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青云忍不住笑着拉她走,却听得身后不远处的茶馆门前传来一把男声:“不必担心,方才上至八十岁的老太太,下至三岁的小娃娃,无论男女老少,人人都看傻了眼,有谁会笑话您呢?”青云转头望去,原来是个熟人。
高大娘满脸不好意思地行了个礼:“赵三爷。”
赵三爷笑着点头向她问好,便转向青云:“姜姑娘今儿也出来看热闹?”
青云有些不好意思,她在赵三爷面前几次呈现出的超越年龄的精明少女形象,方才一定大打折扣了。她微微红着脸向赵三爷行了个礼:“听说有热闹看,我就跑出来了,这也算是咱们清河县少有的胜景。”
赵三爷哈哈大笑,打趣道:“可不是胜景么?比什么春花秋月都要迷人呢。我看这满城的人,只怕宁可多看他几眼,也不愿到城外秋游的。”打趣完了,他又正色道:“周家这位小少爷,单名一个棣字,今年十六岁了,即使在京城,那也是有名的美少年。不过他不仅模样儿长得好,学问也很出色,人品礼仪更是叫人挑不出错来。他外公虞山侯疼他至极,连亲孙子都要往后靠呢。我听京城的读书人议论,他是真有才学,一手文章极有火候,连三四十岁多次下场的老举子也比不上他,据说去岁已中了秀才,几位老翰林都让他下一科试着下场呢。”
青云听得有些不是滋味,悄悄瞥了高大娘一眼,见她一脸的崇敬,心里就更不以为然了,就只是淡淡地说了句:“是吗?”
赵三爷看了看她,微微一笑,转了话题:“那次蒋先生与卢先生寻我借几个工匠,打算修整房子的,不知何故,又说不用了。前些日子周大人又叫了我去,原说还要借工匠的,第二天又说不用了。我实在讷闷得很,不知是不是哪里得罪了县太爷,让他这般折腾我。姜姑娘可知道什么消息么?”
青云倒还真知道些内幕,便笑着告诉他:“没事的,跟您不相干,是周大人跟蒋卢两位师爷生气呢。您不过是被殃及的池鱼,很不必放在心上。”
“哦?”赵三爷笑笑,“这么说,周大人若有事召我去,我只管答应着就是了?无论他吩咐我做什么,我不过是遵命行事,即使惹得两位先生恼火,他们也不会怪到我身上吧?”
青云翘了翘嘴角:“两位先生只是幕僚,在咱们清河,当然是县太爷的命令最大了。”
赵三爷点点头,似乎放下心了,又好象忽然想起了什么事:“前儿我在别人手里收到几件老家具,听说是前头淮王案时的犯官们留下来的,如今都给发卖了。那几件家具做工好精致,用料也极好,其中一个满雕的大衣箱,异香扑鼻,实在稀罕!我打听得这箱子是从前淮王府用的东西,不知何故流落到此处,心想王府用的箱子,肯定不止一件,姑娘可知道县衙里什么人有这个么?说来也巧,我那只箱子,听说就是从县衙里流出来的。”
青云有些惊讶:“如果说是犯官们家里的东西,还有可能是前两个月县衙内部拍卖时叫人买走了,又转手流出去的,但不可能是淮王府用过的吧?大概是卖东西给您的人胡编乱造,想给那箱子加价的。如果您只是想要做工精致有雕花的大箱子,我听说周县令和钟县丞都买了几个,小箱子我也有。您要这些做什么?”
赵三爷笑笑:“家里的女孩儿过几年要出嫁了,正给她备嫁妆呢。这些木箱子用料十足,做工又好,用来装东西,很是有体面。若是找人做,光是木料就值不少银子,更别说如今已经很难找到手艺这么好的木匠了,能有现成的,自然再好不过。姜姑娘,你既然有,不如就让给我,我一定会给你个好价钱。”
青云想了想,道:“这些东西原是别人给我买的,我得问问那人,才能答复您。至于县衙里有哪家也买了这样的箱子,我帮您打听一下好了,不过我不担保人家一定愿意卖。”
赵三爷听了笑容满面,恭敬是作了个揖:“那就拜托姑娘了。”
告别了赵三爷,青云与高大娘去集市,因天色已晚,两人便商议了兵分两路,后者去买菜,青云自去文房店。
她平日喜欢去街角的一家小文房店,而不是市上最大的那家,这家小店卖的笔墨纸砚质量都不错,价钱也比别家便宜些,偶尔还会有些棋谱、字帖卖卖。青云寻思着要给曹玦明淘几本旧棋谱,而自己平日练字用的描红本也快用完了,正需要补货。这件事是不能让刘谢和曹玦明代劳的,免得他们发现她的字现在还仅仅够得上“端正”的边而已。
她赶时间,就匆匆往小文房店里走,到了店门前,差点儿撞上个人,忙忙向旁边让开了,那人戴着个斗笠,低着头疾走而去。青云闻到一股熟悉的香味,愣了愣,心里就犯起了嘀咕:那味道怎么象是钟胜姐前几天拉着自己配的那款香料的味儿?她当时说了是配来给父母熏衣裳的。
青云回头望着那人迅速消失在人群中,觉得那背影有几分象钟县丞。
第三十四章 淮纸
更新时间2013…3…31 0:01:58 字数:3694
青云走近店里,看到文房店的老板正在收拾一叠纸。
这位老板年纪很大了,听说足有七十多岁,因此骨骼僵化,行动非常缓慢。他从货架上拿货、放东西、包装、算账、收钱、找赎……所有的事做起来都象是在放慢动作似的。青云私下怀疑,这家店的货物明明质量不比市上那家最大的文房铺子差,生意却要少上一大半,会不会是因为顾客们对老板的慢动作不耐烦的缘故?
比如此时此刻,他就用双手慢慢地用一块旧绸布将那叠有些发黄的纸张包起,然后慢慢用一条绳索去缚住,慢慢打成绳结,而这几个动作已经花上至少三十秒钟了。青云有些耐不住,主动上前问:“老板,您这包是纸吗?写字用的纸?”虽然看起来很陈旧了,但如果便宜的话,也许她可以买上一些,省得老人家那么麻烦了。
那老板慢慢抬起头,满是皱纹的脸上露出一个和蔼的笑容:“纸当然是用来写字的了,这可是好东西,咱们淮城府的特产,大大有名的淮纸!想当年,先帝还在的时候,这纸还是贡品呢。”
咦?青云大吃一惊:“这个吗?真的假的?!如果是贡品,您这里怎么会有?”价钱一定不便宜吧?啧!只好放弃了。
老板笑说:“那时候是贡品不假,只是当今皇上登基的时候,下令一切从俭,但凡是贵重奢华、劳民伤财的东西,都不要了。这纸本来极好,别看它时间长了就发黄,事实上造的时候用了特制的药汁,不怕虫蛀,也不怕受潮,就是造起来费事些,花费的人力也多,因此就被剔出贡品名单了,只有先头的淮王府还用着。可惜淮王嫌它会发黄,下令停造,如今已经很少有存货了。我这个是旧年从王府弄来的存货,一直收着,若不是方才的客人特地问起,我还不肯拿出来呢。”
方才的客人?就是背影象钟县丞的那位吗?
青云有些好奇地看了看那绸包:“我能瞧瞧不?我还没见过这种纸呢,想开开眼界。”不怕虫蛀又不怕受潮,还真神奇呀。
老板又和蔼地笑着,慢慢地解开绳结。青云虽然觉得慢,恨不得立刻替他解了,但又怕行事太鲁莽会伤了老人家的自尊心,只好小声问一句:“我来帮您吧?”老板却微笑着摇摇头,将结打开了,又慢悠悠地去揭开绸布。
等他好不容易揭开了,露出里头的纸来,青云就有些迫不及待地伸手摸了上去。纸面有些发黄,摸上去略有些粗糙,散发出淡淡的草香气。她有些迟疑:“这个纸适合写字吗?”墨汁不会晕开吗?
“当然适合了。”老板含笑斜了她一眼,“你别瞧它好象有些粗,写起字来很顺的,而且字迹过上百年也依旧象新写的一样清晰。它除了会发黄,什么都好,否则也做不成贡品了。拿它来印书,抄书,或是誊写公文,最适合不过了。”
真有这么好?青云有些拿不准,又小声问:“多少钱呀?”
老板笑着用手指比了个数字,青云倒吸一口冷气:“这么贵?那算了,我估计没那福份。”
老板仍旧和气地笑着,重新慢慢地将纸包起,用绳扎好了,慢慢转身走到货架前,慢慢弯腰,打开柜门,将绸包放进去。青云隔远瞥了一眼,瞧见柜子里象这样的绸包只有两个,存货不多了,厚度也只比刚刚放进去的那个略高一些,似乎方才的那位客人并没有买太多淮纸。
她见到老板重新转过身来,连忙说出了自己想买的东西,老板就颤悠悠地转身扶住货架,踏上一个小木凳到高处去够几本棋谱,看得青云心惊胆战,连声说自己来就行了。老板却很固执地摆手拒绝了,继续慢慢将棋谱拿下来,又慢慢走到另一个货架处,取了描红本和纸笔。等到他回到柜台前,算好钱的数目,青云已经是一头冷汗了。
东西加起来有些贵,但她已经顾不上讲价了,赶紧付了钱,便匆匆离开,心里还在想:在古代社会里,书本笔墨纸砚果然都是花钱的东西,她也算是舍得下血本的了,但跟刚刚那位象钟县丞的客人一比,顿时就被比下去了,人家买几张淮纸花的钱,就是她这堆东西的两倍呢,真不知道他花那么多钱买这种纸做什么。
青云来到市集,高大娘早已等得有些不耐烦了,两人连忙往家赶。才进家门,就看见半夏在前院正房里不知在翻找些什么东西,青云忙问:“半夏你在干什么?”
半夏从屋里冒出个头来:“医馆里来了个东乡王庄的人,说他家老人的老病犯了,少爷要赶过去医治,让我回来找几味药,再把前儿配的救心丸带上。那病人的病情有些棘手,少爷说今晚可能回不来了,大娘和表姑娘可有充饥的干粮什么的,我顺道带上,预备少爷晚上吃?”
青云一听,连忙往厨房奔:“有早上吃剩的几块烧饼,将就着还能做干粮,就怕不够你们吃的。麦冬也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