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陆海巨宦-第1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来俺答这次虽然大兴兵马,聚众十余万南下,但实际上并没有灭亡大明地大志,他们的短期战略目地只是劫掠中原好度过荒年,长期一点的战略目的则是要求朝廷开马市,如此而已。但在安定门外稍稍遇挫后,俺答以为大明果然有备,就变得更加小心,派了使进北京讲和。

嘉靖是个极好脸面的人,这种城下之盟对他来说实是奇耻大辱,他如何肯答应?若是在安定门“大捷”之前,他迫于形势也许还会委曲求全,这时却大怒道:“荒唐!我军方获大胜!他竟还敢狮子大开口!这帮胡虏当真是不知好歹之极!”便下令大军出击,要将蒙古人歼灭于京城之外,“叫他们匹马不得归大漠草原!”

这句话说出来倒也真是豪言壮语!但徐阶听了却胆战心惊!急谏道:“陛下!使不得啊!”

嘉靖问:“什么使不得?”

徐阶道:“京师防卫空虚,不宜战,只宜守,不宜决,得用一个拖字。”

嘉靖眉头大皱,严嵩咳嗽一声,道:“大宗伯太谨慎了。眼下我军方获大捷,三军士气大振,将兵用命!正该乘胜追击,焉有乘胜反而屈盟的道理?大宗伯既管礼部,便当知我大明没这成例!难道大宗伯要陛下效仿宋真宗,来个遗羞千古的澶渊之盟么?”

明朝的对外态度极为强硬,哪怕屈居弱势时也轻易不肯松口,和宋朝占据上风时也委曲求全截然不同!这一节徐阶自也深知,但他更知道安定门“大捷”实有侥幸成分,若不顾兵情一味强硬,只怕转眼之间就会酿成大祸!

然而嘉靖听了严嵩的话却大为赞赏,以为忠言。

徐阶向严嵩望去,见他依然眯着一双老眼,仿佛已经老眼昏花,但徐阶却明白这老家伙什么都看得清清楚楚!若徐阶是海瑞的性子,这时多半就要据实直谏,那时惹得嘉靖盛怒,严嵩再趁势一击,马上就会将徐阶排挤出这次和战决策之外!再接着严嵩便可从容布局,将李彦直**于鼓掌之间,将李彦直送入虎口,然后再利用李彦直地败绩将徐阶拖下水,一浪接一浪地扑来直到将他二人整死为止!

严氏父子计策之毒,远胜砒霜,然而却总是行之于和颜悦色当中,夏言当日就是这么死在他们手下地。

但徐阶究竟是徐阶,只一眨眼功夫便辨明了轻重缓急,因改口道:“陛下圣明,严阁老所言亦甚是!只是大军出城,需得谨慎安排,且要防俺答分兵袭扰京城。”就给嘉靖报了个家底:“京中军马,不及六万,且多老弱。俺答有十万之众。我寡敌众,若再派兵出城,只怕京中一旦有警。缓急之际难以应付。不如且固守城防。以待勤王之师!”

嘉靖一听,也觉得若军队都派出去了没人保护自己实在危险。不想就有人来报,说巡抚保定都御使杨守谦带兵勤王来了!嘉靖大喜。想了想道:“就让商大节派一部精锐出城,会同勤王之师逐寇!”

徐阶问:“派多少人马?派哪部人马?逐寇要逐到何处?”

这是问嘉靖这次出兵要动用多少兵力。要达成什么样地战略目地。

嘉靖却不悦道:“这也来问朕?”他是个聪明皇帝,却又是个不愿意负责任的皇帝。

徐阶又问严嵩:“那辅以为该怎么办?”这是要将事情往严嵩头上推。

严嵩却说:“俺答来求岁贡。这是礼部地事。具体该如何出兵,这是兵部的事。”一句话又推给了别人,他自己是稳立于不败之地!

徐阶还要再议,嘉靖又觉困乏,便命他们商议了办事。徐阶、丁汝夔无奈,只好分头办事,丁汝夔既要派“精锐”部队出城,马上就想到了西直营来!便传了号令!又增益之以一万兵马。

李彦直和戚继光等正在议论战局,接到命令后都大吃一惊。戚继光惊道:“这时候怎么能出城?那不是要自暴弱点么?”李彦直自然也深明此节。匆匆赶来问丁汝夔怎么回事,丁汝夔道:“这是陛下圣裁。内阁地决断,我也没办法,你依命行事便是。”

“依命行事?是依命送死吧!”

当然这句话在兵部尚书面前还是没出口,只是往肚子里吞,李彦直又来西苑求见阁臣,严嵩不见他,李本没担待,李彦直便只见到了徐阶,看看左右无人,李彦直开门见山就问:“徐师!这是怎么回事!内阁难道不知城中兵马没法打仗么?怎么还传出这样的乱命来?我们三军将士死了不要紧,只怕我军一旦崩溃,跟下来就是京城要遭殃了!”

徐阶叹息一声,道:“我也没办法啊。”便低声将方才那惊心动魄地政争场面简略说了,李彦直听得手心沁汗,徐阶道:“如今的局势,我是非应下来不可,这样还能尽量配合你,否则和战一事便被严老贼揽了去,那时你便任他摆布了。你也是非出城不可!若是由你出战,或许还有一线生机,若是由别人出战,我怕大兵连溃之下便有倾国之祸!那时你我便都成了罪人了!”

李彦直苦笑道:“但我又不是神仙!要我用几千人去斗十万!徐师太抬举我了!”

徐阶道:“我会设法增你兵权。”

李彦直摇头道:“没用地,打不了仗的士兵,再多有什么用?商总宪手下那几万兵马就都给我也没用!”

徐阶皱眉道:“总而言之形势如此,你我再抱怨又有什么用?还是办事去吧!”

李彦直知道这时不接也不成了,只好回去,这时内阁在徐阶的影响下又让商大节给李彦直多增五千兵马,又调杨守谦入城,将勤王兵马八千人也都归李彦直调度——杨守谦的官位比李彦直高,他若在军中,李彦直指挥他不动。

这头戚继光一边尽其所能,整合城内城外的两万六千兵马,在兵将面前他尽量保持激昂,但见到了李彦直后却忍不住叹道:“这两三万人根本就不能用!真要出城野战,只怕凶多吉少!”

李彦直亦知他所言非虚,在出城的前一夜放所有在城中有家眷的将士回去探亲,他自己也到6府来看看妻儿,6尔容问他战事如何了,李彦直笑道:“放心!当日在海上,我手头没几个人,面对十万海盗也摆得平!如今我手里有兵有将,还会怕胡虏么?”

6尔容笑道:“那是自然!”

他出去后伊儿近前,有些担心地说:“小姐,我看姑爷……”

“嘘——”6尔容掩住了伊儿的嘴,说:“不要胡说!不要胡说!不会有事的!”眼神之中却甚是不安!

李彦直也没在6府过夜,看罢妻儿就要回营去,不过既然来到,总得去拜见一下岳父。在6炳面前他就没怎么掩饰心中不安了,6炳见了,便问他出了什么事,李彦直心想这事还是让岳父心里有底地好,免得万一自己出事,妻子应变不及。幸亏翁婿二人有这么一番对答,竟让李彦直得了提醒,想出了个颠倒乾坤地秘策来!

 之二十三 诡转

6炳问李彦直何事忧心,李彦直将内阁勒令出兵一事告诉了6炳,又说:“当前京师实无一战之力!贸然进击,决计无法建功,只会惹祸!小婿上次取胜实属侥幸,这次出城,只怕就没那么好的运气了!”

6炳消息灵通,自然也知北京空虚,听了李彦直的话后问:“那照你说该怎么办?”

“拖!”李彦直说道:“拖到勤王之师大聚,那时就不怕俺答了。/”说到这里李彦直不自觉地朝东南一望。

6炳说道:“既然应该拖,那你就拖啊!”

李彦直叹道:“可是如今内阁勒令出城破敌,最难的是圣旨上下了死命令——只许进攻,不许和谈!当前是宜以兵威促使和谈,以和谈拖延时间,等到局势有利于我们再寻求一战,可这道圣旨却是乱指挥,委实叫人进退两难!”

6炳且笑且骂,道:“我说女婿,你怎么有些时候精明似鬼,有些时候却像少了根脑筋?内阁让你出城,你就出城啊,出城之后,你就是军中大将,到时候是该破敌,还是该怎么着,不就都由得你了么?”

李彦直一怔,6炳又说:“俺答到过大同的事情,京师别人不知,你我还是知道的,当时仇鸾是怎么对付俺答的来着?嘿嘿,你就依样葫芦,不就行了?兵是由你带,话就由你说!内阁既有能帮你说话的人,那只要你做的事能让内阁的人自圆其说,让陛下高兴就行了!至于你到底是在打还是在谈,嘿嘿——陛下号称天子。其实也是个人。又没千里眼,紫禁城外到底生了什么。你以为陛下真能一清二楚么?还不都靠我们这些人地嘴?”

李彦直给6炳这一提醒,幡然大悟,连道:“看我糊涂地!看我糊涂的!”他思维一转,原先觉得绝无可能地事便多出许多可能性来!

按照徐阶、李彦直既定的战略。当下敌众我寡,暂时来说宜和谈不宜攻战,但嘉靖定下的大方略却是要攻不要守、许战不许和,徐阶李彦直要拖。嘉靖却急着要见事功,两南辕北辙。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徐阶李彦直困于心中既有地战略思维,一时都扭不过来,尤其李彦直,他为官时的理念与为将时理念截然分开,为官时已能自觉地运用八面玲珑的手段,等到为将时便还是不自觉地恪守遵禀上命的武德。6炳却没这障碍,他不从政局兵法着手,而是一开始就以官场潜规则来考虑事情。

要说中国官场地潜规则。那可真有变黑为白、颠倒乾坤之功。其种种妙处一言难尽,然其基础原理有二。第一个叫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第二个叫说一套做一套。这两句话三岁小孩都懂,但有条件使用和能用好的人却不多。6炳提醒李彦直地便是此道!

这时李彦直被6炳点破关窍之后再以官术重新规划整个战局,心中便豁然开朗,再回到大营便不再忧心暗藏,而全是一副显胜券在握的气势,戚继光诸将见他胸有成竹,无不惊奇,或来问:“督军莫非已有破敌之计?”

李彦直笑道:“自然!”诸将便问何计,李彦直笑道:“你们但跟着我走便是!无需多问!”

诸将不测深浅,然李彦直有一场大捷在前面打底,近日又得官方为他大肆宣传,已有知兵善战之称,所以诸将对他就都有了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