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北平西南宛平县的芦沟桥附近进行军事演习,借口1名士兵失踪,强行要求进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拒绝后,日军向宛平县城开枪射击并轰炸芦沟桥,挑起了七七事变。事变发生后,日本内部出现了所谓的“扩大派”与“不扩大派”之争。梅津与杉山元陆军大臣是“扩大派”的中坚力量。七七事变后,梅津参与策划、组织指挥日军侵占中国的北平、天津以及向中国的南方进攻。8月13日,日军向上海大举进攻,发动八一三事变。
第七部分梅津美治郎 大将(2)
梅津美治郎代表日军大本营签署日本无条件投降书
1938年5月底,梅津任日本第1军司令官。在一年多的任职时间里,梅津多次组织指挥日本侵略军以太原为中心,残酷镇压、清剿中国的抗日武装。日本在诺门坎事件中吃了亏。1938年9月,对此事件负有直接责任的植田谦吉大将因此辞去关东军司令官的职务。为此,陆军省和参谋本部决定挑选一名头脑冷静、多谋善断的人选担任关东军司令官。梅津性情温和、头脑清晰、办事极为慎重,对重大事件态度坚决果断,曾在二二六事件后肃军有功,而“何梅协定”更为日本侵略中国华北创造了条件,因而深受天皇和军部人士的赏识。1939年9月7日,梅津被任命为关东军司令官,并兼任驻满特命全权大使。1940年8月,晋升为大将。梅津就任关东军司令官主要有两个任务。其一是重建和加强关东军,自诺门坎事件以后,关东军损失很大,必须从人力物力上加以补充;其二是加速对日本的宿敌苏联的作战准备。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日本政府和大本营受到很大冲击。6月下旬,日本接连召开大本营和政府联席会议,围绕对苏开战问题进行了讨论。梅津认为苏德开战以后,苏联势必成为日本的现实敌人,日本应该优先解决北方问题,然后再解决南方问题。通过了《形势的发展及帝国国策纲要》。纲要指出,“帝国要致力于解决日中战争问题,并视形势的变化解决北方问题”。7月2日的御前会议批准了上述纲要。为准备解决北方问题,陆军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动员和集中,并将此行动称之为“关东军特种演习”,简称“关特演”。梅津此时正担任关东军司令官,是这次“关特演”的具体指挥官。这次对苏作战准备,除动员了关东军和朝鲜派遣军之外,还动员了驻内地的部队。关东军的兵力倍增,最多时达100万人。对北方的武力行动确定在远东苏军西运参加苏德战争,德军进攻顺利等时机成熟之后再开始。但是,后来由于西运的远东苏军人数很少,又受到季节的限制,大本营遂于8月9日放弃了年内解决北方问题的企图。1942年7月14日,关东军进行改编,新建立了第1方面军和第2方面军。山下奉文和阿南惟几分别被任命为第1方面军和第2方面军司令官。关东军司令部也随之升格为总司令部,梅津大将也升为关东军总司令官。此后,梅津全力以赴,加紧督促部队训练。他频繁前往第一线部队进行视察,慰问第一线士兵,为他们鼓气。1942年下半年至1943年上半年,关东军处于全盛时期。后来随着日军在其他战场的失利,从1943年夏季起,关东军的兵力不断被调往其他战场,起到日军战略预备队的作用。 1944年,战局发展对日本越来越不利,日本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也不断加剧。东条内阁陷于四面楚歌之中。1944年7月18日,东条内阁被迫辞职,根据东条内阁的提议,梅津接替东条担任参谋总长,负责全面的侵略战争。梅津竭力想挽回败局,最终却无力回天。1945年8月15日,日本被迫宣告无条件投降。日本投降以后,日本政府决定派重光葵外相作为文官代表,派梅津参谋总长作为军部代表参加日本投降书的签字仪式。9月2日上午,在美国“密苏里号”军舰上举行了签字仪式。外相重光葵、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代表日本天皇、政府和参谋本部在投降书上签字。麦克阿瑟代表盟国在受降书上签字。此外,美英苏中等国代表也分别在受降书上签字。1946年1月,根据波茨坦公告惩处战犯的规定,驻日盟军最高司令部发布特别公告,宣布在东京成立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及惩处犯有破坏和平罪、破坏战争法规罪和违反人道罪的日本首要战犯。盟军最高司令部从1945年9月11日开始,先后以重大战争罪犯嫌疑名义,逮捕东条英机等人。梅津虽然长期身居军队要职,罪恶多端,但是美国方面却没有把梅津列入战犯名单之内,后来,苏联检察团根据梅津担任关东军司令官达五年之久,提议以重大战争罪犯嫌疑加以逮捕。1946年4月29日,梅津以及外相重光葵被逮捕,并被关进巢鸭监狱。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于1946年5月3日上午在旧日军陆军省内开庭审判。在审判期间,梅津仍坚持其顽固立场,拒不认罪,并声称人世间不会对他做出恰当的评价,只有上帝才会对他做出公正的裁决。远东国际军法庭于1948年11月20日判处梅津无期徒刑。梅津美治郎于1948年2月因患直肠癌住进同爱医院。1949年1月8日,因肺炎病死。梅津虽然是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的高材生,长期身居军队要职,但留下来的文字材料却很少。自己从不写日记和笔记,而且总是拒绝为别人挥笔题字。他一生只为母校熊本陆军地方幼年学校书写了匾额。(肖鸿恩)
第七部分蒙巴顿 海军元帅(1)
路易斯•;蒙巴顿(Louis Mountbatten,1900—1979),英国海军元帅。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曾任英军联合作战司令部司令、东南亚盟军司令部最高司令,战后任英国海军参谋长兼第一海务大臣、印度总督等职。1900年6月25日,蒙巴顿生于英国温莎的王室家庭。曾祖母是英国女王维多利亚。父亲巴登堡亲王路易斯,原系德国王室成员,后放弃德国国籍,参加英国皇家海军,曾任海军参谋长兼第一海务大臣。母亲为赫茜•;维多利亚公主。蒙巴顿从小受到良好教育,能说流利的德语和法语。1913年5月,蒙巴顿入奥斯波恩皇家海军学院学习。1914年10月,其父因原籍为德国而被迫辞去海军最高职务,极大地刺激了他的进取精神。1916年,蒙巴顿以中等成绩毕业并进入达特茅斯皇家海军学院深造。同年7月,蒙巴顿以优异成绩毕业,先赴海军战列巡洋舰舰队的狮号旗舰任职,后至伊丽莎白女王号战列舰任职,受舰队司令戴维•;贝蒂的影响很大。大战后期,蒙巴顿一家的姓氏由巴登堡改为路易斯。1919年,蒙巴顿奉命进入剑桥大学补习大学课程。他是学生会辩论委员会委员,在辩论比赛中领导剑桥大学队力克牛津大学队,以能言善辩蜚声全校。1920年,蒙巴顿随威尔士王子出访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地,利用出访机会组织拍摄了英国第一部军事教育片。次年,蒙巴顿陪同威尔士王子出访亚洲诸国。1922年,蒙巴顿与坦普尔勋爵的女儿埃德温娜•;阿什利结婚。1923年,蒙巴顿重返海军服役,在达达尼尔海峡与君士坦丁堡国际舰队所属的复仇号战列舰任职。1924年,参加皇家海军通信学校军官长期集训班,毕业成绩名列前茅。1925年,进入格林尼治皇家海军学院深造。1927年起在地中海舰队任无线电通信军官,有过20多项发明和改进措施,工作极为勤奋。1931年,晋升为海军中校。1934年,出任勇敢号驱逐舰舰长。1936年,蒙巴顿晋升为海军上校,被选调到海军航空兵处任职,负责发展政策问题。1938年,被送往奥尔肖特高级指挥官学习班深造,结识了后来在战争时期与之合作的许多将军。(肖石忠)
第七部分蒙巴顿 海军元帅(2)
蒙巴顿与麦克瑟协商盟军作战问题
1939年8月,蒙巴顿出任第5驱逐舰队司令兼凯利号驱逐舰舰长。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后,蒙巴顿率凯利号首次参加作战即击沉德国潜艇1艘。12月,凯利号在搜索德国潜艇时触雷致伤,返回基地整修。1940年5月,凯利号在北海作战时被鱼雷击中,上级考虑到护航困难,遂命令将该舰凿沉。蒙巴顿拒绝沉舰,率部奋战92个小时,将该舰驶回基地。在克里特岛战役中,蒙巴顿率舰队参战,击沉德国凯克号军舰,轰击马莱姆机场。1941年5月,凯利号驱逐舰被德国飞机击沉,但蒙巴顿幸免于难。稍后,蒙巴顿调任卓越号航空母舰舰长并出访美国太平洋舰队。1941年10月,英国首相兼国防大臣丘吉尔任命蒙巴顿为联合作战司令部顾问,并指示蒙巴顿:为进攻欧洲的登陆作战和而后向大陆推进的作战提出指导思想;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新的登陆艇和其他各种装备,并尽快投入大规模生产;3个军种的部队要进行联合训练,协调行动。丘吉尔强调,1941年10月,当英国的其他司令部都正忙于制定防御措施的时候,联合作战司令部就要考虑进攻,设法将英格兰西南部由抵御希特勒入侵的堡垒变成横渡英吉利海峡向欧洲发起反攻的跳板。1942年3月,蒙巴顿出任联合作战司令部司令和英国参谋长委员会成员,临时军衔晋升为海军中将,并获得陆军和空军中将荣誉军衔。3月28日,联合作战司令部组织实施对圣纳泽尔的规模最大而极富戏剧性的袭击,设法用满载高爆炸弹的英军驱逐舰坎贝尔敦号堵在干坞的出入口爆炸,摧毁了德军在大西洋沿岸惟一可以停泊战列舰蒂尔皮兹号的大型干坞。此后,德军的蒂尔皮兹号战列舰再也未能驶入大西洋。1942年4月,罗斯福总统特使霍普金斯和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抵达伦敦,同英国政府和英国参谋长委员会商讨盟军的作战计划。在此期间,马歇尔要求参观英国联合作战司令部。此后,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决定派出各军种人员参加蒙巴顿的司令部。因此,联合作战司令部成为世界大战史上第一个由盟军各军种联合组成的司令部,成为后来各种类似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