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日之铁血河山-第2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这减少的储备并不是全部损耗掉了。有相当大一部分现在正在使用中。11军几乎每次作战都是恶战苦战,尽管战果大但是这损失那次作战也没有小到那里去,刘家辉又不喜欢日式轻武器,所以11军缴获的日式装备虽然多,但是除了火炮和掷弹筒之外,基本上都被刘家辉拿去换现大洋和物资了。11军自己内部装备几乎是寥寥无几。而拜11军的福气,九战区内的杂牌部队普遍换上了不少的日式装备。

在战斗中损耗大又对缴获的又看不上眼,而同时军委会给的补充又总跟不上消耗的速度。刘家辉想要维持部队的战斗力只能自掏腰包。再加上部队的规模越来越大,从当年一个师三个团扩充到现在的两个军五个师外加一个骑兵旅,这还只是军委会给发饷的部队,11军自行解决经费的部队还没有算在内。不断扩大的部队和与部队的扩编速度成反比的补充,让刘家辉手头的储备也就越用越少。本来以为能维持到抗战结束的储备物资,按照这个消耗速度下去,现在看恐怕能在维持两年就很不错了。

原来不喜欢日制武器和老式汉阳造步枪的刘家辉这次在严酷的现实面前改变了主意,在新成立的四个补充团中的两个改为使用缴获的日制武器,另外的两个使用原来他一直看不上眼的汉阳造步枪。这让湘北作战结束后,按照已经形成的惯例前来衡阳购买武器的杂牌军代表很失望,这次供他们能购买的武器数量并不多,只有很少的一部分。11军这次湘北作战的战果是历次作战中最大的,但是拍卖的武器却是历次作战结束后最少的。

这也是刘家辉的无奈之举,现在刘家辉甚至有些希望如果以后再打胜仗的时候,军委会奖励他的时候别再给他增加编制了,给点实惠的来点现大洋或是补齐战斗中消耗的装备比什么都强。按照现在的情况,增加一个装备残缺的师还不如将战斗中损耗的装备补充齐全。在刘家辉看来一个齐装满员的师的战斗力要比两个连步枪都没有几支的师高出不止一倍。一加一的结果不一定大于一。

当刘家辉把自己的想法和许洪亮谈起的时候,许洪亮居然也赞同他的意见。与其盲目的扩编部队,还不如将现在的各部队,补充完毕。虽然不可能达到西方发达国家的标准,但是最次也要恢复到战前的标准。现在国军中即便是中央军的精锐部队,其武器装备也仅仅是维持而已。国军本身在重武器和战术上就要远远劣于日军,现在在轻武器上与日军的差距也是越来越大。中日两军在装备上越来越大的差距使得国军在作战中付出的代价一次比一次大,但是战果的扩大却是相当有限的。

经过两个的紧张忙碌,国民革命军最新成立的一个集团军总算组建完成了。随着新兵的陆续到位,老兵的陆续归队,在湘北作战结束后,已经成为一付空架子的各师有如吹气般迅速恢复了元气。尽管元气恢复了,但是因为部队中新兵过多的原因战斗力却没有恢复。要想恢复原来11军的战斗力,最起码还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不过战区长官却给刘家辉一个定心丸,在今年下半年,第28集团军没有任何作战任务,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尽快恢复战斗力。

同样经过了近一个月的拖沓后,刘家辉上报的各级将领的名单也终于获得了军政部的批准。为了彰显对这支屡立战功部队的重视,在第28集团军的成立大会上,最高当局不仅派已经不在兼任军委会政治部部长专任第六战区司令长官的陈部长出席了成立大会,还派接替陈部长担任军委会政治部长的张文白中将率领庞大的记者团出席了第28集团军成立仪式。并专门发了一封热情洋溢的贺电。

第28集团军编成如下,集团军总司令:战区长官薛伯陵上将(兼任),集团军副总司令:刘家辉中将。集团军参谋长:许洪亮少将,集团军副参谋长:周俊杰少将,梁波上校。

第28集团军下辖整编11军,暂编16军两个军。11军军长刘家辉中将(兼任)副军长张恩华少将,军参谋长许洪亮少将(兼任)副参谋长齐家正上校。

11军下辖新编77师,师长聂思诚上校。202师师长孙信上校,暂编10师师长郑斌上校。

暂编16军军长高海宽少将,副军长关健少将,参谋长高晋上校,副参谋长李有根上校。暂编16军下辖两个师,预备90师师长关健少将(兼任)、201师师长史大辉上校。

这个28集团军有两个很明显的特点。第一点各师长除了关健一个少将外,其他清一色的全部是上校。另外一个特点就是这个集团军的所有团以上的军官除了他们那位基本上不到位的总司令外,其余军官的年龄和他们这个集团军的历史一样,年轻的吓人,最大的不过三十出头。单单从表面上来看,很难让人相信就是这支部队屡克强敌,打的日军心惊胆寒,在战场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成为一支让日军闻风丧胆的抗日铁军。

第一百八十一章 天诛行动(1)

在刘家辉长达两千多字的电报发出去不到两天,赵永刚的回电就到了。刘家辉以为自己的电报字数就够吓人了,没有想到与赵永刚回电的字数相比简直是大巫见小巫。为了保密起见拿着与赵永刚联络的专用密码本自己译电的刘家辉整整用了一天的时间才把这份长达两万多字特长电报译完。

累的差点虚脱的刘家辉看着这份废话足足占了一半的电报,脑袋整整大了一圈。如果赵永刚此刻站在他面前的话,恐怕刘家辉会直接扑上去一把将他掐死,免得留在人世继续危害人间。现在刘家辉肠子都快悔青了,干吗自己要没事找罪受,为了方便联系单独给了赵永刚一份密码。还为了保密起见这个密码只有自己和他两个人知道。

刘家辉知道赵永刚有些罗嗦,可没有想到他居然会如此罗嗦。看着电报上废话连天肉麻的有些吓人的话,刘家辉身上不禁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还有种严重恶心想要呕吐的感觉。

虽然感觉到肉麻的恶心,刘家辉还是为赵永刚字里行间表露出来深深的兄弟之情而感动。赵永刚首先在电报中恭喜刘家辉又打了一个大胜仗,并告诉刘家辉他的名字已经成为美国华语报纸的头条,也是华人话题中的热门人物。更是无数在美华人心目中的英雄。赵永刚甚至用打趣的语气取笑刘家辉道:‘如果他现在来美国,恐怕会被无数将他奉为梦中情人的华籍少女给生吞活剥了。”

除了这些无聊的话外,赵永刚还告诉刘家辉,他从美国政府的一些朋友口里得知,美国政府已经决定准备设置一条法案,为现在正在苦战中独立支撑欧洲战局,形式已经岌岌可危的英国提供军事经济援助。这个法案很有可能将中国也包含在内。这条法案很有可能就是刘家辉和赵永刚在后世所熟知的为整个反法西斯国家提供了战争资源的租借法案,

对此现在已经成为美国著名华裔商人的赵永刚嗤之以鼻。熟知历史的他对美国人这做法实在是不以为然。想要支援中国早干吗去了。不用多只要在中国人以劣势装备与日军的飞机大炮坦克血战的时候,美国人能停止对日本出口废铁石油橡胶等战略物资,就可以少牺牲多少中国人。

现在感觉自身受到了威胁,才开始对中国提供援助。利用中国人的鲜血拖住日军为自己备战争取时间,是否有些过于卑鄙了。赵永刚在电报中对美国人的这种做法大加鄙视。但是缺乏对政治军事深入了解,更擅长经济的赵永刚不知道的是美国人的做法要比他所看到的深远的多。

最让美国人担忧的并不是中国人能够将日军主力拖多长时间,为自己备战争取到多长时间。他们之所以在南京汪伪政府成立之后,加大了对国民政府的财政援助,是担心中国政府一旦败降,日军可以充分利用中国在人力和资源上优势,这局势就不是他们可以控制的了。

刘家辉很清楚在二战中,美国之所以采取先欧后亚的政策,一方面固然有美国人的根在欧洲的原因。另外一方面恐怕也有对日本人或者说对亚洲人从骨子里的看不起因素在作祟。

美国人很清楚以日本人的工业生产能力和贫乏的资源,也许在短时间内可以逞凶一时,但是时间一长绝对不是工业基础雄厚的美国人的对手。而工业生产能力远远高于日本的德国才真正是美国人的心腹大患。

在亚洲战场上绝对胜负的主要因素是海军。即便是日本人倾注几十年心血打造出来的规模庞大海军舰队,其规模也不过是与美国两大舰队中的一支实力相当。当年日本人倾注国力打的两场战争,击败了外表庞大实际却虚弱无比的满清政府和沙皇俄国,这其中固然有日本人全力一搏的因素,但是起决定因素的却是战场之外的东西,而绝对不是日本的国力优势。日本人先天的劣势决定了他打不了一场长期的战争。就象现在这场中日战争一样,如果日本人没有在九年前占领了中国工业最发达和资源丰富的东北,以及采取以战养战的政策,大势掠夺占领区的一切资源。三年的多的战争下来恐怕以日本的国力早就被拖垮了。也就是说维持日本作战能力的不是日本的国力,而是日本占领区丰富的资源。

日本人在工业基础和人力物力上的先天劣势已经注定日本人的胜利不会持久。美国人是占有绝对优势的。这才是美国人在两线作战的时候,将重心放在欧洲的主要原因。但是美国人这个优势是建立在中国人继续抵抗的基础上的。

如果中国人败降,没有了后顾之忧的日军挟持中国庞大的人力和资源在与美国人作战集中全部力量,这结果就不是那么好说了。中国虽然工业基础无法与美日相比,但是他的资源丰富人口庞大。一旦中国落入日军手中,被日军武装起来,对美国人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事情。

所以战略重心放在欧洲的美国人,在整个二战中对中国提供的规模与欧洲各国小的多的援助与其说用来与日军作战拖住日军,还不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