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寒东腊月,冰雪交加之中,无数的辽人被迫开始迁移。不迁,只能是被贬为奴隶,发往辽东。一路之上,无数的人死掉,不过为了今后的稳固统治,陈克复没有半分犹豫。辽东辽西的部族,要想打败不能,但要是想彻底的征服很难。因为这些部族有一个特xing,那就是叛服不常。
一旦打输了,会很干脆的投降认输。但是只要他们的实力一旦恢复,他们就会再次的反叛,不会有半点犹豫。所以现在陈克复同样没有半点犹豫,现在的一时的残酷,必然换来将来的长治久安。不然,每隔一段时间的叛乱和剿灭,伴随的肯定是战火之中,无数家园的毁灭,真正算起来,那是一项长期支出,成本更高。现在这样一次xing的迁移,虽然十分残酷,却更有长远利益。
辽人在痛苦和shēn吟,隋军却在欢笑和庆祝。原本他以为,他搞出来的这个婚配制度,会遭遇到汉人和辽人的共同抵制。但是事实他错了。辽东的那些汉人,不管是将士还是民夫,或者工匠,生活过的并不好。早些年大家活的都不错,但是杨广当了皇帝后,又是要征服四海,又是要建东都,修运河。每一样都可以说是极具战略意义,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外战争,是保持民族竞争力,以攻代守,保持战略优势。
营建东都,是因为南北分裂几百年,南北之间的隔阂太大。东都居于天下中心,正好在南北之间,以这里为京城,不但能更好的转运天下钱粮。更关健的是,能各抚南北之间的对峙局面,使南北和二为一。而运河的作用自然不用说了,有了运河,那天下南北东西的运输极为方便,每年朝廷各地的赋税钱粮转运,就能节省一笔具大的开支。
不过对于这些能详细写上几本书的好处,老百姓并不知道,他们只知道。自从杨广当了皇帝后,皇帝是在开创大业,但是他们却在破产。打仗,府兵得自备装备上前线,没有粮饷帮皇帝卖命不说,还要耽误家中的田地耕种。一个不好,还得战死残疾。不是府兵的不用打仗,却要负责输送粮草。皇帝派他们运送一车粮草到辽东,那遥远的路上他们甚至要消耗掉七车粮食。这中间的损耗只能是自己补,越运越亏,最后砸锅卖铁,甚至直接破产,最后走投无路去当土匪盗贼。修运河也差不多,没有工钱,还得自备粮食,挖上一两个月,人累病累死,还得拿出一笔钱来准备口粮。
到了大业九年,基本上各地的百姓都快要混不下去了。许许多多的人不断破产,从小康之家,变成了破落户。一个个的大小伙子,到了二十岁,二十多岁都娶不起媳fu的多的是。一般的家庭只好用家中的姐妹去换婚,没有的,那只能打光棍。
陈克复一道军令下来,只要愿意,每人发一个媳fu。而且娶一个,还有二十贯钱安家费。那些光棍们这个时候还有什么好犹豫的,至于那些成过家的,
这个时候哪怕为了这二十贯钱也愿意娶啊。
至于辽人,他们更加愿意了,到处都是杀戮,不是抄家就是灭门。
他们这些亡国之民,能有机会搭上隋军,哪个不愿意。更何况,嫁个女儿就有二十亩地。女儿一嫁,以后总不用担心隋人的杀戮清洗了,
自家也能有二十亩地,有女儿的都等着被挑中呢。那些没女儿的,就差把自己老婆送上去让隋军挑了。
挑中了的,也不用搞什么繁杂的仪式,男方象征xing的给女方一点彩礼就行。军中每天都有集体婚礼,结婚了的,不管是士兵还是民夫或者工匠,都在城中分到了一处房子。他们的妻子留在分到的房子中,
但是士兵们每七天可以有两天晚上回家。至于工匠和民夫七天中可以有三天回家过。
那些民夫们,陈克复已经开始安排进行短训。他准备将他们和那些残疾的士兵,全都在快速培训一下后,分到辽东各个聚居点中担任管理者。为了能更好的管理辽人,陈克复对辽人实行保甲制度。10户为甲,10甲为保,10保以上为里,设有甲正、保正、里正。
甲的编制以十户为原则,不得少于六户,多于十五户。保的编制以十甲为原则,不得少于六甲,多于十五甲。里的划分以十保为原则,不得少于六保,多于十五保。每保有保正、副保正、文书一名,并有乡丁一伙,保正兼任乡丁伙长,每保设一学堂,副保正兼学堂山正。
里设里公所,有正副里正、文书一人,乡丁一队五十人,里正兼任乡丁队队正。
基本上标准编制下,一甲有五十人左右,一保则有五百人,一里则有五千人。
在保甲制下,实行连保连坐制度。联保就是各户之间联合作保,共具保结,互相担保不做反隋之事:连坐就是1家有“罪…”9家举发,若不举发,10家连带坐罪。各户如发现另户为“匪”、通“匪”、窝“匪”等情,应立即报告,如隐匿不报,便以“庇护罪”或“纵匪罪”论处。
甲正保正里正都不属于隋朝的官职之中,所以陈克复这样做等于直接将辽东的地方管理权拿到了手中。而里以上,各城则由驻军将军管理。现在就是杨广真的派一些地方官员过来,陈克复都不用担心。
整个保甲制度,不但要严密的管理这些辽人,而且还要为他训练后备军。每保一伙乡丁,每里一队乡丁,这些乡丁都是由地方的辽人组成,平时帮助保正、里正管理一些盗匪纠纷之事,相当于地方衙役。
并要接受训练,如果陈克复有需要,他就要从这些辽人乡丁中,抽调人马补充进军队之中。
军队之中用辽人,这个是他考虑了很久后的决定,和毛喜等众人也商议过。既然要造反,什么事情就得早做准备。谁也不知道杨广会不会发现他拥兵自重后,会不会马上不顾一切派兵来讨伐他。眼下他居于辽东,之前还有民夫不断可以补充。不过几个月下来,民夫现在也只剩下了二十一万人,这是无源之水。
而且将来还要西进中原,十万人马肯定不够,战争一起伤亡就会不断。如守辽东城时,一次就死伤了四万人。这样的恶战来几场,他的辽东行营兵马就要光了。辽东没有汉人,他也不可能现在去中原招兵。就是招了,他一时也不可能保持这么大的一支部队。
所以最后众人商议后,还是觉得将主意打到辽人中比较好。组建乡丁,平时分散在各处训练,人数不多,且没有装备。不用担心辽人会借机起事。等陈克复需要时,再抽调到军中,进行短期训练,发给装备后,就可以派上战场。
如此一来,他的预备役兵马就已经足够补充军中兵员。所有的退役士兵将担任各地的里正、副里正。而民夫们,也将分赴各地担任保正。至于更低一级的副保正、甲正,则从当地的辽人中挑选可信之人担任。
通过这保甲制度,陈克复要在整个辽东地区形成一道锁链,将所有的一百多万的辽人处于他的严密管理下。既要以这些人为短期内的根基,又得杜绝他们生出事端来。
:月底最后几天了,求推荐票求月票,顺便吼一嗓半,有打赏的没?!。
第261章 重新洗牌
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
辽东兵马在攻下高句丽全境之后,七军将士真的是闲了,陈克复将七近分别调动。亲领中军坐镇辽东城,鲁世深左厢军镇守新城,刘铁柱领左后军接替于钦明和张勇,率军进驻平壤城,于钦明和张勇的教导营和侦察营调回辽东城。
张合领右后军驻守辽东半岛尖上的卑沙城,毛翊左前军驻军国内城,陈贵的右厢军驻守扶余城。胡海的右前军回驻地辽东城两日路程的安市城。
基本上将兵马分成了三线,最西面的辽河一线,辽东、新城、安市、扶余、卑沙布置了五个军。高句丽中心位置的鸭绿水一线毛翊的兵马分别镇守国内城和乌骨这两座上下游大城,最后又布置了刘铁柱的一个军在最南方的贝水附近的平壤城。
整个布置的重心,重点防御的是西面的中原辽西。其中卑沙防山东、辽东防辽西、扶余城防室韦、国内城防mohé、平壤城防新罗。虽然mohé和新罗也都是他的盟友,但是如果没有实力布置在那里,他不敢保证这些人会看到空虚的大片土地而不动心。什么联盟什么公理,在陈克复看来,唯有辽东军的弩箭射程以来,才是最有保证的。
陈克复已经向契丹九部、粟末水mohé、新罗、济、室韦、契丹大贺氏部、突厥、黑水mohé各部出了邀请信,请他们各部族派出使者来辽东城会盟。
现在的辽东辽西热闹无比,陈克复刚刚彻底平定了高句丽。但是因为这场战争所引起的连锁战争并没有结束,契丹九部一边将大贺氏打的节节败退,一边却又在和室韦开战。被黑水mohé袭击的粟末水部族,正在疯狂的到处找黑水mohé报仇。新罗已经将兵马调头,对准了济双方正大打出手。
数方势力,在四个战场上开战,可谓是热闹至极。陈克复现在每天第一件事,就是看特勤司要来的各方混战战报这比后世在体育报上看足球联赛的战况热闹多了。陈克复每天看的乐此不彼,这次他邀请各方来辽东,当然不会那么好心的想去调解各方休战。
相反的,陈克复打算把他们叫来让他们能制造出更多的矛盾。
对他来说,这些周边势力打的越厉害,他越高兴,也就越安全。他可不希望他们打着打着就停战了。
“大帅,副帅求见!”陈雷敲门进来打断了陈克复正高兴看着的战报。
“副帅来了还通报什么,和你小子说过多少次了快请副帅进来。”放下手中的战报,陈克复起手帮李奔雷亲手沏了杯茶“副帅快坐有事?”
李奔雷将一卷写满字的白纸交给他“这是我按着大帅的意思写的,辽东行营各军军官轮训计划。按大帅的意思,这一次的轮训范围比前几次大。我们这次不但要对各级伙长、队正、团长进行轮训,也要对七军中的所有准将以上高级将领进行一次破军讲武堂将军集训。按计划,七军中的所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