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光熹-第5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谦听到公孙瓒后半句话中露出酸酸的味道,心中暗笑公孙瓒因没有升官而有些担忧,就用封侯这件事试探刘谦的底线,为了稳住公孙瓒,让公孙瓒以后更加卖力在幽州打拼,他提前给公孙瓒一个展现了一个美好前景。

有了这么美好一个前景,刘谦相信,公孙瓒心中就算真有野心,也会为这个前景而改变。

“哈哈哈哈照廷益如此说,看来廷益是铁了心要对鲜卑等异族动手了,我真的很是期盼这一天的到来”

听到刘谦变相的给他一个很大承诺,公孙瓒再也不为官拜中郎将而担忧了,这次笑起来就比上次豪迈了许多。

汉代以正常途径成为拥有食邑的封侯很难,就算是在封侯最集中的汉武帝时期,很多军官以军功博得了许多拥有封地的侯爵,可是总数量其实也没有多少,李广就是因没有封侯而遗憾终身的。一般情况下,许多汉代史书中所提到的某某侯,大多是有名无实的关内侯,这种侯爵在所有列侯中排在最后一位,是没有封地只有名义权的空架子侯爵。

而现在刘谦对公孙瓒的承诺,则是拥有封地的侯爵,如果跑马圈地相当于中原一个侯国的四十倍,但从获得利益方面考虑和在中原封侯也产不多了,何况听刘谦的意思,到时侯草原封侯的时机面积甚至还能达到五十倍以上。为此,知道刘谦愿意重用他公孙瓒,这次他就发自内心的大笑了。

“计划是制定下来了,不过等到真正实施,估计至少要等到五六年以后了。为了这个伟大的梦想顺利实现,我还需要伯圭兄倾力相助。”

见时机已到,刘谦就将幽州前来求救和他所有关于北伐的计划,一点一点全部说给了公孙瓒。

公孙瓒听了刘谦很复杂的大计划,双眼渐渐明亮了起来,最后紧紧握住刘谦伸出的大手,两人的大手紧紧地我在了一起。

对于刘谦所说首先攻略益州,以补充刘谦军军粮所需的事情,带兵多年的公孙瓒立刻知道这个军事行动的重要性。至于刘谦说修养生息一番,积蓄够军粮之后首先统一全国的说法,公孙瓒更是能够明白。

从今年春天开始,刘谦除了大本营南阳郡能够产出粮食之外,其他的地方并没有给他交出一点点赋税。因为这些地方早就打烂了,粮食早就被原来的势力搜刮干净,普通百姓连赖以生存的粮食还需要刘谦用军粮救济,这种情况下你让他们还交什么赋税。

如果刘谦不远征匈奴,也许刘谦明年根本不会会为粮食操心,可是为了讨伐匈奴,刘谦舍弃了冀州和幽州,不但长途运输粮食损耗很大,而且为了救济并州十几万人,刘谦还消耗了很大一批军粮。如此一来,等匈奴这场战役结束,刘谦就不会剩余多少军粮,明年就得为军粮缺口发愁了。

故而,刘谦明年最好的办法是停止一切出兵远征的军事行动,采用以守为主的休养生息策略,才是真正的上策。这样,蓄积两到三年后,刘谦就有了连续远征作战能力,不会发生战争打了一半却因没了军粮而撤退的现象发生。

公孙瓒更知道,未来远征阴山北边的大草原和刘谦远征匈奴地大不一样,匈奴地地处河套,两边都是汉地,刘谦远征起来粮食损耗并不是太大,所以刘谦还敢力主打这场战役。

而未来的大战役,远征起来甚至需要运兵万里,而且在出兵人数上一定要远远超过征伐匈奴地,故而粮食需求量至少是征伐匈奴地的十倍以上。

当然,这一切都建立在刘谦想要永远征服大草原这一点上,如果刘谦只想挫败鲜卑人,也不需要如此多的军粮,但是想要控制大草原,让大草原永远变成大汉的领土,那就必须倾大汉全国之力,才能达到刘谦的目标。

如果刘谦采用以前的方法,粮食全部采用百姓赋税,公孙瓒肯定大汉没有十年生聚,刘谦想要征服大草原根本不可能实现。

可是现在刘谦决定统一全国后,采用让各地驻军都大力屯田,然后依托这些额外的粮食做征服大草原基础,这样就可以大大提前征伐的时间。

公孙瓒的任务是在辽东击败异族,让大军在异族土地上屯田生产粮食,然后从水路征服朝鲜半岛,让朝鲜半岛也变成远征军粮仓。。。。

五百八十五章 邹琳有孕

公孙瓒的任务除了保证异族不骚扰幽州外,还得大力屯田积攒粮食,还得配合水军进攻朝鲜半岛,任务一点也不轻松,甚至说这个任务艰巨也不为过。

不过公孙瓒还是很高兴的答应下来,因为公孙瓒相信刘谦绝对不会让他一个人独自战斗,一定会他送来内政高手协助他。

辽东以外,并州的担子也很重。

关羽的任务是在并州一边防守鲜卑人,一边在河套地带已经没有什么人的生活区屯田,这样能够灌溉的河套地区每年都可以生产很多军粮。

至于凉州那边,同样也是地广人稀,刘谦也会在那里采用大举屯田的举措,到时候也会为刘谦攒下很多粮食来。

公孙瓒算了一下,三个地方都属于半开发地区,这些区域由于开发力度小,根本不会引起中原汉人重视,致使很多人忽略了三个地区加在一起,从面积上计算简直还要比中原大上一些,只要屯田工作开展顺利,绝对能生产出来大量的粮食。

相当于中原耕种土地面积,就算是所产粮食只有中原的四分之一,负责屯田的军队也根本不可能吃完,因为一个中原就养活了两千多万人口,以区区百余万屯田军民,就算是再能吃,也绝不可能和中原两千多万人相比。

这样,多余的军粮囤积起来,要不了几年就攒够了远征大草原的所需军粮。

平时中原对草原作战,真正被士兵吃掉的粮食并不算太多,由于运输条件极差,军队军粮大部分是靠人力肩扛。有人计算过,民夫为士兵背负的粮食,大概有一半的粮食都是被运送粮食的民夫消耗了。

而刘谦采用在边境线屯粮之举,减少了中原到边境线这一千多里的巨大粮食损耗,单单这一项就能节省下来一个天文数字来。这对于两汉一来对草原的战争上,确实是一个非常进步的创举。

公孙瓒心中一番感叹还没有完毕,刘谦又笑吟吟的告诉他一个好消息,他现在已经是大汉为数不多的中郎将了。见公孙瓒露出惊喜之态半天没有做声,刘谦郑重向公孙瓒承诺,只要公孙瓒能够将辽东的事业发展起来,吞并朝鲜半岛之前刘谦一定给他擢升将军。

这一下,公孙瓒更激动了,乐得只会呵呵傻笑,更说不出什么话来。

公孙瓒出身的公孙世家,数百年来一直在为大汉镇守边陲,家中自然也出现一大把军官。可是由于大汉军职升迁很难,几百年来,公孙家业也不过出现了两个中郎将六个校尉而已,从来没有出现过一个将军。

由于公孙瓒出身有些卑微,少时他就发誓要拼打出来一个和先祖同举的中郎将,让所有鄙视过嘲笑过他的人全部闭紧嘴巴。以中郎将这个官位进入公孙家的高层,成为公孙家的家主,让他受尽白眼的母亲从此挺直腰杆,不再过像一条只会受人欺负的狗一样的生活。

今天,经过十几年打拼,他终于用他的本事拼出一个中郎将来,回想到从少年时代一直到现在追求的梦想终于成真,公孙瓒失态了,第一次在刘谦面前失态了。

见公孙瓒的表现远远超过预期,刘谦知道这件事算是完美解决,于是力劝公孙瓒痛饮起来,最后两个人微醺中,勾肩搭背,唱着《大风歌》从山上共同走下来,那副姿态就如同相知相交几十年的老朋友一般。

刘谦一般不饮用烈酒,因为烈酒容易让他变得不清醒,而不清醒的状态处理事情就会出问题。回去之后,刘谦丢下一些不重要的事情,先是小睡一会,等酒意稍过这才召见王修,算是将幽州这档子事给暂时摆平了。

送走王修之后,刘谦感到酒意散尽,随手处理几个问题之后,就带着典韦前去战俘营,要去视察教导系统工作是否顺利。

刘谦对这些鲜卑人早有打算,这次是真的不准备欺骗鲜卑人,效仿以前杀俘的行为。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并不是刘谦这厮改变了性情,其实这完全是贾诩劝谏的结果。

战前,刘谦根本没有考虑这些安排战俘的事情,按照最近杀匈奴人杀顺手的惯性,刘谦很可能亲自过一把让战俘挖坑然后活埋的瘾。

贾诩劝说刘谦,说这些鲜卑人基本上和乌桓羌族一样,都被中原繁华的故事给弄花了眼,心里边都有一个到中原生活的美梦。如果刘谦能够利用这一点,愿意给鲜卑人做汉人的机会,只要操作得当,其实不用刘谦大费力气就能让鲜卑人失去根本。

具体操作步骤是首先让以前投效刘谦的鲜卑人现身做法,使鲜卑战俘对去汉地生活的愿望更加迫切,就算是原来不动心的鲜卑人,至少也让他们动心。

等大多数鲜卑战俘动心的时候,刘谦再出面亲自给他们一些保证,这样就会有很多战俘愿意归降变成新汉人。

这还没完,接着,将这些新汉人安排到并州富庶的地方走一趟,告诉他们,他们未来生活的土地将会比这里更好,让汉地富庶的思想在这些人心中扎根。

然后告诉这些经历过亲眼所见的新汉人,是他们一个人在这里生活美好还是将全家人接来共同生活美好呢?诱惑他们生出将家人接来的想法,之后就该让他们回到大草原了。

贾诩相信,只要这些亲眼目睹刘谦安排的新汉人回到大草原,大草原上立刻会掀起一场集体向刘谦依附的热潮。

鲜卑人贵族一定不愿意看到这个局面,他们一定会用武力手段镇压新汉人,但是只要刘谦能成功杀死和连,和连死后儿子太小就更难服众,鲜卑人很快就会掀起大规模的内乱。在鲜卑人内乱的情况下,梦想汉土富庶宁静的鲜卑新汉人自然更想离开草原,他们为了实现梦想,为了不做奴隶,他们一定会反抗。

武力反抗的冲突必然会死人,亲人死在鲜卑人手中后,这些新汉人和愿意依附刘谦的鲜卑人,从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