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道理的。所以说,讲某某人因为写了这个,某某人写了那个,而作为评奖标准,是缺乏说服力的。又如去年获奖出版作品《巴山旧事》,假定它水平确实很高,但是你如果说它评上奖,就是因为写了土家族,写了“改土归流”,是不能服众的,是荒唐可笑的,因为那都不是必要条件。
而中国的文学评判标准则是如何讲述一个吸引人的好故事。显然,世界文学评判标准早已经远远超过了这一水平,也就是说在国际上,讲一个好故事这样的作品时代早已过时了。“文学奖的作品很少被拍成电影、电视剧,一般作家跟电影或是电视剧有着很密切的关系则往往很难进入诺奖评委的视野…………”诺奖评委的介绍或许对中国文学的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
…
出版是指畅销书,作为个人,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作品出版。
但是符合出版的条件,并不一定符合获奖的条件。符合出版的书,也可能是十分平庸的书,正因为平庸,各方面不感到那么刺眼,因而也就出版了——各单位都有很多平庸的干部,也是一个道理——社会上的庸人也就买了,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譬如上篇讲到的杜拉拉升职记 和 养生足疗。可见这样的书极易得到出版,但它们和获奖毕竟还是两回事。
…
出版和评奖是两回事。应该有不同的标准。
如果把评奖和出版混同起来,那就只有一个标准,畅销书的标准,那就没有评奖。
直言不讳地说,当前畅销书质量不高,很多都是垃圾。看过那本什么“可乐…………抗拆记”吗?人家昨天自焚,他第二天就出书!这只是许许多多“畅销书”之一种。
那就叫畅销书!他是利用所谓的轰动效应骗读者的钱!他是真正的“毛骗”!
要想成为畅销书很容易,只要迎合“潮流”, 像那本什么“抗拆记”,文字上可以一塌糊涂,它的阅读对象是什么人呢?也像上篇说的,大群脑残智商负数的痴呆读者。尽管可能很“畅销”(天知道!)不过,那恰恰与“创新”背道而驰!
…
什么叫“原创”呢?创什么呢?“新意”到底是指什么呢?
新意,当前,除了前面讲过的形式和内容上,文学思想上的创新突破外,也更强调感染力。中国当前的作品,由于历史本身的封闭酱缸文化体制特色及影响,特制、統制、Dang文化等等等当代因素和许许多多复杂微妙的原因,很多获奖作品,脱离人民大众,它们在评比中各项条件无懈可击,在小圈子里冠冕堂皇,讲起“小说”来圆通滑顺,可就是感动不了中国。
如果每个作者都能写出有感染力的作品,感动中国的作品,那么,中国社会风气,就将会有一个大的转变!
在这个意义上说,文学作品的鼓舞力,是有着移风易俗,改变中国的作用的!
这才符合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决议文化强国精神!
评奖,就是要评的这个!
《帝国雄兵》的精神
《帝国雄兵》的精神
…
遗世独立、决绝勇烈的真儒家精神——
…………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朝闻道,夕死可矣。”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士可杀而不可辱!”
“…………有杀身以成仁。”
“岁寒而知松柏之后凋。”
…………
…………
阳刚正义、爱憎分明,大憎大爱、嫉恶如仇、见义勇为、英雄主义,等等等等,民族精神的宝贵遗产。
…
“哦,成为一个诗人
并不意味着浪漫 或轻佻
而是坚韧
在亿万吨的语言矿藏里
寻觅一颗心形石
属于自己的
火焰
…
并不是人人都可以成为诗人的
诗人品尝着世界的苦难
在思想的坛子里
釀出美酒
…
要成为诗人
首先成为一个战士
他鲜明的爱憎激发出
美丽的感情光芒
…
诗人博爱的思想
使他仅次于上帝
爱使他接近凡俗
爱使他富饶无比”
…
………………………………………………………………………………………………………………………………………第六部 《兵士日记》
…………
这是个谁都没有办法的时代
可是我们的热血已经沸腾、已经沸腾…………
…………
玩世、伤悲绝不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性格
我们这一代人的名字都叫忧国!
最高的忧国就是誓斩妖邪
我们毅然献出生命,壮烈殉国!
…
我只渴望有一天
我的祖国能摆脱重重重负
愿崇山峻岭重新响起雷电
将淫靡衰朽的国风一扫而空!
…………
…………………………………………………………………………………………………第六部 兵士日记6部12章《兵士日记》/
………………………………………………………………………………………………………………尾声——静静的土伦山口 8。哥哥弟弟
…
上面两首,起因于1978年做为恢复高考后第一届——时值《伤痕》发表,一片哭哭啼啼之声——那时的激愤之作。现在我们再来看,一个大时代的出世,婴儿哭两声是可以的,但是一个民族,如果是一直哭下去,是没有前途的!败坏风气之始,一个是《伤痕》,一个是“潘晓”讨论…………从此而一发不可收拾——肇始之罪责,也是末世“文人”,难辞其咎。
现在的犬儒主义和专制主义,是《帝国雄兵》中痛斥的清朝遗俗,在当朝的晚影。清朝的马蹄袖和大辫子不愿意轻易退出历史舞台,占领了中国影视舞台的大半江山,也一直是哭哭啼啼的变相表现一唱一和。文学的迅速腐烂和艺术的急剧堕落,都是从《伤痕》、“潘晓”讨论那时候开始的。中国精神的阴盛阳衰是从那时候开始的。现在的“伪娘”和“奶沟”,都是开始于那个时代的中国民族迅速腐败的产物。
一个国家没有很好的精神食粮,民众是很容易败坏的!
…
一个民族,已经搞到大街上撞倒了人,还要插十几刀捅死!
一个民族,已经搞到老年人当街跌倒,没有人搀扶,还要国家精神文明办出面表态!
…
这就是当代和谐盛世的真实写照!这就是当代“无为而治”的最好注解!
…
是可忍孰不可忍!血性男儿忍无可忍!
…
一个民族的社会思想已经没有出息30年了,现在应该自省了!
一个民族的文学艺术已经烂了30年了,现在应该洗心革面了!
…………………………………………………………………………………………………………………………………………………………………………………红夜莺
征求《帝国雄兵》专业评论
征求对《帝国雄兵》的专业评论
…
我已感知这是一部有争议的作品,也鉴于前一段时间发生的诬评所引起轩然大波,至今余波尚存,耽误了我本来想在后记中多写一点有关创作体会之类,进而深感于评论的重要性,尤其紧迫性。这不是什么新发现,不是新大陆;当然我知道了,知道的,你早就知道了。正确的评论使人心端庄,健康的评论使作品成长;而一个失误的评论,居心叵测的评论,只能引起混乱。
…
征求对《帝国雄兵》的专业评论,不是哗众取宠,不是蛊惑人心,只是因为文学需要批评。
…
对任何一部作品发表专业评论,是提高现在网“评论”专业水平,帮助作者本人和更多的写作者进步,进而推动国家文学事业健康发展的阳光工程。专业评论,让关心文学的社会张开一张喉咙,让喜欢文字的心灵睁开一双眼睛。
…
专业评论不是一句话的感慨,也不是现在我看到的长评。
不是谄评,不是极尽阿谀之能事,不是感情用事。
不是诬评,不是无中生有,造谣生事。
欢迎恶评,事物是在争议中厘清,真理在嚣尘中显现。
不管什么“专业”评论,首先要求实事求是。当然,我不指望你对作品说好话,但是你说傻话,愚弄的只是自己。
没有山头,没有呼朋引众,没有小集团的利益,没有圈子,什么都没有;只有一双上帝的眼睛。
…
没有人反对正确的、健康的专业评论,正像没有人能拒绝阳光一样。
…
关于奖酬,我不是财阀,不是大集团,谈不上任何物质奖励。我也不奢谈精神奖励,我知道现在的人们需要实在的收获。我将倾尽全力帮助你文学上的进步,将诚心诚意和你交流创作体会。一个作者,能在《帝国雄兵》中指挥打三场战役;一个昔日的军人,能够写出今天这样的作品,请相信我的证言——你能在评论中显现出一点专业批评的真知灼见,你已经在自己作品中孕育了有待引产的晨光。
…
说到底,我们只是垫底人,铺垫者,站在文字的底层,渴盼祖国黑暗的精神地狱上空升起灿烂的文学群星!
…
……………………………………………………………………………………………………………………………………………………………………………红夜莺
《帝国雄兵》剧情简介
剧情简介
…
1969年8月,西部侦察员李沪生随部队长(团级侦察员)柏辉长赴边境侦破因青海基地意外事故引发敌谍案件,得到“幽灵”暗中相助,发现苏军坦克行动并获悉即将开战信息,然而这个“隐形人”却是在当时政治高压不正常背景下我军追捕的嫌疑敌特“夜莺”,李沪生对此完全不知情。两人返程中遇匪,部队长为掩护李沪生纵马跳崖。李沪生送情报至XX分区未能引起高度重视。第二天发生8。13铁列克提事件,李沪生参加战斗,重伤获救送返合肥由未婚妻露露看护。
不久后得知部队长“通敌叛变”判决消息,李沪生经“反复论证”认定是自己“告密”,决心以“身”洗罪,为部队长申冤,不顾脑部旧伤离别爱人小家庭,毅然偷跑,单身一人返回新疆,开始漫长而离奇的侦破敌谍“夜莺”征程,一路遇卡尔梅克小公主、俄语教师、雪雪。
时值1971年9。13事件前后,部队长完成“苦肉计”监囚出任西部反突厥军团首领,在炮火军演中发现时已“沦为”乞丐的李沪生,全力展开营救,不意李沪生并不知情,慌张逃窜,在喀什再遇俄语教师展开思想交锋。部队长追击印度人湿瘩和突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