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郝兵这几天也有种直觉,丁书记不会无缘无故对他表达出某种程度的亲近之意,这就让他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充满了期待。还别说,郝兵的直觉还是有点靠谱的,一个星期不到的时间,丁书记捎讯,让其去公社大院走一趟。郝兵知道,这是他的机会,所以,当丁三坡征询他有无从事公安工作的意见的时候,郝兵除了第一时间表达了肯定的愿望之后,还非常隐晦的剖白了自己忠于党组织的政治态度。
这样的表态,丁三坡自然是满意的,所以,丁三坡就向公安局推荐了郝兵。公安局也很给面子,郝兵这个名字很快就出现在参加培训名单上。郝兵也同样很满意,公安干警,只要在正式编制之内,那就是脱产干部,与民兵连长这一富含水分的“军官”不脱产干部相比,仅仅只是跃出农门这一项,足以让大多数人眼红一阵子。
吴小龙事件的另一余波,是丁大力态度的转变。以往,他觉得帮助他人是一件高尚之事,无论受助群体作何感想,身体力行的帮助者,其动机总归是值得尊敬的。然而,通过这一事件,他明白了并不是有一颗扶弱之心就能够解决问题。事实上,以他个人的能力去帮助吴芸芸一家,以及公社经济建设得到长足进步,吴芸芸一家子的经济条件自然而然改善,两者之间,后者无疑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这样的想法有点冷血,只不过,扪心自问,一个老人倒在地上,若是他冷眼旁观而不是立即伸出援手,一旦其行为遭到他人指责,他是否还有与他人争辩的勇气。
自此,他下意识地与吴芸芸拉开了距离。无独有偶,吴芸芸也不再经常性地找他一起做作业或者一起上学。于是,生活重新归于平淡。
到了二月的月底,在奚菲霖的监制之下,筹建中的针织一厂,在原针织厂女工鼎力相助之下,出样了第一批八百件羽绒服。这一批羽绒服的生产,借用的是老的针织厂的车间,设备还是老旧设备,其他方面乏善可陈。若说非要有不一样之处,那就是老的针织厂其他生产一律停下,一边生产羽绒服,一边加紧培训工人。培训中的女工,主要以生产鸭毛料的滑雪衫为主,技术熟练的则加工鸭绒、鹅绒。
奚菲霖对于天昌公社女工赞不绝口,这里的赞美倒不是说她们技术有多好,而是劳动态度这方面。一开始接手的时候,奚菲霖就女工在劳动技术方面的水准还是颇有微词的。不过,有句话不是这么说的么,态度决定一切,能够进厂的女工,所有人都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进厂机会,对于严格培训都毫无怨言,被骂狠了,最多就是躲起来偷偷哭一场。以至于奚菲霖都不得不感慨说,有这样吃苦耐劳的女工,将来,外国那些资本家的厂子怎么和国货竞争?
最后,内中填充鸭毛的五百件低档次产品,以一百块钱一件的“试销价”,被远近的城镇居民抢购一空,这也给了柳非的羽绒服一个参考标杆,柳非得知之后,倒是很快乐地支付了一百块钱,当然,丁三坡有给发票;剩下的三百件之中,有鸭绒填充的则以一百五十块钱一件的试销价试销,比市场价便宜了十块钱,却也让好些家境不那么拮据的趋之若鹜,要知道,天昌公社的羽绒服,款式与市面上大多数羽绒服相比,还是要显得更新潮,价格则更便宜,这样子一款价廉物美产品,受到追捧是很正常的。闹到最后,一些关系户必须求到丁三坡门上,这样才有可能到手一件,可见在这个八十年代初期,人民群众对于物质生活条件改善的渴望是多么的强烈。
试销带来了几万块钱的利润,不是很多,但意义非凡。这一成果,不管对于劳方还是资方来说,都是一个非常积极的讯号,意味着将来的针织一厂有着无限广阔的前景,哪怕是没有外贸订单,光是国内市场,就足以把整个天昌公社喂得饱饱。不过,话又说回来,没有外贸订单支撑,原材料供应就是一大难题了。
二月底的时候,丁大力请了两天的假,在第一批羽绒服之中精选了四件白鹅绒羽绒服,打算带到京城。其实,在第一批给罗家竹展示的样品当中,丁大力曾根据记忆中费要强一家子的身材大小,量身定做有四件羽绒服,本来打算在他们回江南省的时候送给他们。只是费要强公务繁忙,又是提拔的关键时期,他们一家都留在了京城过年。过完年后,又由于奚菲霖的到来,使得丁大力暂时打消了送羽绒服的想法,坐等奚菲霖监制的羽绒服出样。
要说奚菲霖毕竟在这一行当浸淫了数十个年头。由奚菲霖监工,显然要比丁大力监制出来的产品,无论质量、还是款式,都要高了不止一筹。于是,之前所准备的羽绒服出售,丁大力又重新选取了适合费要强一家子羽绒服,打包之后,在公社吉普车护送之下,又是一个人出门进京。
上火车之前,丁三坡与司机分别买了两张站台票,帮忙丁大力把打包的羽绒服搬上火车。火车出发之前,双方约定了时间,由丁三坡打电话通知李阿姨,让他们到火车站接人,否则这么多东西,他一个人拿到费要强家里还是挺困难的。
星期六的傍晚,京城,丁大力拖着行李吃力地走下火车的时候,站台上,费要强一家子齐齐出动,早已等候多时了。
丁大力很兴奋,长时间不见,这种想念之后的见面,所迸发出来的热情,是显得如此自然。
“费伯伯!”丁大力欢呼一声,一个熊扑,跳到费要强身上。费要强也很高兴,这个子侄辈每次在见到他的时候,那种发自内心的欢欣,他能够感觉得到。于是,与以往一样,他连续把丁大力抛向空中,直到再次听到尖叫讨饶声,才把这个小精怪给放下来。
彤彤表示很不屑于丁大力的幼稚,“哼”了一声,扭头看向别处,而不是像三年前那样,嚷嚷着也要父亲把她抛向空中。
第二百一十章 虚构的小明
李阿姨则牵着儿子,看到丁大力很礼貌地鞠躬叫人,嗔怪地打了他一下,也把他抱起来。然后牵着儿子让小孩子叫“哥哥”。丁大力很欢喜地应了一声,吃力地把小孩子抱起来,接着就很无奈地放下,说道:“老了,抱不动小弟弟了……”
费要强与李阿姨自然爆笑当场。彤彤则很夸张地抿紧了嘴唇,试图让自己表现出一副无视丁大力的样子。可这样的装模作样,在丁大力叫她一声“彤彤姐姐”的时候,是显得如此不堪一击。
也不知道是赌气还是别的什么原因,总之,一直抱着嗤之以鼻态度的彤彤,在听到一声“彤彤姐姐”之后,态度立马大变。“哎!”彤彤笑着应了,同样叫了一声“力力弟弟”。接着,他们两个小孩子被分配了带更小的小孩子的任务。
彤彤很有小大人的样子,扳着手指头叮嘱丁大力某些注意事项,直到丁大力应了,她才会放心地交待下一个要点。看到她这个样子,丁大力才略略了解到了彤彤的想法,¨。电子书 ZEi8。COm电子书 。电子书 。电子书¨她大概是当姐姐上瘾了……当然,也有可能是她的弟弟太烦了,当年她误信丁大力的说法,以为后面多一个小跟班是一件很拉风之事、事实则大不然而已。
有了彤彤与丁大力带小孩子,费要强与李阿姨夫妇才算腾出手,帮忙搬运丁大力所带来的行李。
两个大的蛇皮袋,费要强夫妇一人拎一个。费要强拍着蛇皮袋,笑言:“这里面不会又是甲鱼吧?”
丁大力笑嘻嘻说道:“我这次带来的是鹅毛,不是有一句老话这么说的,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我主要是向费伯伯、李阿姨,表达我的情意。”
彤彤就撅着嘴巴很不高兴的样子。丁大力连忙加了一句,道:“还有彤彤姐姐和小弟弟……对了,我还只知道小弟弟乳名叫丹丹呢。”
丹丹这个乳名还是因为要安抚彤彤才给取的,意思就是一看名字就知道比彤彤小。
费要强就告诉他,丹丹的大名就叫费小明。听到这么个名字,丁大力忽然有种喷血的冲动。李阿姨心细一些,关心地问道:“怎么了,力力?”
“哦,没什么……昨天我看见我舅舅家的表哥写作文,他有写小明帮老汉推车……”
“哦,写作文……这个可以虚构的……”
“是的,虚构的……”
费要强的居室,在他成为了校学生会主要负责人之后就已经换了地儿,同样是在挂由屯,却是一套二居室的公寓房。以费要强现时的级别,这样的居住条件,比之后世,那是远远不如的,但在时下,在高官云集的京城,他一个区区高校正处级,能有一套二居室,其实也算蛮不错了。
稍事安顿,费要强就提出要带丁大力去吃烤鸭。
丁大力与彤彤击掌相庆。
彤彤跳着说:“就等着和力力弟弟一起吃烤鸭呢。”
丁大力则乐呵呵地说:“我今天带了一袋鹅毛,换一顿烤鸭吃,怎么算都值了。”转念一想,又加了一句说:“上回吃烤鸭输给了彤彤姐姐,今天我无论如何也要加油,争取要比彤彤姐姐吃得更多!”
彤彤一双好看的眼睛笑成了一朵花似的,挑衅般地丢了个眼神,说:“哼,才不会让你吃得比我多呢……”
彤彤是最高兴的,在京城三年,吃烤鸭的次数却是屈指可数,印象最深刻的一次还是那次力力来京城之后吃的那一次。那一天,爸爸妈妈少有地春光满面,偶尔相视一笑,是如此地温暖她幼小的心灵。同样是那一天,力力弟弟每次和她挣钱烤鸭,却每次比她慢了一步,让她好一阵取笑。然而,也是那一天,力力弟弟吃完了烤鸭,却上了火车……那次之后,她可是不开心了好长一段时间。
三个小孩子一涌而出,齐齐等候等候在外面。费要强却听丁大力鹅毛的说法,很是怀疑他会否又拿来许多贵重物品,打了个手势示意李阿姨稍等,然后打开两个蛇皮袋。果然,里面塞着的是几件厚实的衣服。费要强在穿着方面比较随意,可李阿姨却不同了,她以前曾是商业局的科长,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