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陶治国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他深吸了一口气,很让自己恢复了平静,他看了一眼桌上的讲稿,继续开始了讲述。
“1915年4月22日午后,2至3米每秒风速的北风出现了,17时20分,德军高统帅部下达了攻击命令时间:‘18时——死亡的钟点。’而此时的英法联军仍然象平常一样坚守着阵地,并没有丝毫戒备,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一场灭顶之灾就要降临,还认为徐徐吹来的清风对他们来说是个好兆头。”。
(三百二十九)往事梦魇
(三百二十九)往事梦魇
“当时针指向攻击时间时,随着三支红sè火箭划破长空,数千名德军几乎同时打开了氯气钢瓶。// 毒魔终于挣脱了束缚,刹时,一人多高的黄绿sè烟云如幽灵般铺天盖地滚滚而来,顷刻间就将英军和法军的阵地吞噬了。毒魔无孔不入,就连掩体、掩蔽部和各种工事内的人员也难以幸免。在毒气攻击的同时,德军为了加强效果,还在阵地侧面,用105毫米口径的火炮发sè催泪弹。毫无防备的英法联军顿时làn作一团,他们开始疼痛、窒息、尖叫、昏i。”
“处于正对面阵地防守的是刚刚与法军第2军换班的法国义勇军17个连和第45师的两个阿尔及利亚营。这些部队毫无战斗经验,是惊惶失措。据当时一位目击者说:‘当第一阵浓烟笼罩整个地面的,人们闷得喘不过气来,拼命挣扎的时候,初的感觉是吃惊,随之便是恐惧,后军队中一片unlàn。还能行动的人拔ti逃跑,试图跑在径直向他们迫来的氯气前面,但多数人是徒劳的。’”
“德军部队在毕克斯休特至郎格马克之间的6公里正面上戴着浸有yà剂的纱布口罩,怀着恐惧的心情跟随毒剂云团,几乎没有遇到抵抗。1小时内就占领了4公里的纵深阵地,攻破了联军曾坚守数月的防线。”
“这便是战争史上首次进行大规模化学攻击的著名的‘伊普雷毒气战’。在这次毒气袭击中,英法联军共有15000人中毒,其中5000人死亡,2410人被俘。德军缴获火炮60én,重机关枪70tin。德军方面,由于本身防护差,占领阵地又较迅速,故也有数千人中毒。”
“这一次成功的化学武器攻击使德军统帅部兴高采烈。从此,化学武器这个恶魔便正式降临到人间。”
“继这次攻击之后,4月24日、25日,德军又对毗邻的加拿大军队进行了两次毒剂吹放攻击。4月26日及5月12日,德军在伊普雷方向再次发动进攻,使突破口向两翼略有扩大。但直到战役结束,也未能将弧形战线拉平和攻占伊普雷。从4月22日到5月24日,德军共施放20000只钢瓶约500吨氯气。”
“4月22日德军的氯气吹放攻击使协约国大为震惊,英法联军立即采取紧急措施。遭袭后的第二三天,法国和英国分别派出化学专家到现场考察。他们根据中毒症状及获得德军的呼吸道防护器材得出结论,认为是氯气或溴中毒。25日,英军司令部通知部队:德军使用的是窒息xin毒剂,判明为氯气或漠素与盐酸的un合物。使用浸有硫代硫酸钠与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溶液的纱布或绷带布制成的简单口罩置于口鼻,即可有效防护。实际上,23日起,英国医疗队就把许多盛有碳酸氢钠的水桶安置在堑壕内,供部队浸泡手帕或布块用。当听到毒气警报时,士兵就用浸湿的手帕或布块én在口鼻上进行防护。没有碳酸氢钠时,可使用其它吸收剂,甚至使用浸有nà液的布包或装入瓶中的泥土。这些就是早的防护方法。”
“4月28日,英国动员数以千计的funv仿制德国的防毒口罩。开始制作的‘黑纱口罩’,浸有硫代硫酸钠、碳酸钠和甘油的水溶液。6月间,又制出了250万个‘海bo头盔’。它是一个浸有浸滞液的法兰绒袋,配有透明的醋酸纤维眼镜,使用时,将它戴在头上并塞进衣领内。在当时,这是一种适用而可靠的防毒面具。法军也于4月26日开始给部队配发防毒口罩,数日后增加了防毒眼镜,至8月底,法军制作了3种防毒口罩,共450万具。”
“数以千计的氯气中毒伤员给医疗部én带来沉重的负担。靠近海滨的城市布洛涅挤满了中毒伤员。设在勒图盖的著名游乐场、防bo堤头的娱乐宫都改成了临时医院。那里挤满了那么多伤员,几乎使人无法在其间移动。所有的án铺都睡了伤员,地板上已无空隙。所有其它医院也一样拥挤不堪。”
“德军在伊普雷的毒剂吹放攻击造成了极严重的后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已经作为化学战的开端而载入战争史册。德军首次使用致死xin毒剂进行化学攻击就显示了大规模杀伤的特点,尽管德军未能充分利用化学攻击的效果,但仍然取得了战术上的成功。这次化学攻击刺ji了jā战双方,此后,jā战双方都把化学武器作为一种重要的作战手段投入战场使用,并且越来越广泛,规模也越来越大。”
“化学武器在伊普雷地区首次使用即获得巨大成功,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化学武器作为一种特殊有效的武器迅速异军突起,进入了它‘辉煌’的时代,各国纷纷加以研制、改进,随后jā战双方在战争中都大量使用了化学武器,化学战全面展开了。”
“伊普雷毒气钢瓶攻击成功消息传来,使得东线的德军指挥官对于这种武器也跃跃y年5月31日2时,东线德军将装有264吨氯气的12000只毒气钢瓶同时打开。1915年4月19日至6月9日,德军在维斯瓦河至喀尔巴吁山之间发动了果尔利策战役,以求缓和奥匈军队的处境,消除俄军对匈牙利平原的威胁。德军还决定在战役辅助方向即战线左翼的第9集团军正面使用这种兵器。5月初,德军选择了华沙西南约45千米的斯凯尔尼维策附近的bo里莫,在12千米正面上,布设了12000只毒气钢瓶,内装约264吨氯气。但是,由于持续不变的东风而无法使用,埋好的钢瓶等了三周之久。5月31日,风向转为有利,德军于2时至3时,按预定计划向俄军第2集团军的两个步兵师进行毒气吹放袭击。随后,步兵发起攻击。德军起先以为毒云可以消除一切抵抗,后来当部分地区遭到俄军炮兵和步兵火力袭击后,便误认为毒气吹放效果失败,因而进攻速度放慢,没有取得很大的战果。实际上俄军准备很差,尽管俄国的高司令部吸取了他们西线盟军韵教训,已下达了采取防护措施的指示。但他们所采取的防护,只是一种浸有硫代硫酸盐溶液的布质面罩,而且这种面罩的生产也并没有加速进行。同时,前线俄军对的化学武器及使用效果无知,虽已发现德军化学袭击情报和攻击的准备,却疏于戒备,故当德国人发动化学武器攻击时,俄国部队几乎处于完全没有防护的状态。在德军毒气袭击时,俄军已有9100人中毒,并有5000人死亡,西伯利亚第53、第54联队几乎伤亡殆尽。6月6日,德军在这一地区又进行了第二次毒气吹放攻击,由于风向突变,部分毒云折回,德军自己也遭到重大损失。”
“东线的德军系初次使用,由于经验不足,对部队利用毒气攻击效果教育不够,均未能充分发挥毒气威力,同时对气象规律没有很好掌握,反而自己受到了一定的损失。因而,促使他们研究改进化学兵器——抛sè器。”
“德军在伊普雷前线使用毒气使英军总司令约翰?费伦奇爵士勃然大怒,在遭毒气袭击的第二天就给伦敦拍电报,要求对德采取报复手段。英国国防大臣基钦纳勋爵决定把采取同样手段的问题提jā政fu,以求取得政fu的授权。”
“其实早在1899年,国际上就签署了《海牙宣言》,宣言中明确规定禁止使用‘文明战争’以外的作战方法,当时包括英、法、德等国在内的几十个国家都在协约上签了字,并共同发誓‘不使用任何能够放出窒息xin和有毒气体的投sè物’。而如今德国却在伊普雷首先使用氯气及其它有毒气体,显然是违反了国际法。令人气恼的是,德国人却玩世不恭地宣称:他们并没有使用‘投sè物’,而是放在钢瓶中的气体烟雾。不仅拒不承认违反海牙协定,而且还声称这是一种格外温和的战争方法。”
“德国人的狡辩ji怒了英国,英国内开始紧急讨论对使用毒气的态度,但内部意见不一,一时间委决不下。继首次使用毒气后一个月,5月24日,德军发动了夏季后一次,也是猛烈的袭击。黎明时分,在密集的炮火掩护下,德国兵沿着3千米的战线,在伊普雷西南方向再次向防守的英军第1骑兵队、第4和第28师施放了氯气。面对滚滚而来黄绿sè的毒气烟云,协约国士兵似乎不象前几次遭袭时害怕和束手无策。他们抓起刚配发下来的双层法兰绒防毒面具,然后用苏打水浸泡一下,再用带拴起来敷在嘴上。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德军这次施放的毒气浓度高得惊人。在离阵地前沿2千米的地方就可以使人毙命,在离阵地前沿15千米的地方就能使人呕吐、刺痛人的眼睛。再往后5千米就是伊普雷城了。这时毒云已经吞没了这座历史名城,城中的建筑、树木及医院的病房都如同飘浮在云雾之中。可以想象,在前沿阵地将出现怎样一幕惨剧。开始时,士兵们都正确地使用了防毒面具。可是毒气浓度大高了,使士兵们窒息,于是他们摘下面具又一次将其浸滞在苏打水中。由于毒气不断涌来,士兵们焦躁不安,他们没等挤干苏打水,就急忙把防毒面具捂在嘴上。结果,他们无法通过饱和了的苏打水的防毒面具进行呼吸,却以为这是因受毒气而正在窒息,便又在很短的时间内又去浸泡面具。而在浸泡过程中,他们不是屏注呼吸而是艰难地喘息,因而下可避免的结果是,毒气使他们失去了知觉。”
讲到这些惨状的时候,陶治国的情绪似乎又有些不稳,他的眼角可能是渗出了泪ā,他摘下了眼镜,擦拭了一下眼角,一位坐在前排的nv大学生则起身为他的茶杯续上了热水。他重戴好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