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陆海巨宦-第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说过。”伊集院忠朗说:“大明有功名地儒来到日本,那是很少有的事情啊。听说他不但是个解元,而且随船还带着大批货物,那就更不简单了。可惜他去了平户。也不知道会不会来萨摩。”

“他一定会来的。”今井宗久想,口中却且不道破,又问道:“那诸位知不知道这位李孝廉来日本是干什么来着?”

伊集院忠朗和岛津贵久对望了一眼,伊集院忠朗说:“大概是来做生意吧。中土自被蒙古人蹂躏过以后。人文都不醇正了,听说大明地读书人,有很多也都在做生意。”

“不对不对。”今井宗久说:“那个李孝廉是因为他的兄长出海被一伙日本海盗劫持了,他这才冒险下海,一是要救兄,二是要报仇!看来这一年来,到萨摩的大明商人真是不多。贵藩居然连这么重要地消息都不知道!”

“原来如此。”镰田政年看起来倒是个敦厚地人。听到这里仍不明白:“可那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呢?”今井宗久说:“那位李孝廉地兄长,就叫李介!而劫持了李介的那艘船只。据说旗帜上印地便是岛津的家徽!”

他这句话一出口,自岛津贵久以下,人人骇然,伊集院忠朗脑子转得最快,马上便道:“嫁祸,嫁祸!这一定是有人嫁祸!这件事情,绝对与我们无关!”忽然回顾本田薰亲说:“薰亲大人,不会是你的人误将那位李孝廉的兄长给拦住了吧?”

日本诸侯的形势,乃是一个大名下有若干小名,大诸侯统治小诸侯,小诸侯多拥有相对独立的权力,若小侯势力崛起,随时可能会取代统治他地大诸侯,这也是当代日本战乱频仍的原因之

本田薰亲是萨摩藩诸小侯里表现最跋扈,岛津贵久虽想尽办法向他示好,他却时常露出不臣之心,但这时见伊集院忠朗竟在外人面前直接质问自己,心下恼怒,好容易忍住了,叫道:“没有这事!”

今井宗久眼珠一转,问:“薰亲大人去过福建沿海?”

“福建?”众人奇道:“不是在日本沿海吗?”

今井宗久说:“不是,那是生在福建沿海的事。”

“若是这样,那就绝对与我岛津家无关。那多半是误传!”岛津贵久沉着脸,说:“这几年里我们的船从没去过福建沿海!”

今井宗久哦了一声,脸上似乎是信了,其实心里还有保留,说道:“若是这样,那贵久大人最好还是赶紧派人澄清一下,听说这次那位李孝廉来可不止是来做生意,还带着枪炮兵马来地,要是因为起了误会闹出纠纷,可就不好了。”

本田薰亲冷冷哼了一声,说:“就是闹出纠纷又怎么样!你别说得我们好像怕了他们一般!”

今井宗久连忙陪笑道:“岛津家威震萨摩,怎么会怕一个大明来的乡绅?当然不会,当然不会。”

本田薰亲虽说了狠话,但今井宗久走了以后后,贵久还是急忙召集家臣商议此事。

李彦直在日本威名未立。岛津家的人倒也真不怕他,但他们也听说这个李孝廉在华商中颇有威信,他们又正要和华商做生意。因此不愿和这个李孝廉闹僵,伊集院忠朗道:“既然这事王五峰来问过,多半这个李孝廉是和王五峰有来往。不如我们就请王五峰从中斡旋。帮我们消除这层误会。”

本田薰亲不大乐意,说:“他要误会就由得他误会好了!我们难道还怕他不成?这么急急忙忙地去请人家斡旋,倒像我们怕了他们一样。”心里却想:“这事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也许贵久真地瞒着我做了这事也未可知!”

忽然幕后有一个苍老的声音说道:“我却觉得忠朗的建议可行。”

说话声中转出两个僧人来,一个年老,一个年轻,两僧出来后一起给岛津贵久行了主从之礼。

岛津贵久见到了他们,赶紧给那老僧还礼,叫道:“父亲。”原来这个老僧,便是岛津贵久的生父岛津忠良。削入佛门之后号“日新”是也。日本佛门规矩与中土大有差别,忠良虽然出家,却半点不影响他在幕后全力辅助儿子争霸。

却听岛津忠良道:“我们和李家之间究竟是误会,还是有人从中布置了阴谋。这事还很难说。若是阴谋,就应该防范,若是误会,最好就早点消除。只要我们派出去地人能做到不卑不亢。就不会被人说我们怕了李家。相反,我们还可以借着这件事情结交李家,让他们以后的商船都到萨摩来贸易,这样对我们富国强兵将大有帮助!”

岛津贵久喜道:“父亲的建言,正合我意!”

镰田政年道:“不过我们又不认识李家地人,该怎么去消除这个误会呢?总不能贸贸然派个人上门说他地兄长不是我们劫持的吧?再说这事万一都是那个今井宗久在胡说八道,而我们却就跑去要跟人家消除误会。只怕会被人笑话。”

“这个容易。”伊集院忠朗道:“我们虽然好李家没交情。却和王五峰打过交道。既然王五峰之前曾经来问过这件事情,那我们便去找他。请他帮我们去跟李家说。在去见王五峰时不妨先打听打听,确认有这件事再出口,那时就不怕搞错了。”

岛津贵久闻言称善,当下命伊集院忠朗负责去种子岛找王直,斡旋此事。

命令分派下去后,家将退下,室内只余岛津贵久与二僧时,岛津贵久才问忠良道:“父亲,你看会不会是本田搞地鬼?”

“应该不是。”岛津忠良摇头道:“要越洋去大唐,本田没这实力!”忽对那年轻僧人道:“岸本,你在中土时,可曾听说此事?”

原来那个年轻僧人叫岸本信如,两年前才从中国东渡至日本,上岸后改姓岸本,号信如,因其学识非凡,得到了岛津贵久父子的赏识,供养在家中。中国僧人东渡日本,此事自唐以来络绎不绝,日本人早就习以为常。而日本贵族供养中土僧人亦是寻常事。岸本信如颇知中国方面的消息,来归后曾屡有建策,尤其在对明贸易上给了岛津贵久许多帮助,岛津家因为他获利颇多,因此渐渐得到了忠良、贵久父子二人的信任。

岸本信如虽然年轻,却已唇上蓄须,这时轻捻短须,似在思索回忆,过了一会,才说道:“这李孝廉的名头,我在福建时也有所耳闻,听说他小时候乃是一个神童,文武兼通。我决定出海时,他应该还是个秀才。不过以他的才学,考上举人也不足为奇。至于他哥哥被绑架的事,我就不知道了。”

贵久又问这个李孝廉实力如何,岸本信如笑道:“物离乡贵,人离乡贱,这个李举人在福建也算一号人物,但到了日本,量他不敢妄为!”

 之十一 萨摩邀

今井宗久南下之际,蒋逸凡正奉了李彦直的命令在山口出使。

虽然只是李彦直的使,但蒋逸凡到了山口之后仍然受到了相当的礼遇,大内义隆出于礼貌亲自接见了他,听说他也是有功名在身的人,心中便敬重了几分。他本身亦自负博识雅闻,不料蒋逸凡不但读书不少,而且又得李彦直传授,知识面之广当世罕有,大内义隆与他几句话攀谈下来,便觉对方学识之广,远胜自己,心下暗暗惭愧,心道:“中土人物,果然不凡!”却不甘就此被对方压住,便又在既定接见行程之外,设花会款待蒋逸凡,暗中召集风雅之士,要一举压倒蒋逸凡,好教他回国后不敢道日本无人。

山口大内家是日本战国时代最重要的家族之一,在上一代当家大内义兴手里曾经称霸日本,以幕府管领代、山城守护的身份在日本京都理政,地位与势力均非同小可。只是这份大业传到大内义隆手里却迅中落,大内义隆曾尝试着如乃父一般上洛问鼎,却屡遭失利,两年前又大败于尼子晴久之手,连嫡长子大内晴持也战死沙场,在多重打击之下大内义隆几乎一蹶不振,从此寄情于声色花酒之间,不复王图霸谋矣!

虽然如此,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山口经大内家百年经营,此时仍是日本西部的文化中心,艺流云集,人文鼎盛,大内义隆呼声一出,文采风流之辈登时齐聚一堂,或硕儒,或高僧,画宗名匠,乐伶茶人。均为日本当世之翘楚!

蒋逸凡有过目不忘的本事。语言天赋又高,若说他在双屿时还只是粗通日语,到达山口时与群贤沟通便完全没有障碍了!这时遇儒则论道。遇僧则讲禅。茶端起来就品,画摊开来就评,又在指点能剧之际,高歌一曲水磨调,起若琵琶湖之清丽,走如信浓川之曲折,收如富士山之端凝,把一众乐师听得如痴如醉。方兴未艾之水墨调自此东传,此调在中土尚未大成,却因蒋逸凡这一唱而在日本成为时尚。

大内义隆见他才学如此,深为叹服,大内家的重臣、文班之相良武任问蒋逸凡道:“蒋先生才高八斗,却不知与李孝廉相比。孰高孰下?”

关起门来时,蒋逸凡常与李彦直较劲,这时出门在外,却慌忙摇手道:“比不得,比不得!我的这点学问,不过是学而知之;三公子的学问,却是生而知之!我们名为朋友。实为师徒。三公子于我有传道授业之功。我如何敢比!”

其实李彦直琴棋书画诗酒花上的修养,皆不如他。但日本群贤如何清楚?心想蒋逸凡是秀才,李彦直是举人,蒋逸凡是徒,李彦直是师,蒋逸凡是从,李彦直是主,料来李彦直更胜蒋逸凡乃是理所当然之事,因此闻此言皆对那位素未谋面的李孝廉更增钦仰神往。

相良武任又问:“然则中土人物,如李孝廉、蒋先生几何?”

蒋逸凡笑道:“三公子之才学深浅,未可知也。吾未测三公子才学之深浅,如何敢妄言当世如三公子有几何!至于蒋某,区区曾考举人,却也落榜,由此可知蒋某于中土士林不过中等偏下人物,似蒋某之辈,车载斗量,不可胜数!”

诸高僧儒、画宗名匠闻得此言,便有不少想:“中华人物鼎盛,果非他邦能比!似他这等风流人物,居然只是中等偏下!”

相良武任却嘿然不信,又有一人站出来冷笑道:“文章写得再好,又有什么用处?世上只有刀剑之下,才能出真英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