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百里看了看大家,用沉稳的语气说道:“我的计划是,一旦后路被堵,就集中兵力,击破当前之敌,然后攻占苏州,接着佯攻上海,往浙南转移!”
第九十三章 鏖兵吴福(二)
钟武说道:“这不是刘谦的建议吗,难道真的这么干?说实话,以我们的实力,防守的话绰绰有余,可是要去攻击坚城,还是很困难的。”
谢鼎新附和道:“是啊,上次歼灭第九师团,连土坦克都用上了。不过,好在出其不意,敌人没有防备才侥幸得手,如果还用这种办法来攻苏州的话,恐怕有些困难。”
孙百里看到众人对自己的意见提出疑问,而不是随声附和,很是高兴,说道:“你们的担心是对的,我们的确缺乏有效的攻坚武器。但是如果能够保证战役发起的突然性,未必不能突破日军的防御。歼灭第九师团与其说是土坦克的功劳,还不如归功于出乎敌人的预料,其实就算没有土坦克,也同样能够解决战斗,只是伤亡较大而已。”
廖启荣问道:“可是如何保证战役的突然性呢?一旦我军击破当前之敌,苏州的守军肯定会收到消息,提前做好准备。”
孙百里仔细解释道:“日军投入淞沪战场的兵力在20万左右,除去防守上海及周边地区的兵力,可以投入南京战役的大概十六七万。日军的作战目的是迫使国民政府屈服,所以必定以歼灭国军的精锐为目的,需要包围南京。这样一来,至少要把部队分成两路(沿太湖两岸)以上才能达到目的,每路的兵力就不到10万了。如果沿京沪公路推进的部队被我们死死拖住,无法前进,日军就只有两个选择:第一,调集增援部队,力求突破我们防线。第二,重点进攻太湖以南地区,先驱南京,再从后面包抄我军。如果敌人采用前面的办法,我军可以逐次抵抗,慢慢向南京靠拢。如果敌人采用第二个办法,就必须从我军正面抽调兵力来加强南线,不要忘了,南京卫戍部队还有十几万人,日军如果没有兵力上的优势,是很难达到围歼的目的。如此一来,在我军的正面最多也就留下一个师团而已,却要防御数十公里宽的防线,不可能面面俱到,可以很方便地进行穿插。更何况我军本土作战,有地利人和之助呢!”
廖启荣不解地问道:“为什么你丝毫不担心我们的阵地被敌人击破呢?”
孙百里还没有来得及回答,钟武就抢先说道:“怎么可能呢?你知道这条防线有多么坚固吗?地堡里面的钢筋直径都在30厘米左右,并且都是螺纹钢,小鬼子就是用飞机来轰炸也很难炸得动。咱们的步兵武器又不比他们差,怎么可能守不住!”
廖启荣摇头说道:“再坚固的防线也经不住连续的攻击呀,咱们没有空军,敌人还不是想怎么炸就怎么炸!”
刘谦接过来说道:“你难道忘了,我们还有一个高炮团呢!淞沪会战期间,军长一直把高炮团雪藏,现在应该可以用了吧!”
孙百里点点头,说道:“淞沪会战阴雨天气较多,而且相当长的时间是在市区作战,限制了日军空军的作用,故而没有把高炮团投入使用,现在就不同了!上面给我军的命令就是坚守两周,就不用再保密了,打下几架飞机可以减少步兵的压力,多坚持一段时间。”
有了高炮团助阵,指挥官们的胆气壮了许多,打消了心头的疑虑,开始商议具体的作战方案。
孙百里提议道:“我建议采取坚壁清野的办法,把防线前沿20公里以内的居民全部撤走,制造无人区,让日军不能就近得到粮食的补给,也没有向导给他们带路,增加其作战难度和后勤的压力。”
李从文说道:“可是这样对老百姓的伤害太大了,所谓故土难离,生活了几代人的故乡,哪里是说走就走的。”
钟武反问道:“不撤退的话就要在日本人的统治下当亡国奴,岂不是伤害更大?我赞成这么做!”
孙百里说道:“这里的人烟不是特别稠密,需要转移的老百姓不是特别多,可以先安置在锡澄线,再派部队护送到福建去,不愿意去的就给些钱,让他们转移到大后方去。有些特别偏僻的地方,没有任何军事价值,就不用迁了,日军未必会过去。”
李从文说道:“这样也好,如果他们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家乡,等打完这一仗还可以回来,有了钱就好办了。”
会议之后,向文彬和高山峻带领匆忙编成的部队转进锡澄线,其中大约有4000多人要求加入十九路军。刘谦按照孙百里的命令,把这批人单独编成一个补充团,由于武器不足,暂时只有三分之一的人领到了半自动步枪,其他人都是用缴获的日军武器,不过,已经比他们原来部队的要好了。
十九路军派出两个团的兵力,把防线前沿20公里范围内的居民全部迁走,虽然是为了保卫国家,但是当老百姓扶老携幼,背着巨大的包袱,带着成群的家禽牲畜,哭哭啼啼地穿过阵地的时候,还是让官兵们感到羞愧难当!如果自己能够打败侵略者,还需要这些养育军队的人背井离乡吗?尤其是很多风烛残年的老人,宁死也不愿意离开,在他们看来,死在自己家里是一种幸福,鬼子虽然可怕,又能够把将死之人怎么样呢?
老百姓转移之后,十九路军的工兵部队开始沿着公里前进,一直到距离日军阵地几公里的地方才停下,然后调头往回走,把沿途经过的桥梁全部炸断,路标全部拆除。同时,军部直属的特务营分成几个小队,在公路沿线活动,时刻准备伏击小股日军。
11月25日,谢长风率领的补充师抵达锡澄线,为主力部队带来了急需的武器装备,十九路军完成了最后的部署。
11月27日,日军的前哨部队和十九路军的侦察部队遭遇,发生小规模的战斗,拉开了南京保卫战外围战斗的序幕。
第九十四章 鏖兵吴福(三)
战斗仅仅持续了不到十分钟就结束了,中日双方不约而同向后退却,选择有利地形构筑工事,同时向总部报告敌情。
孙百里接到侦察部队的报告,马上命令和日军脱离接触,返回阵地,接着命令独立师放弃前哨阵地,与主力部队汇合。建立前哨阵地的目的是掩护后方修整防线,现在目的已经达到,如果继续留在那里很容易被日军包围。
和侦察部队交火的部队隶属于日军第3师团,曾经与十九路军交过手,在遭遇战刚刚开始的时候,就从中国军队密集的弹雨和士兵手中的半自动步枪判断出对手的番号,随即主动撤退,请求增援。
此次日军进攻南京,采取的是分进合击的战术,兵分三路,右路军沿京沪公路西进;中路军由宜兴经溧阳、句容攻南京;左路军由太湖南侧西进,先攻广德、宣城,趋芜湖,截断南京守军退路,再向南京合围。其中,右路军由上海派遣军下属的第3、第11、第13和第101师团组成,中路军和左路军则由第10军下辖的第6、第16、第18和第114师团组成。右路的几个师团在上海已经打了三个多月,伤亡数万人,虽然补充了兵员,但是增加了大量的新兵之后,战斗力减弱很多。
得知防守吴福线的中国军队是十九路军之后,右路军司令官松井石根立即命令部队放缓前进的速度,接着出动侦察机对守军的阵地进行多次侦察,确定重点目标,最后出动轰炸机编队进行对地攻击。松井石根的计划是先用压倒优势的空军尽最大限度削弱守军,从而降低陆军的伤亡,对于能够全歼皇军一个师团的军队,如何重视都不过分。
作为十九路军唯一的高炮团长,本来是一件非常值得骄傲、值得自豪的事情,可是傅元勋非但没有这种感觉,反而觉得很窝囊——从抵达淞沪战场到现在,整整三个月过去了,自己的部队还一炮没有放过,总是眼睁睁地看着日军的飞机在头顶耀武扬威地飞过,却没有一点办法,因为军长不允许暴露。现在,机会终于来了!
十三架轰炸机组成的编队出现在东方的天空中,由于中国空军主力已经被彻底击溃,日军连护航的战斗机都省掉了。轰炸机群呼啸着从高炮团隐蔽的树林上空掠过,对轰炸目标进行最后一次确认,接着在空中划个半圆转过头来,降低高度,朝防线俯冲过来。‘w…r…w…h…u。c…o…m‘
“打!”傅元勋大吼一声,几十门高炮同时开始怒吼,连续的射击在树林的上空形成一张密集的火网,最前面的两架敌机一头撞了进来,一架飞机当即凌空爆炸,变成一个灿烂的火球,另外一架飞机连续在空中翻转,尾部冒着浓烟朝远处跌落下去,接着传来剧烈的爆炸声。后面的轰炸机急忙拐弯,避开防空火力,然后掉过头来,不再攻击预定的目标,而是直接朝树林冲了过来。
“给我狠狠地打!”傅元勋咬牙切齿的喊道。炮手们迅速转动炮口,对着轰炸机连续开火,一架敌机躲闪不及被密集的弹雨击中,炸成碎片。与此同时,轰炸机上面的机关枪也开始疯狂扫射,一串串子弹打在炮兵阵地上,一个跑位被击中,炮手和装填手被打出五六米远。紧接着,轰炸机的机舱打开,十几枚重磅炸弹接二连三地落下,把树林变成一片火海。傅元勋旁边的几个炮弹箱刚好被命中,掀起连环爆炸,把一门高炮炸得粉碎,长长的炮管飞出几十米远,坚守在炮位上的几个战士全部牺牲。
“我操你妈!”傅元勋把手中的望远镜狠狠地甩出去,接着用力把粘在脸上的碎肉和血水抹去,冲到阵地上。映入他眼帘的是地狱般的情景:到处是浓烟和烈火,残肢断臂随处可见,五六门高炮被炸成一堆废铁,战士们除了身负重伤不能行动的以外,全部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地对空射击。其中,一个年轻的士兵,右臂被弹片齐根削去,左臂夹着一箱炮弹跌跌撞撞地向前走,在一个跑位上,炮手的一条腿已经被炸断,他完全不顾喷涌而出的鲜血,死死地抓住把手,不断向敌机喷射出复仇的火焰,直到倒在血泊之中。
傅元勋用力搬开炮手的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