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大明只要大军一到,那一定势如破竹。”
“少给我拍马屁了。”殷正茂说:“你到底有什么鬼主意,快说吧。”
弗兰西斯可托斯坎诺这才收敛了笑容,说道:“殷将军,其实,我们可以跟卧亚联手啊。”
殷正茂听得呆了,这可是一个他从来没想过的主意。
“殷将军的当务之急,应该是攻取土地,而不是要杀几个葡萄牙人立功吧——其实在卧亚的葡萄牙人也没多少了。将军就算战胜把他们全杀了,那也不见得是什么大功劳,而将军若为此付出代价,却又太不值得了。但是,如果是把目标定在攻取良港,为大明取得印度洋沿岸的一个飞地,那反而不会很苦难。”
听到这里,殷正茂点了点头,似乎是认可了这个葡萄牙人的提议。
“可我这次来,毕竟是为了攻打卧亚。”
“那没问题地。”托斯坎诺说:“我们其实已经攻下了卧亚。而且拿住了代理总督凯尔特康沃尔,但将军效仿那个,三国的张飞。来个义释,那个,那个谁?”
“严颜。”
“啊,对,义释严颜。然后凯尔特很感激将军,就做了将军的前锋,在印度打下了大大的疆土……”
托斯坎诺描绘起一个梦幻般的未来:明军如何以葡萄牙军为前驱。攻下了印度大片的土地,“那才是开疆拓土的绝世功业啊。”托斯坎诺道。
殷正茂笑了,他忽然现:这些外国人在熟悉了中国的官场规则以后。用起手段来半点都不比中国人差。
确实,如果殷正茂劳师远征。所取得的只是一个方圆数里的海港,那么兵部接到汇报。一定会觉得殷正茂小题大做,浪费国家地钱粮。但要是殷正茂打下的是相当于一个省的疆土。那朝廷对他地评价就会不一样了。而殷正茂清楚,在南天竺,要攻打下一大片的土地,有时候比集中力量攻打占在航路点上的卧亚容易得多。
“既然是轻松又讨好,那为什么不做呢?”
从殷正茂的舶主舱出来后,托斯坎诺的表弟——弗洛伊德托莱多悄悄走过来问:“怎么样了?”
“成了!”托斯坎诺说:“咱们地货有救了!”
托斯坎诺的财产,分别放在新加坡、卧亚和马六甲,马六甲的货物因为他“私藏枪械”充公了,新加坡地货物保下了一半,而这卧亚的货物,他希望仍然来得及去接收。
当殷正茂已从进退连南变为拨云见日时,卧亚的代理总督——凯尔特康沃尔正烦恼着呢。
他地兵力才不到六百人,虽然有负港抗拒的优势,但也没什么把握,这半个月中他已经出了七封求救信,但这些信件到达非洲也要很长一段时间,要抵达葡萄牙,就算顺风也得好几个月。因此,尽管马六甲易主地事情他已知道,可他却没法改变这一切,甚至对能否守住卧亚也没信心。
明军已经抵达斯里兰卡,兵力比他多了六倍不止,欧洲的船队是不能寄望地,能寄希望的只有他自己。
然而明军到达斯里兰卡之后就没再前进,不久一个葡萄牙人就伴就和去打探消息地人一起回来了。
“托斯坎诺!你居然还没死,”托斯坎诺是凯尔特康沃尔的老朋友,但他仍然警惕地说:“但我听说你投降了中国了。”
“没这回事。”托斯坎诺道:“我啊,从来都是替自己打工,不靠谁,也不投降谁——我只是一个商人。不过话说,我在卧亚的那几仓货物,没出事吧。”
“没有。”
“好,没有就好。那我就给你带个好消息来。”
“好消息?”
“对,好消息。”
托斯坎诺跟着告诉凯尔特康沃尔,大明的军队这次来,并不一定要攻打卧亚的。
“他要的,只是一片领土而已。”
“领土?哪里的领土?”
“哪里的领土都行。主要是让他能到他们的皇帝面前交差。”
凯尔特康沃尔忽然有些明白了:“那么,他真的不不打算攻击卧亚?”
“如果这件事情成了,那多半就不用打了。”托斯坎诺笑道:“大明来的这位将军,年纪虽然小了一点,但做事很知道变通,如果你能帮他升官财,那就什么都好说了。他不但不一定要攻打卧亚,他甚至能在葡萄牙和大明冷战的时候,帮我们提供一些走私资源呢。”
“哦——”凯尔特康沃尔显然是明白了,他笑着,眨着眼睛说:“半个印度,够不够?”
聪明人之间,交易达成得很快。就这样,一幕很荒谬的事情,就在卧亚的这个小房间里生了,凯尔特康沃尔与托斯坎诺拿着地图一划,就把印度分成东西两块,西边归葡萄牙管,东边包括斯里兰卡在内归中国管,这项协议,没有任何南印度的人参与,其实,知道这个协议的人根本就不多。
这像是一场闹剧,但是斯里兰卡和卧亚之间的摩擦却因此有所减缓,而且在商业上,殷正茂拍胸口保证:即便形势再难,你们也一定可以从我这类拿到走私货的。而在军事上,卧亚的守军却充当起大明的向导乃至冲锋的决斗。
就这样,在殷正茂到达斯里兰卡二十天后,卧亚的仗没打响,殷正茂反而选了印度南部东岸的一个良港作为基地,并在给朝廷的回报中说:末将杀贼盈野,取地方圆八百里——他也真能吹,才拿下一个海港就号称“取地方八百里”!
然而中央那边就信这个,觉得殷正茂挑起的这场对印度的西征,虽然孟浪,但能在海外取得土地,那也是建功不朽的难得之事啊。
但李彦直却还很清醒,他看了殷正茂的奏表后笑道:“方圆八百里?这么大一片地方,他打算如何处理?若有敌人,如何防守?防守需要多少银子,或者这片土地能产多少银子?都要计算好——可别到时候来找我哭穷。”
但他也没公开斥责殷正茂,反而给了殷正茂嘉奖,因为殷正茂特别会搞宣传,虽然才在印度东海岸和斯里兰卡分别搞了一个海港,但已经号称占领了南天竺,还别说,缅甸那边的土司和暹罗的国王一听就都信了,甚至斯里兰卡的王公也没怎么反抗,反而派了人请求向大明进贡。这样一来,大明在泛南洋地区的威名又上一层楼!
殷正茂未攻取卧亚,但从缅甸到爪哇,所有国家都以为大明在印度又取得了大胜。
不知不觉中,殷正茂通过外交与宣传手段,得到了远远过他实战功绩的令名,李彦直对整件事情看得通透,可他却非常欣赏这个同年,若殷正茂像唐举一样横冲直撞,真把卧亚给打了下来,那么以大明的体制,要么打下之后放弃这个地方,要么每年都得拨出大量的人力财力方能维持这块飞地的统治。但如今殷正茂和葡萄牙人一东一西分别在南印度占据一港口,相互间既有竞争又有商业往来,在这种形势下,便反而能让明军驻港有自力更生的可能。
“正茂有方面之才啊,不是只会打仗而已——可以重用。”李彦直评价说。
为了表彰他的功勋,李彦直给殷正茂正在经营的港口起名叫做“茂港”,以显其名。
这个时候,李彦直已经结束了在巴拉望的行程,准备前往飞龙府,召集真腊、暹罗、安南、清华、占城、爪哇、缅甸各国国王聚会,“商讨大事”。
这一次,李彦直的口气很硬了,他要求在指定日期之内,所有国家的一把手都要到场,不给与任何推脱的理由。
“如果谁不来,我就让殷正茂去请!”
每次要收官的时候,总感觉比较难写,码字度慢了好多。
之八十七 盛典前
隆庆七年,冬,在南洋地区的所有中国人都兴奋地期待着一个盛典——即将在飞龙举行的诸王大会!
这场盛典是郑和下西洋以来,华属南洋地区最重大的事件了,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这标志着大明将享有在整个东南亚的霸权。//
安南之被征服、佛郎机之大败,都是大明独享南洋霸权的注脚,而在殷正茂夺取得天竺飞地以后,就连偏安于本区域西北的缅甸也坐不住了!
“诸王大会”的时间定在十二月十六,早在十月,安南、占城、清华、三宝颜四国国主就都来表输诚,表示一定准时到达。
再过半个月,真腊、暹罗、马来、苏门答腊、婆罗五国国主也相继答应出席,如今环南海的岛屿大多已被大明直接控制,这九个国家一表臣服,其它大大小小的几十个国家(有一些其实只是部落联盟)便都抢着示忠,但直到十一月月底,李彦直抵达飞龙时,缅王才派使臣来说缅王生病,只能派亲贵代表前来。
李彦直闻言大怒,他这一怒,非是自情绪的私愤,乃是国怒,作色道:“缅甸诸土司,素为我大明臣属,他对暹罗、真腊、老挝称王,还就真以为自己是王者了?我大会诸侯,他竟敢生病!哼!就是死了也给我抬来!若不来时,我会派人去请!”
半个月后,缅王便派人来通知,说十二月十六一定到。
于此同时。朝廷方面关于东南亚诸国爵位的诏书也到了。原来李彦直在攻下巴拉望后就已部署此事,他将东南亚地区大小一百零九国,并其小而近者尽数内附为州县,小而远者听之任之,但对缅甸、老挝、安南、暹罗、爪哇等十二个大国却列了座位,排了名次,奏请朝廷依例册封。这是确定大明在东南亚地区统治权的大事,朝堂诸公不敢怠慢,御史言官不敢封驳,但如何敕封却颇伤脑筋。
华夏圈册封周边诸国地顺序。按传统第一个一定是朝鲜。世袭郡王爵位,朝鲜以下便是安南,这是华夏圈子一东北一西南两大华化最深的传统属国。安南以下,方是其它国家。
安南本为王爵,后降为都统使,暹罗称王,缅甸亦称王。但李彦直却只是一个侯爵,若封这些国家为王,李彦直主持起会议来岂非束手缚脚?所以就有人建议封李彦直为王。
此议一出。朝野轰动。
若论李彦直扶立定鼎之勋、开疆辟土之功。真是古往今来所罕有。要知道。他开拓南洋。所得疆土几乎是将大明地版图扩大了一倍!如此功勋。便是封王也不为过。但异姓封王。自古不祥。何况王爵之去皇帝。只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