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佳偶穿成 作者:青柠紫檬(起点vip2014-08-26完结)-第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嫁了,一个走了,除了段氏根本没人服侍她,她心里看段氏不顺眼自然不愿意段氏老在她面前晃悠,就非要李宏业再买两个丫环回来。不仅如此,她房间里的摆设都要换成城里最时兴的,要给她用好料子做新衣服,里里外外、从头到脚都要新的,还要新首饰,说原来李宏业给她置买的首饰都过时了,要街上首饰铺里新打的样式,还要吃街上的点心、小吃,一日三餐不能少了荤腥,不能少于四个菜,不能没有汤水,当然也不能少了她平时的零花钱。三天两头的,说想外孙了,让人捎信给李宏丽带宝柱过去陪她,李宏丽一来,两人天天没事逛街,把宝柱丢在家里给段氏照顾,买一些有用的没用的乱七八糟的东西,没钱了就给李宏业要,等李宏丽住了十天半月,就带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回去了。过不了多长时间王氏又会要她再来。
  书玉一家人都知道书玉的开店计划,他们也希望自家的日子越过越好,所以他们的共同目标就是早日实现开店梦想。为了实现这一梦想,他们决定开源节流,段氏在家仍然制作那几样下酒菜往外出售,不再局限于原来合作的两家饭馆,又挑了不在一处做生意的两家饭馆,给他们供下酒菜;和青提家合作的臭豆腐生意逐渐红火,每月都能拿回来一笔银子,尽管不是很多,可也能积少成多;李宏业不再有事没事和同事们出去喝酒玩耍,领到的俸禄都拿回家做启动资金;书文和书浩也是尽量帮家里的忙,不再要钱买玩具和吃食了。
  全家人都这么支持书玉,可没想到出了王氏一个“破坏分子”,开始李宏业还想着尽孝,能满足王氏的尽量满足她,再加上段氏忙得很,没精力照顾二老,就花钱买了两个丫环,取名红梅和青梅,帮着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做做家务,再帮着段氏制作下酒菜,也算为家里做贡献了。至于王氏提出的置买屋里的摆设、衣服、首饰、吃食及零花钱等要求,李宏业也不想全都答应她,照她的要求去置办得花多少银子啊!现在可不是大手大脚、奢侈浪费的时候!不想王氏达不到目的和自己闹腾,李宏业就让李德福去劝她,告诉她先给她置办一些必要的东西,其他的以后再置办,现在家里准备开店需要很多银子,实在挪不出钱来,请她体谅一二。王氏想着以后的好日子就没再揪着不放,只要了一套新衣服和一套不算太贵的新首饰,出去能暂且撑撑面子。
  王氏还要李宏丽带着宝柱来家陪她,李宏业想着妹妹也没来城里住过,就心软了,第一次来还是热情对待的,可架不住王氏三天两头的叫妹妹来家,还给自己要钱买这买那,再一再二不再三,他终于也维持不住表面的热情了,劝王氏说:“妹妹如今已是别家的人,要在家照顾公婆官人、操劳家事的,怎么能动不动就往娘家跑?虽说她嫁的是您娘家的本家侄子,可也要被人说道的!娘还是多为妹妹想想吧,名声要紧!”这下王氏才算消停了些。
  这些烦心事有李宏业出面总算都打发过去了,书玉就没怎么管,她除了抽空帮段氏制作下酒菜以外,还经常跑出去和张绍英、丁二、柳鑫一起看铺子,为了找个大点的又是两家紧挨的铺子,花费了不少时间,总算租到了手,找人收拾,置买桌椅板凳锅碗瓢盆的都是小事,全交给了丁二和柳鑫,她最大的事情是赶紧请到好厨娘。毕竟她也是要出入厨房动手做饭菜的,还要和厨师商讨一些做饭菜的细节,所以请那些男大厨就不太方便,只能请厨娘,而一般请得起厨娘的都是大户人家,书玉只好张绍英帮忙打听哪家有厨艺好的厨娘,请不到最拔尖的也得请个一流的,费了不少功夫打听到两个,就是姜嫂和余嫂。书玉又使出水磨工夫多次登门拜访,许下重利并尽可能地帮助她们解决燃眉之急和后顾之忧,总算感动了姜嫂和余嫂,答应等她们的合约到期了就去书玉的饭馆做事。
  搞定了这最大的事,书玉才开始关心一下家里,只是,她没想到王氏却开始插手她的事了!
 

五十七章 家庭大矛盾(二)
更新时间2012…2…8 21:33:24  字数:3259

 王氏在城里过完年后很是不情愿地离开了老大李宏业家,和李德福一起回老家,由老二李宏才接着赡养照顾他们。王氏这半年多在城里过得有滋有味,现在重新回偏僻的老家心里是百般的不情愿,可当初一家人商量好的由三个儿子轮流赡养他们二老,她现在又怎么能反悔?恐怕李德福也不会答应。虽说小事上李德福都不和她计较,可大事上是不允许她由着性子来的,像当初她要李宏业休掉段氏再娶,李德福就不同意。本来年前都该回老二家了,可她非要在城里过年,说她还没瞧过城里过年时的热闹,李宏业虽说这半年多被王氏折腾的有点怕了,想让二弟赶紧把她接走,可不让她在城里过年不知道又会闹出什么幺蛾子,就答应了她。如今元宵节都过了,李德福不想在老大家继续呆着,催了好几次要王氏动身,李宏才也来城里接他们了,王氏这才勉勉强强的收拾了东西,回老家了。
  在老家没那么多的热闹可瞧,想逛街还得坐车去张镇,王氏耐不住寂寞,就天天出去串门,在左邻右舍家里一坐一上午或一下午,给别人吹嘘她在城里过的好日子,看着别人羡慕她的眼光她就更得意了!她逢人就吹嘘老大李宏业多有本事,说他自个是给官家当差的,是个有身份的,还准备在城里开一家大饭馆,将来能挣多少多少银子,她这个当娘的以后就不愁穿绫罗绸缎、吃山珍海味了!
  钱氏看不惯王氏那副张狂的样子,再说王氏这次回来也不像以前那样讨好巴结她了,她心里不舒服,就故意拿话刺王氏:“婆婆,虽说大哥是个有本事的,能挣很多银子,可他也不会把银子都给您吧?他还有娘子儿子闺女呢,怎么会处处想到您?您说您以后不愁穿绫罗绸缎、吃山珍海味?我看您是说梦话吧!”
  王氏听了这话自然不乐意:“你说这话啥意思?我是他娘,他挣的银子不给我花给谁花?好歹我养了他十几年,你大哥的性子我知道,就是别人不孝顺我和你公公,他也不会不孝顺我和你公公的!”
  钱氏听王氏的话有指桑骂槐之意,不禁恼怒起来:“婆婆您这话又是啥意思?说谁不孝顺您和我公公的?您觉得您来我家是受委屈了是不是?整天挑剔这个嫌弃那个的,您也不看看您是在什么地方?这是乡下,可不是城里,您要是住不惯我家还去那能让你享福的地儿去,我还省得伺候了呢!”
  王氏被钱氏的一席话气得七窍生烟,依她的性子,早收拾东西走人了,可李德福不走,她一个人哪好意思走?虽说她是爱慕虚荣贪图享受的,可要是让村里人指名道姓地说她这样那样的,她还真丢不起那个脸!
  且不说王氏在老家的日子过得如何,她一走,书玉家可是明显松快了很多,没人天天在家指手画脚的,人人都觉得耳根清净,李宏业也不再因为怕王氏折腾而天天早出晚归,书文也能安安静静地做功课,连书浩也恢复了以往的精神,变得活泼好动,更别说段氏,感觉一直压在头顶的一座大山搬走了,浑身都冒着喜气,好久都没露出笑容的脸上洋溢着满满的笑容,两个丫环红梅和青梅也大大松了口气,只要王氏在家,她俩就甭想休息会儿,总会支使她俩干这干那的,干得不好还要挨训,如今总算不用提心吊胆了!书玉想着没有王氏在家里作威作福,想法设法地花自家的银子,心里就爽透了!
  一家人的幸福生活还没过几天,老家就陆陆续续地有人拿些地里的出产带着自家子侄找到书玉家,说王氏在村里讲李宏业要在城里开大饭馆,需要人手,他们就是王氏介绍来的,请看在亲戚或同村的情分上,给谁谁谁个机会,帮衬他们一把,他们会感激不尽的等等。一家人都傻眼了!他们家要开饭馆不假,可也没说要从老家请人啊!王氏回老家都胡说八道什么了!看给自家招了多少麻烦!她什么时候能不这么折腾人啊!
  有着亲戚或同村的情分在,段氏也不能一句话不说就把那些人打发了,只说等李宏业回来会和他说的,别的什么也不敢应承,李宏业白天当差不在家,那些人也不好久留,就走了,可东西无论如何不肯带走,段氏无奈之下只好把家里做的那些下酒菜装了一两样让他们带回去,算是还礼,要不然他们把东西留下了,到时候没要他们家的孩子来做工,岂不是要被他们说三道四?现在还回去一些东西,也能堵一堵他们的嘴,到时不会把话说得太难听了!
  自从李宏业知道了这茬事,又开始了天天早出晚归,他是真怕遇见那些老家来的人啊!他在心里不止一次地抱怨:娘啊娘,您能不能别再折腾您儿子了?您儿子都大半年没好好和娘子亲热了,您体谅体谅您儿子行不?
  书玉知道一味地躲着这些老家来的人也不是办法,那些人达不到目的还不心生怨恨,回老家说他们一家人的坏话啊?以后他们一家人还怎么回老家见人呢?她给李宏业出了一个主意:公开招聘,选一个日子,让那些想来饭馆做工的人都来家里,到时她安排丁二和柳鑫给那些人出题测试,测试合格了就留下来做工,测试不合格就回家,该干嘛干嘛去,也别说他们家门槛高不愿意帮穷亲戚什么的,这样问题就解决了不是?
  李宏业一听,这样一劳永逸,他也不用天天很辛苦地躲着那些人了,就给李德福写了封信,把公开招聘的意思说清楚了,又定了个他不当差的日子,让那些人去他家里一趟;最后又隐晦地提了提王氏的做法给他惹了很多麻烦,虽然他知道王氏的本意是好的,可却是好心办坏事,让她以后别再操心那么多事,在家好好享福就是了,操心太多也容易受累的。李德福自然明白儿子的言外之意,除了按照儿子的吩咐告知了乡邻亲戚公开招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