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6三国演义经营谋略-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者,往往双方都是胜利者。而争辩的结局,往往是水落石出,一胜一败, 所以这种胜利于商业是有害的,它破坏双方的情谊,伤对方的自尊心,引起心理的反抗。所以在商业谈判中那种〃凭借争辩阐明真理,错误属于你〃这条原则并不见得高明,而在多数情况下是各有所得的互相妥协。关于这一点,诸葛亮舌战群儒的过程可以得到说明。孔明何其善辩,但他从不把辩论对方推到彻底失败的死胡同,也不企图对方认罪服输。请看,被他驳倒的张昭、虞翻、步骘等人有谁心悦诚服彻底认输回心转意了?唯一作用只不过是摸摸底,煞煞威风,不要再公开地作梗罢了。 
  笑话口才中最难的口才。 
  上面提到过的,孙权给曹操写信时在信封背后写了八个字:〃足下不死,孤不得安。〃从外交角度讲,属于高级笑话,高级幽默。所谓幽默,就是能使人与人之间产生兴趣的话题。老舍先生曾说:〃幽默者的心是热的。〃 富有幽默感的人往往是具有一定修养的人。他们将笑潜于事物的深处,让人充分感受事物的内在本质,寓理于幽默中。在谈判中善说笑话,巧用幽默语言,能缓和紧张空气,除去双方的鸿沟,缩短感情上的距离,建立彼此信赖的关系。心理学家认为,在外交活动中,当大家一同发笑时,便都处于平等的地位了。这时谈判气氛是协调而不是对抗。由于善于谈笑话的人毕竟比善于说话的少得多,所以有人说:〃笑话是口才中最难的口才。〃(三)察颜观色能力 〃智将型〃外交人员的条件之三察言观色是一门艺术,特别是对姿势、动作构成的〃非言词表达〃的了解,相当于学习一门外语。人的每个姿势、形态相当于一个字在一种语言中的功能,而种种姿势形成的〃姿势簇〃则组成词,构成句。要揭示这些非言词的表达语言,需要长期、全面的观察,从〃识字母〃,〃认音标〃,〃记单词〃开始,到掌握它的特殊语法,熟练翻译。 
  人的非言词〃姿势簇〃包括:鼻孔喘气,嘴唇闭合,面颊颜色,眉毛动作,胸部起伏,握拳架腿,走跑 姿势,握手力度等。在〃姿势簇〃中最有参考价值的是人的眼神。 
  察言观色是手段,目的是由此捕捉真实的信息。因此在察和观的基础上,还要善于运用逻辑的推理、归纳。 
  由于察言观色是个人本位性的,主观成份很多,因此提炼非言词语言时非但要认真,而且要小心对方故作姿态施诈于人。例如《三国演义》第56回,刘备做了东吴女婿,鲁肃奉周瑜之命来讨荆州,刘备闻言〃掩面大哭〃,孔明在旁尽讲能动刘备衷肠的话,刘备真个捶胸顿足,放声大哭。鲁肃因只观表面不问究里,反而劝刘备:〃皇叔且体烦恼,与孔明从长计议。〃在这里,鲁肃又上了刘备和孔明的当。 
  (四)忠诚、自信 〃智将型〃外交人员的条件之四目前,商业交往中,一些采供人员吃〃回扣〃,肥个人,损企业;一些机关〃把关〃人员,以个人得失为批办文件的标准,中饱私囊,坑害国家和集体。对这类人员的危害,企业主管不能掉以轻心。〃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对〃卖马〃、〃跳槽〃的祸水不挡住,有朝一日说不定把主管也卷进去,把事业的根基冲垮! 
  有了忠诚,兼有自信,即便业务生疏一点也是可以学的,没有经验也可以逐渐积累。实践告诉人们:热情是忠诚与自信的骄子,热情是推销谈判成功的法宝之一。推销也象作文章,作者自己缺乏激情,很难想象他的作品能打动读者。赵咨奉孙权之命出使魏都,孙权嘱咐他:〃卿此去,休失了东吴气象。〃咨曰:〃若有些小差失,即投江而死,安有面目见江南人物乎!〃象这样的使者,忠贞,有胆,充满自信,才不至有辱君命。 
  为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挑选外交人员最理想的办法是先了解而后用。如同孙权派诸葛瑾使蜀。《三国演义》第82回,诸葛瑾使蜀期间,张昭对孙权讲:〃诸葛子瑜知蜀兵势大,故假以请和为辞,欲背吴入蜀,此去必不回矣。〃但孙权心中有数,告诉张昭:〃孤与子瑜,有生死不易之谋;孤不负子瑜,子瑜亦不负孤。昔子瑜在柴桑时,孔明来矣,孤欲使子瑜留之。子瑜曰:'弟已事玄德,义无二心,弟之不留,犹瑾之不往。'其言足贯神明。今日岂肯降蜀乎!孤与子瑜神交,非外言所得间也。〃正说着。忽报诸葛瑾回来了,孙权问张昭:〃孤言若何?〃(五)战胜自己 〃智将型〃外交人员的条件之五外交人才也有帅才、将才、干才之分。帅才型的外交人员基本特征是能独立思考,确立战略,独挡一面,随机应变,以谋取胜,做自己的主人。光做到这些还不够,还需要一些补充,因为上述六点全是〃攻击型〃。高明统帅用兵,能攻善守,攻中有守,守中有攻。战胜别人,先胜自己。高层外交人员如果不能把握自己,控制自己,战胜自己,那他在外交竞技场上,至多一胜一负。《孙子·形篇》说:〃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表明不会被敌人战胜,主动权在自己;可能战胜敌人,在于敌人有可乘之隙。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讲,战胜自己同战胜敌人一样,是事关重大的。战胜自己的本质是不断缩小现实的我与理想化的我的差距,使自己逐渐成熟。 
  控制情绪是战胜自我第一需要。无数管理理论都强调这一点:成熟的管理者,能在想发脾气时不发脾气,能在不想发脾气时发脾气。这种不以主观意愿为出发点,而是依据客观情势决定个人喜怒哀乐和脸上阴晴的修养,是凭理性而不是凭感情办事的高素质的表现。《三国演义》中,刘备为报私仇落得白帝托孤的故事,可以使人从中悟出许多道理。听说关羽被害,刘备哭倒在地;一日哭绝五次,三日水浆不进,只是痛哭,当皇帝后,更是咬牙切齿;尽管孔明〃苦谏数次,只是不听〃;赵云跪谏〃汉贼之仇,公也,兄弟之仇,私也。愿以天下为重〃,也不听。当刘备整兵要行,学士秦宓,一针见血告诫他:〃自将伐吴,是舍万乘之躯,而殉小义。〃刘备非但听不进,且把秦宓关了起来;孔明同时上表剖析敌我友,公与私,轻与重。神经质的刘备竟然把孔明奏章〃掷于地〃;自带70万大军向东而去。尔后东吴使臣诸葛瑾又持孙权信到军中求和,愿〃送归夫人,缚还降将,并将荆州仍旧交还,永结盟好,共灭曹丕,以正篡逆之罪〃。可悲的是,刘备已是一头瞎眼的火牛,一味往前冲,不知停蹄,不会转弯子,只好自取失败,白帝托孤了。 
  刘备拥有70万大军最终败北,原因很多,从决策和管理的角度看,不能战胜自己,感情用事是刘备自己对自己致命的一击。没有刘备胸中那股不灭的火,陆逊一把火怎么可能烧七百里连营四十屯蜀兵呢?为报仇,刘备血液沸腾,失去冷静,以致疯狂;为报仇,他丧失理智,朝臣之中,掷孔明书于地;带兵作战,不与人谋,自作主张,犯兵法之大忌,于山林,险阻,沮泽之地屯兵,失败自然就不可避免了。 
  情绪失控,在军事上直接表现为干扰决策,而在外交活动中则有双重危害,不仅会因你失去理智而影响分析、判断,而且你的情绪将作用于对方,作用力越大,反作用力也越大。这种作用力与反作用的恶性循环,将使你遭受更大的伤害,你将不得不由进攻转入防御,消耗更多的精力,如果你再反击,那就是矛盾激化,谈判告吹。 
  为了战胜自己,你应当时时记住,凡是允许情绪控制行动的人,是弱者;凡是能以行动控制情绪的人,是强者。孔明可以用这样那样的计谋调动司马懿的军队,但无法激怒司马懿,这是司马懿带兵始终能抵御孔明的原因之一。 
  制怒是对情绪的控制,是一种自我战胜。作为企业的外交人员,这还不够。因为企业外交是满足对方需要与满足自身需要的统一。所以,不仅要善制怒,还要懂得笑。更多的,最重要的是微笑。这是战胜自我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微笑在推销和谈判中,是常用的有效的武器之一。笑有笑的哲学;笑有笑的文学;笑有笑的教育学。研究管理,研究企业竞争中的外交,应当有笑的外交学。外交人员应当精于〃笑道〃,不断摸索,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做出成绩来,用适于各种场合的笑,用真诚的,会心的微笑告诉人们,你是合格的外交家。            
1、“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     
  ——人才的价值和爱才 
  《三国演义》为现代的识才、用才提供了一部博大精深的通鉴。 
  综观全书,“得人者昌,失人者亡”,是作者调动一切艺术手段反复渲染的又一重要思想。“有志图 王”而赍志以投的罗贯中,对三国各方的用人问题, 既有赞扬,又有鞭笞;既有愤慨,又有希望;或借人之 口,侃侃而谈,直抒己见;或借典型事例,有正有反,发人深省;或以史带论,借题发挥;或触景生情,慷慨激越,表现了强烈的人才观念,赞颂了爱才惜才的明君圣主。可以说,在《三国演义》这部作品中,人才宝贵的思想,象群星闪烁在整个夜空,象群花开满整个春天,琳琅满目,比比皆是。不宁唯是,由于作者赋予自己的人才观念以艺术的外壳,因而极大地增强了说理的力量和对读者的感染,深入浅出地说明了许多抽象而深奥的哲理。 
  曹操攻下冀州后,作者安排下这样一个情节:曹操假惺惺来到袁绍墓前祭祀,哭着追述两人起兵时关于如何夺得天下的一场争论。曹操当时的观点是:“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这里的“智” 是指谋臣,“力”是指武将。可见,初露头角的曹操就把人才作为自己剪灭群雄的保证。他宴饮长江,以真挚动人的诗歌倾诉自己日夜渴望人才的心情,他以“山不厌高,水不厌深”自比,抒发自己礼贤纳士的博大胸怀,希望归附自己的人才越多越好。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