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光熹-第3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包围圈的诡计而已。

至于西面的道路绝对是安全的,因为匈奴人最怕的就是汉州军回家,东下之路最近,南下之路虽然绕了一个圈子,但是耗费一些时间还是能够回家的。而西下之路就不同了,那绝对是离家越来越远的道路了,以匈奴人在西下之路前方设下的关卡,匈奴人最不惧怕汉州军西下。那样,前方有数道关卡阻敌,已经变相成为一个大包围圈,只要汉州军西下,汉州军如同踏上了死亡之途。

西下

这是当时小鲁肃没有办法的办法,只有西下才能不断的战斗,才能多生存一些时间,如果老天保佑让他们通过西边的关卡,他们就能到达属于汉州军控制的陈仓,那样他们就有可能回合庞德,然后合兵一处再做打算。

何仪不想西下,按照他的意思应该南下突围,只要冲破了包围就能达到汉州管辖区,就算严重损失兵力也比西下送死的好。在危险关头,很多人都失去了以往坚持的立场,隐隐表示对何仪的支持。

小鲁肃自信一笑,他的自信感染了大家,尽管大家并不认为这个少年能有什么好主意,不过这份镇定还是感染了他们,让他们彷徨的内心安定不少。以前,这种镇定自信的微笑,他们时常在他们精神领袖刘谦身上看到过,而自信的刘谦一直无往不利,现在在小鲁肃身上看到,让他们无端的曾加了几分勇气。

“大家放心,这次进军三辅前,我得到了大哥送来的锦囊妙计,上面所述只要我们西进必然有转机,大胜的转机。”

小鲁肃神色郑重,表现的煞有其事,这番话和他的表现一下子镇住了大帐中的人们,谁让中间的很多人将刘谦当做神仙一样看待,于是大家很快改口拥护刘谦的妙计。

何仪心中长叹一声,在大局之下也只好随大流了。

他和其他人不同,毕竟是这次出征的名义主将,他可是很清楚,这次出兵刘谦根本就不知晓,完全是汉州本部的意思,这些话全是小鲁肃瞎编的。不过在眼下的风口浪尖,何仪觉得还是装傻来得好,如果出面揭穿小鲁肃一定死得很快。别看小鲁肃一直对他很恭敬,但是在现在危急存亡时刻违拗小鲁肃,小鲁肃绝对会不眨眼的宰掉他,而没有实权的他只有引颈待戮了。

人常言,天道兴衰在于气数,但凡能够改朝换代的君主和历代大人物,都有气数支配着。气数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实在神秘,从来没人能够窥探全貌而掌握其中,于是只好将一些忽如其来的天气变化,造成的崛起或减免厄运当做气数的证明。

光熹元年五月十四日凌晨,就在刘谦正在和赵云晨练的时刻,一万四千多名汉州军见证了刘谦的气数。

十四日凌晨卯时末,匈奴人留在西方的缺口也在渐渐合拢,就在扯成十几里长队的汉州军来到缺口前边的时候,缺口只剩下了十二里。这十二里如果按照匈奴人运动的度,只怕汉州军十几里长队刚刚过去一半,匈奴人就能将汉州军的长队拦腰斩断。

气数来了。

几乎就在转眼之间,天上忽然电闪雷鸣,五个呼吸不到,上天居然降下了大雨,其时,雨幕让渐渐白的天色有暗淡下去。

这场大雨,对于时常接受各种天气变化的汉州军来讲,只是曾加了一些小麻烦,但是对于从来没有在大雨中行过军的匈奴人就是大问题了。草原夏天也下大雨,不过一般情况下没有这里的雨势大,因为出则为军入则为民,匈奴人绝对没有汉州军那样齐全的设备,致使在大雨的浇灌下停下了行动,纷纷支扎帐篷躲起雨来。

汉州军人人都有防水油布,不但战士有连战马都有,在曾经训练过的作用下,在瓢泼的大雨中终于躲开了被围剿的命运。冲出包围圈之后,汉州军上下人人盛赞刘谦果然是神人,连这场大雨也能算得到,一时间又将刘谦的形象拔高了许多。小鲁肃看到这样的情形,很是有些哭笑不得,不过他想了想,还是借题挥,又向大家宣扬起气数的问题了。

何仪知道这场雨不是刘谦预测的,他自然不会向普通士兵那样肤浅,不过他也受到了欺骗,他以为这场大雨是小鲁肃推算出来的,这样,再看向小鲁肃的眼神就有些不同了。

小鲁肃忙完气数的宣传事宜,这种事情不用他亲力亲为,只要交给教导系统就可以了,至于如何保持行军度这种事,他也不用管,这原本就是何仪的责任。时下,小鲁肃全部心思投入到这场雨中,盘算这场大雨能给他带来什么好处。

聪明人脑子就是好用,大军在上午时分击破第一个关卡时,小鲁肃就想出一个利用大雨的完整作战计划来。

岩石关卡时一个很不出名的关卡,如果不是在这个地方正好有一个三岔口,而这个岔口一条通往东方的潼关方向,一条通往长安城方向,最后一条通往陈仓的方向,那么匈奴人绝对不会在这里设下一条关卡。

大雨如注,自凌晨开始之后就一直没有停止,起初没有见过这般大雨的匈奴人还有心欣赏雨景,看得多了厌倦后就躲在帐篷中睡觉吃喝起来。在汉州军钢刀攻坚队来临的时候,这些匈奴人一点也没有觉,依旧在帐篷中酣睡不醒。

西方道路的重要关卡在陈仓之前和武功一带,而东方的重要关卡就在郭嘉曾经把守过的郑县,故而守护在这里的只有两千多人,在汉州军钢刀攻坚队的突然袭击下,这些还以为汉州军躲在哪里避雨,没想到灾难很快临头了。

三百九十三章 于夫罗

三百九十三章 于夫罗

半刻不到,汉州军大队伍临近时,这些惊慌失措的匈奴人就被汉州军攻坚队屠杀一空,两千名汉州军只不过折损十几人。

此时,处于三岔口的汉州军上下都把目光交汇在小鲁肃身上,一场大雨已经改变了汉州军众将士的看法,他们眼下确实将小鲁肃真正的当作了主心骨。

小鲁肃没有令大家失望,右手向西一挥就为大家指明了方向,就在大家准备行军的时候,小鲁肃又命令数十骑带着匈奴人的衣服旗号向北而去,交代他们尽量将这些东西分散散开,然后回头追随大部队。

何仪有些不解小鲁肃何必如此,小鲁肃耐心的解释一番之后何仪恍然大悟,心中不由得对小鲁肃又高看三分,终于再次生出了对未来的期望。而后,何仪一边催促大家向西行军,一边暗暗自问:“为啥我就没有想起这些简单的迷惑视线之计?为啥我就没有想到去长安城是自投罗网?唉明知道从这里去长安还有一道易守难攻之地,为啥我就没想到匈奴人在哪里设下重兵?”

何仪感叹中的事情不假,并不是小鲁肃谨慎之举,此时长安之南百余里之地,匈奴人确实派出八千匈奴人和两万汉人归附军,在那里重兵设下一道关卡。以汉州军眼下的兵力,绝对没有任何机会强攻下来,小鲁肃此举成功的挽回了一次汉州军覆灭的悲剧。

雨中行军是一件麻烦事。

地上的泥泞制约战马奔跑的度倒是小问题,这些泥泞虽然让战马跑得不快容易损耗马力,不过这些战马毕竟还是能够行走奔跑的。

夏季天气炎热,一般人们都盼望下雨降温,可以享受一下降温到来的凉爽,在酷暑的天气,热得受不住的人们,甚至希望王大雨淋个痛快。可惜下雨躲在房子里享受凉爽是一回事,而在雨中奔走又是一回事了。

也许刚下雨那阵子,酷热难耐的人们对于凉凉的雨水充满了喜爱之情,待大雨迎头浇上几分钟,把头脸打得生疼之后,在享受冰冷的雨水时,他们就会马上向房中跑去。若不然,狂风吹过**也会冷的,不用十几分钟就有可能闹出毛病来。

普通人如此,战马的抵抗力纵是比人强上不少,可是战马毕竟也是血肉之躯,疾风冷雨时间长了也是会生病的。

其实对雨中行军制约最大的,并不是人和战马而是粮食辎重,战马和人需要草料粮食,作为军人打仗又需要武器箭支,这些东西在军队中都是不可或缺的东西。缺少了这些必用消耗品,军队就不用打仗了,军中战士在两军厮杀时缺少武器,估计和一个没有受过训练的普通百姓差不多,只要挨宰的份儿。

为了精简军队,以最好的方式和匈奴人周旋下去,小鲁肃忍痛舍弃掉一点军粮,将那部分军粮给烧掉。好在大军出时,以为能在三辅得到补给,携带的军粮原本就不多,故而闹出的动静非常小,也不值得大家为此感到心疼。

当看到剩余可供半月使用的粮食,以及三天份的干粮和各种军械全被转移到马背上,不说汉州军其他的人,就是小鲁肃也为刘谦当年为汉州军骑兵打下的基础,而暗暗称赞刘谦的慧眼和远见,眼前如果不是没有一人四马,那么会用更多的东西得抛弃。

攻破岩石关卡之后,汉州军除了换马好不停息,纵是进食也是在马上吃干粮,总体而言行军度依然过了匈奴人。

待下午酉时,他们远见来到了长安西边的茂陵。

茂陵是长安通向西边的重地,也是匈奴人在这里设下的第一道重要关卡,把守这道关卡的是五千多名匈奴人。

马荷身后的马家就在茂陵,当初刘谦也有咬牙分兵保全茂陵的意思,不过他的建议却遭到马日磾堂弟的拒绝。当时的形势只要有一点见识的都能看出来,刘谦根本没兵可派,如果分兵到茂陵,那么长安城就有点危险了。

马家在大汉是世家大族,更不用提他们在茂陵的地位了,在茂陵和右扶风的世家豪强,大多和马家交好,因为这个缘故他们都是支持刘谦的。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在他们得知匈奴人入侵三辅后,就将所有的私兵集结到茂陵城内,而后又动家中的佃户附庸,短时间将茂陵三百名兵力增加到五万。

这些情况失去联系的小鲁肃不知道,但手中有汉奸支持的匈奴人却很清楚,和小鲁肃想的不一样,匈奴人并没有轻而易举的拿下兵力空虚的茂陵,然后只有在陈仓前边设下重兵阻击。

匈奴人何尝不想拿下茂陵,从他们短短一天时间拼出一万多名人命,就能看出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