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十分欢喜的样子,这才略略放下心来。
叶邑辰便笑着说道:“小女顽劣,陛下莫怪!”他的语气十分轻松,不像是君臣奏对,倒像是一家人闲话一般。
正统玩笑道:“十六弟难道真把朕当成一个昏君了,朕还能对一个不到一岁的小娃娃治罪不成?”
雨澜抢着道:“皇上乃是不世出的明君,自然不会降罪于一个小娃娃的!”
正统笑眯眯地道:“正是如此!”
正统低下头,从装着点心的盘子里拿过一个做的十分精美的糕点道:“皇伯父这里有点心,很好吃的,你要要吃!”
珠姐儿这个小吃货立刻忘了皇帝的胡子,伸手接过糕点来,张口就咬,雨澜松一口气之余,心里暗暗吐槽:女儿,你的节操呢?
正统看着珠姐儿眼睛笑成了两道弯弯的月亮,高兴地道:“真是个好孩子!长得也好!这股子聪明劲儿调皮劲儿,我看着有点像十六弟小的时候。”
叶邑辰站在下首脸上微囧!雨澜抿着嘴偷偷地笑。
起来是真的十分喜欢珠姐儿,可是他年纪大了,珠姐儿年纪虽小,可是却养得白白胖胖的十分沉手,正统抱了一会儿就有些抱不住了。其实不要说正统,就是雨澜这个当娘的,现在也有点抱不动她了。
叶邑辰一直关注着这边,趁机说道:“这丫头十分沉手,还是让臣弟抱一会儿吧。”
正统没有推辞,就把孩子还给了叶邑辰。小丫头被倒了一次手,却像是不知道似的,还在对着那块糕点努力呢,却是狗咬刺猬,一时无从下口,众人看到她这幅样子,全都笑了起来。
大殿里的气氛忽然之间变得十分轻松。正统笑完了之后说道:“朕已经好久没有像今天这么开心了!弟妹给十六弟养了一个好女儿啊!”
雨澜连忙谦逊道:“万岁爷您过奖了,臣妇也没做什么!”
正统叹道:“朕也是有儿有女的,可朕今年已经四十八岁了,大的也都成婚这么久了,却没有一个能为朕生下一男半女的!”太子如今疯疯癫癫,赵王又不肯娶妻,前阵子他本来想把潞王放出去开府大婚,慧妃却来求他,说她只有这么一个儿子,这么小就让他出去一时放心不下,想要多留他两年,正统最后也答应了。
孙子辈的一个都没有出生,几乎成了正统心中的一块心病了。
感叹了两句,又赐了不少东西给雨澜和珠姐儿,两个人这才行礼出了乾清宫。临行之前正统说道明天是珠姐儿的一周岁生日,他会派礼部的官员持节到晋王府,正式册封珠姐儿为长乐公主。
直到出了乾清宫,雨澜才后知后觉地感到自己的腿都有点儿软了。看着叶邑辰抱在怀里,一路笑嘻嘻的珠姐儿,雨澜道:“这个熊孩子,可真是吓死我了!抓什么不好,偏偏要去抓皇上的胡子!”
叶邑辰十分护犊子地说道:“珠姐儿才多大一点儿,能懂什么?再说皇上不也没有怪她吗!你也不看看咱们的闺女是什么人,这上上下下,哪有一个不喜欢她的。”
叶邑辰看了女儿一眼,珠姐儿还在攥着正统给她的那块糕点不肯松手。这小家伙占有欲强着呢,绝对的雁过拔毛,什么东西到了她的手里就休想在拿回来了。珠姐儿看见爹爹看她,似乎也知道刚才她爹在说她的好话,就咧嘴冲着她爹直笑。
雨澜摁着额角□□道:“你就惯着你闺女吧!”
第二天,礼部尚书亲自带着圣旨到晋王府,册封尚在襁褓中的珠姐儿为长乐公主。这个刚满一岁的娃娃立刻成为了全城的焦点,整个京师为之轰动。因为自打大楚建立以来,就是皇上的亲生女儿,也没有这个岁数获封为公主的。
除了金册,宫内的制造局特意赶工为珠姐做了一套小小的朝服,用色十分鲜艳大胆,小小的朝服就像一件艺术品。
雨澜把珠姐穿上这套朝服给叶邑辰看,叶邑辰也看的双眼发亮。这些都还是次要的,皇上直接赐了一座公主府给珠姐儿,地方已经圈好了,就在前海西街,爱着晋王府。
只等着钦天监算好了吉日就要破土动工,正式建造公主府了。
雨澜实在没想到自己的女儿小小年纪,不但有了爵位,还有了自己的宅子,日后公主府建好了,她把门一关,就是公主府里的说一不二的老大了。比自己这个当娘的还威风。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一直到过年都是平平顺顺的,没有发生什么大事。只是杨家二奶奶在十一月的时候早产生下一个儿子。杨家欢天喜地地来报喜,雨澜去瞧了瞧二奶奶,出了杨家,贴身丫鬟双喜悄悄跟她说:“王妃,府里都在传,说这次二奶奶生的小少爷不是二少爷的种!”
前几个月,雨澜把晓月和晓玉全都放了出去。她们两个年纪可比雨澜还大呢。原本雨澜是想早点把这两个跟了她这么多年的丫鬟嫁出去的,她做完了月子就开始给两个丫鬟挑人,然后问题就来了,看来看去王府大大小小的管事,管事的儿子“管二代”们,她竟然一个都看不上。
不是嫌人家人品不好不够上进,就是嫌人家家底单薄,怕两个丫鬟嫁过去吃苦。挑了好几个月,总算选中了司房的一个姓郑的小管事和外头米铺的一个姓贾的大掌柜的儿子。
雨澜给她们每个人陪送了一大笔银子,风风光光全都嫁出去了。晓月和晓玉谁都不舍的离开雨澜,最后都和雨澜约定,等她们在外头安顿好了,生了孩子,就回来做雨澜的管事嬷嬷。
雨澜又从二等丫鬟里提拔了两个做她的贴身大丫鬟,一个叫双喜,一个叫腊梅。腊梅是王府那边的人,双喜却是绿静斋的时候就跟着她的老人儿了。人十分精灵,对于杨府的下人十分熟悉,如今就顶替了晓月的位置。
所以一般都是她跟着雨澜回娘家,杨府里的事情也都是她来打探。
雨澜听了她的话皱着眉头想了想,二奶奶本来就是个二百五,嫁到杨家这一年的时间,杨家上上下下就没有喜欢她的。好在大太太一直身体不好,也没空为难她,她的日子过得说不上多好,但是也能凑合着过。
现在大太太的病好了,她也生下了儿子,按说应该能在杨家站稳脚跟了,不过她又是在圆房的时候元帕没有血迹,又是早产生下儿子,杨府里有些风言风语,说这个孩子不是承业的,也就情有可原了。
一开始雨澜对此也有所怀疑,不过现在她却希望那个孩子真的是承业的。二奶奶娘家上不得台面,本人也没有素质修养,可是雨澜还是不大相信她有这么大的胆子,敢婚前和人私通,未婚先孕,然后又大摇大摆地嫁到杨家。
毕竟杨家比起张家来,要强势太多了。
现在连双喜都可以轻易打探出这个消息,可见在杨府的下人之间还是很有市场的,这种话不管是真是假,对于杨家的声誉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雨澜想了想,最后还是决定通过大姑娘雨沐提醒一下大太太。
有道是家丑不可外扬,不管怎么样,这件事也不能传到外头去。她作为出嫁的姑娘多管闲事恐怕大太太不但不会感激她,还会对她心生厌恶。雨沐是她的亲闺女,情况又自不同。
雨澜第二天就派人给大姑娘送信。隔了一天,雨沐就来拜访。这些日子雨沐过的意气风发,儿子健健康康地成长,管家的大权也全都收了回来,又因为查了陆二太太的账,拿住了她的大把柄,陆二太太也老实了下来,不敢再和她作对。
关键是陆仲亨经过这件事之后知道她这些年受了委屈,对她关怀备至,夫妻之间越发琴瑟和鸣,日子过得十分平顺和美。
雨沐对雨澜道:“我已经和她摊牌了!只要她肯老老实实的过日子,以前的事情我可以既往不咎。”她指得自然是陆二太太。
雨澜有些奇怪,“她以前可没少害你?这个仇你不打算报了?这些恩怨都可以一笔勾销了?”
雨沐道:“她虽然在我的背后做了不少小动作,不过如今我儿女双全,过得这般好,相公也疼我,还有什么好求的!日后只要她别再来烦我,以前的事我可以不和她计较。相公见我这样,也十分高兴呢!”
雨澜听了这话,不由得有几分佩服,能够放下恩怨,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尤其是自己占据了上风的时候。
雨沐如今掌握了内宅的大权,陆二太太自然无法翻起大浪,况且她现在如此表态,以后陆二太太再有什么作为,就是陆仲亨也不会放过她了。况且这样做的另一个好处,就是不会让文氏老太太难过,也可以缓和她和老太太之间的婆媳矛盾。
她也可以得个贤良大度的名声。
可谓一举数得!
两人又说了几句,雨澜就把二奶奶那件事情委婉地告诉了雨沐。雨沐略一思索就明白了雨澜的意思,握着她的手说:“七妹妹你放心,我会提醒娘的!”
雨澜该做的全都做了,接下来的事情就不归她来管了。
正统九年就这么过去了。过了除夕就是正统皇帝御极的第十个年头了。大年初一皇帝仍然在宫内赐宴,当天的宴会上皇上多喝了几杯,回到乾清宫就感觉十分不适,召了太医前来给皇上诊脉,也诊不出什么来。
就这么着,皇帝缠绵病榻始终不见好转。朝廷再一次紧张起来。
这几年皇帝的身体越来越差,万一他就这么过去了,储君的位子可还没定下来呢。便又有人试着给皇上上书,建议皇上立赵王为太子。
折子递到了皇帝的病榻之前,陈嘉故作义愤填膺地说了一句,“皇上一病不起,这些大臣不想着为皇上分忧,祈祷皇上的龙体早日康复,却这样急急忙忙地给自己找一个新主子,在新君面前捞取一个拥立之功,真真是其心可诛!”
皇上的病好好坏坏,始终没有大的起色,正自心情烦躁,陈嘉这番话不啻火上浇油,立刻令他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