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玉国没有多想什么,回答道:“我打算退回湖北。”
“可是,那坚守宜宾之事,韩师长打算怎么交代呢?”孙建业又问了一句。
“宜宾之地,单单靠我两个旅完全是不可能守得住,我只不过保存了生力才提前撤退的。”韩玉国不假思索的说了道。
他知道孙建业是想拿北京颁布的军令来压自己,只是自己是直系冯国璋的人,用不着给段瑞脸色看。
孙建业微微笑了笑,对自己的副官喊了到:“小六子,把今天的电报拿过来。”
副官马上送来了一份文件递到了孙建业的手里。
孙建业走到韩玉国面前,把文件搁在了他的面前,说道:“韩师长,这份电报是今天早上从湖北发过来的通电,也许你今天把部队都收拾好了,所以电报员没有收到这份电报。不过无妨,韩师长您先看看吧。”
韩玉国有些意外今天早上确实让部队全部做好了撤离的准备,连防区都和孙建业的1团交接了,电报员自然把电台都拆装打包。他拿
业递过来的电报文件,简单的看了一遍,脸色不起来。
电报的内容很简单,冯国璋终止与南方和谈,任许段瑞调兵武力镇压南方军阀。
原来早在12月24日这一天瑞在天津召开了“天津会议”,拉拢了直系内部主战派的曹,同时派出了徐树铮北上迎接了奉系首领张作霖入关了。张作霖已经在12月底的时候军三万进入关内,进驻唐山。
这个举措直接威胁到人在北京的冯国璋。虽然冯国璋在北京有两个师的兵力,但是面对张作霖的三万大军及徐树铮等系部队,依然感到势单力薄。现在冯国璋有一种自身难保的感觉,自然只能敷衍南方和谈之事,任由段瑞增兵四川、湖南等地了。
“怎么会呢?冯总统怎么会停止和谈呢?”韩玉国忍不住问了道。从护法战争开始到现在冯国璋一直都在极力主张和平,阻扰段的武力镇压计划。现在却突然终止和谈,很明显就是对段瑞妥协了。
韩玉国在心中由的明白了过来,难怪前不久发电报给湖北,湖北那边的回复如此模棱两可!
孙建业叹了一口气,说道:“相瞒韩师长现在身在四川,自然不知道北京发生了什么事。就在六天前树铮北上请出奉系张作霖带兵入关了。系现在已经撕破脸,要与胁迫冯总统承认对南方动武了。”
“有这等事?”韩;更是大惊。
“除此之外隶督军曹已经派佩率领北洋第三师进入湖北了。吴佩上就要投入到川湘等地,增援刘存厚来反击靖国联军。”孙建业脸色很认真的说道。这些消息都是由特勤处及时发到四川来的所以他才能这么快得知这么多消息。
“这些消息都是真的?吴玉帅真的已经到湖北了?”韩玉国有些不太相信的问道。
孙建业笑了笑,说道:“难不成我还骗师长你吗?韩师长如果要核对这个消息,完全可以马上去把电台装起来,然后去问一问湖北当局就一清二楚了。”
韩玉国心中渐渐凉了一,这一会儿说不打,一会儿又要打,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不过他现在很相信孙建业的话,也许冯国璋的确是因为受到了系和奉系的威胁,才迫不得已决定与南军开战。
好在不管怎么样,就算现在明确是要开打也算为时不晚。
“唉,这北京方面的决定总是让我们下面为难,先前说主和,现在又要打,这不是折腾人吗?”他重重的叹了一口气,继而看向孙建业,“孙师长,还多亏你把电报拿给我看,要不然玉国这次撤回湖北,弄不好还成罪人了。”
“韩师长的处境我是明白得很呢,这北京政府原本在国际国内都是为正统,却偏偏内部派系众多、争斗不休。如果大家都和和气气团结一致的话,这中华大局早就定下来了呢。”孙建业呵呵的笑了笑,他的话虽然很理想化,但是却道出了北洋年轻一派军官们的想法。
“那玉国马上把部队重新调回来,助孙兄一臂之力,固守宜宾。
”韩玉国站起身来,语气坚定的说了道。只有上峰下达的目的明确,要攻要守他韩玉国还从来没怕过。
孙建业连连的摇了摇手,说道:“瞧韩师长说的,我孙建业可是来助韩师长一臂之力的,岂敢喧宾夺主?”
韩玉国笑了笑,心中倒是很感激孙建业还是很摆明立场的,他说道:“那好,有劳孙兄了。”当即,他起身离开了孙建业的指挥所,去把部队都解散,按照原来的驻防区域重新布置了下去。
同时,1师部也布置下来了,为了统一战线、统一策略,韩玉国和孙建业的指挥所合二为一,融在一起办公。当然为了避免两军有矛盾和冲突,孙建业甘愿做为韩玉国的副手,推举韩玉国为宜宾战线的总指挥。
至于四川招讨使、长江上游总司令吴光新,因为他没有嫡系部队,只能干瞪眼在一旁看着,组织市政进行后勤补给方面的工作。虽然他本人很傲慢,但是经过韩玉国弃守宜宾这一闹,倒是让他也明白了过来,如果没有韩玉国和徐邵文,自己这个光杆司令只能拍拍屁股逃跑了。
————————
宜宾的局势算是稳住了,在1月7日的中午,萧安国在南溪下令33旅开始渡江。
好在两个月前刘存厚为了方便山东15师南下所准备的船只和木:子都在州,一天的功夫就全部调到了南溪。段云峰的33旅渡江非常迅速,仅仅一个下午就全部来到了南岸。而配合行动的还有特勤处的黔小组,这些特工负责为33旅打头阵,消灭王文华布下的探子,为33旅提高隐蔽性。
其实早先孙建业和萧安国连夜讨论作战策略的时候,曾经想过大张旗鼓的渡江,然后浩浩荡荡的向长宁扑去。这样的做法虽然打草惊蛇,但是却能让在长宁的王文华紧张。
王文华的混成旅虽然是旅级编制,但是在民国初期的旅队还从来没有满编过的,充其量只有多人两个团的配置。但是徐邵文的33旅却是真真意义上的满编,辖下3个团,兵力达到6000人,并且装备精良、士兵素质普遍要高一截。
如果王文华真的与33旅硬碰硬,肯定会吃亏。所以在得知33旅朝长宁袭来后,他自然会第一时间向龙云元发电报。这样一来,龙云元的主力部队就会慌张,一面要打宜宾,一面还要考虑后勤物资会不会被截断。
———
注:龙云曾经用名龙登云、龙云元,在1920年后才改名为龙云。文中的龙云元即是龙云。
第一章 长宁县之战1)
是萧安国和孙建业从另外一方面多加了一个心眼,人不单单是靖国第三军,在遵义还有贵州靖**虎视眈眈。如果短时间内不能造成王文华所部极大的创伤,这些敌人留到日后总是祸害。
33旅到达南岸之后,段云峰下令辖下的三个团,兵分三路,连夜快速行军,包围长宁县,尽可能一击打垮王文华的旅。
小组已经把王文华旅在长宁县分布的位置标记出来了。长宁县是川南典型的山沟县城,道路崎岖蜿蜒,而且乡里乡邻的村落隔得距离也很远。王文华的一个旅以营为单位,在长宁县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部下了严密的圆形阵势。
正是因为王文华部署的严密,所以特勤处没能深入到县城,但是单单看这个精密的架势,就可以猜出王文华根本就没有打算参与进攻。既然如此,那么王文华唯一的作用的就是牵制南溪,同时建立支持前线的物资基地。
33旅的97团是前锋团,在特工的帮助,连夜行军好在没有迷路。97团宛如神兵天降,直接出现在了长宁县北边的佛莱山,与防守在这里的王文华部两个营交起火来了。
王文华治军还有方,在深夜里这两个营都保持着警惕,但是对于这突如其来的突袭,而且还是敌人的兵力还是两倍以上,很快就被强大的火力压制下来了。97团团长指挥部下敌人两个营防区中间突入,直接切断了两个营之间的连接,然后左右开工同时吃掉两个营。
只不过战斗并不是很顺,黑灯瞎火对于敌人来说很不利,对于97团来说更不利。在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发动包围的的士兵很快就迷路了。有的排在冲锋的时候,甚至与敌人擦肩而过都不知道;有的连更是把火力集中敌人的后方是射击的方向却是朝黑漆漆的反方向乱打一通。
好在夜袭并有持续很长时间,天色渐渐亮了起来,佛莱山的战火又进入了**。97团和王文华两个营都看清楚了对方,甚至有的部队和敌人仅仅只隔着一条小河沟。
面对武器精良、配备重轻机枪的97,王文华的两个营很快就放弃抵抗,开始撤退了。
97团团长没有打算放过这残部留下一个营负责在佛莱山建立团部和看守俘虏,另外三个营全力追击敌人。这并非是97团长莽撞行事,而是做为前锋团进攻的目的。他的任务就是搅乱王文华的圆形防守圈护另外两个团从左右直插长宁县城。
三营穷追逃兵不舍。一直追了十多里地路。沿途击毙和俘获了又一批敌军。
了中午地时候。在长宁县地王文华得知了突袭地事情。他急匆匆地走进了旅部大厅厉声地问道:“查清楚敌人是哪一路人了吗?”
王文华地副官应了道:“三营和六营地兄弟们刚刚回来。陈团长正在询问经过。”
“逃回来多少人?”王文华脸色很死沉。但是做为未来系军阀少壮派地领袖人物。他还是表现地很冷静地。
副官不敢怠慢。马上回答道:“刚才粗略地看了看。大概只有两三百号人部分还是负轻伤地。”
“什么?两个营只逃回来两个连?”王文华脸色一下刷了下来。他在大厅里来回踱起步来海中快速思考着应对之策。
他现在差不多已经猜出敌人是谁了,但是他甚至不敢相信邵文的33旅竟然敢渡江过来主动发起进攻。难道龙云元和刘显潜的大军压境,依然不能给他们造成压力?抑或是徐邵文这个疯子本就不把龙云元和刘显潜放在眼里?
王文华有一种感觉,长宁县是守不住了,既然徐邵文的33旅能神不知鬼不觉的摸到这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