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台下众北洋水师将官听了,又是三呼万岁。宁云心想:看来这光绪皇帝倒还不是个昏君,想起历史上的光绪,其实还算是一个比较年轻有为的君主,只不过生不逢时,政权一直被慈禧太后把握着,此次甲午战争其实也是一次帝后相争,皇帝一心主战,而太后却一心主和,如果战胜,光绪就更有说话的份量,可大大削弱慈禧太后的影响力,但如果一旦战败,就要议和,那时一心主战的光绪帝定逃不了一个主战误国的罪名。
想到这里,宁云不禁理解为什么光绪帝会如此高兴了。这时只听光绪又对李鸿章道:“李爱卿,听闻你近日里正于俄人商议要他们出面调停我们于倭人之间的战端,可是实情?”
李鸿间顿了顿,额头上不禁冒出了冷汗,要知他这样做本来是为了防止北洋水师万一战败而布的局,再加上以慈禧太后为主的主和派施压,他才暗地里于俄人商议过此事,想不到光绪皇帝不知怎的竟知道了。略加考虑便道:“回皇上,是这样,臣跟俄人商议的只是想让他出面劝劝倭人,识趣退兵,现下我们新胜,虽不惧他倭人,但是以我朝现状,仍是不宜大举用兵的好,能停戈则停………”
话还没说完,光绪帝就打断道:“李爱卿,你所说的也有些道理,但是我朝长期积弱不振,此战正是我朝扬威的一次好机会。再说凡事都靠洋人来调停,难防他日节外生枝!”
宁云在一边听的只点头,看来这光绪帝的确有点见识,知道靠洋人就等于引狼入室,可怜掌握大部分实权的慈禧太后却是死活想不通这点,心念至此,不禁更望痛击日人,来换光绪取得更多的实权。
这时一边的李莲英突然对皇帝说了些不知什么,只见光绪突然颓然一把坐在龙椅上,摆摆手对北洋水师一众人等道:“好了,朕还有很多政务要处理,就到此为止吧,太后还在御花园等着面见你们呢!”
明眼人一见就知道定是这太后身边的大太监李莲英用太后来压光绪,让他不要再多说了,虽然如今北洋水师打了一场大胜仗,但以次慈禧为首的主和派仍是闻洋人而色变,是以跟本不希望光绪再说下去了。
' 。。'
李鸿章也不亏是在官场混久了的老油条,见情势,忙拉着丁汝昌等人告辞道:“臣等告退。”一众北洋水师的将领们便跟着李鸿章和丁汝昌又退出了乾清宫。李莲英这时上前又引着他们往御花园走去。
半路上,李莲英突然在一僻静处停步,跟身边的李鸿章悄悄说了些什么,李鸿章闻言脸上虽然微微一变,但仍是对众人道:“太后不喜打打杀杀的,你们见了太后不要乱讲话,都知道吗?”
只要不是笨蛋,谁都听得出来李鸿章的意思,慈禧一心主和,如果在她面还说要继续和洋人打战一类的话,肯定会惹得慈禧太后不悦。而宁云此时心里在想:好个慈禧,等我们把日本彻底打败了看你还有什么话说!一听洋人就吓成这样。
李鸿章说完话,李莲英便带着他们又往御花园走去,宁云虽然去过北京的故宫,但是这皇家园林却是从没来过,里面的奇珍异草,想必也是宁云闻所未闻的了。
进了园子,果见里面郁郁葱葱,好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样子,可惜的是这片情景却是于时下国情完全不符。一进园,就见一条小径直通前面的一个凉亭,亭子里里外外围了很多宫女太监侍卫,中间一个大椅子上,坐着一个贵妇人,前面是一张小石几,上面摆满了各色水果,到是会享受!看样子此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慈禧太后了!
果然,只见李莲英上前那贵妇人道:“启禀太后,北洋水师一众功臣都带来了。”李鸿章和丁汝昌当即带头跪下,叩头道:“臣等见过太后,愿太后老佛爷千岁千岁千千岁!”包括宁云,其他北洋水师一众将官俱皆跪下叩头。
慈禧此时正用手捻起一粒葡萄,放进嘴里,听见李莲英的话,看了看北洋水师众人一眼,眼睛半睁半闭的道:“都来了啊?”
李鸿章忙道:“回太后,臣等都来了。”慈禧吃完一粒葡萄,又捻起一枚龙眼,道:“见过皇上了?”李鸿章又恭敬道:“见过了。”
慈禧太后这时坐起身来,又问李鸿章道:“哦,是吗,那皇上可有说什么话啊?”李鸿章这下颇感为难了,要如何跟慈禧说呢?照实说,太后定不悦,如果不说,太后也定会怪自己知情不报,头上冷汗不禁又冒了出来。
这时一边的李莲英突道:“回太后,皇上没说什么,只是大大的奖赏了一番北洋水师诸将领。”李鸿章感激的望了李莲英一眼,看来又得跟这李公公交不少的说话费了,便对慈禧太后道:“确如李总管所说,皇上真的没说什么。”
慈禧太后侧头看了一眼李莲英佯怒道:“这里是你说话的地方吗?”李莲英忙退下不再说话了。慈禧又对李鸿章道:“没说什么那就好,对了,你们这一战的确是打的好啊,大大的长了我们在洋人面前的面子,但是我朝并没好斗争勇之心,当务之急因该抓住这大好时机提出跟日人和议,这样就能化解争端了。”
宁云在下面听的直火起,什么太后嘛,简直就是畏敌如鼠,难怪逢战必败。这时李鸿章对慈禧道:“回太后,日人亡我之心一直不死,此次的朝鲜争端就是他们蓄意惹起,其矛头是直指我中华的!此战不好罢休啊!”
哪知慈禧却道:“李中堂,你这话也太危言耸听了吧,好了,不说这些了,我要你找俄人商量的事情办的怎么样了?”看来这慈禧太是一心想主和了的。其实慈禧这样做还是有另外目的的,现在全中国是她一个人说了算,虽不是皇帝,但却胜过皇帝,而这次战事之初,慈禧就一意主和,而光绪一力主战,如果真的打赢了这场战,光绪肯定会以此为要挟从自己手中抢回不少大权,搞不好到时就是自己下台之时,如此一来,慈禧怎么么会希望这仗打赢呢?当然她也不希望打败战,最好的办法就是议合了。
李鸿章闻言只得答道:“回太后的话,俄人说只要太后一句话,他们定会尽全力相帮,只是,只是……”下面的话却说不出来了。
慈禧急问道:“只是什么?你说啊!”李鸿章这才吞吞吐吐的道:“他们想要以在中俄边境修建越境铁路为条件交换。”
慈禧一听大惊,道:“你说什么?俄人竟会以这来做为交换条件?”李鸿章答道:“不错,这也是下臣一直没有给他们答付的原因。”
这慈禧想了一想,竟道:“只是修建一条铁路吗?其实还是可以考虑考虑,这样吧,你去跟俄人再商量商量,看能不能通融通融。”
这句话一经说出,不仅是宁云,所有的北洋水师将官都是窝了满肚子火,但却都是敢怒不敢言。
这时慈禧又道:“你们这次总算是打了个胜仗,又逢我的六十寿辰,就各赏银一千两吧。好了,没别的事的话就下去吧。”
宁云等一干北洋水师的将官此时早就不想再呆在这里了,听罢便跪了安,仍由李莲英带着出了御花园,再出了紫禁城。李莲英便不再送了,临走时,只见李鸿章硬是塞给他了什么东西,想必肯定是一笔数目不小的银票。
至此,进宫面圣的事情全部结束,众将领这时都如释重负般精神都放松了下来,李鸿章也不再要求众人仍保持原队形一起回去了,只是要他们各自回贤良寺就和丁汝昌先走了。
众将领中除了宁云,也有一些是第一次来京城,便相约结伴去游京城了。此时宁云仍是和邓世昌一起,只听宁云对着一边的邓世昌道:“邓大哥,你看当今光绪皇上如何啊?”
两人一边走一边闲聊,只听邓世昌道:“当今皇上我看还是蛮有做为的,只是,只是……”宁云虽然明知邓世昌想说什么,但仍是跟进追问道:“邓大哥,只是什么啊?”
邓世昌叹了口气道:“哎,生不逢时啊,生不逢时!”虽没说清楚,但是宁云却是听的明白,的确,如今的朝中两派,帝党大弱于后党,当然邓世昌要叹生不逢时啦!
宁云也叹口气道:“像慈禧这样长期下去,中国肯定会完!”邓世昌闻言紧张张的看了看四周,小声道:“小心点,别让别人给听去了。”随后又无奈道:“你说的又何尝不是啊,这也难怪,人家必竟只是满人,入关这么多年来,虽一直提倡是满汉一家,但是好事还不是次次先便宜他们满人,坏事却次次让我们汉人背黑锅!”
宁云知道邓世昌说的是实话,别的不说了,只看看近代中国所签的不平等条约,上面经常可见的一个名字就是李鸿章。因为谁都道这是卖国条约,谁签谁就是笨蛋,这也是近代有学者说李鸿章可怜的一个大原因了。
宁云听了邓世昌所说之话,也点头道:“不错,但是现在满清江山还不是推翻的时候,现正值我们内忧外患之时,当务之急应是先排外再安内,你说是吗?”
邓世昌听了宁云这席话,惊异的望着他神情一阵激动,小声叫道:“你到底什么人啊?就凭你这句话,定是干大事人!不过有些话你对我说了,就不要轻易对别人说,知道吗?人心险恶啊!”
顿了顿又道:“不过如果你真想干出什么大事情,别忘记了有你老哥我一份!”
宁云闻言,感激的望了邓世昌一眼,而两人的双手紧紧的握在了一起!也许正是从现在起,宁云算是正式开始了他在这个时空的传奇之旅。
第一卷 第七章 战事再起(修改版)
(更新时间:2006…9…10 15:49:00 本章字数:5706)
因日本新近大败,前线暂无军情,李鸿章便留北洋水师一众将领在京城小住几日。这日晚上,众人都在前厅斗酒,而宁云却对此提不起劲来,但邓世昌却是兴致正浓,自己闲着无事,便独自回自己的那间客房了,走在半路上,但见夜晚的贤良寺却别有一番格调,曲径通幽的小路两边布置着一些亭楼阁榭,被一棵棵参天大树点缀着显得特别幽雅。
出生现代化高科技城市的宁云几时见过这等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