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战国做皇帝-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飞心里暗骂自己怎么如此奴颜卑膝,简直把另外一个时空的传世奇学-“厚黑学”发挥的淋漓尽致。赵飞不得不使出了阿Q的精神胜利法:“对面的可是咱们赵氏先祖,低声下气地侍候老祖宗,不是丢了我赵飞的身价吧!”

“咳咳——”太子赵丹干咳了两声,掩饰着刚才的尴尬:“原来你就是马服子赵括,父王命我在此迎候多时了。”

“赵括怎敢有劳大驾迎候。”赵括装出一副诚惶诚恐的模样,用无比诚恳的语气说道。

太子书房,堆满了竹简。赵飞看着那一摞摞竹简,心里一阵阵发憷,脑袋仿佛变得如笆斗一样大。心想:“汗牛充栋,哪位高人发明的这个成语,真是贴切呀!这满屋的书,如果搬家的话,还不得把老牛累出满身的大汗。不知这太子傅是何人?千万别让我赵飞朗读竹简,歪七扭八的怪字,我赵飞可是大字不识一个啊!”

书房内一股炒菜荤油的味道,只见书房里灯柱上竖满了牛角,牛角里凝固着一团白色的油脂状物体,赵飞心下顿时明白过来:“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牛油蜡烛啊!赵国胡服骑射,没想到把匈奴人的牛油蜡烛也套用过来。”

赵飞缓缓地落座,正是太子身边的书案。一盏茶盅让赵飞眼前一亮,只见那茶盅质地细腻、青色釉面光泽可鉴,赵飞心想:“这莫非就是传说中的青瓷。谁说东汉才有青瓷?乖乖里格隆!这茶盅要是带到我那个年代,上“鉴宝”节目威风一圈,不知那些专家们能开出什么价码?”

看着赵飞东张西望,一脸好奇的模样。少年心性的太子赵丹渐渐淡定下来,心中升起了一种飘飘然的优越感。

跪坐的赵飞,却难受得要命,小腿被芦席咯的生疼,没多久疼痛又变成了麻木。更不幸的是,赵飞觉得肚子里一个气团,不合时宜地横冲直撞,赵飞屏住呼吸忍了几次,没憋住。“噗——”一股悠长的屁在太子书房滑稽地响了起来。

“哈哈哈哈”装了半天严肃的太子赵丹,终于忍不住开怀大笑。赵飞一通长屁,让书房紧张压抑的气氛渐渐缓和下来。

“谁人大声喧哗?太子,你要注意仪容!”书房外传来一个苍劲的声音。太子闻声立即端正了坐姿,瘦削的面庞又恢复了一脸的庄重。

赵飞只见门口青灰色的身影一闪,走进来一位枯瘦如柴、留着山羊胡子的老者,一双贼亮的眼睛盯着赵飞上下打量,赵飞顿时觉得全身发痒,十分不自在。但赵飞却强打着精神,在气势上并未输给老者,迎着两道贼亮的目光,赵飞一脸春风和煦的微笑。

“这位,怕就是我赵国少年天才-马服子吧?”老者缓声问道。

赵飞已猜出了老者的身份,急忙拱手,朗声答道:“学生赵括,拜见先生。”

“呵呵,孺子可教呀!”见赵飞那一副温文尔雅、彬彬有礼的“乖学生”模样,老者欣慰地微微颔首。不过如果老者能预见到这眼前的“乖学生”-赵飞,日后竟给他惹出那么多的“祸端”,怕是现在就要将这“乖学生”扫地出门了。

老者正了正颜色,道:“老夫触龙,奉王命教谕太子。马服子,你要好生伴读。”

“触龙?对面的干瘪老头就是触龙?”赵飞有些回不过神来,脑海中灵光一闪,赵飞记起了初中时曾读过一篇古文-《触龙说赵太后》,听说此人善辩,乃赵国有名的“名家”士子。赵飞心想:“怎么惹上了这么个触龙,以后咱还是老实点,辩,怕是辩不过他的。”赵飞回过神来,谦逊地说道:“赵括定当悉心伴读,日后还望先生多多教诲!”

日子过得飞快,转眼间已是初夏,穿越而来的赵飞在这大争之世的战国已生活了三个多月了。

三个多月来,赵飞陪着太子勤奋地学习着各家经典,法家、兵家、墨家、儒家、道家,均有涉猎。赵飞还有一个意外的收获:连猜带蒙,赵国的文字竟也认识了不少。寻常的赵字竹简,赵飞通读已经不是问题了。只是赵飞这书法,实在不敢恭维,看着那歪七扭八的刀刻痕迹,赵飞心里直埋怨:“用刀刻字,手指都磨出了老茧。”那夜,正在刻字赵飞突然灵机一动,叹道:“赵飞啊赵飞,你怎么这么笨呢?穿越过来是不是脑袋秀逗了?”

“太子,是不是觉得用刀刻字太过费时费力?”第二天刚进御书房,赵飞对着太子明知故问。

“兽骨刻字、竹简刻字,祖宗就是这么传下来的。”太子赵丹一脸的无奈。

“太子,您看这是何物?”赵飞变戏法一般,从怀里掏出一件奇怪的物什。太子接过,忙细细观赏,只见:一节七寸来长的竹棍,顶端绑着一撮柔软细长的毛发。太子不明所以,问道:“赵括,这是何物?”

“毛笔!”赵括一脸神秘地答道。

“笔?这个,能在坚硬的竹简上写字?”太子一脸的疑惑。

“太子稍待片刻”赵飞一边回话,一边叫来宫人,低声吩咐着。不大一会,宫人端来一盆乌黑的炭黑水。

“请太子试笔!”赵飞把竹棍顶端的毛发蘸满炭黑水,恭敬地递给太子。

太子展开一卷空白的竹简,轻轻一挥,一个潇洒飘逸的“赵”字已呈现眼前,只见那黑黑的字迹,无比清晰。

太子赵丹“哈哈-”大笑,赞道:“赵括啊,马服子,真是天赋奇才啊!这个,以后就叫毛笔吧!不,叫‘赵括笔’!”

望着太子赵丹藏满欣赏的笑容,赵飞心里甜得像灌了蜜:“赵飞啊!赵飞,继续努力,太子的赏识不就是日后的权势?蒙恬,蒙将军,这毛笔,我赵飞先你一步发明了!”

第八章 紧紧抱住太子的粗腿

(收藏少得可怜,各位书友,如果本书还值得一看,别忘记收藏哦!您的支持是我创作的动力。)

初夏,书房小院的苗圃中,牡丹、玫瑰争奇斗艳,一派郁郁葱葱的景色。少年赵飞和太子难得的忙里偷闲,面对着眼前草木葱茏的夏景,二人只觉清风扑面,好一阵心旷神怡。

今天太子傅触龙欣喜异常,破例多给了两位学生半柱香的课间休息。因为,昨日“乖学生”赵飞送了触龙老师一份“厚礼”-战国时期的“组合教具”。

平日里,触龙教导两位学生书法时,甚为不便,虽说有了“赵括笔”,但两位“乖学生”人聚首观摩触龙老师写字,不小心就会碰到头,甚为苦恼。

昨日赵飞灵感忽至,在马服君府中唤来工匠打磨出一块平整的木板,刷上黑色的油漆,装上支架、轮子,一块移动黑板成了。赵飞又命人从石灰窑中取来石灰,活上水,用麻布包成一根根小棒棒,晒上半日,粉笔成形。

今天一早,赵飞就把“组合教具”运了过来。触龙和太子看着赵飞如变戏法一般呈上的新奇玩意,两人目瞪口呆。待赵飞用自制粉笔在黑板上写下“大赵威武”四个字,两人才回过神来,连声称妙。有了这套教具,触龙教起字来甚为方便,真可谓事半功倍。触龙大赞赵飞心思精巧、体恤师长。靠着一套粗陋的教具,换来了赵飞今天和太子的一个时辰的休闲。

叽叽喳喳,一阵欢快的鸟鸣。赵飞循声望去,只见一群小麻雀,飞进面前的苗圃中。那麻雀视乎不太怕人,立在花间枝头,扭动着小脑袋凝望赵飞、太子二人。太子蛮有兴味地看着麻雀,瘦削的脸上荡漾着丝丝童趣。

赵飞心思一动,蹑手蹑脚地向书房走去,贴着门缝,往书房内望去,只见那年迈的触龙已疲惫得趴在案头呼呼大睡。赵飞忍不住心里一阵窃喜。

“太子,这边来!”赵飞唤着太子,身形一窜哧溜溜地爬上一棵柳树,转眼间折下一大堆柳条。赵飞跳下树来,不大一会一只简陋的柳条筐诞生了。太子在旁饶有兴味地看着,直到赵飞把柳条筐递到手里才回过神来。

“太子,今天咱们捕只雀儿来玩玩。”赵飞难掩兴奋的神色。穿越而来三个多月里,赵飞每日担忧着赵国的安危,勤奋读书习武,难得今日忙里偷闲,憋不住引着太子玩乐一番。

黄橙橙的粟米洒在筐底,几只雀儿犹犹豫豫徘徊在旁边。终于,有只雀儿忍不住粟米的诱惑,钻进了筐底,赵飞急忙拉动绳索,柳条筐把雀儿严严实实罩在筐底,那雀儿使劲地扑腾,却飞不出笼罩在四周的柳条。

太子满脸兴奋,扭头看了看书房的方向,小声地呼喊着:“捉住了!捉住了!”

赵飞望着太子把玩雀儿的顽劣模样,心底一阵自责:“赵飞啊,赵飞,你小子太混了,穿越千年而来,竟然带着自己的先祖捉鸟玩?这不是引着先祖玩物丧志吗?”

太子轻轻握着那雀儿,满眼的怜爱,简直对它爱不释手。旁边的雀儿见同伴被捉,不肯飞去,在苗圃四周叽叽喳喳叫个不停。

片刻间,太子兴奋的神色渐渐褪去,眼神里笼上了一层淡淡的忧郁,轻轻一声叹息,松开了五指。那雀儿扑闪着双翅,自由地飞去了。

“唉!我虽贵为太子,竟不如一只鸟儿?终日被锁在这深宫中,不得自由!”太子沉重地感叹着。

赵飞见状,连忙上前安慰着太子:“太子莫忧,如有闲暇,赵括愿陪太子微服出巡。”

“啊——”书房内哈欠声响起,二人急忙赶回书房。只见那太子傅触龙睡得两眼通红,伸展手臂时,骨节啪啪作响。“喔呦——”触龙发出一声痛苦的呻吟,自言自语道:“怕是适才午睡受了风寒,我这关节疼痛的老毛病又犯了。老了啊!看来明日要向赵王告假,我这副身板也该休养几日了。”

太子傅触龙告假了,赵飞和太子依然勤奋地自行修学,一卷卷竹简被翻得哗哗作响。

赵飞轻轻地掩上房门,从包裹里掏出了“法宝”,神秘地对太子说:“太子,外间景色宜人,今日可有兴致到邯郸郊外踏青?”

太子幽怨地看了赵飞一眼,说道:“我说马服子,不要打趣本太子,出宫?邯郸郊游?你看我这能走出这宫门吗?”

“太子莫忧”赵飞说着,把那一件件法宝理了出来:梳子、灰色的童仆贴身窄衣、自制的粉饼、炭黑眉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