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女继妃 作者:彩田(晋江银牌推荐vip2014-07-13正文完结)-第2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份奏折明显不利于萧家,不利于赵王,可它为何又能直达御前?料想黄正检私匿奏折是不敢的,但是他可以把这封奏折压上一两天,同时透露消息给萧家,以萧家的势力,自然可以让一个从七品的小官闭嘴。
  而现在这封奏折出现在了这里,那就说明一定是有人从中做了手脚!
  陈嘉乃是极端聪明之辈,脑子里念头一转,便知道有这份能力,做得到这一点的,只有朝中那几位大佬!显见有人是不想让赵王太早上位,此人的目的倒是与他不谋而合,他自然也会帮着推波助澜。
  陈嘉恭敬地说道:“这份奏章事涉……还请圣上亲自过目!”所谓家丑不可外扬,这封奏折还是不要念出来的好!
  皇帝双目微微张开,看了陈嘉一眼,露出疑惑的神色,道:“呈上来给朕瞧瞧!”
  小太监恭敬地将奏折呈上御览,正统皱着眉毛看了看:“这,这真是胡闹!”待他看完了,却是气的将奏折狠狠掷于地上:“萧家养的好女儿!朕原本就不想朕的儿子娶了他家的女儿,可萧家和皇贵妃一再苦劝,朕才遂了他们的意,没想到萧氏竟然如此胆大包天,随意毒杀朝廷命官的夫人,她眼里还有国法,还有皇宪吗?”
  这份奏折自然就是被毒死了老婆的户科从七品给事中,上折子为冤屈而死的老婆喊冤,要求严惩凶手。
  皇帝气得在大殿内疾走,那份奏折被扔到地上,都没有人敢去拾起来。一时大殿内静得落针可闻。
  皇帝发了一通脾气,慢慢地也就冷静了下来。自从皇帝将太子禁足在毓庆宫内,皇上欲废太子的谣言就悄悄地在朝堂上传播开来。一时朝中大臣纷纷上书,揭露太子恶行,虽然不可尽信,但太子之不得人心,可见一斑。
  皇上本来没有废弃太子的决心,被这帮大臣们吵得也有些动摇了。
  单看有这么多人反对,就是真把江山交给太子,日后他这个皇帝也坐不稳当!
  这当口,便便萧云芊捣鼓出这么一件事来!
  齐家治国平天下,连家都齐不了,何以治国平天下呢?萧云芊能感触这种事来,
  赵王怎么也要担个治家不严的罪名,名声受累都是轻的。那些想要投靠赵王的人难免会想一想,萧云芊这还不是皇后呢,就敢这样胆大妄为,若是将来她做了皇后,谁还能有安全感可言?
  赵王年幼识浅,又没有叶邑辰那样的赫赫战功,要做太子,进一步做皇帝,本来就是最缺人望的时候,萧云芊不啻于在赵王的软肋上捅了一刀子!
  皇帝在大殿里走了两圈,也慢慢冷静下来了。与其说他厌恶萧云芊,倒不如说他已经开始厌恶萧家。
  在父母的眼里,自己的孩子都是好的。就算太子不成器,正统想废了他,另立赵王,他也更多的是考虑到太子守不住祖宗的基业,就算要废了他,也绝不能让新君登基之后,害了他的性命。
  他儿子不多,一片拳拳回护的慈父之心还是有的。
  他对赵王也有了一丝忌惮,可是忌惮归忌惮,这个时候他更想保住赵王的名声,于是吩咐陈嘉道:“你替朕拟定朱批,叫顺天府尹张全彻查此案,不能宽纵了恶人,也不能冤枉一个好人!”
  顺天府尹张全是萧家的姻亲,张全的堂妹就是萧妃的嫂子,萧云芊的亲娘。叫张全主审这个案子,皇上的意思昭然若揭,是想将这件事情压下去。
  皇上的命令下完了,陈嘉却道:“万岁,不可!”
  皇上微微一愣,这是陈嘉第一次反驳他的话。他对陈嘉宠信非常,倒也没有生气,只是问道:“怎么?你有何话说吗?”
  孟冲在一旁却吓得出了一身冷汗。
  陈嘉叩头道:“皇上有所不知,赵王妃毒死朝廷命官夫人一事,如今已传得沸沸扬扬,人尽皆知。”他的西厂专门负责探查情报,这件事他当然知道得甚是清楚。
  正统眉头一皱:“既然你早已知晓,为何不来告诉朕?”
  陈嘉不慌不忙道:“实在是奴才一直觉得这件事匪夷所思,才想查实之后再据实禀报圣上!”萧云芊这件事做得也的确是匪夷所思了一点,陈嘉仔细写也能说得过去。
  皇上点点头,表示认可了他的这番解释,道:“说下去!”
  陈嘉道:“如今这封奏折已经经由内阁批转,用不了多久就会人尽皆知。这个案子本来应该由刑部审理,如今皇上将它交给顺天府,萧家和张家又是那等关系,这等处置,恐怕令群臣寒心啊!此事,从内阁的票拟就可以窥见一斑。”
  正统刚才气愤难当,倒没有仔细看内阁的票拟上写的是什么。正统沉默有顷,点头道:“拿给朕看!”
  陈嘉起身上前,拿起奏本,恭恭敬敬地递给正统。正统翻开奏折,果然看见里面夹着内阁的拟票。
  自从杨培实去职,内阁首辅就由原来的次辅蒋时行担任。出卖杨首辅的丁阁老倒是想做首辅,只是内阁乃是天下机枢之地,最讲论资排辈的地方,就是皇上也不能轻易认命内阁首辅。
  所以丁阁老虽然如愿以偿地入了阁,但是先做首辅还得等到蒋时行退休,或者干脆搬倒了蒋时行。
  这个蒋首辅为人最是圆滑,八面玲珑,谁也不肯得罪,和的一手好稀泥。太子和赵王两边储位之争争得如火如荼,蒋首辅却是不偏不倚,两不相帮,谁也不得罪。反正官已经当到最大了,政治投机也没啥意思了。
  所以蒋首辅办事一向温和,正统皇帝经常看他写的票拟,对他那一笔端端正正的小楷印象极深。
  结果一打开奏本就看见蒋首辅一手龙飞凤舞的草书,直欲飞出纸面:“世上竟有此等荒谬之事?真是有骇物议,耸人听闻!着宗人府会同刑部,限期彻查此案,严惩凶手!”
  蒋首辅也是六十多岁的老头子了,能写出这样一笔字,可见是气得不清。能把一个笑面虎擅长和稀泥的老狐狸气成这样,可见内阁的态度了。
  正统稍微一想也就明白了。
  从七品的户科给事中官职是小,可是也是正经的两榜进士出身。自隋朝首开进士取士的先河,经过数个朝代酝酿,制度已经十分完善。进士因为三年一大比,每次取士不过二百余人,备受瞩目,因此认同感也比较强。进士出身的人往往凭借同年(同科同榜)、同乡和师生网络来运作,形成庞大的政治势力。
  这就是文官集团。可以说,真正统治天下的不是皇帝,而是这个所谓的文官集团。他们看似松散,没有一个正规严密的组织,可一旦利益受损也会群起而攻之。
  从法理上讲,官员是要听皇帝的,可是官员们毕竟没有卖身给皇家,不是皇家的奴才。不是皇家想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的。文官们最是注重气节,萧云芊如此草菅人命,打得是整个文官集团的脸。
  因为内阁众位阁老都是进士出身,故而他们是整个文官集团的核心,此时此刻,蒋首辅就是再想躲事也得站起来替这个从七品的小官说话,若不然,他将在清流中间名声尽毁,日后的政治前途也就完蛋了。
  正统皇帝可以想象,若是陈嘉按照他刚才的命令将诏令下发下去,明天就会有忠直的大臣当面劝谏,就会有无数言官御史写下无数的弹章,雪片一般飞到大内,放到他的御案上。言官御史们好名的不在少数,为此他们甚至连皇帝都敢骂!
  想想这个场景,正统皇帝也是不寒而栗!
  在一双无形的大手操控下,这件事的性质竟然越变越严重!
  萧云芊,这次是摊上大事了!
  正统皇帝长叹了一声,摆摆手:“罢了!教宗人府会同顺天府彻查此案吧!”他可不想为了一个不靠谱的儿媳妇得罪整个文官集团。
  最后把顺天府也搅合进来,也算给萧家,给萧云芊留下一条活路了。
  ……
  啪!
  一个细瓷茶盏重重被摔在地上,碎瓷四溅,里头粘稠液体打湿了佛郎机进口来的薄绒地毯,大殿里的太监宫女俱是低头垂肩,屏声敛气,大气也不敢喘一口。
  萧妃站在上首,凤目含威,气得身子都打战了。
  “这个蠢妇!”萧妃抚着额头,恨声道:“萧家一家子精明,怎么就养出这样一个蠢东西出来!早知如此,当初真该遂了皇儿的意……”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大姑姑是萧妃的奶娘,看着萧妃从小长大的,对于萧府这段公案都有了解。萧云芊的生父是萧妃的同胞兄长,靖海侯府的世子,萧云芊的生母是已故的襄阳侯的独生女儿,身份也是极为尊贵的。
  只不过她的生母在萧云芊八岁的时候得了重病过世,萧世子就另外娶了武襄伯府的嫡女做填房。那时候萧妃已经入宫多年,因为生下皇次子被封为贵妃,武襄伯府日渐没落,萧云芊的继母面对这样一个尊贵的小姐,不敢打不敢骂,甚至连教育都不敢,天长日久,就养成了萧云芊这样目中无人的跋扈性子。
  这时候也只有大姑姑敢劝一劝萧妃了:“娘娘您千万消消气,这里里外外多少事等着您做,就是王爷也全靠您在宫中帮衬着呢,您要是万一气病了可怎么好!王妃毕竟年轻气盛,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您对提点这点儿,也就是了。这般毒死一个小官的妻子,却是不对!有您和大老太爷在,将这件事抹平了也就是了!”
  大姑姑看了,一个从七品的小官还不好摆布吗?
  大姑姑缺乏政治敏感性,萧妃确看得极明白。“若是她刚干出这件事便来寻我,本宫自然有的是法子帮她把这件事抹平了。可是如今此事已经上达天听,奏折又发往内阁票拟,已经过了明路,一时恐怕难以善了,搞不好,连皇儿的前程也要被她误了!这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小蹄子!”
  萧妃疲惫地坐回椅子上,揉着自己的太阳穴,大姑姑不明白这其中的厉害,她却知道文官集团的庞大力量,她也懒得和大姑姑解释,只是道:“去把王妃传进来,本宫有话要问她!”
  此时始作俑者的萧云芊还优哉游哉地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