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直战斗到了最后一刻。就是这种精神,足以让何绍明敬佩。
良久,何绍明总算是率先开口了:“宋大人、伊大人,咱们打开天窗说亮话吧。你们知道我因为什么来,我也知道你们为什么堵在这山海关……真是天大的笑话,国家危难,统属于国朝的两支军队,却非得兵戎相见。”
宋庆苦笑道:“说到底,咱们跟何大人不一样,统带的是朝廷的军队。既然何大人明说了,那老头子也不打诳语了……何大人,我看你还是带兵回去吧。朝廷的事儿自然有朝廷做主,轮不到咱们这些统兵的插嘴。”
何绍明戏谑一笑,朝后一摆手,自有卫兵送上了血诏:“两位大人,我不知道你们得了朝廷什么章程,我也懒得知道。瞧好了,我这儿有皇上的血诏,点名让我提兵入京……你们要是拦着,那我就只能硬闯了。”
“何大人,您这是何苦?朝廷怎么个情形那是朝廷的事儿,咱们只管统兵打仗就得了。”
“打仗?还打什么?我千里回援辽南,刚到地方,朝廷就支撑不住要求和了,还打的起来么?”何绍明语气满是不屑:“两位也是打辽南出来的,跟小日本见过真章,你们甘心么?就眼睁睁瞅着小日本占了咱们的土地,拿了咱们的银子?摸摸良心,对得起那些战死疆场的兄弟么?”
一句反问,问得二人久久无言。作为军人,不能保家卫国,眼瞅着国土沦丧,只是是个爷们,这心里头就不好受。
可不好受又能如何?说到底,他俩不过是朝外的武将,根本参与不了朝议。整个军队,上到粮草补给,下到兵备军械,所有的都捏在朝廷手里。只要朝廷一句话,断了补给,几万大军不出一个月,必然土崩瓦解。况且,二人身边还有不少的人物在监视着一举一动,稍有不对,请了旨意就能拿下二人。
好半天,伊克唐啊才无奈道:“说到底,这江山也是皇家的……”
何绍明一听就炸了,他本来就讨厌这种论调。当即厉声道:“皇家的?笑话,他爱新觉罗家不要自己的祖宗基业了,还不许别人整治了?二位,眼下是什么时候?国战!日本大举入侵,水陆齐进,咱们输了,就得割地赔款。要不了几十年,小日本靠着这笔款子卷土重来,咱们就得亡国灭种!”
见二人脸色松动,何绍明添油加醋道:“过了这处隘口,京城近在咫尺,不出三日,何某定将这天翻个个儿,而后整饬队伍,带着大家伙儿重新跟小日本好好战上一场。二位,到时候你们要兵,我补!要饷我出!要军械,我给!豁出去一口气,跟小日本拼个你死我活。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百姓,也不枉咱们当一回军人!无论输赢,死后,咱们都是民族英雄!”
民族英雄!这四个字眼重重地砸在了二人心头。人活一世,草木一春,衣食无忧之后,图的就是个脸面。谁也不想死后让人戳着脊梁骨骂。何绍明这番话准准地抓住了二人的痛角,说得二人颇为意动。
“何大人,咱们也想,可朝廷……”
“矫旨!”何绍明打断道:“何某有皇上的血书,走到哪儿都占着天下大义!二位,往前一步虽然前途未卜,可起码对得起良心。退后一步,我敢说,二位绝对会后悔终生。直到临死前,对此还会念念不忘,琢磨着,重新站在这儿,重新选择一条路,又会是什么光景!”
二人已经被何绍明这番话激得热血沸腾。宋庆、伊克唐啊对视一眼,眼神里都写着一样的东西,意动!
何绍明瞧着他俩的反应,心里头暗暗得意。他这番话,可是足足琢磨了两天。要没有效果,那可就真丢份儿了。
“何大人,既然如此,那我们……”
眼瞅着话到嘴边,二人就要归顺,就听后头“通通”两声炸响,而后山海关城门大开,一队骑兵一股风一般地奔了过来。
哗啦啦一阵枪栓响动,何绍明的卫兵已经端起了步枪,准备应对对方的敌对举动。
“……怎么回事儿?”宋庆回望一样,随即茫然道:“何大人,这……这不是我们安排的。”
何绍明混不在意,大气地摆了摆手:“就那么百十人而已,两位将军莫慌,何某这点儿胆子还有的,且看他们要干什么吧。”
这会儿,那队骑兵似乎也发现自己冒失了,领头一人吩咐一声,当即留下了一大半的队伍,只带着二十几人奔了过来。
远远的就听见喊声:“圣旨到!关东军何绍明接旨!”
须臾之后,那队骑兵已经到得近前。何绍明一打量,笑了,老熟人啊!领头的不是旁人,正是被何绍明活生生从盛京吓跑到京城的荣禄。大半年不见,这位荣大人气色更胜往昔,将军肚也出来了,整个人富态了一圈儿。只是脸色不大对劲,除了疲惫,更有些恐惧的架势。
“荣大人,辽阳一别经年,此番再见,荣大人风度更胜往昔啊……兄弟先恭贺荣大人高升了,日后这军机首辅,那就是给您预留的。”何绍明这话听着像是马匹,可内里的讽刺意味十足。
也不知道荣禄听没听出来,这位主儿喘着粗气,连连对三人作揖。好半天才开口道:“先说公事,再叙私谊……何大人,圣上旨意,您下马接旨吧?”
何绍明一脸的不在意,笑吟吟地摆弄着马鞭,随口道:“念吧,我听着呢。”
荣禄气得脸色发白,偏偏不敢出言反驳。没办法,形势比人强,他荣禄再怎么有脾气,也得低头。深吸一口气,荣禄展开黄凌子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有内侍小德子者,窃取皇家物件,伪造圣旨,蒙蔽朝廷重臣,实属罪大恶极,而今已于菜市口处斩……盛京将军何绍明,公忠体国,战事至今,屡屡陷阵杀敌,实为国之栋梁……著,升一品顶戴,赏三眼花翎,御赐黄马褂,赏紫禁城坐车……即令该员,接旨之后,返还辽南,实心战事……”
荣禄迎着北风,好半天才念完,而后忙不迭地将旨意递了上去。顺带着,还将光绪的亲笔信送了上去。
何绍明用鞭末梢盯着脑门,翻来覆去地看着圣旨,心里头可就琢磨开了。瞧这意思,是给自己升官儿了?东三省总督,官儿不小啊。朝廷为了自己,可真是煞费苦心,连边禁都开了。眼下自己要是接了旨意,从今以后可就是东北王了。边禁一开,凭着自己的财力,不出十年,这关外之地,绝对会富得流油。
呸!琢磨什么呢?这慈禧是打算先稳住自个儿,而后再慢慢对付。眼下要是丢了这个机会,恐怕还要多等上若干年。自己一直以来的目标可就是推翻满清,还巍巍华夏一个朗朗乾坤。此刻还占据着天下大义,机会稍纵即逝,岂能因为一点儿蝇头小利就掉头返回?
拿定了主意,何绍明脸上挂起了戏谑的笑容,瞧着惴惴不安的荣禄,张口就要拒绝。正在此时,后头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魏国涛单人快骑已经奔了过来。
“大帅……”魏国涛双手将一封电文奉上。
何绍明展开一看,只一瞬间,脸色已经苍白如纸。这电报,是美国公使田贝来的,上头第一行就写了一个让人极其震惊的消息:威海陷落!紧接着还有第二个,俄国人很有可能南下!
比较起来,第二个消息更加让人震惊。历史已经在这儿转了个大弯儿,不再是何绍明所熟知的历史。日本发动了甲午,就是趁着各国牵制着俄国人,企图让俄国把注意力重新转向欧洲,从而得到了英国人的支持。英国扶持了日本,就希望日本能够通过一次对外战争,从而增加一定的实力。而后,才可以跟俄国人抗衡。
与历史上不一样的,由于何绍明的出现,日本人的进攻一开始就陷入了困境。在朝鲜,整整两个师团被消灭。日本一共才七个常备师团,一下去了两个,实力大损!俄国人尽管准备不足,可依旧看到了机会,此时,清日双方都无以为继,俄国人南下夺取他们梦寐以求的暖水港,绝对不会遭到阻拦。
就是如此,俄国人与昨日下午,由海参崴发兵,一举占据了釜山!
这条消息初一看似乎对何绍明极其有利,毕竟釜山就在朝鲜南端,隔着对马岛就是日本,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可何绍明知道俄国佬贪婪的天性,保不齐就有吞并整个朝鲜的心思。而且,大英帝国肯定不会坐视事态继续恶化下去,为了继续让日本抵挡住俄国,英国势必会对朝廷施加压力,迫使双方尽快停战议和。
也就是说,很有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满清就会宣布战败!
尽管何绍明极力稳定着心绪,可脸上依旧表现出了波动。放下电文之后,脸色已经是一片铁青。
对面,一直等着何绍明回复的荣禄,脑门子上不知是急的还是怕的,已经出了汗珠子。瞧着何绍明拧着眉头,开口小意道:“何帅……这旨意……您是怎么个章程啊?”
五六十岁的朝廷大员,对着个小年轻毕恭毕敬,这场面怎么瞧怎么后现代。而何绍明这会儿却全没了心思,他整个脑子都在继续地思索着,盘横着利弊得失。田贝在电文里估计,十日之内,议和必然达成。又是十天的限制,他要在这十天里头做出什么举动,才能力挽狂澜呢?“他妈的,穿越这活儿可真不是人干的!”
败,可定是要败了!而今,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将损失减到最小。再去京城耽搁时日也是无济于事。满清祸害了国朝两百多年,也不差这么几年。可万一日本胜了,得到了他们想要的一切,这历史,可就又回到原来的轨迹上了。
既然如此,也只能回辽南,而后用尽全力,赶在停战协议签署之前,彻底消灭日本第二军!也许,还有可为吧!
想到这儿,何绍明收了心神,瞧着荣禄担惊受怕,眼巴巴瞧着自己的德行,撇了撇嘴:“原来是一场误会……早说啊!荣大人,这紫禁城可是皇宫,怎么能出这么离谱的事儿?诶哟,你不知道,得了皇上被逼宫的消息,何某可是好几天没睡好,一路巴巴地就赶了过来……得了,既然是误会,那本帅就收兵了。”
“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