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895淘金国度 [校对版]-第8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蒋百里对这场战事的具体情况要熟悉的多,沉吟了一下道:“现在俄军龟缩防守,又拒不投降,如果不使用特种弹,不说我们可能要再伤亡六七万人,就是时间也会耽误太多,朗。帕多保守估计再顺利都需要五天,甚至可能达到十天。”

叶枫皱头越皱越深,七天拿下阿尔泰山口是叶枫下达的限时,整场战役也是以这个时间制定全盘作战方案的,若只超过一两天,可能还不至于影响大局,但多达五天十天,对大局的影响就很大了,山口城堡不拿下来,四十万阿军就不能妄动,便是阿尔泰西麓的王永胜和钱令昌大军也不能动,一要防山口城堡俄军趁势反攻,二到防吉尔吉斯东进军队。

这样一来,四十万大军被拖在阿尔泰,鄂木斯克的战事就成问题了,那里阿拉斯加现在只有二十万大军,而从乌拉尔和乌克兰调来的苏俄军队正源源不断开入鄂木斯克,虽然乌克兰主力还没到,但只加上乌拉尔的军队,鄂木斯克的俄军也有二十多万了,阿尔泰阿军不能北上参与围攻鄂木斯克,在乌克兰主力到来前拿下鄂木斯克的话,就可能出大问题。

叶枫也知道为了大局,不能再坚持特种弹的限制了,考虑了一下点头道:“看来只能同意使用特种弹,不过,最好不用太过歹毒的化学弹。还有,既然要用特种弹,那就必须保证两天内攻克阿尔泰山口”

第五卷 新世界之新秩序 第484章 战捷

第484章 战捷

1716年,沙皇军队的布霍列茨中校在鄂木河与额尔齐斯河交汇处建立了鄂木斯克要塞,奠定了西伯利亚最古老城市之一——鄂木斯克发展的开端。 17世纪下半叶,鄂木斯克要塞逐渐成为沙俄国家东部最大的建筑物。

1782年鄂木斯克成为托博尔斯克总督辖区的一个市。1822年设立了以该市为中心的鄂木斯克州,但1838年该州又被撤销。

1894年8月25日,第一列火车通到额尔齐斯河左岸。1896年3月,建成跨额尔齐斯河大桥,从车里雅宾斯克至新尼古拉耶夫斯克(即后世新西伯利亚,现阿拉斯加东俄自治区边境城市)的火车开始通车。

跨西伯利亚大铁路的建设为鄂木斯克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鄂木斯克成为交通枢纽,占据额尔齐斯河与跨大陆铁路干线交叉点的有利地理位置。一些欧洲国家和美国领事馆,以及大型俄罗斯银行分行正是在这段时间开设的。

1918年6月鄂木斯克市成为高尔察克白政府所在地。1919年红军占领了鄂木斯克市。因为阿拉斯加杀到鄂毕河东岸,占据了俄大片领土,鄂木斯克这个西西伯利亚城市反而成为了俄东线前线重点城市,所以红军占领鄂木斯克之后,将此做为中央型城市管辖,即等同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地位。

鄂木斯克市自成型以来,其中心就一直位于额尔齐斯河右岸,其大部分工厂、住宅,商业中心也都位于右岸,其左岸即额尔齐斯河以西即便是因为额尔齐斯河铁路大桥的修建有了少许发展,但也只能称之为郊区。

同时因其正位于额尔齐斯河与其东岸大支流鄂木河交汇处,所以鄂木斯克不单是西伯利亚大铁路沿线重要的枢纽,也是是额尔齐斯河沿岸最大的港口和最重要的公路枢纽。原本人口有超过三十余万,只是后来大部分随高尔察克东迁,鄂木斯克一度减少到不足十万人口,红军占领此地之后,迁来了十余万人口,又将这里的工商企业收归国有,提供了大量工作岗位,使得鄂木斯克这年余时间来似乎又恢复了大部分元气,人口短短时间内就几乎恢复到了近三十万。

可惜好景不长,鄂木斯克刚刚走入正轨,阿拉斯加大军就铺天盖地的越过鄂毕河,红军连战皆败,阿大军已经沿西伯利亚大铁路势如破竹般杀到了鄂木斯克城下。季米特洛夫到来后,大肆宣传全民抵抗,发动人民参加红军,大部分工商企业陷入停顿,数十万人挤在这个座城市中惶惶不可终日。似乎眨眼间鄂木斯克又回到了一年前的光景,混乱而破败。

但是这坐落于西伯利亚中心的城市是苏俄目前绝对不愿放弃的。按莫斯科的规划,这是俄罗斯重要的铁路枢纽,铁路通向鄂毕河,阿尔泰,吉尔吉斯,秋明,叶卡捷琳堡,托博尔斯克四五个方向。同时这座位于右岸的最大城市也将会是苏俄进入额尔齐斯东岸的桥头堡,这里也是苏俄目前各大城市中工商业基础较好的城市,莫斯科打算将这里建成一座巨大的工业中心,并成为苏俄威胁鄂毕河东岸阿拉斯加控制区的前沿和跳板,失去了这里,他们将只能被全部赶到额尔齐斯河西岸,未来他们可能将再也无法踏入额尔齐斯河,更不用说再通过这里去夺回鄂毕河东岸的失地。

正因为如此,即便是在俄共(布)中央决定可能放弃托博尔斯克,放弃塔拉,放弃德斯克,放弃阿尔泰,甚至放弃鲁布佐夫斯克,库伦达的时候,却在鄂木斯克聚集了从德斯克,鄂毕河西岸各城镇撤出的十余万军队和数万赤卫队,还从乌拉尔紧急抽调了全部军队近十余万人向鄂木斯克增援,从乌拉尔而来的军队可不是所谓赤卫队,而是全部都是真正的红军,真正的**士兵。当然,根据莫斯科的命令,在乌拉尔除了正规军队,同样要征招大批新兵。

但即便这样一来,鄂木斯克可能短短时间内聚集了近二十多万大军,莫斯科也仍然不放心,根据莫斯科俄共(布)中央的命令,季米特洛夫来到鄂木斯克后下达了绝不后退半步的命令,同时征招城内外及邻近地区所有年满18岁到50岁的男人参军,任何拒绝参军的都会被当成反**分子被处决,与此同时从欧俄征调的乌拉尔新兵则通过铁路正源源不断的进入鄂木斯克。

“咣兹、咣兹”

闷罐车厢内只能听到火车晃动的声音,关上窗和铁皮门,车厢内一片漆黑,车厢上壁有4个小铁窗可以通风。车厢内那些穿着灰色军装、头戴着布琼尼式军帽地士兵们早已饿的饥肠辘辘,上一次吃饭已经是三十多个小时前在叶卡捷琳堡火车站的时候,随后得到的供在路上充饥的黑面包早在十几个小时就已经被这些士兵们吃完。

车厢内的士兵们听着蒸汽机车地声音,不时的抬头朝车厢顶上看去,尽管头上也是桦木制成的车厢,但是厢顶随处可见的弹孔和车厢内伤员的呻吟声。征示着这些还未到达前线的士兵们已经遭受了重创。

看着那些弹孔,他们的眼神中流露出了些许恐惧,自从火车经过秋明火车站后,火车总会遭受那些“阿拉斯加侵略者”的飞机的扫射和轰炸,车厢的顶上弹孔就是阿拉斯加飞机扫射后留下地痕迹。

“咔、咔、嘟……”

听着蒸汽机的轰鸣声,就那么半睡半醒的卧在一起地士兵们也不知这是在那个站点,火车停了下来,士兵们透过钉着倒刺铁丝网的窗口朝外望去。这里不是火车站,而是一片开阔地,在开阔地上几十辆卡车停在那里。随处可见穿着灰色军装的红军士兵或脖系红布条的赤卫队员。

随着指挥官地命令。被铁丝拴死的车厢门上地铁丝被士兵用钳子钳断。伴着“哗啦啦……”地声音。

车厢门被打开了,那些站在车厢旁地士兵们看着眼前地开阔地。听着远处传来地炮声、枪声。而带着恐怖的他们犹豫着是不是应该跳下车去。

“快到尾车厢领取武器”

站在车厢旁的指挥官手拿着手枪伸手从火车上把惊恐不已地士兵们拉下了车。同时大声地吼叫着。而一旁举着红旗地指挥官则大声吼叫着让士兵们跑快一些。并不时地朝头顶上看去。一但这处临时停车点被阿拉斯加空军发现。随之而来地就会是一场轰炸。燃烧弹、高爆炸弹、阿军的轰炸机会把一切炸弹扔到他们的头上。

那些士兵们像是被赶牲口一样被赶到了列车地尾部车厢。敞篷地车厢内装满了叶卡捷琳堡兵工厂生产的步枪。这些崭新的步枪都是在叶卡捷琳堡火车站时被装上列车的。

“拿好你们地武器。快下一个”

站在车厢上分发着武器地指挥官们大声的喊叫着让这些士兵加快速度,车厢旁拿着步枪地士兵则用枪托推嚷着这些一路征召的新兵。

“乌里扬诺夫同志命令:绝不后退半步,俄罗斯人民要争取民主和自由,绝不能沦为帝国主义入侵者和他们的奴才、无耻的卖国贼高尔察克和佩佩利亚佐夫的奴隶,……”这个时候,他们可不管实际上高尔察克早已经不掌权了,即使掌权,高尔察克的军队也早已经成为阿拉斯加正规军的一部分。不过红军才不管这些,他们需要的是煽动的力量……需要一个发动群众的理由,除了入侵者,反对那些前帝国军官再次杀来就让他们的抵抗多了一些动力。

拿着白铁皮卷制的喇叭的政治委员大声的喊叫着,为这些从乌法,彼尔姆,伊热夫斯克,叶卡捷琳堡,秋明等地征调来的士兵们做着动员。指挥官们则赶着这些刚刚领到一支步枪和四排子弹的士兵进入了森林,从那里朝十几俄里外的鄂木斯克赶去,在森林中他们可以更好的避开飞机的轰炸。

“一步也不要后退”

“同志们前进为了苏维埃为了俄罗斯”

“我们绝不当残暴的沙皇奴隶我们强烈反抗帝国主义侵略者,我们不做亡国奴……”站在路边手扶着红旗的政治委员们大声的为这些新到的士兵作着动员。而周围的指挥官们则拿着纳甘转轮手枪或毛瑟手枪警惕盯着这些新兵,以防止他们逃跑。当新兵们进入森林朝城区行军的时候,总会有一些新兵逃跑,他们必须要用枪和子弹去阻止这些胆小鬼,打消其它人逃跑的念头。

“俄罗斯苏维埃政权的未来是生存或是毁灭西伯利亚领土的安危全部的希望都寄于鄂木斯克是否能够抵挡侵略军和他们的白军狗腿子的进攻任何企图后退的行为都将被视为对苏维埃、对广义派、对俄罗斯的背叛所有企图撤退的指挥官和士兵都将接受人民的审判,并被依照战时法律处决乌里扬诺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