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初杨广征召了数万的工匠来辽东,基本上是各个行业的工匠都来了。特别是那些武器类的工匠是最多的,足足有几万人。杨广仓惶撤兵,工匠一个也没有带走,全都留在了辽东。
眼下全便宜了陈克复,一路一一看过了每一个工匠营。那些工匠们也大都接到了各种各样的任务。从甲骑具装到手弩,再到羽箭。从投石车,到大型床弩。
守城做战,有着比较大的优势。特别是在城墙之上增加投石车、床弩这些武器后,因为高度的问题,更是能发挥出武器百分之一百二的威力。
战兵营在拼死拼活的训练,陈克复也不打算放过这些工匠们。反正就是没打算让一个工匠闲着。像投石车、弩箭这种玩意,他干脆就没定数量,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多做多赏,反正从各城抢来的那些金银铜钱堆满了许多个仓库。
最大的绞床弩,射程高达七百步,射程逾千米。不过这样的大型弩,得上百人才能操作,太过于复杂。如今军中还有当初隋大部队围攻辽东城时打造出来的近百架,所以陈克复也就没有要求再造这种恐怖的武器。
反倒是伏远弩射程三百步(450米),擘张弩射程二百三十步(345米),角弓弩射程二百步(300米),单弓弩射程百六十步(240米)。这四种弩中伏远弩那是大弩,只有最强壮的战士才能操作的了,当然也可以由两到三个人共同操作。三百步的射程,绝对处于这个时代的领先水平。
这四种弩也都是单射弩,但是这些弩的射程那都是远超弓箭的射程的,对于守城做战,有城墙可守的陈克复来说。拉开距离,在高句丽人接近城墙之前,就最大限制的消灭敌人,这是最好的选择。不过弩比弓的弱势在于制造,一来材料太贵,二来弩的制造技术很高,不是人人都会造。最关健的还在于弩的使用寿命不如弓箭,一把弓可以传几百年,一把弩甚至坚持不完一场战争,就得维修。
高昂的造价,高难度的制作技术,高故障率,这就是限制了最高射程最高杀伤力弩使用的短板。
看着这些投石车、弩箭,陈克复突然想起,好像后世蒙古人有一种回回炮十分厉害。而回回炮虽然叫炮,却也不过是一种投石车。如果能造出这种回回炮来,那么与高句丽人的战斗肯定能增加上不少的胜算。
可是他站在那里闭目沉思了半天,也没有在脑海中想到一星半点要如何造回回炮的办法。他只知道回回炮是投石车,可是这回回炮和眼前的这些投石车有什么不同,却一点也想不起来。
想了半天,陈克复一拍脑袋,自己好歹也是穿越过来的啊。既然想不出回回炮,不如造个炮。不过炮更不可能,炮的最大要求是炮管,在大隋朝要造出青铜大炮来似乎不太现实。
一想到炮他突然又想起,炮他是造不出来,可是火药貌似很简单的啊。黑火药这玩意好像现在的道士都会炼了,虽然黑火药的威力不大,但是如果捣鼓一点出来,在战斗的时候,搞几个大炸药包什么的,到时哪怕炸不死几个高句丽人,这声势也能吓死高句丽人啊。
一想到等高句丽攻城时,他提着几十斤一个的炸药包,用投石机投到敌人阵中,那巨大如雷一般的响声,这绝对要把那些偏居于朝鲜岛上的高句丽土包子们给吓个半死。想着,想着,陈克复也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陈克复突然放声大笑,却一下子让几十个陪同的高级将领们全都愣了下,感觉有些莫名其妙。但是却又隐隐觉得,一定是大帅想到了什么重要的事情,而且还一定是好事,要不然,不可能这个时候还能笑的这么高兴。
第211章 震天雷!
第211章震天雷!
“大帅,不知何故发笑!”
陈克复的哈哈大笑,笑的所有人都是一头雾水,骑兵校尉罗林忍不住发问道。//
对着众人神秘一笑,也没有再解释,心情大好的陈克复直接对众人道,“李长史,过去军中的后勤都是由你管理,你可知军中有硫磺、硝石二物?”
黑火药制作简单,所需材料不过三种,硫磺、硝石、木炭。材料简单,关健的还是在于三样东西的配比,只要找到了最佳的配比,那么这三样东西一混合,那就成了杀人越货的必备物品。
三种材料当中,木炭很容易弄,随便砍点树烧木炭就行了。关健的还是硫磺和硝石,这两样东西一听名字就不是什么普通玩意,主要还是属于那些神神道道的练丹士们经常用到的练丹材料。
眼下居于辽东,陈克复也不敢确定城中就一定会有这两样东西。
李节过去一直是军中的后勤大总管,对于各种物资材料倒也十分熟悉,听到陈克复突然问起这个,仔细的想了想道,“硫磺是易燃之物,军中火箭等物就要这个材料,现在军中仓库中就有很多,不过这个硝石我记得药材仓库中也有一些,不过数量不多。”
硫磺这玩意,做火箭,搞火攻的时候,是必备物品,所以此时的辽东城中,有大量的硫磺。不过硝石这玩意却不多,仅有的一点,也是做为一味药材而存在于药材仓库之中。
陈克复听后不由摇了摇头,还真是乱扯蛋啊。这硝石怎么看都是一味化学产品,和治病救人的药材搭不上半点边。可是,不但那些道士们都拿着这些东西来炼制所谓的丹药,就是那些大夫们,居然也拿来治病救人,用这样的药方救人,真不知道是救人还是杀人了。
木炭、硫磺二物都有足够数量的,现在硝石也有一小部份,这倒也能让陈克复马上进行一下试验了。毕竟这个黑火药的配方他虽然清楚,可是限于材料的纯度等原因,还是只能通过不断的试验调整,才能弄出一个最佳效果的火药配方。
“李长史,你一会就马上送硝石全都送到城北我的帅帐来,另外硫磺也弄个百来斤过来,还有,再弄一些草木灰和木炭过来。”
又是硫磺、又是硝石、还要草木灰和木炭,这不由得让一众将领们都觉得十分好奇。这些材料怎么听怎么像是那些道士们的炼丹材料,难道大帅居然要炼丹?
“大帅,难道您还懂得炼丹?”沈光好奇的问道。
陈克复神秘一笑,“没错,本帅正打算炼制一种丹药,此丹一成,天雷震动。不过这种丹药不是用来吃的,而是用来攻击辽人的,到时你们就等着看好戏就是了。各总管都解散吧,回去抓紧时间把各自的兵马练好。”
城北军营,最大的那一个能容纳百人的大帐正是陈克复的帅帐。此时陈克复的帅帐周边一百步外,早已经围上整整两百多人。一百五十步的距离,围着整整两队一百人的宪兵司黑衣宪兵。再靠近大帐一点的一百步距离内,又站着整整两队一百人的警卫营元帅卫队。所有人如临大敌,手持长矛,睁大眼睛紧紧的盯着前方。
大帅有令,没有他的手令,任何人不得靠近他的大帐一百步内。
而在大帐之中,却也还有着数十人,其中有工匠、有医疗营的大夫,还有陈克复的近卫,而陈克复此时也正站在大帐之中。
本来威严、整洁的帅帐,此时却是烟雾燎乱,一股子难闻的气味充满帐中。陈克复一身的铠甲在身,就连脸上也蒙上了一大块的白绢,整个人说不出的怪异。
原本铺着毯子的帅帐之中,搭起了一个土灶。土灶上支一口大锅,灶台边上是几口大缸上边担着木棍,木棍上放着一个柳条编的大花筐,筐底上垫上两三层细篾编的席头。
此时几个士兵正用一旁一个大水缸里的水,将花筐里的硝土浇花似地淋透,再慢慢地浇水,花筐里的硝土被浸透了,水就慢慢地渗漏下来,滴滴答答的硝水渗漏下来,硝水是褐黄色的,渗漏得差不时,再淋水,硝水又滴滴答答地渗着。这一筐土过滤得差不多了,再装上一筐硝土,再浇透硝水又渗漏下来。
这筐里的都是硝土,并不是硝石,原本陈克复还以为李节说军中有一些硝石是很多。结果送来后才发现,他的不少硝石结果却是只有几小包,也就是一两斤的样子。那一点的硝石,被陈克复两三次实验就已经折腾光了。不得已,陈克复突然又想了一个招,那就是在城中的那些马圈及茅房的土垒墙上,却刮硝土。
这茅房附近,平日里士兵们爱随处尿尿的尿臊窝子的土地上,太阳一晒,会泛起一片片、白花花的碱,远远地望去,还闪着晶莹的光芒,这些玩意平日里根本没人注意。结果无硝可用的陈克复就把主意打到了这上头,他让士兵们将这些硝土刮下,然后带回来熬煮。
就这样一筐一筐地过淋滤。等到大缸里的硝水满了时,陈克复忙招呼着亲兵们生火熬硝了。熬土硝的过程,也就是将硝水中的水通过加热煾梢徊糠郑詈笫雇料踅峋У菇吲枥锏墓獭N顺浞掷没穑话愣际瞧龅牧乃墼睿鞠跬敛荒芴嗍锹W拍也窈躺栈穑ü欢系丶尤冉跛疅干。
等加热到了五十度左右的样子,结晶全都变成了毛硝,陈克复又忙着叫那些熏的跟灶王爷一样的亲兵们再加火进行熬制,当水分减少后又忙捞出来倒入锅内,最后将熬浓的卤汁倒入缸中进行结晶,这时的是水硝。将水硝再次入锅加热使水分继续蒸发,最后倒入锅中冷置结晶成土硝。
“成了,成了。”陈克复看着忙活了几天后,终于土法熬出来的硝石,笑着道。
大帐之中,几十个人都伸长了脖子,看着这费了老大功夫才弄出来的玩意,有些疑惑的道,“大帅,这就好了?您不是说丹一练好,就能天雷震动,还能用来杀伤辽人吗?怎么这东西看着没什么特别的啊?”
陈克复笑了笑,“你们等着看好戏就是了,到时一定能把你们震住。快,把那边的硫磺和木炭拿一点过来。”
那连的木炭和硫磺早都是已经碾成了粉未,陈克复又从锅中取了一些刚熬好的土硝,将他也碾成了粉末。等三个材料都齐了之后,又拿出一把军中大夫们用的小药秤,按照硝75%、硫磺10%、木炭15%的比例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