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身的防御无足轻重。6月20日,隆美尔部以猛烈的火力打入托布鲁克,第二天,英军升起白旗,33000名官兵投降。隆美尔的一再成功,主要依靠机动作战,集中局部优势兵力攻击被分割的敌军,审时度势,不断地由进攻转入退却,由退却转入进攻。6月22日,希特勒晋升隆美尔为元帅。隆美尔的胜利使英国舆论哗然,丘吉尔政府面临信任危机。隆美尔随后争取到希特勒的同意,把攻打马耳他推迟到9月,为他入侵埃及让路。6月23日,隆美尔率部进入埃及,企图把英军赶出阿拉曼,征服尼罗河三角洲。26日,隆美尔向马特鲁港发动进攻,29日占领该港。隆美尔命令经过连续作战而已疲惫的军队跟踪追击,攻打精兵把守的筑垒防线阿拉曼。他再次采用穿插迂回的战术,企图迫使英军再次仓皇逃窜,然而历史没有重演,穿插受到坚决阻击。从此,隆美尔陷入注定要失败的消耗战,不再能依靠灵巧的机动制胜。到7月1日,隆美尔只有12辆可供战斗使用的坦克了。隆美尔的补给线太长,遭到英国皇家空军的有效攻击。隆美尔开始为没有事先占领马耳他而受到惩罚。 8月30日,隆美尔决定作进军尼罗河的最后尝试。他故伎重演,在对英军正面进行牵制性攻击的同时,亲率突击群迂回英防线左翼。如此举成功,则分兵向亚历山大里亚和开罗进攻。德意军队的进攻一开始,英军第8集团军新任司令蒙哥马利率部进行了有效阻击。次日,隆美尔迂回成功,向阿拉曼的战略要地阿拉姆哈勒法岭发动进攻,损失惨重,预定计划成为一纸空谈。两天后,由于补给困难,隆美尔只得率突击群,扔掉50辆坦克、400辆汽车,全速向东撤退,回到原地。9月23日,隆美尔因病回国休养。10月23日,蒙哥马利发动反攻,希特勒立即将隆美尔派回非洲,但大势已去。惟一值得称道的是他指挥了有条不紊的远程大撤退。退抵突尼斯之后,隆美尔升任德意“非洲集团军群”司令。1943年3月,希特勒同意隆美尔免职疗养,还授予他栎树叶钻石勋章。隆美尔从此永远离开他已经失去信心的北非战场。同年8月,希特勒任命隆美尔为驻意大利B集团军群司令。9月,隆美尔获悉意大利与同盟国签署了秘密停战协定,立刻同凯塞林一起解除了80万意军的武装。1943年12月,隆美尔调任驻法国的B集团军群司令,但他对成功阻止盟军登陆作战缺乏信心。1944年6月6日,盟军发动诺曼底登陆。当时,隆美尔已离开司令部而回到自己家里,庆祝夫人的50岁生日。作为集团军群司令的隆美尔在诺曼底战役打响之际竟成了“旁观者”,因而深感痛心疾首。隆美尔多次提议撤退部队收缩防线的建议,都遭到希特勒的拒绝。7月,盟军登陆部队已达100万人,他对西线的战争完全失去了信心,主张与盟军议和。7月17日,隆美尔在视察前线返回途中遭到空袭,头部受伤,只得住院治疗。暗杀希特勒未遂事件发生后,希特勒认为隆美尔涉嫌其中,决心除掉他。1944年10月14日,希特勒派人迫使隆美尔自杀。10月18日,希特勒为隆美尔举行了国葬。希特勒还向隆美尔夫人发去唁电:“谨对贵夫君逝世表示至为沉痛的哀悼。元帅英名将和非洲军的英雄业绩一样永垂不朽。”从根本上考察,隆美尔的战术特点是向敌人战线后方迂回穿插,不论何时何地都尽可能地以毫不犹豫的不间断行动的攻击敌人的后方,尽可能地集中装甲部队攻击战略要地。他总是假定,在这种突然打击下,敌人将会被击溃或投降,进而在敌人防线中引起连锁反应。隆美尔作为北非德意军队的最高指挥官,相对地说,比其他战场的高级将领有较大的独立指挥权。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他两次率军穿越沙漠东进1500英里,又两次西退。为了与兵力兵器通常比他多一倍以上的对手抗衡,隆美尔总是以攻为守,在对手发动进攻之前,先发制人。沙漠战争的战略核心是后勤问题。隆美尔每次被迫急速后撤的原因,就是补给不继。他有时远离补给线300英里~400英里作战,而任何一支沙漠军队离补给基地这么远都不可能作战。从另一个角度看,英德双方的沙漠战都仰仗于海上供应,但海上运输线和供给补充本身并不在战地指挥官的控制中,英国能使第8集团军随时得到兵力兵器的迅速补充,隆美尔却做不到这一点。(冀伯祥)
第六部分伦德斯泰特 元帅(1)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陆军高级将领中有一位四起四落的传奇人物,此人就是伦德斯泰特元帅。格尔德•;冯•;伦德斯泰特(Gerd Von Rundstedt,1875—1953),1875年12月12日出生于有800多年从军历史的军人世家。祖先的戎马生涯和悲壮业绩,使少年伦德斯泰特的心灵中充满了有朝一日要指挥千军万马的憧憬。因此,中学毕业后,伦德斯泰特进入格罗斯利希特费尔德高级军校学习。1892年他进入第83步兵团,一年见习期满后即晋升为少尉。1903年进入军事学院深造,4年后毕业,调总参谋部工作。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曾任军参谋长。大战结束后,历任师长和军区司令等职。1932年10月就任驻柏林的第1集团军司令。1938年2月4日,希特勒借弗立契案对军队进行整肃,建立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亲自接掌了武装部队的指挥权。为了扫除障碍,希特勒下令解除包括伦德斯泰特在内的16名高级将领的指挥权,当时他已位居上将。1939年夏,希特勒重新起用伦德斯泰特,任命他为南方集团军群司令。同年9月1日,希特勒发动对波兰的入侵,伦德斯泰特指挥的南方集团军群承担主要攻击任务。8日,伦德斯泰特麾下的赖歇瑙集团军飞速攻到华沙近郊。当时德国最高统帅部误认为大部分波军残部已经逃过维斯杜拉河,直接命令赖歇瑙集团军在华沙与散多梅希之间越过维斯杜拉河,以拦阻波军向东南部撤退。但是伦德斯泰特确信大部分波军仍在维斯杜拉河以西,经过争论,他的意见占了上风。于是赖歇瑙集团军掉头北上,在华沙以西布祖腊河一带建立了阻击线,结果绝大部分波军残部还没有来得及撤过维斯杜拉河就陷入重围,被德军消灭或俘虏。德国占领波兰后,伦德斯泰特获铁十字骑士勋章。1939年10月,伦德斯泰特调任德国A集团军群司令。希特勒最初部署的进攻西欧的计划中,规定由博克指挥的B集团军群担任在比利时中部发动的主攻任务,而由伦德斯泰特指挥的A集团军群担任左翼穿过阿登山脉的山林地带的助攻任务。伦德斯泰特的参谋长曼斯坦因认为这一计划只不过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史里芬计划的翻版,同盟国对此已经做好了迎击的准备,因此他提出把主攻方向转到阿登山脉的出奇制胜计划,获得了伦德斯泰特的支持。伦德斯泰特在数次向希特勒推荐把主攻方向转到阿登山脉的计划之后,终于获得主攻任务。1940年5月10日,德军在西线发动攻势。伦德斯泰特指挥A集团军群的机械化先头部队经卢森堡和比利时,迅速越过79英里长的一段阿登山脉森林地带,打垮了一些微弱的抵抗,进入法国边境,第4天清晨就到达马斯河边。此后,A集团军群势如破竹,英法军队溃不成军。5月23日伦德斯泰特指挥古德里安装甲军前进到离英国远征军最后剩下的逃生港口敦刻尔克仅10英里,赖因哈特装甲军也进到运河一线,却突然接到希特勒停止前进的命令,坐失歼灭约33万英法联军的大好战机。此后,伦德斯泰特受命把北面合围的任务转交给博克,自己率军南进。6月9日,他率军在香巴尼突破口发动攻势,很快前进到马恩河畔的夏龙,然后掉头向东,越过朗格勒高原,到达贝藏松和瑞士国境,一举切断马奇诺防线全部法军的后路。6月22日,法国被迫败降。7月19日,伦德斯泰特被希特勒授予元帅军衔。法国崩溃后,希特勒很快制定了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计划中规定由伦德斯泰特指挥的A集团军群担任登陆作战的主攻任务。伦德斯泰特认为没有足够的海空力量,入侵英国完全是胡来,同时他还认为希特勒从来没有真正打算入侵英国。因此,伦德斯泰特始终把这个计划当做虚张声势。
第六部分伦德斯泰特 元帅(2)
德军攻入罗斯托夫
1941年6月22日清晨,德国不宣而战,北方集团军群、中央集团军群、南方集团军群在波罗的海至喀尔巴阡山脉之间,齐头并进,向苏联发起全线进攻。伦德斯泰特指挥的南方集团军群(辖第6集团军、第11集团军、第17集团军和第1装甲集群),由第4航空队协同,以第聂伯河和基辅为目标,向苏军在喀尔巴阡山脉附近的加利西亚的利沃夫突出阵地发动突击。与伦德斯泰特对阵的是由苏军西南方向总司令布琼尼元帅指挥的西南方面军(辖第5集团军、第6集团军、第12集团军和第26集团军)。 伦德斯泰特充分利用其有限的兵力,以主力在左翼布格河一带发动主攻,这条进攻路线恰好位于苏军利沃夫突出阵地侧后方。在突然打击下,德军轻易突破苏军阵地,而苏军则无法展开反击,伦德斯泰特的部队只需向前不断推进,就能对喀尔巴阡山脉附近所有苏军的交通线形成威胁。但是,伦德斯泰特的部队虽然起步很快,仍然受到苏军不断的顽强阻击。7月19日,希特勒指派古德里安装甲集群掉头向南,帮助伦德斯泰特击败阻击他的苏军。8月21日,希特勒的指令称陆军在冬天到来之前,头等重要的大事不是攻克莫斯科,而是占领克里米亚半岛、顿涅茨河流域的工业和煤矿区,切断来自高加索油田的供应线。为扫清通往南方这些目标的道路,博克集团军群分派兵力,协助伦德斯泰特围歼在基辅抵抗的苏军。于是,在中央集团军群的协助下,伦德斯泰特围歼防守基辅的苏军,据称一举俘虏苏军60多万,取得了侵苏战争的空前胜利。基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