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捻军已南下袭击河津,逼近山西西南部的运城和解州。清廷大怒,将陈湜与赵长龄治罪。命令张曜、宋庆和程文炳分路防守黄河以北,又令左宗棠亲自率领刘松山和郭宝昌等部开入山西。
左宗棠自己率领五千人东征,上奏清廷,请求让刘典代他指挥陕西和甘肃的军事,与将军库克吉泰和巡抚乔松年联衔奏事。清廷准奏。
湘军进入山西后,攻克吉州与乡宁,解了稷山之围。接着,刘松山与易德麟所部在洪洞击败西捻军。张宗禹率部南下平阳,即现在所说的临汾,然后继续南下,奔赴曲沃、绛州和垣曲,杀死垣曲知县王国宝。
穆图善率部攻击河州的回民起义军,没有战果,返回兰州。
1868年,同治七年(1)
337
湘军在19世纪中叶在中国各地从事的战争活动,已经引起中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许多人开始思考湖南人为什么如此善战,由此而引起了对湖南人品质的探索与思考。
一个名叫利希霍芬的德国人,来到战火纷飞的中国考察。他是一个中国通,在中国的南方到处转悠,听到了关于湘军的许多传说。他感觉到湖南人与周边省份的人有所不同,有一种他所熟悉的西方民族的强悍之风,但又不尽相同。他把他的这个发现,用文字记载下来了:
湖南人是长期保持独立的一个种族的后裔,中国的军人主要出生于此,尤其是很多的官员也出生于此。忠实、正直、强烈的自我意识和粗犷、反抗心更是他们的性格特征。湖南不仅是中国最优秀军人的摇篮,而且也是政治家的摇篮,当代历史上扮演主角的人物有好几个都出于湖南。
利希霍芬认为湖南人是一个独特种族的后裔,或许是因为他在中国十八行省中确实难以找到像湖南人这样独立特行的人群。他的这番考察和一些结论,引发了后世学者的许多思考,而类似的考察,可以见诸国内外一些学者的著作和言论。
日本人对中国的湖南人更是刮目相看。他们的开明学者通过湖南人魏源所编纂的《海国图志》,开阔了眼界。令他们非常诧异的是,在和日本一样闭关锁国的大清帝国之内,竟然有一位臣民,能够提供如此详尽的世界知识,并且提出了向西方人学习长处以对付西方侵略的主张。
日本人正在为受到西方列强的欺侮而苦恼,他们的开明派一心想通过模仿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商业文明与政治制度,迅速地赶上并超过西方列强,因此在魏源的主张中找到了强烈的共鸣。
19世纪60年代,主张改革的各派日本政治势力,已经通过武力为明治维新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在本年度开始了西方化的进程。他们建立了以天皇为首的新政府,来推行社会的变革。
同样令日本人感到诧异的是,令他们惊羡不已的大人才魏源,并没有得到中国最高统治者的重视。他的主张和他力图传播的知识,只是在湘军集团内得到了高度的认同。
日本人发现,在这个世界风云变幻的时代里,湖南人似乎具有独到的眼光,他们倡导的洋务运动,与日本贪婪地引进西方文明有几分相似。
于是,日本也开始注重对于湖南人的研究。
但是,湘军集团暂时还无法全力以赴地致力于洋务运动,他们在清廷的催促下,集中精力对付在北方各省流动作战的西捻军,贵州和云南的苗民起义军,以及陕西和甘肃的回民起义军。
338
贵州白号起义军的根据地荆竹园,位于思南县城西南一百里处,海拔九百五十米,突起于群山之中。
白号军于1860年6月1日攻下荆竹园,到1868年为止,已在此地与清军和湘军血战八年。白号军在这里驻军一万二千多人,修建了两千多间营房和二十多座堡垒。
李元度的湘军部队在上年底逼近荆竹园以后,1月份得到了席宝田所部的增援。
三十九岁的东安人席宝田于1月6日率部从沅州西进石阡,与李元度和王永章见面。这三位湘军大将一起视察荆竹园的地形,只见四周山势陡峭,悬崖绝壁,中部低洼,呈椭圆状,山形如一艘在大海中前进的巨轮。显然,这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军事要地。
席宝田说:“如果我们占领了北冈,就可攻破荆竹园了。”
李元度同意他的看法。于是命令部队在北冈修筑两座壁垒,席宝田令部队排列阵势,准备作战。
起义军也发现了北冈的重要性,立刻派部队来争夺李屯,攻击李元度所部新筑的壁垒。席宝田部突然撤退,李元度的新垒崩溃。
第二天,席宝田独自率部驻扎在李屯附近新筑的壁垒,起义军又来攻击,被席宝田部奋力击退。
湘军占据北冈之后,山寨里的白号军便开始动摇了。
湖南又增派湘潭人黄润昌率军从晃州西进贵州,增援席宝田。
黄润昌率部来到贵州边界的青溪,遇见邓子垣的部队,见军士们饿得皮包骨头,决定帮助这支友军。他增设拥有二十多艘船的水师部队,运送军粮。
接着,黄润昌和邓子垣率部西进,攻克镇远。他们得知南下贵州的川军被苗民起义军阻拦在镇远西南方的施秉和黄平一线,无法推进,便谋划打通驿路,以便与川军会合。
1868年,同治七年(2)
席宝田得知他们的计划之后,派荣维善领兵北上增援。
李元度和席宝田两部于2月份完成了对荆竹园的包围,分头攻击东卡门和西卡门。
湘军将士们冲到卡门前,争夺栅垒。李元度的部将黄元果捷足先登,部队一拥而进,攻克荆竹园。根据地内的黄号军、白号军和石达开太平军的余部,几乎全部战死或被俘。
李元度的湘军对荆竹园用兵已有一年多,现在有此大捷,将士们非常振奋。关心贵州军事的官员和士绅都很惊喜,认为这是一大奇功。其他地方的苗民起义军和教民起义军听到消息,纷纷瓦解。
李元度率部驻扎在思南以西凤冈县的偏刀水,席宝田率部进驻思南以南的轿顶山,东南方十六里处就是施秉县城。
席宝田所部攻破三十六座山寨,安抚的山寨达到十分之一,接收二万八千人口。
此战以后,清廷将王永章以提督记名,遇缺简放。
湖南巡抚刘崐上奏说,对于贵州东部已经平定的府县,应该从军营中委派贤能人员履行守令的职务,并且上奏推荐叶兆兰代理贵东道。清廷将他的奏本下发贵州巡抚曾璧光,征询意见。曾璧光回复说:请按刘崐的提议办理。
东捻军首领赖汶光于1月份率领残部,突破六塘渡口。牛师韩与程文炳的部队俘虏一百多名捻军。
东捻军沿着淮安、宝应和高邮向南奔逃。清军和淮军各部如疾风骤雨一般赶到。刘铭传和郭松林率部从山东疾驰六百里,追到清江。黄翼升和李昭庆率部追到淮城。
东捻军从高邮南下扬州。清军的扬州守将吴毓兰出兵瓦窑堡迎击。赖汶光知道自己难逃一死,下了一道檄文给吴毓兰,历数清军将领的罪行,而说吴毓兰是较好的一位,要让他得到自己,拿他去向清廷请功,便趁夜投向吴毓兰的军营。
军中传诵,赖汶光的檄文言辞极为沉痛,各位大帅严禁传播,严密地掩盖真相,还命令吴毓兰歪曲事实,向上级报捷,说是在大雨中作战时俘虏了赖汶光。
东捻军残部西奔六合,北上天长和盱眙,剃发走散。天国魏王李允、捻军首领牛喜子和任三厌参见李世忠投降。
赖汶光本是太平军的大将,封为遵王。洪秀全死后,他才转变为捻军,与任柱联合。任柱善战,赖汶光善谋,所以他们的部队比其他起义军更为出色。
赖汶光投降后,亲自写下一千多字的供词,详细地陈述了太平军中的情况。清廷下诏将他凌迟处死,牛喜子、李允和任三厌一起被杀。东捻军至此不复存在。
李鸿章以为大功告成,上疏请求让各部回原地休整,筹划善后。他告诉将士们:不用再打仗了。刘铭传请假还乡,将领们争请卸甲归田。
339
西捻军于1月3日从山西南部的垣曲进入河南,到达济源,沿黄河东进原武,然后北上卫辉。
左宗棠命令喜昌、全福和安住率领骑兵,偕同刘松山和郭宝昌部一起奔赴河南北部边界的彰德,也就是现在地图上所标的安阳。
傅先忠的部队在甘肃南部的礼县击败了回民起义军,彭定国率部在兰州西南方的安定击败回民起义军。穆图善命令彭定国所部向西南推进,攻打渭源。
1月6日,王得胜与傅先宗部攻克渭源,留兵戍守,主力向东北方挺进,攻打西吉的官堡。
1月12日,左宗棠从陕西东部起行,要求刘典率本部与恪靖前路五营,共计五千人,从金锁关移驻省城西安,各路将领都听从刘典指挥。
西宁守将邓全忠的部队因粮食吃完而溃散,办事大臣玉通仍然坚持安抚,听命于回民起义军。
成禄率部驻扎在肃州,清廷屡次颁下严旨,令他领兵出关。但他逗留肃州,不敢西进。
黄祖淦率部与起义军作战,兵败阵亡,穆图善奏请清廷任命三十六岁的甘肃提督杨占鳌统领肃州清军。
雷正绾所部在甘肃东部庆阳一带作战,接连攻克当地起义军的村堡,接收两万多人投降,庆阳解围。
西捻军于2月份从河南内黄渡过漳河,进入直隶。主力北上鸡泽和平乡,另一支部队北上邯郸、顺德,抵达定州。保定清军紧急备战,京畿大为惊骇。
京城神机营侦察到西捻军已经接近易州,直隶总督官文则上奏说捻军在泾阳驿。清廷下诏严厉斥责,催促李鸿章率部驰赴畿辅,命令左宗棠率部扼守保定以北。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1868年,同治七年(3)
西捻军开始攻击保定东北方的雄县。张曜等部尚在河南境内,开到安阳以南的汤阴,刘松山和易德麟等部先到保定以南的清苑,李鸿章所部还在徐州。清廷严厉训斥李鸿章、李鹤年、左宗棠及官文,将他们全部罢免。
丁宝桢率领山东清军先到河间,清廷下诏嘉奖。
五城团防神机营发兵驻扎涿州和易州,清廷命令恭亲王巡防。西捻军到达保定,知道清军已有防备,北上袭击满城和易州。禁卫军误将清军当成了捻军骑兵,提出要派出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