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死,凯泰从来就不怕。当初在战场上,枪林弹雨的,只要有一颗子弹没长眼,他凯泰早就去见列祖列宗了。可就这么不明不白地,作为两派斗争的牺牲品而莫名其妙地死掉,他实在有些不甘心。
冷汗顺着鬓角缓缓滚动,凯泰琢磨了一番,故意颤声道:“回禀太后,皇上还与臣说了一些话,但主旨确实都和练兵有关……”
复打量了凯泰半天,慈禧这才放缓了语气,“练兵的事是该好好去办。不过,我看皇帝这一段时间做事,是越来越急躁,而且好像还有一点别的意思在里头。这样吧,你且跪安。以后皇上再召见你,你再来知会我一声。”
什么叫‘好像还有一点别的意思再里头’?很明显,光绪拉拢自个儿而做的种种布局,全都一字不漏地进了老佛爷的耳朵!老太太驾驭大清国几十年,权谋手段无出其右者,这种自以为是的布局,早就让人家察觉了!如此想来,最好的结果就是帝后两派变作明刀明枪的实力比拼,而慈禧统治大清这么多年,就是到如今光绪明面上掌权,其势力依旧是根深蒂固,根本就不是一个光绪以及一帮子书生可以撼动的,可以想见,此番政权斗争,光绪与维新派必败!
而自己刚刚站错了队,那他日……
泰应了一声。见慈禧挥手让自己告退,颇有些像无头苍蝇一般连忙蹿了出去。京城短短一日,已经让凯泰一日三惊!他这会儿全没了主意,只想着离开,尽快的离开,躲到小站去。躲在自己的军营里头,好好睡上一觉,他日再行考虑。
懵头蒙脑地走着,突然从后头伸出了一只手拉住了凯泰。
凯泰一惊,回头观望,却瞧见荣寿那一张憔悴得有些惨白,脸色上写满了担心的容颜。
勉力一笑,荣寿道:“大侄子,好些时候不见了,姑姑送你一程。”
凯泰点了点头,二人就并着肩头缓缓朝外走着。这一路之上,荣寿始终咬着嘴唇,几次张口欲言,可偏偏碍着左右前后到处都是耳朵,而不得不作罢。
而凯泰一早就从荣寿的神色里头瞧出了不对劲。荣寿是谁?当朝的固伦公主,慈禧面前的红人!朝廷里头有什么风吹草动,荣寿肯定能在第一时间知道个大概。当初自己高调入京练兵,就是这位固伦公主一手造成的。多年的情谊摆在那儿,又是引着她的关系凯泰才落到了这步田地,提个醒也是应该的。
一路到了外头,荣寿只在临别之前说了一句话:“这才九月,天儿怎么就这么反常……记得多添几件衣服,大侄子……你走吧!”走吧!京城已经是一滩浑水,谁进来就别想干干净净地出去!荣寿一句话说完,甩了帕子,而后头也不回地走了。
颇有深意的一句话,更是让凯泰亡魂大冒次印证了自个儿的想法,一场宫变的氤氲已经酝酿成型,所差的,就是第一道惊雷划破天际!
在门口楞了半晌,凯泰随即快步走向自个儿的马车。到了近前,也不多言语,一挥手接过一名亲卫递过来的缰绳,根本就不做马车,上了战马死命地抽了几鞭,随即在一声嘶鸣中风驰电掣而去。
后头的一众亲卫不敢怠慢,急忙策马跟上。
“大人,咱们这是去哪儿啊?”
“回家!回小站,这京城老子一刻也不想待了!”
亲卫犹豫了一下道:“晌午就接了内阁谭大人的帖子,说了陛见完了请大人过府一叙,不打声招呼就走不合适吧?”
凯泰勒马,回手一鞭子就甩了出去。一声惨叫,鞭子狠狠地抽在了亲卫脸上,落下了一道红红的檩子。凯泰那股子丘八劲头上来了,怒道:“老子说回就回!他谭嗣同管不着,你博尔剂更管不着!这***什么朝廷,了不起老子回关东找大帅去!”
说罢,继续策马而去。只是那挨了打的亲卫,脸上却露出了一股子阴狠之色。
(*^__^*)
二八一命运的抉择(六)
光绪二十六年九月十三,养心殿东暖阁。
屋子里一具西洋钟滴滴答答地走着,年轻的光绪皇帝扯着一身西式礼服的衣角,对着镜子左右摇动身体,眼神里头充满了好奇与兴奋。他这身礼服,是年前德国亲王来访,人家亲王送上的礼物。平时也没有个穿的时候,只是放在珍妃寝宫里头做了摆设。可巧,今儿召见日本前相伊藤博文,光绪一时兴奋,突奇想穿了这身礼服。
上穿上这身礼服,当真是精神抖擞,乃一代革新雄主之态也!”旁边儿陪着的杨锐猛力地叫了一声好。一身衣服而已,穿与不穿也不能让人多根脑筋,可光绪穿上这身召见伊藤博文,这内里所蕴含的坚决之维新思想不言而喻。这就等于给了天下人一个信号,皇上绝对是力挺维新派!
杨锐这头叫好,那头伺候光绪穿着的小赵公公可就不乐意了,皱着眉头提醒道:“皇上,这衣服好是好,可您要是穿了,是不是有些不合体统啊?”
一句话让光绪愣在当场,他当日可是跟慈禧许下了诺言,再怎么折腾,不改祖制,不穿洋装,不减辫子的。真要是穿这身出去,回头传到慈禧耳朵里,他肯定讨不了好。琢磨了一下,有些惋惜地摇了摇头:“不行啊,朕穿着还是有些不自在。算了,拿朝服来。”
好半天功夫,光绪在一众太监宫女伺候下,穿戴好了朝服,出来便问道:“伊藤博文什么时候到?”
杨锐一躬身:“总理衙门派出的武弁早已出,这个时候想必已接引伊藤博文出了东华门吧?”
光绪显然有些兴奋难耐,又问:“你们说伊藤博文真会实心实意帮助朕吗?”
杨锐朝谭嗣同打了个眼色,后者接话道:“前日他亲口对康有为说,他愿意以他明治维新的经验来帮助我国的变法,愿将对日本国的忠心转移到对咱们大清朝来……”
光绪听了这话,反倒有些不安心,疑惑道:“他为什么这样做呢?甲午刚过去没多久,那时候咱们大清可是日本的死敌啊。”
谭嗣同回答道:“康有为也这样问过他,伊藤博文说,只有变法维新才能使中国强大,而只有中国和日本都强大了,黄种人的亚洲才能强大,才能和白种人的欧美抗衡……更重要的是,伊藤博文的死敌,不是咱们大清,而是北面的……西方人有句话,叫做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伊藤此来,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谁都知道,甲午一战,日本打了个惨胜,完全就是因为突然冒出来的关东军。从朝鲜到辽南,何绍明硬是用了不足日本半数的兵力,歼灭两个师团,打残一个师团,还逼得第四师团投降。日本维新二十年,加上皇室直属的禁卫师团,总共才七个师团,这么一下子就让何绍明的关东军吞了四个,如果不尽早议和,而且朝廷实在太过于忌惮兵力雄厚志向远大的何绍明,甲午鹿死谁手还说不准呢。要说伊藤博文恨何绍明,整个日本痛恨何绍明,说得过去!
光绪恍然,继而有些兴奋道:“伊藤博文是明治维新的主将,眼光不凡。等会儿接见他时,朕便当面封他为我大清朝的顾问!”
“皇上这个意思给太后说过没有?”这事儿光绪从没提起,杨锐有些奇怪道。
还没等光绪说话,谭嗣同已经抢着道:“不能说!太后本来就对伊藤博文心存顾忌,皇上给她一说,她必然反对,那就什么事也办不成了!还是如皇上所言,待会儿朝堂之上,文武大员面前,钦封他为顾问官,太后纵使知道,也已经迟了!”
启用伊藤博文,除了要用其丰富的维新经验,更重要的是要间接获得日本的支持。如今日本再不济,海面上还有一支亚洲第一的舰队,两年时间,厉兵秣马又扩充了几个6军师团。这股力量在亚洲来说,绝对举足轻重。有了日本人的支持,就凭荣禄手里头控制的那些草创新军,慈禧必不敢冒然对光绪与维新派动手。
光绪点头道:“复生说得对……”
还没等他说完,就听外头飘来一嗓子尖锐的声音:“什么事儿说得对呀?”
光绪不由得浑身一哆嗦,抬头望去,只见慈禧左手搭在李莲英平抬着的小手臂上,右手拿着块明黄手绢,身后跟着刚毅、怀塔布和几个宫女,款款走进殿来。
康有为自作聪明夜访日本使馆,殊不知一早就被有心人盯上了梢。刚毅、怀塔布又是京师又是天津卫的来回折腾,从荣禄那儿讨了主意,一天到晚什么事儿不干,就等着康有为他们跟日本人沾上关系。前天夜里康有为前脚进了日本领事馆,后脚兴奋的刚毅与怀塔布便连夜进了园子,将此事添油加醋这么一说,慈禧当时就炸了。随即这天一亮,便直奔紫禁城而来。
瞧着慈禧一脸似笑非笑的神情,光绪心中有鬼,惊得连忙跪倒,颤声说道:“儿臣给亲爸爸请安……亲爸爸怎么从颐和园进城来了?”
慈禧径直走到上椅子上坐下,悠悠说道:“来给皇帝道喜哇!”
光绪懵了一下,马上明白了慈禧所指,恐怕背着慈禧跟日本人拉上关系这事儿,一早就传到了慈禧耳朵里。心脏狂跳不停,但他仍然故作不知道:“儿臣不明白亲爸爸的意思。”
“今日个皇帝准备接见伊藤博文,不是喜事吗?”
“儿臣这是请了懿旨的。”光绪连忙解释。
不想,慈禧却冷哼一声:“我也没说你没有请懿旨,但这背后有没有什么猫腻就难说了!”
光绪站起来,嘴唇哆嗦着说道:“亲爸爸这样说,就让儿臣难办事了!亲爸爸如果不放心……”
“我就是不放心!”慈禧打断光绪的话,脸一变,咬牙道:“伊藤博文是什么东西?他是我大清的死对头!他来游历,你要接见他,我就一百个不乐意!但想着你是皇帝,什么事儿你做了主也就算了!没承想他还人模狗样的想当起我大清朝的家来了!我今日来,就是想看看,这个东洋鬼子在我眼皮子底下还能玩出什么花活来?小李子!”
“奴才在!”
“给我在皇帝座位后面放一把椅子,咱们也见见那个伊藤博文!”吩咐完毕,慈禧转头问向光绪:“皇帝你看这样行吗?”
到这个份上,光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