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就是中国特色吧。”林振华无奈地说道,“就像我们公司和汉华机械厂合作搞化工设备基地,明明就是股份制经营,非要说是联营,什么都不敢明确下来。现在这样做倒是无所谓,将来时间长了,挣的钱多了,肯定会出矛盾的。产权不清,日后必定是一摊子烂账。”
“说起你们那个化工设备基地的事情,我倒要跟你说说。”何海峰道,“这件事情,我们体改委内部也讨论过了,大家觉得,你们这种尝试非常有价值,尤其是利用国际市场盘活国内的装备制造企业,在我们当前非常有现实意义。中央领导的看法,和你还有几分相似之处,他们也认为你们的步子迈得太谨慎了,为什么不能直接一步就搞成股份制企业呢?”
“老何,你说什么?你说中央领导支持我们搞股份制企业?”林振华眼前一亮。
何海峰点点头道:“当初你搞汉华实业公司的时候,搞股份制的时机还不成熟,所以你们当时那样搞,多少还有点瞒天过海的意思。但现在,股份制经营这种方式,已经被认可了。几个月前,北京已经成立了全国第一家股份制企业,天桥百货。我们还去参加了他们的开业典礼呢。”
“国家能够容许的政策尺度,大概有多大?”林振华问道。
何海峰摇摇头:“目前我还不能明确答复你。不过,你回去以后,尽快地思考一下这个问题,拿出一个思路来,报到我这里,我从上面给你了解一下政策尺度。我估计,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的改革步伐会大幅度地加快,许多新鲜事物都会出现的。你也知道的,中央的政策永远都是落后于实践的,基层会推着我们往前跑。”
“太好了!”林振华以拳击掌,“这回我们可就能够放手地去做了。老何,我可告诉你,国外市场大得很,只要能够给我政策,我肯定能够把这一个化工设备基地发展成世界一流的重型工业基地,让什么伯明翰、底特律之类的都靠边站。”
何海峰点点头:“好个小林,心可真不小。不过,我现在真有点相信你的话了。这一次我比较忙,也没时间陪你了。过一段时间,你再到北京来,我带你去一些部门走一走,什么计委啊、机械委啊,多去认识一些人。要做工业,靠你一个人单打独斗可不行,要把整个国家的基础都利用起来。”
“一言为定。”林振华欣然道。
“吃饭啦!”何岚站在书房门口大声地叫道,“来晚了可就没有好吃的了!”
第二天,《人民日报》在头版刊登了国庆阅兵和游行的照片,其中一张便是林芳华等人拉着“小平您好”横幅的照片。这一来,林芳华的心彻底地放下了。照片能够登上人民日报,就意味着这件事绝对不是什么错误,她又开始暗暗地感谢哥哥给她出的这个好主意了。
让林芳华感到庆幸的,还有另一件事情,那就是金亚东给她和杜向阳、马杰等人安排的事迹报告会最终并没有开成。据金亚东解释,中央领导的指示是,这件事情不要与任何政治问题挂钩,不要刻意去宣传表彰,于是学校也就尽量地低调处理了。
林振华对于这个结果很是欣慰,他可不希望妹妹因为这件事而获得什么政治资本,从此变成一个政治人物。他对于妹妹的期望,是当一个好技术员,在工作上有所建树,家庭幸福美满。林芳华是一个天性纯真的姑娘,如果把她塞到政坛里去,无异于给小鸟系上金链子。
全总留着劳模们在北京又呆了两三天,分组学习讨论中央领导人在国庆阅兵和群众游行仪式中的讲话精神。这种学习,基本上就是把领导的一颦一笑都上纲上线到了高瞻远瞩的境界,然后让大家把想象力发挥到连领导都不得不仰望的高度上去。
林振华想到何海峰的观点,承认这样的形式主义的确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够改变的,既然你无法改变,那就享受这个过程好了。
好不容易盼到解散的时候了,各省的代表陆陆续续地离开北京。江南省的代表要坐京广线上的火车回南都,林振华向带队的冯士全请了个假,说自己到南京还有一些业务,请求不与大家一起走。
冯士全皱着眉头跟林振华讲了好半天,林振华最终才听出一个意思来,那就是说林振华要和大队分开走也可以,但他如果从南京走,车票就没法报销了。
“冯主席,我去南京也是出差,我的车票是能够在我们公司里报销的,所以,不需要省总工会负责了。”林振华说道。
“哦,如果是这样,那就没有任何问题了。”冯士全如释重负地说道。
唉,一张车票难倒英雄汉啊,林振华摇着头,告别了冯士全,登上了南下的列车。
林振华买的是去南京的车票,车过济南的时候,林振华拎着包提前下了车。他先到售票窗口改签了一下车票,然后转到汽车站,搭乘一辆长途汽车,颠簸几个小时,来到了一座风景秀美的小城。
城的面貌与林振华记忆中相去甚远,但这并不妨碍他找到了藏在深巷中的一个小院。
“请问,林绍明同志是住在这个院子里吗?”林振华在小院门口向一位住户打听道。
“林绍明?没有这个人啊。”
“没有这个人!”林振华心里一惊,“那薛桂秀呢?”
“没有听说过。”对方诧异地摇着头,反问道:“同志,你是不是搞错地方了?”
这不可能的,林振华在心里默默地说道。这是前世的他从小长大的地方,直到他十几岁的时候,这个院子才拆迁掉。如果一切正常,那么此时他前世的父母应当就住在这里,至于那个真实的林振华,应当就在他母亲的肚子里,不久就要降生了。
这个世界与他曾经经历过的已经有了一些不同。大的历史并没有改变,但与他林振华相关的那些事情,却已经被改变了。眼前这位住户,也不是林振华所认识的邻居。也许,他的父母和其他那些林振华认识的人现在正生活在其他的某个院落里,不久之后,也会有一个叫作林振华的孩子将要出生。但现在的这个林振华,却是不可能找到他们的,这就是穿越的规则。
这样也好吧,林振华向小院的住户道了个歉,说自己可能是记错了,然后便离开了这座小城,继续他的行程。
从今往后,他仅仅是汉华厂的那个林振华,与这座小城没有任何瓜葛了。
【220 血浓于水】
林振华去南京,主要是为了看看安雁,了解一下她在南京的生活和业务的情况。南京经销处现在对于汉华公司来说,重要性不大,汉华公司的主要盈利点是在海外市场。林振华关心安雁,纯粹是从朋友交情出发的。安雁生完孩子以后,在涛阳休养了一段时间,身体一复原,她便要求到南京去接替兰武峰的工作,对此,林振华也十分费同。丰华那边,安雁也的确无法回去了,一是与父母的关系闹得很僵,回去了也别扭。二是她未婚而带个孩子,回去了唾沫星子也能淹死她。而如果到一个无人认识她的新的城市去,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她只要说孩子的父亲在外地工作就足以解释,两地分居在那今年代并不是什么稀罕的事情。在兰武峰亡命天涯之后,南京经销处的工作一直是由原来的副经理周卫阳在主持。兰武峰自己做生意不怎么样,但选的人手却非常不错,也算是傻人傻福吧。周卫阳不但业务能力很强,而且为人城实。在明知兰武峰很难再回来的情况下,周卫阳还是兢兢业业地打理着经销处的业务,一分一厘的小账都记得清清楚楚,没有一点借机揩油的意思。在安雁到南京之前,林振华便交代周卫阳替她去安排住房。周卫阳费了不少力气,又借助了自己在南京的一些关系,给安雁找到了一处位于市中心的独立小院落。这处院落是解放前某位南京政府高官的私产,解放后由其一个亲戚继承,后来又被没收,改革开放后重新发还给原来的主人。房产的房主早已调到别的城市工作去了,觉得留下这处房产也没什么意思,便开了个一万多块钱的价格打算卖掉。在那时候,一万多块钱可是一笔不小的财产,很少有人能够拿出这样一笔钱来买房子,所以这所房子便一直也没有卖出去。林振华听周卫阳说趄这处房子时,连犹豫一下都没有,便吩咐周卫阳掏钱买下。在他看来,一万多块钱买一个市区的院子实在是便宜得像白拣一样了。把房子买下之后,林振华又让周卫阳找了几个人去把房子拾掇了一下。装修自然是谈不上的,但有些门窗需要修补,电路也需要检查和改造。周卫阳是个有心人,听说安雁是带着孩子来的,还专门让人在院子里做了小孩子玩的秋千架和小木马,这一举动让林振华对周卫阳不禁又多了几分好感。安雁带着儿子兰翔来到南京,婆婆兰大妈也随着一起来了。这个院子非常宽敞,院子里种着几棕大树,环境十分优美,安雁和兰大妈都非常喜欢。祖孙三代住在这样一个院子里,日子是十分牺意的。兰武峰这几年的生意,虽然不及熊立军做得那样好,但也存下了几十万块钱,在当年就已经是超级富翁的标准了。林振华把这些钱分别交给安雁和兰大妈保管,交代她们不必节省,尽管按最高的标准去安排生活。依着林振华的想法,安雁根本就不需要工作,她只要抱着一个存折,就可以天天带着孩子去逛公园了。南京经销处有周卫阳在盯着,一年还能有十几万的进项,安雁还用做什么工作呢?谁知,安雁并不是像林振华想的那种人。她到南京之后,先花了几天时间把家安顿下来,然后把孩子交给婆婆管着,自己便一头扎进了经销处,开始向周卫阳学习有关的业务知识,准备继续发展兰武峰的产业。林振华这一年来工作极忙,也顾不上到南京去看看安雁到底做得如何。他只是从安雁和周卫阳打来的电话中了解到一些情况,知道安雁已经开始全面接手业务了。老实话,林振华对于安雁能够做得如何,心里的确是很不踏实的,安雁与兰武峰同年,今年也才互岁。尽管林振华自己比他们只大一岁,做的事业比他们还要大得多,但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