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plex’(孤立情结)。拥有这种情结的人开始形成一个单一的社会群体,一个‘plex’(集合体)。”所以这里的“Stand Alone plex”有两层意思,“孤立情结”以及“拥有孤立情结的人形成的集合体”。
这部TV版动画实际上是《攻壳机动队》的同人志式的动画。它的剧情时间起始于“2030 A。D。”,而不是《攻壳机动队》的2029年3月5日。TV版中的素子是个感觉敏锐、胆大心细的攻壳机动队员;不像《攻壳机动队》中的那样强悍狡猾。TV版中没有什么人形使,公安9课的头号敌人是“笑脸男人”……
当然,“Stand Alone plex”绝对不会与漫画本身毫不相干,它还是承袭了漫画中许多类似的情节。而且,由于篇幅较长(共26集),所以有空闲专门刻画公安9课中的其他人员,比如荒卷、巴特和攻壳车等等。
-------------
《攻壳机动队》的动画版本放映的是如火如荼,可它的漫画续作却迟迟没有音讯。这使得众多FANS焦急不堪。士郎正宗倒是早在1998年就推出了《攻壳机动队》第二部的预告,可你想想看,一块肉饼挂在可望不可及的高处,让饿得前心贴后心的你等个没完没了,就是不给你吃,那是怎样的感觉?
2003年7月23日,士郎正宗在拖拖拉拉了五年之后,终于大发慈悲,由讲谈社出版了漫画《攻壳机动队:人机界面》的单行本,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攻壳机动队2》。这是多么多么地不容易,众多“攻壳”迷真是感激涕零啊……可是,《攻壳机动队:人机界面》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
-------------
《攻壳机动队:人机界面》(GHOST IN THE SHELL:Man Machine Interface)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像过,没有了草薙素子的《攻壳机动队》将会是个什么样子?先别急着说这……这可没法想象。如果我告诉你连公安9课都没有了呢?……
《攻壳机动队:人机界面》的故事发生在公元2035年,里面就没有公安9课;虽然女主角仍然是素子,但这个素子已经不是草薙素子了,而是荒卷素子。荒卷素子是一个拥有超凡能力的生化人类,她可以轻松地往来于现实与网络之间,在世界各地拥有无数的秘密基地和备用义体,她甚至可以轻松地潜入其他生化人类的电子脑,完全控制他们的活动。鲁迅先生在评价《三国演义》时曾说其“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个作品之中的荒卷素子实在就是个“近妖”的人物。
-------------
先甭管别人怎么看,反正笔者是不大喜欢《攻壳机动队:人机界面》这部漫画的。也许是那个幻想的希翼的肥皂泡吹得太大了,它破裂后带给人的失望也就更大。
没办法,笔者只能将这种希望寄托在第二部TV版《攻壳机动队》的动画上,希望它能带给笔者快乐和惊喜。
-------------
《攻壳机动队:孤立集合体2》(GHOST IN THE SHELL:STAND ALONE PLEX 2ND GIG)
2004年1月1日,神山健治监督的TV版动画《攻壳机动队:孤立集合体2》正式推出,其中“GIG”是“Global Information Grid”(全球信息网)的缩写;这是“Stand Alone plex”的第二部。
这部动画因为刚刚推出,大家能够比较容易看到,在此笔者就不做过多介绍了。不过,要提出的一点是这部动画模仿的痕迹很重,像第一集,就在模仿《攻壳机动队》漫画的开头;第二集呢则在模仿法国影片《出租车司机》;第三集是模仿北条司的《猫眼三姐妹》;第四集在模仿美国影片《蜘蛛侠》等等。
-------------
TV版《攻壳机动队2》播出后仅三个月,热炒许久的剧场版动画《攻壳机动队:无辜》又在2004年3月6日新鲜出炉了。这部依旧由押井守掌勺制作的作品,杀入戛纳影展,成为其中的竞赛单元影片。和第一部剧场版相比,《攻壳机动队:无辜》的基调更加灰暗,更加悲凉。押井守说,“我决不允许有牧歌式的主人公,现在的主人公是以抱持着更为痛切的主题为绝对条件的……”众多动漫迷们“恨”他,这也是原因之一吧。
-------------
《攻壳机动队:无辜》(GHOST IN THE SHELL:INNOCENCE)
故事的主人公这回是公安9课的巴特。某天,一个少女型的玩偶机器人突然失控,杀害了拥有她的主人。为了弄清原因,巴特和搭档德古沙立即展开调查。进入网络之后,巴特的“脑”不断受到无名黑客的攻击,他也在艰难中,一步步接近事情的真相……
《攻壳别动队:无辜》主要在向人们展示生存的意义,也可以说是生命的存在价值。电影的****部分出现在巴特和素子的重逢部分,在这一瞬间观众会感悟“生存的意义在哪里”。
另外,它也为我们展现了超乎想像的绚烂画面,丰富立体的画面层次和完美的动静结合,加上精心设计的人物形象,的确是一场视觉上的盛宴。不过,《攻壳机动队:无辜》本身在探讨“SHELL”与“GHOST”关系的路上,押井守似乎已经黔驴技穷了;整部作品情节的张力较差,有些地方甚至有卖弄CG技巧的嫌疑。而且,与第一部剧场版所不同的是该片只是借用了士郎正宗的背景设定和人物设定,而剧本则完全是押井守独创的,这使得剧本难免显得有些生硬。
-------------
怪人怪事
士郎正宗的《攻壳机动队》和《苹果核战记》等作品到现在还没有终结,我们的梦想便也没有终结。只是,不知士郎正宗下一次推出其后续作品会在什么时候。我们通常将不可知的年月称为“猴年马月”,据推算,真正的“猴年马月”离我们不远了,也希望《攻壳机动队3》和《苹果核战记》第五卷同样离我们不远了。
之所以士郎正宗推出作品缓慢,主要是因为他在创作过程中对人物、背景以及线条的处理等完全依靠自己一个人完成,而且在作品单行本化的时候还要加笔修正;这也是为什么他的作品中连续系列不多的原因之一。不过据说士郎正宗有每天创作一页的规律,按照青心社社长的话来说,“士郎正宗先生的速度还是很快的。”但是,就像我们已经看到过的,在广告中经常出现“《攻壳机动队2》将于1998年后半年上市”等预告消息,而其正式推出的日子却是2003年7月23日;这还不算那遥遥无期的《苹果核战记》第五卷……
话又说回来了,士郎正宗的创作速度慢又怎样呢?他已经出版的作品有多少人完全理解了呢?
绘画技巧也好,情节设定也罢,读者们一般对士郎正宗作品的这些方面是持赞赏态度的。但在阅读过程中,还是常常会陷入“JAM”状态。这个词最早是指机器或者门完全不能动了,后来指枪械的弹夹卡壳等机械的运转不良。士郎正宗似乎早已预料到他的读者会卡壳,于是在其漫画中多次使用这个词汇,借此提醒读者们要时不时地停下来思考一下,好好领会一下他的意图。当然,这是笑谈。不过,在看士郎正宗的作品时,很多人在脑海中确实会出现“难解”这个字样。虽然士宗正宗是美术科班出身,但他在科学、工程方面的知识却相当的丰富。每每在作品中加入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而不管读者的死活,是那种让“读者去适应作者,而非作者来适应读者”的漫画家。
为了能够自圆其说,还是为了****自己对复杂设定的热爱?总之,看过士郎正宗作品的人一定对其大量出现的栏外补充深有感触,其数量之多,项目之长,在所有同类漫画中非常少见。这些说明有的是对设定的补充,有的是对宗教、哲学、政治等问题的看法,还有些似乎是作者在自娱自乐;他所涉猎的范围简直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其中包括神学、哲学、社会学、历史学、法律学、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机械学、科幻文学与侦探文学等等,反正在他的作品中不会让你很容易就得到有用的情报。
从商业角度来考虑,读者更希望看到容易理解的作品内容,可士郎正宗却认为现实并不是那么容易理解的,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漫画来让人们了解到更多有用的东西。“编辑部总是对我说要写的简单通俗,容易被大家理解。但是我总觉得这样的方法带有不负责任的感觉,我要传达的是一种观念,它无法用简单的词汇解释清楚。”
士郎正宗不愿意把他的观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给大家,总是弄得蒙蒙胧胧,不清不楚。不过,这倒是与他的为人处世的方式很是贴切。比方说,基本没有人见过他的照片,各位相信吗?
看过《仙术超攻壳》和《特搜机动队完结篇》的朋友应该有个印象,就是在漫画栏外经常会出现一个长着眉毛的章鱼“たこちゅう”;这就是士郎正宗的自画像。他本人非常讨厌照相,几乎没有在大众媒体上刊登过自己的照片。日本杂志《B CLUB》上曾经刊载了他在自家屋檐下读书的相片,不过据他自己说这是别人偷拍的,从中可以看出他很少拍照片的实情。
士郎正宗的处事就是如此低调。他至今还居住在大阪,而不是像其他日本著名漫画家那样住在资讯更加发达的东京。从这一点上来说,他与美国作家塞林格有几分相似的地方。
我们在这篇文章的一开头曾经说过,“果核中的宇宙”与士郎正宗有莫大的干系。现在大家可以理解了吧?他的作品中与这个词组含义相关的非常多,他个人的性格更是这个词组含义的最好写照。
时代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