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方周末2004年精粹 上-第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夺金热门人物赵颖慧面对第四名的欣然,还有青涩少年朱启南获奖时的懵懂甚至无厘头,还有极其内向的张怡宁突然扑向教练的怀抱,还有刘翔登台领奖前的独特POSE……

  雅典十七天,这些令人“意外”的瞬间实在太多,“意外”得让我们还来不及适应,但惊诧之后才领悟到,其实奥运表情、奥运心情,本该如此丰富而真实。尽管在以往参加的奥运会上,中国人也表现得越来越自信,但远远没有绽放到如雅典奥运这般的率性自如。在金牌榜和奖牌榜之外,在那些历史性的成功之外,这何尝不是我们值得欣慰的突破?

  我们的眼角依然有泪,但酸甜苦涩,五味杂陈;我们依然不厌其烦地搜索着关于奥运的讯息,但关键词里多了爱情、快意、幽默、愤怒等等词条。

  一次呈现更多人性之美的奥运历程,与辉煌本身一样,留给我们更长久而真实的记忆。 




创建时间:2005…3…17 

Power by Softscape HTML Builder 3 
 

网眼 
 



  南方周末   2004…09…02 14:48:59 

  ①规则:违背、超越还是遵守

  帖主:诸言者 跟帖数:21

  西祠锐思评论

  ———b15420。xici

  对人的能力大小的评判,是以他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做事的能力,还是以他不遵守规则而办事的能力,导致截然不同的公民文化。中国民间以特权为光荣的倾向,自有古来官本位的文化传统渊源,更有着日常生活的观念型塑。并非独特的现象是,在生活中,谁要是能够越过规则就把事情办妥当了,周围的人都会向他投来羡慕和敬佩的眼光,觉得这个人真牛。但是,归根到底,不管是违背规则还是超越规则,它们都是对规则的不遵守,只不过前者是从反面突破,后者是从正面突破;前者是大众内心暗自期许的,后者是社会正面鼓励的。不遵守公开的规则会导致人人向权力投降,从而引发日益兴盛的特权思想。在此影响下,一些人以享受特权为荣,而缺乏起码的规则意识。这种大众文化心理正是中国进步的最大障碍。

  ②为什么民族主义难以理性

  帖主:钛合金老鼠 跟帖数:78

  天涯关天茶舍

  ——www2。tianyaclub

  民族主义曾是西方近代民族国家建立的一个重要思想支持。它以对文化、语言、国家荣誉、国民尊严的认同为主轴。但它在西方历史上发展的高潮,却是希特勒的法西斯主义。它以雅利安种族至上为理由,屠杀犹太人;它以绝对的国家利益为追求,发动战争,侵略他国;它无视人性的多样化发展要求,造成专制和独裁。公民失去了自我意识,不再是个“个体”,这时一个“人”只不过是集体无意识的工具。无意识没有理性。于是,内心中不愿为人所知的阴暗面,投射制造了偏见、仇恨、种族歧视、异端审判和战争,制造了大量的人间悲剧。能够拯救的,只能是有自我意识的个人的成熟,以及与自己内心的和解。

  ③蒋庆关于读经问题开始说话

  帖主:蒋庆 跟帖数:19

  世纪沙龙

  ———forum

  台湾也有读经运动。牟宗三嫡传弟子王财贵的努力就是明证。有人说,国内媒体的读经论辩,起因是反对,却在帮蒋庆大做广告。这样功利主义的解读未免太肤浅,忽视了媒体的社会责任。其实,简单对比王、蒋二人为儿童读经做的解说,就可看出,内地的儿童读经,首先存在的是教育理念的偏歧。其他问题都还在其次。蒋庆说:“教育肯定要有预定的目的,教育者为实现预定目的,强制受教育者就范,符合教育规律,天经地义。”所以,不管怎样,小孩子乖乖听话,先背了10万字再说。王财贵却说:“教育的本质在于:本来一个孩子他就是那样的纯真纯洁,他的品德我们只要不破坏他就很好了。一个孩子生下来潜能本来无穷,我们只要不阻碍他就不错了。”差别尽在其中矣。

  ④如此闹剧

  帖主:空空追梦 跟帖数:1

  中间思想文化论坛

  ———zhongjian

  对人生痛苦的冷嘲热讽、落井下石,任何拥有基本良知的公民都不能容忍。即便它以冠冕堂皇的形式出现,比如某晚报《拆违建又演自焚闹剧》的新闻标题,也不行。再绝望的人,终究具备人类求生的本能。最终没有点燃自己,便成为记者眼中的闹剧。这显然是公然的嘲讽。以人为本,首先是以人的生命为本,然后以公民的财产权为本。它们是一个正常社会公民的最基本权利。而到了不得已,其中一项的维持竟然必须牺牲另一项,这显然已经不是“稀薄的一点点人情味在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消散掉”的问题,而是很多人对法治之目的的认识出现了严重的混乱。

  (本期点评:薛华) 




创建时间:2005…3…17 

Power by Softscape HTML Builder 3 
 

北京论坛的文明冲突 
 



  南方周末   2004…09…02 16:37:00 

  □本报驻京记者 石岩

  “就如同一张桌子的四周围着许多人一样,公共领域同时将人联系起来和分离开来。”汉娜·阿伦特为公共领域下的定义,也为“公共论坛”做了个形象的解释。

  8月23日到25日,首届北京论坛开坛论道。论坛主办方是北京大学,出资方是韩国高等教育财团。北大校长许智宏强调“北京论坛在北京市政府的领导下,由北京大学主办”。韩国高教财团总长金在烈则回顾了新世纪以来该财团对亚洲学术研究的资助,北京论坛是最近的举措。

  本次北京论坛以“文明的和谐和共同繁荣”为主题,辖历史、政治、法律、哲学、文学、新闻传播等14个分论坛,几乎把人文社会学科一网打尽。

  包括中国国务院原副总理钱其琛、诺贝尔获奖者道格拉斯·诺斯、“欧元之父”蒙代尔、泰国公主诗琳通、哈佛大学燕京学社社长杜维明等“明星阵容”在内的33个国家的四百多位学者参与了本次论坛。钱其琛在开幕式上作了题为《文明对话与新世纪的国际关系》的特邀报告。诗琳通用流利的英文追述了她在北大短暂求学的经历,其间点缀以字正腔圆的“唐诗”、“宋词”、“岳麓书院”。

  主办者希望,到会学者能在论坛上展示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把北京论坛办成“与‘博鳌亚洲论坛’、‘上海经济论坛’并列的中国具有国际影响的品牌论坛”。论坛的赞助方则希望把北京论坛办成“会聚世界一流学者的学术奥运会”。开幕仪式之后,道格拉斯·诺斯、杜维明、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汤一介作了主旨报告。诺斯报告的主要内容可说是对上世纪70年代以后制度经济学核心概念的简略介绍。杜维明的报告是他在韩国大学一次演讲的扩充版。汤一介的报告《“文明的冲突”与“文明的共存”》开篇以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作为标靶,提出“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理论无论如何是片面的,而且是为美国战略服务的”,进而提出儒家的“仁”和道家的“道论”能为“文明的共存”提供思想资源。报告从《郭店竹简》对“仁”的定义出发,详细阐释了“仁”的概念在历朝历代儒家中的传承转化,得出的结论是“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和而不同”的“仁”道为文明的共存提供了一种可能。道家在此处的贡献是“自然无为”:“今日人类社会之所以存在着种种纷争,无疑是由于贪婪地追求权力和金钱引起的。那些强国为了私利,扩张自己的势力,掠夺弱国的资源,实行强权政治,正是世界混乱无序的根源。也就是说帝国霸权正是‘文明冲突’的根源。老子提倡‘自然无为’我们可以理解为:不要做(无为)违背人们愿望的事,这样社会才会安宁,天下才会太平……”老先生引经据典,举止温和安详,一派古风。

  然而,以“文明”为主题的论坛,其实不无“冲突”。

  因主办者事先放出消息:美国学者将在历史分论坛上公布一批1972中美关系的绝密档案,该分论坛颇受关注。而与“秘密档案”一样富于戏剧性的,是大陆学者同外籍华裔学者的两次交锋。

  第一次交锋的缘起是华裔学者金秋提出的“多元历史观”。金秋认为:长期以来,人们习惯站在民族国家的立场上书写世界史,往往从本国立场出发避讳或者放大某些史实,不同国家对同一段历史的叙述会大相径庭。她举例说,中日韩三国都有一批研究二战中日本侵略战争历史的学者,因观点不见容于本国主流观点而不能在国内公开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历史?历史学家能不能以宽容的心态抛开民族国家的局限,还世界史以本来面目?”她问道。

  此言一出,立刻得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资中筠教授、北京大学历史系彭小瑜教授的回应。资中筠以“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反击———有些事情不是中国学者没有想到或者没有能力做,而根本就是“此路不通”;彭小瑜则情绪激动地指出:对于日本侵华历史,中国已经相当宽容,不宽容的是对方,“或许您可以专门写一篇文章论述中国人怎么宽容日本”。相比争议双方,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郭少棠教授的观点可谓“中庸”:历史研究中的“国家主义”应该区别对待,小国家提倡国家主义可以帮助其保持自己的文化、传统,不被强国的强势历史叙事吃掉———这种“国家主义”是或许有益至少无害的。人们应该对大国历史叙事中所提倡的“国家主义”有所警觉,提防其发展成霸权。

  第二次交锋发生在“与中国有关的国际关系”的分组讨论上。

  提前为大家所期待的热门“首度公开的1972年基辛格访华绝密档案”经美国学者威廉·布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