬品却没有凭空消失地道理啊!青山把刚才在地下看到的岩画内容讲给于世达听,并告诉他说他和正南都猜测这古墓中并没有王宝宝的尸体,但岩画上却也出现了一个精致的锦盒,是元顺帝交到王宝宝手上之物,看样子是让他将其葬入流宫当中的……于世达听了青山的讲述后好半天都默声不语,最后还紧蹙着眉头低声自言自语道:如此说来那东西究竟是否在这里还是个疑问了,难怪多少行内的高手都无功而返,看来那个独眼死鬼并没有诓骗于我了……于世达的话音很轻,众人中除了正南之外甚至都未注意,开始正南也只当它是像曹沝一样的失望之余的抱怨而已,却分明从最后一句中听出了些别的意味,于是脱口而出地问道:“独眼死鬼?什么独眼死鬼?”于世达被正南这么一问开始还怔了一下,随即若无其事地说:我没说独眼死鬼,该不会是你小子听错了吧,我指的是刚才那个已经变成鬼魂的盗墓贼,他不也说传国玉玺并不在这石棺里吗,怎么样,这下可让你们大失所望了吧!见正南对他的解释并不接受,于世达有意回避他锐利的目光,顺手拾起倚在石棺边上的工兵铲,在石棺当中的清水里兜了一下,作势查看水下是否别有洞天——这个动作在正南看来完全是多此一举,不过是于世达掩饰的小伎俩罢了,石棺的高度大概只有一米五,其内的水刚好过半,算下来也不过一米而已,而且水清如镜,仅凭肉眼就能看到光滑的水底和四壁,何须再画蛇添足地如此探寻呢!然而于世达的动作刚进行了一半就停了下来,好像真的被他捞到什么东西一般,现出了一副惊讶得溢于言表的表情。正南冷眼旁观,打算着倒要看看他能玩出什么把戏,反正他刚才不经意间露出的这个破绽算是被自己牢牢攥在手里,谅他这次也没那么容易蒙混过关了……于世达握着工兵铲的手停在半空中,小幅度的左右摆动了几下,然后干脆一撒手,任凭铲子贴着石棺的内壁划了进去。正南心想这个于世达也不过如此,以为将仅剩下的一把工兵铲丢进石棺里去就可以转移大家的注意力,这样的想法也未免过于简单和幼稚了。众人眼见着里面什么都没有,估计也只有胆小如Shining的人才会被他唬住而不敢爬进去将工兵铲取回来吧,到头来他还是逃脱不掉被问责的命运,何必额外使出这么一招不讨巧的伎俩呢。于世达似乎明白正南的不满所在,也不着急解释什么,反而问他有没有想到这石棺内的清水是哪里来的?正南自鼻子里发出“嗤”的一声后道:这有什么奇怪,我们脚下如此之大的天葬椁都是自天而降,由头顶的水中穿越而来,想这石棺必然是在水里泡得久了,进水而已——虽然我没您老那么多的阅历,却也在电视上见过考古时开启的棺材里被地下水渗入的情形,它们被数层棺椁包围且深埋在地下却仍旧无法摆脱这种命运,以此来看我们眼前这口石棺在所处的环境下没能独善其身,这可没有奇怪到了足够让人借机转移话题的程度吧!正南故意在“转移话题”这四个字上加重了语气,只要是明眼人一听就知道他是另有所指,不过于世达却似乎并不以为介,反而只是由正南的前半句话入手,娓娓道来:“古墓中的棺椁浸水的确不是什么怪事,怪就怪在我们所处的可不是一般的古墓——你小子应该还记得就在刚才这口石棺是如何打开的,以及打开之前它又是如何严丝合缝到了针插不进的地步?如果细密至此的石棺都无法起到防水作用的话,那岂不是有违于设计者的初衷了嘛。除非这半棺清水原本在里面的,而且还不像它表面所示的那般普通,而是具有某种与整个北海流宫的存在相关联的特殊功用……”“特殊功用?”一旁的曹沝凑上来取笑道,“你该不会是说这是王宝宝的洗澡水吧?”正南尽力抑制住才没有笑出声来,这是他头一次对“曹氏幽默”如此认同,很有些大快人心的意思——在曹沝开口前正南险些就被于世达一番诡论迷惑住了,毕竟在摸金倒斗的行当里自己只是个门外汉,如果非要跟于世达纠缠于专业上的东西无异于自找麻烦,而现在同样身为专家的曹沝既然站在了自己一方,那就无异于证实了坚持对于世达怀疑的行为没错,现在倒要看看他还能如何巧舌如簧地诡辩,即便说出花来,谅他也不过只是一次以转移话题为目的的无中生有罢了!于世达瞪了曹沝一眼,对他根本就不加理会,反而对正南的不信任有些恼怒了,不过也懒得继续解释,抬起手臂朝着石棺的内部随意一指道:“不信的话你们自己去看看!”曹沝和正南幸灾乐祸地扭过头,沿着于世达所指的方向望去,只看到石棺内的清水一如开始那般毫无变化,只不过在水面上漂浮着的工兵铲乍看上去与周边的环境不怎么不协调罢了……究竟是哪里不对劲呢?



正文  第73章 宇宙动力
更新时间:2011…02…21 09:00:00 本章字数:3954

正南朝向石棺里面望去时总觉得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随即他便找到了问题的所在:钢材质的工兵铲怎么是浮在清水上的?工兵铲真的是漂浮在水面上,没有别的外力支撑,就好像一只木船在河面上的状态一样。正南开始明白于世达开始的时候用兵工铲在水里搅动时为何会现出奇怪的表情,肯定是因为他的手感觉到了由铲柄传送过来的浮力有别于正常的情况,他进而干脆松手将兵工铲放进了石棺当中,就是想将自己的发现展示给正南罢了,只不过当时正南只顾着揪住于世达的小辫子不放,却不想在这石棺中原来另有玄机。不过他转念一想或许这也并不是什么怪事,人在死海上也可以漂浮,还不是因为海水的盐度含量较高么,如果石棺内的水也是浮力能够足够大到与兵工铲的重量相等,完全可能出线眼前的情形,那个计算浮力的公式是什么来的,对了……正南搜肠刮肚地将自己在高中时候学到的物理知识搬了出来,却还是没有搞清楚这柄实心的工兵铲究竟是如何能够做到在水面漂浮的,除非石棺里面的液体根本不是水,而是比工兵铲的材质密度更大的某种物质?水银?正南的脑海里闪过了一种可能——水银亦即汞,是自然界中唯一一种常温下呈现液态形态的金属元素,极易挥发且含有剧毒,正因为具有如此特性,在古代陵墓的建造中曾被广泛使用,借此起到防盗及尸体防腐的作用。世人皆知位于骊山的秦始皇陵之中就含有大量的水银,《史籍》更是名言记载道秦陵地宫“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虽然没人知道事实究竟如何,但骊山地下汞含量超标则是经过科学检测所确认的。正南虽然也知道如果石棺中的液体真是水银的话,在他们打开的瞬间恐怕就已经挥发到空气中,并且被他们的身体吸收了足够中毒的量了,却还是禁不住下意识地向后退了一步。不过他随即又怀疑起了刚才的猜测,因为仅从外表上看去它并未呈现出水银所特有的银白色的状态,反而只像是普通的清水一般清澈透明。更何况于世达可是摸金界的老鸟了,怎么会不晓得水银所具有的特性,还敢用兵工铲去随意搅拌呢!但如果不是水银,那又有什么常温下的液体能够有足够的浮力托起工兵铲呢?正南觉得自己是实在搞不清楚了,但想起刚才于世达的那番“特殊功用”的理论,貌似代表他会有些独到的见解呢?正南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