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秀 作者:鱼下的蛋(起点榜推vip2014-05-22完结)-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玉元自来觉得自己高出许玉芳一筹,现在就是许玉芳也入选了,心里倒是颇有些不是滋味。她也知道这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一般同一家中同时入选两人的极少,但是许玉芳又不是去往皇帝**的,她这样的身世也不可能会做皇子庶妃,这样就是说她如今与自己一样。心里窝着一口气,觉得平时真是小看了自己这个妹妹,不知道她是怎么得了皇太后同皇上青眼。这样回来的时候就一直审视着许玉元,好在她虽然素来高傲,也是她自来压过家里其他孩子的缘故,但是从小的教育却并没有少了,并未口出恶言,如今前程未定,只怕以后也有要靠着姐妹的时候。
    李氏心中更是既喜且忧,喜的自然是许玉元入选,生怕许玉元指不到好的亲事,又生怕许玉芳反倒压过了许玉元,这样忐忑不安,就是家事也无心理会。好在下面的管事娘子等都是做惯了的,倒也没有什么。
    一连两天,府中的气氛都很沉闷,只有许明武一人照常每日上衙,只是两次将许玉芳叫去说了话,许玉芳已经把母亲的妆奁都打理清楚,把账目仍是交由了许明武,只静等消息。王氏知道已有些蠢蠢欲动,只想着许玉芳快点出门,自己便有了理由。
    八月初二,指婚的旨意在各家的焦急等待中依次下来了。首先是皇上特旨卫国公兼太师太保之嫡幼女张氏为平王正妃,然后是忠勇侯世子长女孙氏为礼郡王正妃,安乐侯之女齐氏为平王侧妃、、、旨意到达许家的时候其他的旨意已经差不多都下了,接旨意的时候许玉珍自然没有分,只是消息立刻就传了出来,许玉芳指为成王侧妃,许玉元被指给了皇上异母兄弟瑾郡王的世子为世子妃。
    许玉珍前世的时候大半时间躺在床上,并不了解这些世家之间的事,所有现在处处留心这些消息,仗着年纪小,有时候死磨赖磨的留了下来听。知道这回成王的侧妃总共立了两位,除了自己的姐姐,还有柱国公冯家的小姐。
    老太太叹道:“不想成王竟然同时立了两位侧妃”她想说的是竟然皇上也同意了,就是宫里的齐贵妃也没办法阻挠“柱国公心气颇高,被齐家压了这么久,只怕是急于攀上成王”国公爵位虽然高,但是有时候爵位也只是一个虚名而已,只是柱国公朝中势力依然有,他若想攀附成王自然不会拒绝,相比起来,许家就显得十分弱薄了。
    “只是二丫头以后只怕很难”老侯爷想到此,也是无力,上有鲁王妃,虽然一直无所出,但是位置摆在那里,冯家又是家世显赫,这样许玉芳在王府中只怕要处处小心。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太皇太后一定要再立了芳姐儿不可,若想给成王寻个强劲的岳家只要冯家便可、、、老侯爷不愿再想下去,事到如今许家却不好太过高调了,就是二丫头嫁去做侧妃也并不表示自己就得站对了,全家人的性命更加重要。成王平王已经是势同水火了,许家力量单薄,既不能与张家抗争,就是冯家也得避开,不然只怕冯家以为许家因为许玉芳有什么非分之想,这样对许玉芳也是极为不利。只盼着芳姐儿自己能挣出来,就看她自己的造化了。
    老太太倒是明白这些,而且她一向对许玉芳不甚上心,虽则这回选了皇子侧妃,但是论起以后也实在不能说是很好,尤其是现在平王成王如此,老太太自然是不希望老太爷掺和。
    许玉元却有些愤愤不平,但是也只敢同李氏抱怨“那位孙家的小姐才貌皆不如我,却被指为礼郡王妃,我却要被指给那个京城的纨绔”
    李氏也觉得有些难受,虽说指给郡王世子也不算差,只是这位世子有些恶名在外,据说长相也一般,整日胡天胡地,要许玉元配给这样的人也实在有些心里不平了。
    老太太知道许玉元必然有些不平,李氏又不是特别会说话的,所以特意把许玉元叫了来自己房里道“你自小在我身边,祖母疼你跟疼眼珠子似的。有些话也不得不与你说礼郡王不得皇上喜爱,你又有什么不平的。何况皇上的指婚你是我们能够置喙的。世子虽然传言如此,但是人也未必就是如此不堪,就算是真有些不妥,你是皇上亲自指定的世子妃,只要没有犯什么大错那便无埃你个性如此要强,我原来想你若是被指为皇子侧妃于你也未必是好的,现在指为世子正妻岂不是皆大欢喜。你看看这平王王正妃同侧妃的人选,只怕以后都要有的闹了,就是你二妹妹也是一样。你自来聪明,也不用我多说,嫁了人之后性子可得收收了,要知道这女子嫁人跟在家可是大大不同。你如今就静下心来安心待嫁,什么也不要想了”
    大选结果出来后因为人选并没有与众人的想法有什么太大的出入,宫中在大选之前的动向就已经说明了这些,虽然许玉芳入围成王侧妃有些意外,但是许家一向不打眼,又只是个侧妃,有强劲的冯侧妃在,众人也没有怎么在意。现在京中讨论盛行的只有那新封了昭仪的吴家小姐了。
    据说这位吴小姐皇上亲阅后十分喜欢,就是皇太后也夸赞不止,皇帝破格封为昭仪时也没有表示不同意。只是众人都传说这吴小姐是齐贵妃找来制衡现在宫里正得宠的庄嫔的,但是太皇太后这样反应,难道仅仅只是因为不想扫皇帝的兴吗,许玉珍想应该没有那么简单。
    指婚的旨意一下,就已敲定了婚期,许玉元要在九月二十八嫁入瑾郡王府,许玉芳入王府则是在十月,因为冯侧妃要先入府,之后才是许玉芳入王府。时间不多,又是差不多要同时办的,许家也只得按奈住各方面的心思,操持起各项事务来,免得丢了脸面,毕竟是都是嫁入皇家。
    
    第二十四章 嫁妆
    
    许玉元的嫁妆早已齐备,陪嫁的人选李氏也是千挑万选,两个妈妈、三房陪房,六个丫鬟。许玉芳却有些仓促,虽然赵氏生前倒是为她准备了一些,但是也不齐备,许明武虽然肯为女儿考虑,只是这些事倒是自然也没有想到,钱财虽然有,但是好东西却并不是这么容易得到。不过许玉芳是侧妃,嫁妆是有定例的,只要备下足够六十抬便可。因又想到王氏身为母亲,这种事却不好交由别人去办,老太太也说应让王氏来办芳姐儿的嫁妆,许明武自然也同意了,除了公中所出的那部分,他自己额外添了六千两银子,务必要让许玉芳体面一些。至于要给许玉芳的庄子同铺子以及私下的钱财,许明武早有计较。
    王氏在老太太同许明武面前自然百般应承会给芳姐儿置办最体面的东西,许明武想着王氏只是要置办些被褥、衣裳、布料、首饰之类这些,应该也没什么问题,看王氏每日忙碌操持的样子,便也放下心。
    许玉元同许玉芳现在都单独地住起来了,已经有内务府派来人教她们规矩,因为只是一个是皇子侧妃,另一个是世子妃,所以家人见面倒还并没有什么限制,许玉珍每日还是仍然可以见到姐姐。
    在跟去许玉芳的人选上,老太太原本是想着在家里挑几个再加上许玉芳贴身那几个也够了,李氏忙着许玉元的事,自然也没功夫管,王氏正想一块揽过来,老太太也有此意,却不防许明武说随许玉芳自己挑选合用的好了,自己的儿子亲自开口关注孙女儿选陪嫁的人的事,老太太也不想因此再与儿子有了争执,也撂开了手脚,王氏见老太太也不开口了,也只得按下心里那口气。
    这时甄家姨妈送来了原先辞去回乡的黄姑姑,说是黄姑姑回乡后发觉亲人均已不在,孤苦无依,只得重新回来京城,正好让甄姨妈碰上了,怜她无所依仗,又是之前许玉芳的教养姑姑,她自己没有地方去,正好给了芳姐儿岂不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
    老太太听了这一番话虽然也有疑虑,但是既是甄姨妈送来的,又是人家黄姑姑自己愿意,何况许玉芳如今也算是皇家的人了,也不愿在这件事上做文章了,点头同意了。这样许玉芳身边就有了黄姑姑,她自己再挑了四个丫头就够了,陪房是没有的。
    李氏听了又暗骂许玉芳奸猾,许玉珍倒是放心了,许玉芳看来已然有安排,有这黄姑姑在许玉芳身边,只怕多了不止一个帮手。
    许玉珍现在只关心姐姐嫁妆的事,但是自己一个小毛孩子也不能插手,也不知王氏是怎么办的,想想虽然不放心,但是这是王氏自进门的办的第一件大事,应该不会出什么坏招来砸自己的脚。
    许玉珍现在每日见许玉芳已不像平时在家相处了,宫里的嬷嬷随侍在侧,见一次面只能规规矩矩地说话,有一次许玉芳要上前抱她被黄姑姑暗地里使眼色止住了,若是真的抱了,不知道会不会给旁边的嬷嬷们说一顿,许玉珍觉得麻烦,却也舍不得不见许玉芳,所以每日都是照常前去许玉芳那里。估计也是因为只是一个侧妃,所以来的嬷嬷们渐渐的也不那么盯得紧了。
    许玉珍本来一直想跟许玉芳说说那吴昭仪的事的,她知道许玉芳这一去应该有三四年不怎么与家里来往,前世的时候就是王氏也曾拿这个骂过,恐怕其中还有隐情,或许是成王的意思或许又是许家当时不肯给予援助才至姐姐疏远,不管是什么原因,她也怕这几年内无法再见到许玉芳,只是那三位嬷嬷时刻不离身,许玉珍想说什么话都说不了,不然妄议皇上**那可是罪名不清。许玉珍毫无办法,她虽然重生了,但是前世也实在没什么机会见过大场面,不知道可不可以用什么办法让嬷嬷暂时避开的,想来想去还是找个机会问一下。
    王氏原本揽了许玉芳的嫁妆,原以为是都要交给她处理,没想到只不过是置办一些明面上的东西,其他的根本不经她的手,原本心里一直存着气,后来直接丢给她的陪房娘子办理,她每日问候一下而已。她的陪房都深知她记恨许玉芳已久,这会儿给许玉芳置办嫁妆也是机会。
    胡妈妈自来疼许玉芳,虽然不跟了她去,可是对她的事是事事关心,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