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结果这承诺刚传到最后五座负隅顽抗的城市里,马上发生了很热闹的事。李、陆两家的政治首脑,一夜之间被手底下的士兵造反灭了门。然后五座城市毫不犹豫地开城门投降。
这些地魁的将领心说,总算是能安枕无忧地投降了。这一天,我们等的太久了。
第五百八十章 得胜也有烦恼
岭南自朝廷四月出兵开始,到八月中旬平定,前后历时四个月时间。顺朝长久未能根治的岭南军事势力,也在这一战后被彻底拔除。
朝廷前后出兵二十万,实际作战兵马有四万多,这一战,朝廷除了占领岭南百余座大大小小城市,还收编了地方势力近十万兵马,以及过百万的人口。这当中便包括南方少数民族的二十几万人口。
朝廷对岭南的平定,是岭南发展的一次契机,当然,在契机面前,所有人都想从胜利的果实中分一杯羹。几路兵马,还有岭南的少数民族,在战后都向刘愈表达了一些“诉求”。而“诉求”说白了就是想在分赃中多捞一笔。
土地、城市、财富、爵禄……岭南也算是地大物博,很多地方还未真正得到开发,谁不想多捞点土地资本?若是能当个安稳的南疆王侯,以后这岭南就是他说了算,自己在南疆建立个山高皇帝远的小王国,当个三不管的土皇帝……这种好事不但是那些投降的地魁头领们有这想法,连霍病这看似缺心眼的二百五,在战后也嚷嚷着让刘愈在岭南封赏给他一大片的土地。
平定岭南是在八月十七日,刘愈在之后几天,除了安排了一些简单的驻防事务,基本上没见什么人也没作出安排。这让军中上下看不出他的意图。
花集安代表军中的一些中立派来见刘愈,提出了大军早些北归的建议。刘愈跟花集安也说了说,其实现在重点不是何时撤军的问题,大军随时可以撤,但关键是怎么撤,谁来看守这片胜利的成果,谁能保证在这样一个满目疮痍的岭南不被利欲之心所蒙蔽,安心来进行战后的安抚而不是掠夺?
以刘愈认为,花集安会自动请缨。表示他自己能完成这重担。但花集安很聪明,明白何为激流勇退,他没有提出任何要求,也只是说出了一些基本的看法,比如说轮流驻军,建立轮防制;又或者是军政独立,在岭南建立大行省。花集安的建议虽好。但刘愈也没采纳,因为刘愈自己也有很多想不通的地方。
岭南平定下来,刘愈的烦心事反而多了。主要是各方对这片无主之土的垂涎,让他看到治理岭南的难度。
驻军,将意味着十几年或者是几十年后的岭南,或延续今日地方军事势力独大的格局。这场仗的意义就没那么明显。就算是朝廷能把权收住,也总有收不住的时候,因为这时代的统治者,历来是对边荒蛮夷之地不屑一顾,顺朝的继任者,未必会重视岭南这样一片地方。
在刘愈拿不定主意的时候,长安城方面来了信。是韩升写给他的建议书。其建议书用四个字来概括——休养生息。
韩升一直主张“非战”。
韩升希望刘愈早点结束顺朝对外扩张的格局,进行长时间的休养生息,以换得真正的太平盛世,而不是统治者口中说说的那种。
在信上,韩升还列举了这几年来战事,朝廷所欠下的税赋,及国库未来几年的亏空情况。朝廷是在借着百姓赋税的极端情况下,完成了平定突厥和岭南的两场战事。平突厥是苏彦任上最重要的一件事,而平岭南,则是新皇登基后的第一件事。用韩升的话来总结,这两场战争劳民伤财,百姓再也负担不起供养军队的重担,现在必须要将军队中的大部分将士卸甲归田,才能使朝廷的财政得到根本性的好转。
可刘愈也明知道。现在把战争的网撒的这么大,收回去,将意味着之前两年的战争白打了。
但无论如何,岭南收编的军队和人口。是时候要妥善处置。在平定岭南后,刘愈所下的第一条政令,便是解散地方军队,削其由军籍为民为。
为了让此事不引起军中哗变,刘愈用了一种很巧妙的“精减法”,及在岭南地方军中进行公开的选拔,指定标准来留下一部分兵马,而将大多数的兵马遣散。
这件事虽然看起来简单,但在岭南还是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地方势力十几万军队,除了被朝廷所灭的,还有近十万的兵马,朝廷说解散就解散,只给了很少的遣散费,很容易令军中上下引起很多非议之声。很多地方军都是想投靠朝廷,然后继续跟着他们的地魁首领为祸一方,现在他们从军人变成一个农民,军人的不满甚嚣尘上,一连几天,都有军中将领来请见刘愈来为此事说项。
将领的说项并没有改变刘愈的意志,军中一次严酷的选拔还是开始了,很多老弱病残被第一波遣散,然后是守备营,再到地方势力的精锐之师。朝廷选拔的标准过于严苛,以使得原来近十万将士,最终能过选拔的不到六千人,而这六千人,也不会留在岭南继续驻守地方,而是要被调往江赣和江南地区去驻防。
刘愈是不想让他们拿出原来的一套欺压岭南的百姓,尤其是那些少数民族的百姓。
适当的,刘愈也将原本江南一些地方的守备营调集过来,驻防岭南,然后在岭南六座主要的城市设立了军务所。
军务所驻兵是朝廷新军中的主力,刘愈会留下自己部下中值得信任的将领,分批次在岭南驻防,而六所军务所都听命于梅关的总衙所,梅关也成为岭南驻防的第一座重镇。
安排完这一些,刘愈虽然觉得还不能做到尽善尽美,至少是解决了暂时的心头之患。刘愈思归心切,而徐轩筑的分娩期将近,刘愈在外又是四个多月时间,长时间不能陪伴在妻子身边,也让他这个顾家男有些想家。
刘愈将走,柳丽娘自然也要跟着去往北方。而作为岭南少数民族最高头领的柳丽娘,其实在这些天也在为岭南少数民族的利益,跟刘愈争取着。
柳丽娘首先要争取的,便是在岭南建立一座真正属于少数民族的城市。而这座城市的地址她都已经选好,便是在蓝平地区,至于城市要建多大,她的想法自然是越大越好。
然后柳丽娘便在刘愈耳边吹起了枕头风,想让刘愈帮她,以及她身后的少数民族来完成这个宏图。
第五百八十一章 长女
苗人要建城,刘愈本不反对,可花钱费事的事他总要思虑清楚。其实刘愈也明白柳丽娘的意思,柳丽娘是打算征调岭南的降军来作为民夫,来为他们苗家筑城,刘愈肯定不会让她如愿。
“城你们要建,可以自己建。朝廷没有银子,也不会派工匠过来。”刘愈在柳丽娘面前直言不讳,“若是这城不着急建,可以等两年,等财税状况好转了,再建不迟。”
柳丽娘是聪明人,能听出刘愈话语中的敷衍,她适时地提出可暂缓建城的事。之后很长时间,两人再未就此事做任何的商议。
南方的事处理的差不多,刘愈便要回北方去了。女眷还留在建康城,而天子不在长安城也有一段时日,是时候带着家人回长安,安定朝野之心。而刘愈也收到来自建康城的信函,说是徐轩筑分娩在即。
刘愈匆忙做了一些交待,以花集安和齐方来负责在岭南建立军务所的事,而他则带着张无诸、霍病等将领北返,从梅关往北,直往建康城方向而去。柳丽娘并未同行,她会暂时留下处理少数民族的安置问题,从朝廷那边拿到分配给少数民族的生活之地,之后她便会与朵琳和米耳一同北上,但不会进建康城,而是直接去往长安城。
刘愈这次北还,不但是他个人的事,还把征南大军的大部调回北方,这也是为减少朝廷在南疆的军费开支。
这一路上,刘愈也在检讨这次征南的得失。虽然朝廷平定了南方,但关于苏彦的下落以及那股神秘的叛军,依然是没有任何着落,刘愈也能感觉到潜藏在身边的危险。现在好在一切边患之事都已经被剔除,他也可以安下心来全力应付背后的一切。
这主要便是楚王苏哲的力量。
成王败寇,换做以前根基不稳,刘愈也担心苏哲会借用舆论的力量收拢兵权把苏彦赶下台,但在刘愈明目张胆地把苏彦赶下台。应了天下人的骂名之后,刘愈反而不再担心这个,现在跟苏哲对抗,就是比谁的拳头硬。刘愈也作好准备,回到长安城便对一些旧派的大臣下手,以建立一个对他有利的朝局环境。
一行出发十几天,到九月十三。刘愈终于看见建康城的城头。刘愈迫不及待地带一部兵马进城,进城之后,直接带着身为医女的曲宁往行宫方向而去。刘愈在路上已经得悉,徐轩筑分娩便是这几天的事。
到了行宫內苑,见到了女官,刘愈才知道原来徐轩筑已于前日分娩。为刘愈诞下一个女儿。刘愈紧赶慢赶,还是迟了一天。
琪儿听说刘愈回来,匆忙带着几名宫女迎出来,见到刘愈丝毫不顾仪态地钻进刘愈怀里,呜呜咽咽哭了好久。
“不是你……姐姐出了什么事吧?”刘愈见琪儿哭的伤心,心下一沉问道。他之前也感觉出女官似有什么事隐瞒。
“徐姐姐昨日生宝宝,好像很痛……昨晚她已经好些了……”琪儿擦擦眼泪带着几分后怕道。
第一胎难生。这是女人的共性。尤其这年代没有剖腹产,女人只能自然分娩。
刘愈详问了身边的女官,在得知徐轩筑只是难产,并无大出血等要命的症状之后,才稍稍松口气。母女平安对刘愈来说已无苛求。
“走,琪儿,带我去看你姐姐。”
琪儿手拉着刘愈的手,两人往内宫方向而去。这时韩家姐妹也迎了出来,一起出来的还有琪儿的母亲林美人。因为琪儿老早便在外面等候,因而她也能抢先一步见到刘愈。
到了内帷,见到徐轩筑生完孩子一张惨白的脸,刘愈登时感觉心疼不已,走上前便坐在床沿上,拉着徐轩筑的手。
一旁的姆娘谄媚道:“王爷。母女平安,恭喜恭喜……”
刘愈真想把这女人一脚踹开,免得她来影响久别夫妻的重聚。
徐轩筑见到刘愈,脸上欣然一笑。脸色也好了许多,长久以来的担心似乎也一扫而空。在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