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末-第7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用,我们到时再做谋划。”

“那明天一早呢?该死的陈克复可是让我们明日一早出战李密军,李密现在是被困的野兽,咱们和他打,用不了几仗,咱们江淮军的这点老底就得拼光在这罗口了。”王玄恕着急道。

王玄应紧握着拳头,眼睛血红,“明日便依军令整军出战,如果东都真的不可靠,那我们把父亲多年攒下的这些家当拼光了,也许我们王家还会有一线活路。在所有的事情清楚前,我们不能把这唯一的退路也给堵了。”

王玄应还有着最后的幻想,幻想着李密会拒不出战,等待援兵的到来。

可事实是,这完全是幻想。

第二天天一亮,王玄应带着六万余江淮军在罗口列阵搦战,一边搦战,王玄应等王家人一边在暗暗的祈祷李密不会出战。可结果李密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江淮军一邀战,李密立即就率军出寨列阵迎战了。

从中午开始,两军会战于黑石滩平原,在左、右两翼、中间地带同时陷入了一场无秩序的混战。而这场混战一直持续到太阳下山,最后反以魏军的胜利告终,江淮军从原来战线上被打退了足足五里。

第三天开战,一场混战,魏军照旧大获全胜。江淮军又退了三里。

第四天开战,混战,魏军获胜。

第五天开战,再次近身混战,魏军胜,他们又一次对江淮军进行了成功的中央突破。

第六天开战,魏军再次获胜,他们打得江淮军士兵丢盔弃甲,全线后退十多里,一直退到了洛口仓城的西门外数里外。

但直到此刻,一直与魏军交战的依然是江淮军。河北军面对江淮军的连日败退,却没有出动一兵一卒救援。而同样的,魏军虽然屡战屡胜,连续五天胜仗,可是却依然无法正面击溃江淮军。与其说六天来他们打败了江淮军五次,还不如说江淮军主动后撤了五次。

五天下来,魏军中已经再无第一天那样的气势了。所有人都在奇怪:明明魏军占据上风,每天都在打胜仗,却始终没办法将江淮军彻底击垮,不要说彻底击溃,就是像第一天那样消灭个千把人都没有了。魏军一上去,正面的敌人稍加抵挡,立即后撤,正当魏军要全力剿杀后撒的部队时候,侧后和两翼马上就出现了新的江淮军部队,魏军军队不得不掉头,而当魏军将他们打退后,刚才溃散的正面敌人又集合起来,回头攻上,于是魏军不得不再次掉头。

这样几次掉头跑来追去的,魏军士卒开始疲惫,锐气已经丧,队伍变得混乱,两军队列往往由一开始的壁垒分明变成乱成一团,两军在混乱中打得烟尘滚滚,鸡飞狗跳,一直到太阳下山。虽然魏军往往都能依靠他们士兵的凶悍锐气,在混战中取得胜利,但此时他们的体力已经消耗得太多,无力再去追赶落荒而逃的江淮军,江淮军虽然一反常态的屡战屡败,但逃跑的本领简直是天生的,追都追不上。

一连五天都是这样,魏军已经意识到,这种胶水般混战的局面并非出自偶然,完全是江淮军的将领有意造成的。江淮军似乎并没有与魏军死拼的打算,每次真正要陷入鏖战的时候,他们总是能很快的找到薄弱点,让部队迅速脱离战斗。

李密恼火万分,在这种毫无秩序的混战中,魏军的拼死敢战之心根本得不到发挥?只能打“跑”敌人,却不能彻底地消灭敌人,这么几次下来,黄昏已经到了,士兵的体力也消耗得差不多了,只能快快地收兵。

他破口大骂,“没见过这么无赖的战术!无耻!”这就好比两员战将战场单挑,其中一个跑来跑去就是不停下,让对手到处追,浑身本领无法施展,一直捱到体力耗尽结束。江淮军虽然每次都败得狼狈不堪,但实力却没有多少损伤。第二天早上再见,他们又精神抖擞地施展了他们的逃跑、骚扰、缠斗战术,让魏军阵头一片叫骂:“混帐!”、“胆小鬼!”

魏军粮食不多,只够十日之粮。面对江淮军的挑战,李密原本成功的激起了魏军将士的决死敢战之心,让魏军爆发了强烈的战斗。他本打算利用这难得的士气,一举击败江淮军,扭转眼前的艰难局势,好撑到援军的到来。可一连五天的战斗结果,让李密愤怒的发现,王玄应那个小崽子根本就是在戏耍他。

魏军边续五天出战,可河北军却在一边虎视眈眈,养精蓄锐,仿佛一头凶猛的老虎一直在看着他的猎物。五天的战斗下来,魏军上下既疲且乏,每日的追逐战斗,反而让魏军将士消耗的粮食更多了,现在军中的存粮已经只剩下了三天的粮食!

饥饿、惊慌开始缠绕在魏军上下的每一个士兵头上!透支了五天的爆发力,也终于消虚怠尽,剩下的只有无尽的惶惶与不安。

 第726章 逼上绝路

~日期:~10月12日~

(感谢39588、oang两位童鞋的月票支持,谢谢!)

天空乌云密布,黑石平原一片阴沉。/

沉重的头盔扣在头上,限制了视线,李密只能看到正前方,但当他扭头,只见五万步卒已经从正前方退了下来,两翼还各有一万轻骑缓步后退,以做掩护。

徐世绩和单雄信的人从前军转为后阵,“偃月阵队列,”徐世绩下令。三万魏军步卒战场变阵,由楔形突击阵,变成了偃月防御阵。大将军单雄信在他右手,一身火红战甲映着火光,迷茫的双眼依旧有些无神。他跨下战马枣红,披一身红色马甲,马鞍的松枪架上挂着两把骑枪,一面精铁坚盾。而在左手,徐世绩吃惊地发现魏国左司马杨德方提剑跟随。“杨司马怎么来了,这里太危险”他立即道,“请杨大人回去”

“本官受魏王之命前来,大将军。”

徐世绩没时间争论,只觉得心里一阵烦燥。“那就跟着我,跟紧了!”语毕踢马出发。

大家骑得很近,膝盖抵膝盖,循阵列而行∑旗官高举着魏国的旗帜,红金相间的战旗在风中飘荡,两只猛虎共舞。队伍退过交战的战场,行进速度逐步加快。巨大的铁弩从洛口仓城上疾射而出,石块在头顶旋转翻飞,盲目地撞向地面和河流,粉碎钢铁与血肉。洛口仓城就在前方,城中有两千石的粮食,可望着城门楼上高高飘扬的陈字大纛,魏军上下没有一个敢踏进城门前五百步以内。城头上弓弩手密布,只要城门楼前有人露面,即刻放箭去射。

“稳住阵形。缓步后撤!”徐世绩命令,带着队伍神情严肃 心谨慎的缓缓后撤。

地面潮湿滑溜。半是烂泥,半是血水。他的马在一具尸体上绊了一下,蹄子打滑,搅动烂泥。差一点令他在队伍之中滚落马鞍,幸亏最后人马维持了平衡。

天空越发的阴沉。只剩下了平原上的最后一丝光亮。

当队伍终于在天黑前后撤了十里,远离了洛口仓城之时,负责殿后的徐世绩和单雄信才大大的松了一口气。回头看着疲惫的魏军将士人相视一顾。都沉重无言。

五战五胜,魏军兵马直逼洛口仓城下。看似魏军大胜,可魏军上下,所有的人都知道,这一切都是徒劳无功。三天,军中只有三天的军粮。三天后援军再不至,不用陈、知军反击。他们也会饥饿而死。

魏军士气尽衰,灰败的退了回去。

而连续五天战败的王玄应,此时也是阴沉着脸,一愁莫展的屯军于洛口仓城下。高大的洛口仓城就在他的身后,可是洛口仓城的城门却紧紧关闭着□至城头上那密布的弓弩手的弓箭已经上弦,将他们纳入了瞄准目标。

江淮军一反前状,转胜为败,连败五阵,看似有些不可思议,可实际上王玄应也有不得已的苦衷,江淮军虽然在训练、装备上要远超于李密的魏军,比起草草成军的起义军出身的魏军,在队伍、配合、组合的威力等团体战方面,他们再怎么训练也不可能是江淮正规军的对手。

但是李密背水一战,反激发了魏军的决死之志,士气却明显的高于此时被河北军逼迫着与魏军交战的江淮军。

而且不但是士兵们有消极之心,就是王玄应等王家人也同样在摇摆不定□玄应不愿意看着王家最后的精华力量耗于这场战争,他还在期盼着洛阳的消息。消洛阳的十余万兵马可用,让江淮军还有条出路。

为了等到洛阳的确切消息,他只能行缓兵之计,把决战打起了拖延时间的混战。他放弃了与魏军的正面交战,改用这种牛皮糖似的“缠斗”战术来消磨魏军的兵力和时间。魏军不知道的是,看似混乱无章的战斗,其实都是出于王玄应和江淮军将领们每天晚上研究到深夜的结果。

这种看似耍赖皮的战术并不是人人能玩,需要极其高超的指挥技巧、需要研究地形;揣摩魏军将领的心理,料敌机先,预测魏军突击动向,安排伏兵;又要以极其快的速度重整愧的部队将他们重新投入战场♀是玩火,稍微不慎,那就等于是引火。比起第一天那种大喊一声“冲啊!”,然后全军向前涌的场面,这种战术的难度不知要高多少倍。

在两军开始进入长期战以后,江淮军依托于河北军后勤方面的优势开始凸显出来。一到晚上,在阵地的后方响了巨大的喧嚣和车水马龙声音,大片大片的火把一直蔓延到大地的尽头,伤员被转送往大后方,无数的新兵又加入了他们的军队。

第二天清晨,出现在魏军面前、黑压压的阵头,人数不见丝毫减少。而魏军虽然是获胜,但几百上千的伤亡总是有的,比起第一天那种双方上万兵马阵亡的状况,现在双方的伤亡比例已经大大的接近了。从李密一直到最下级的士兵,都开始感觉到惶惶不安,江淮军仿佛有无穷无尽的补充力量,虽然他们屡战屡败,但无论受到多么沉重的打击,只要有一个晚上的休息,他们马上能恢复元气,而且力量大增。就像传说中的怪物一样,无论受到多么重的创伤,但一到晚上,这个怪物都能将所有的伤口抚平,自行痊愈♀样的“胜利”,何时才会有尽头?

此时的李密等魏军军官都感觉自己仿佛掉入了一个巨大的沼泽泥潭之中,无论怎么挣扎,只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