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氐侥怪校蝗湃思洹
之所以要选择这三个时间巡墓,这个后面我会向大家说明。
巡墓,不光就是到墓地里走一圈就算是完事了,张力国拿出了一份单子,上面标注了整个宏绅墓园共有坟墓四十一座,其中大墓八座,小墓三十三座。
所谓大墓,就是尸体直接入殓棺材,没有火葬的墓,由于我国建国后就推行火葬制度,所以这些大墓大都是建国前就存在的,有一定的年代。据张力国说,发生诡异之事,也大都来自这些大墓。
所谓小墓,就是尸体火葬后,将其骨灰盛入骨灰盒,然后放入墓穴立碑,这种入葬方式是当下最为常见的。
张力国拿着单子,带着我巡墓,在巡墓的同时,要清点墓数。这一点让我非常吃惊,墓数不就是现成的了吗?大墓八座,小墓三十三座,为何还要清点一边?
张力国没有理会我的质疑,而是带着我一边巡墓,一边清点。
宏绅墓园由于是私人的墓地,规模不大,就在半山腰,占地面积多少,我还真不好说,根据张力国的口气,似乎墓地还能扩容,我估摸着也就二百来亩吧。那四十一座墓地并非我想象的那样,横平竖直的,整齐排列,而是东一处西一处,如果没有张力国带着,我压根就找不全这四十一座墓的具体位置。
一圈巡墓下来,约花上了四十来分钟。张力国脸色铁青的自眼中道:“三十九处,少了两座。”
张力国这话一说,我以为是没有点清楚,于是在旁喃喃的说道:“要不再点一遍?”张力国头一歪,说道:“没必要了!这是正常现场。只要在墓收之时,全部到位,就好!否则就有问题了。”
“这墓真的会少?”我似有不信的问道:
张力国坚定的说道:“不光少,有时还会多,很多人以为这墓穴就是死者的家,其实不然,从根本上来说,墓穴是死者的代步工具,它要游荡到哪里,它所处的墓穴就会跟着游荡。”
“怎么有这种现象?我压根就没听说过。”我还是有些不信的说道:
张力国见我不信,然后带着我走到一空地上,随后指着他那脚下空地对着我说道:“你在这里做个记号。到墓兴或墓收之时来巡墓的时候,再看一下会有怎样的变化。”
我很好奇的在张力国所指的空地上,捡起若干石子,然后将石子排列成一个“口”字。张力国见我做好了记号,于是就把我带回到守墓室中。
由于墓起、墓兴和墓收的间隔时间较短,一边巡视后,没过多久,又要开始下一遍的巡视,张力国带着做,墓兴巡视的时候,特地先带我去了那我做了记号的空地,当我打着手电走进那空地一瞧,那做了记号的“口”字还在,只是在“口”字旁多了一个墓地,我吃惊的看了看张力国,张力国耸着肩对我说道:“信了吗?”
“信了!”我缓缓的点了点头说道:
第120章 守墓人之寒陶
跟着张力国守了一夜的墓,先前的新鲜感已经荡然无存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莫名的恐惧,张力国似乎并没有避讳的意思,还一直跟我讲着这个墓园中发生的古怪事情,我都不知道是该听好还是不该听的好。
当我和张力国在墓起之时,巡完了当晚的最后一次墓的时候,回到守墓室的张力国对我意味深长的讲到,之所以要在这墓起、墓兴和墓收的时候去巡墓,是因为这个时间段发生的诡异、灵异事情最多,作为一个巡墓人,除了要做好清点墓穴工作以外,更关键的是要去处理发生的诡异、灵异的事情。
“作为一个普通人,有能力处理在墓园中发生的诡异、灵异的事情吗?”我不解的问道:
张力国很肯定的说道:“首先,你在这个墓园不是普通人,是这个墓园的‘主人’,你是守墓人,肯定有能力去处理在墓园中发生的一切。其次,处理诡异、灵异的事情是你作为守墓人的职责,如果这项工作你都不能完成的话,那就失去了守墓人的意义了!”
我很吃惊的看着张力国说道:“我凭什么去处理,就凭我这一身血肉之躯?”
张力国想了一想,随后从办公桌的抽屉里拿出一样东西给我,说道:“这玩意不要轻易使用,鬼和人一样,并不可怕,只有穷凶极恶之鬼才会害人伤人。这个社会上之所以会有很多诡异、灵异的事情,是因为有很多鬼心存怨戾,得不到倾诉,和人一样,也会发发疯、做点蠢事。”
我接过张力国给我的东西,端详了半天,像玉不像玉,像瓷又不像瓷,掂在手中凉凉的,约莫有一包香烟那么重,在火光下,呈幽绿色,整件东西的形体是近似于长方体的正方体,我一边惦着这手中的物件,一边问张立国道:“这是什么东西?”
“贴身符。”张力国随口说道:
我看着这物件是从抽屉里取出来的,不像是贴身的样子,难道还有其他含义不成?于是我问道:“这玩意有啥作用呢?”
“能和鬼沟通。说白了就是‘鬼话’和人话只见的中转翻译器。”张力国说道:
“怎么用?”我觉得这玩意有点意思,连忙好奇的打听道:
“贴在胸口就行。”张力国说道:
张力国这么一说,我觉得多多少少有点奇怪,按理说这么一件好的东西,应该随身带才是,更何况,只有贴身了才能发挥作用,这个张力国怎么就随随便便的扔在这个破旧的抽屉里呢?张力国似乎察觉到了我的心思,笑着对我说道:“你贴身用着试试。”
被张力国这么一说,我还真心的尝试了一下,将贴身符往胸口一放,顿时一阵刺骨之寒透彻心肺,我尖叫一声,连忙取下。张力国见状,“呵呵”笑着说道:“你终于知道这个宝物不能随声携带的道理了吧?”
“这个东西到底是何所制?怎么会如此冰凉?看样子不像是我们这里的产物吧?”端详着那贴身符问道:
“寒陶所制!”当张力国说出这答案的时候,我刚问的三个问题等同于全部回答了,寒陶盛产于明末清初的山西一带。山西煤多,久而久之,会产生一种新的矿物质,称之为煤精(或者媒玉),煤精这东西乃稀世之珍品,可以说是价值连城。除了煤精以外,煤还有一种石化现象,煤被石化后,会产生一种和煤精类似的物体,收藏者们一般喜欢称其为煤根石。煤根石也是一种极其珍贵的物体,在价值上而言,仅次于煤精。接下来,就要说寒陶,寒陶是煤精和煤根石结合的产物,其数量几乎可以说是少之甚少,其价值可以说是无价。相传崇祯帝吊死煤山,口含一物,就是寒陶。…;
寒陶的特性就是性凉,可以凉的常人接受不了。但这种性凉是可以掌控的,譬如说,你把玩在手中,因为寒陶充分和空气接触,所以其寒性会大大减弱,如果你贴身放置,那寒性就会大大的提高,可以这么说,寒陶的寒性和空气的流通性成反比,空气越不流通,寒陶的寒性就越高。
寒陶最大的珍贵之处就是在于它的通灵,因为它是煤精和煤根石的升华品种,不知道要接受多少的风雨磨砺,形成一块小指甲盖大小的寒陶,最起码要万吨煤经过千万年的“风吹雨打”才能形成,经历过如此之久的“磨砺”,这寒陶不通灵才怪呢!
只可惜,寒陶最大的弱点在于它的使用局限性。民间为何称其为“寒陶”,是在于它的可塑性不强,一块不规则的寒陶,你不能切,不能割。由于寒陶的分子颗粒相对一般物体要显得很巨大,所以一旦切割雕琢,它就会大颗大颗的“崩掉”,唯一改造的办法就是烧纸。故“寒陶”名称中有一“陶”字。
在烧制寒陶的过程中,由于它自身的特性,一般的火焰是奈何不了它的,就是你少了半天也是原来的那副模样,只有用煤炭来烧,那才能会有一些变化:变色。
寒陶的初色是墨黑色或者蓝黑色,已经煤火烧制,寒陶会将棱角“湮没”掉,这时它的颜色会成为幽绿色。等到呈现出这种颜色的时候,你就是用再多的煤火去烧,也是无济于事了!换而言之,通过煤火烧制,只能把一个拥有棱角的不规则黑色寒陶烧制成一个没有棱角不规则的幽绿色寒陶。
但正是这种变化,让寒陶有了一个新的功能,那就是可作陪葬品。
将寒陶贴身放于死人的胸口,并用楠木棺材盖实,这死人可保持万年不变,完好无损。这一奇特的功能对深信有人有转世的古人而言太有诱惑力了!因此,在明末清初盛起的寒陶市场,被达官贵人们相互追捧。
很难相信,我手中的这块无价之宝,竟然是守墓人随手一丢的物件。我怔怔的看着张力国,眼中充满了不信。
张力国似乎也知道我手中的这玩意应该是价值不菲,可是他依旧很淡定的说道:“这物件是上一代守墓人流传下来的,也算是新老守墓人交接了的一个‘信物’。至于有多少历史就不得而知了,但上一代守墓人跟我说过,这物件是很早以前的一名前辈盗墓所得,盗墓是一种损阴德的事情,所以那前辈在后半辈子无儿无女,为了弥补阴德,做了守墓人这一行,这东西也跟着代代相传下来。”
“那你是从何得知这玩意能听懂鬼话?”我问道:
“这个还要得知?这里有大墓八座,几乎隔三差五的就有诡异、灵异的事情发生,我用这玩意用过几次了,很准,没事!原想你在这里顶几天,是图个新鲜来着。想不到你还比较较真,所以估摸着,这东西还是要给你交代一下,以备不时只需。”张力国说道:
“那你不怕我拿着这宝物跑了?”我唏嘘道:
“跑了?哈哈,应该没人能把这玩意带出这墓园。你真要拿着这东西跑,我也随你,我保证不报案就是!”张力国很淡定的说道:
临了,张力国还是拖着我,似有所虑的说道:“这墓园毕竟有多座大墓,很邪气。如果你就是图个刺激,那就老实呆在这守墓室里,不管外面有什么状况,你都不要出去,在守墓室里很安全,即便是墓起墓兴墓收的时候,也不用巡墓。我不会怪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