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独孤家族和于家两个豪门为主的这些豪门大户,被皇帝毫不留情的连根拔起,成为了本朝第三次大清洗案,牵涉的家族达到数以千计。其中独孤家与于家正是当初西魏八柱国家之一,独孤氏更是本朝独孤太皇太后的家族,而于家也是当年隋开国之时拜太尉的幽州总管于翼家族,其父亲于谨也是西魏的八柱国之一,于家在本朝也被列为三大门阀之一,与李穆家族、韦孝宽韦世康两大家族并称,先前李、韦两家先后倒下,如今隋初三大门阀最后的于家也倒下了。
“一群蠢货啊。”高颎叹气,他当初正是看出来了这位皇帝的手狠,又强势,才最终激流勇退。不但保住了自己的家族,甚至退下去后还捞了一个世袭实封齐国公爵位。可那些恋栈不去。还一心想要维持着他们在西魏北周隋初时的那种关陇豪门的威势,那简直就是在作死。为了区区一点税赋。结果却身死族灭,他们那些三朝以来积攒的大量钱财和土地,如今却全都被皇帝直接没收入官。家族重要人物皆被处斩,其余族人流放边疆,什么都没有了。
这些人肯定都后悔了,只可惜没有后悔药吃。不过高颎也在感叹皇帝真下的去手,太皇太后这才去世不过半年多点,皇帝就把独孤家族给连根拔起了,真是半点情面都不讲啊。
关陇集团算是完了。当初宇文泰首创府兵制度,以武川将领为主的八柱国家和十二大将军的超然,最后形成了关陇集团这一顶级势力,三朝的君臣将相莫不出于这一集团,盛极一时。可进入新朝之后,当今皇帝却依靠山东豪杰为主,用新兴的山东豪杰与关陇集团平衡,皇帝专注打压关陇集团,尤其是对府兵制的毁坏。更是夺去了关陇贵族们生存的根本。连着三大案,关陇集团虽然还剩下了一些早就坚定站在皇帝一边的家族,可他们已经只是做为贵族一员存在,而不再是关陇集团的一员了。
高颎接着翻看报纸。又看到了一条重要的消息,敏锐的他立即知道,这应当是皇帝给予关陇集团们最后的致命一击了。关陇集团以后真的再无复起的机会了。皇帝宣布,将在今年举行科举考虑。科举考试本是高祖时创立。每年一度,并不新鲜。虽然开创了一个新的取士任官的途径,可每年录取不过寥寥数人,最终也往往只能是担任一些闲散的低职,对于当初以关陇集团为主的朝廷来说,根本形不成半点动摇。可现在,皇帝在报纸上这么大张旗鼓的要推行科举,很明显绝不会那么简单。
他放下了筷子认真看下去,果然如他所料,虽还叫科举,可却已经与原来朝廷的考试完全不一样了。
按报纸上所宣传的,将在今年秋开始全国考试,先各县进行县试,县试合格录取者,最后参加州试,然后参加每省的省试,这三级考试的录取者分别被授予童生、秀才、举人的头衔,取得童生可以进入州县的官学进学,优秀者还能获得奖学金,朝廷提供奖金和口粮。而取得秀才的士人,同样能进入官学进学,并且秀才还拥有了进入各地地方做吏员的资格。而一旦成为举人,则拥有了做官的资格。省试中录取的举人,在年底入京,于第二年的二月初举行,朝廷的科举只考进士一科,皆采取糊名考试阅卷,三年举行一次科举,每科最后会试录取进士五百人,会试后再由皇帝亲自主持廷试,排定名次。进士及第之后,将进入朝廷的太学进行为期两年的学习,学习政务律法等,期满成绩合格后由吏部铨选任官。
高颎越看越惊叹,皇帝的这个科举绝对是个大杀招。这个科举制度和原来的制度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可以说只剩下个名字是一样了。首先就是这个科举分级考试,县试、州试、省试、会试、廷试五级考试,最后考出童生、秀才、举人、进士,虽然改原来的一年一次考试为三年一次,可这规模和原来完全不同了,原来一年一次,拥有多科,可所取者数量很少。但现在这五级考试,一科最终将录取五百名进士。不说这五百进士都拥有了铨选任官的资格,甚至就连省试中取者举人,也一样拥有做官资格,连州试中的录取者秀才都拥有为吏的资格。
一直以来,做官的资格都是极其重要的,称之为国之根本也不为过。汉时的举荐制度,举孝廉,晋时的九品中正制,无不围绕着这个为官资格争夺的厉害。关陇集团为什么能几朝兴盛?最重要的就是他们拥有一项极重要的特权,那就是承荫制度,中高级官员的子弟一般都拥有承荫入仕的资格,也就是说这些官员们的儿子,不需要有什么特别的才能本事,到了年纪,就可以当官了。哪些一来,他们就垄断了官场,世代把持着官职权力,最终形成了贵族门阀政治,在新皇即位之前,那些李韦于长孙窦等豪门,每个家族都有上百子弟担任官职,形成一个个门阀。
可现在,皇帝一面不断的打压那些豪门,削他们的勋爵,减少他们承荫的资格,同时却又大开科举,不限门第不限身份,不管是农夫之子还是工匠之子还是商人之子,只要三代以内身家清白,没有刑事犯罪的纪录,都可以参加科举,而且科举考试相对公平公开,糊名考试,糊名阅卷,不再有科举考试需要荐举的环节,全凭才能。这使得那些原来根本不可能入仕的人有机会进入官场,而且皇帝给的名额极多,不再是几个几十个,而是三年一科,每科录取五百进士。且不光是只有进士有做官资格,举人同样拥有了做官的资格,而朝廷每科省试可能要录取三倍进士的数量的举人,也就是说每科起码录取一千五百人左右举人。如此一来,每三年一期的科举过后,就有一千五百举人和五百的进士拥有了做官资格,就算减掉考中进士的那部份举人,平均下来,每年新获得的为官资格的士人将超过千人之多。这么多的人进入官场,哪怕从最低级的职位做起,那用不了多久,他们也将成为朝廷官员的主体,以后靠举荐、承荫入仕的,也将只会成为极少算了。
这个制度将彻底改变朝廷的官员成份,政治格局。
很明显,这新科举制度谁受益,谁受损?不用说,自然是那些原来的普通百姓,那些农工商之子,原本根本无机会获得为官资格,进入官场,可现在只要通过读书,参加科举,就有机会成为官员,再不济,也能做个吏员。而原来的豪门呢,虽然他们也能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做官资格,而且凭借着家族条件,家学渊源等还机会更高一些。但与原来不需要通过考试,就得得到做官资格一比,机会明显就是大大下降了。必然能承荫入仕跟得靠考试录取,甚至科举考试中还无法利用各自家族的关系为自己增加机会,这无疑是对他们的重击。
朝廷的新军制,使得府兵制成为了辅助兵种,不再成为主导,北衙禁军为主导的新军制下,那些关陇集团家族把持军队不再可能,政治话语权降低。而科举考试新制,更让他们进一步丧失了垄断官场的机会,大量的普通出身的士人进入官场,而朝廷新颁行的税制改革,又从经济上打压这些豪门,皇帝多管齐下,那些老牌的豪门的地位将一落千丈。而且关陇集团倒下之后,在这些新的朝廷制度之下,再不可能涏生出新的政治门阀了。
“科举考试加学校,皇帝这是要批量制造官员啊,一年新增近千的新晋官员,用不了几年,朝廷中央和地方就将遍布这些科举入仕的官员了,到时候,这天下,谁还能制肘的了天子?”高颎摇了摇头,叫来管家,让他把各房的孙子们都叫来,既然无法阻挡无法抗拒,那就得早早转变态度,顺应潮流。高家也得早做准备,现在开始就得让孙辈们努力读书,以期能早日通过科举取得入仕资格,虽然以他如今的身份,是还有儿孙承荫入仕资格的,但他看出来,以后肯定只有那些科举入仕的官员,才会获得皇帝的大力提拔,而那些靠着家族门荫入仕的官员,肯定会受到打压,难得重用。(未完待续。。)
第573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洛阳城北邙山金塘城高台上,易风手举着千里镜观望远处,透过镜片,数百步之外距离的行人五观清晰可见。
“不错,没有想到我当初只是提了几句,你们却已经做的这么好了。”易风微笑着对身边的高明月说道。高明月一身儒士装扮,倒也显得风流倜傥,她与姐姐站在一起,对于皇帝的夸奖不以为意,“陛下是只提了几句,可却是下了命令让工匠们限期完成,大家都是下了死力研究,没日没夜的,你还真以为很轻松呢。”
“重赏!”易风一挥手。“这可是好东西,侦察探敌,有如有了千里眼一般,马上投入生产,大量生产,兵部会马上下订单的。嗯,军方订单的产品,记得一定要结实耐用,另外还得朴实一些,好用就行,不用搞的那么花哩胡哨,镶金嵌玉的。另外,还可以定制一批珍藏版奢侈版的,卖给那些愿意自己掏腰包的军官将领和大臣们收藏,不过不能卖给胡人,这算是重要军用物资。生产工艺一定得保密,不能泄露了。”
千里镜其实只是一项副产品,易风如今把盐茶酒专卖,他自己的产业一下子少了好几个赚钱的进项,不得不开拓新市场。就算是皇帝也得有私房钱,那样有时赏赐百官,或者搞一些东西的时候,就不用再那么麻烦的去经过民部的财政,不用听宰相们的审核询问了。易风的新项目其实也就那几样,做市场上没有的,那样就不会被大臣们说是与民争利。最终易风选了玻璃、火柴、肥皂这么几个项目,加上原来的香水、冰糖、马车等。还有银行、保险、医药这几个赚钱项目,依然能让易风维持住现有的进项收益。玻璃这东西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隋朝也有,但工艺较次,还做不出透明的来,倒更像是绿色的玉石一般。易风倒不完全知道玻璃要如何制造,但他也差不多大概知晓这里面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