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司马徽笑而不答,以别语岔开,刘备虽然急欲知晓,可也不敢相强,一再相问,奈何司马徽总是顾左右而言他,刘备无奈,只得拜别.
回到襄阳,刘备自然日夜把此事放在心头,遣人四处打探卧龙、凤雏之名,人或语之道:"庞德公或许知晓此事."刘备二话不说,前去拜望庞德公,始而得知凤雏乃是襄阳庞统,正是庞德公之侄,卧龙乃是诸葛亮.奈何庞统刚好游学他往,不得相见,刘备便作书一封留于庞德公处,恳请庞统相助一臂之力.得知诸葛亮住处后,刘备便欲访之,这时却被刘表遣去新野.刘备只得作罢,引部众赶往新野.
到得新野,诸事安定之后,刘备便携关、张二人往隆中访诸葛亮去了.
刘备在到处打听卧龙、凤雏二人消息时,赵信的人已经赶至隆中诸葛亮家中,不凑巧的是诸葛亮也不在家,其兄诸葛谨、其弟诸葛均却都在.此次赵信派去寻访诸葛亮的,便是当初在庐江跟随赵信的徐番,以徐番为主,此人原先是赵云麾下,赵信自庐江返回汝南时,便把此人带在身边.当初赵信想到派人去请诸葛亮时,也曾想起诸葛谨、诸葛均二人,知二人都是难得的人才,尤其是诸葛谨,曾给徐番等人下了死命,必欲请得诸葛兄弟出山.却不知诸葛均此时年纪幼小,还只是一个懵懂少年.见到诸葛谨,奉上财帛和赵信的亲笔书信,备言赵信请其兄弟三人出山之意.诸葛谨不禁有些诧异,想不通远在汝南的赵信怎会听说自己兄弟三人,又怎会对三弟诸葛均这小小少年也感兴趣.接过书信一看,却是赵信给其弟诸葛亮的书信,诸葛谨便没有再看下去,奉还来人,措辞道:"请诸位代为上复大将军美意,奈何舍弟年纪幼小,诸葛谨还需照顾幼弟,不可便离."
来时,赵信曾吩咐徐番对诸葛亮一家需恭敬有加,徐番等人自然不敢违背,来到诸葛亮家中后,一举一动都谦恭有礼.闻诸葛谨之言,徐番早有准备,深施一礼道:"小子乃是粗人一个,若言语间有得罪处,还请先生莫怪!"
徐番跟在赵信身边这么久,气度也自不凡,诸葛谨连称不敢.
徐番接着道:"我主求贤若渴,闻先生兄弟俱有贤名,故遣番等远道来访,其意也诚,其诚也挚,先生奈何以弟年纪幼小而辞之!"
诸葛谨其人宽厚而至诚,闻徐番之言后,略有愧色.诸葛谨先前之所以推辞,跟赵信看重其弟诸葛亮,亲笔书信付之有关,虽然他也清楚知道自己才具不如其弟诸葛亮远甚,但人心总是难免会有妒意,就连至亲兄弟也不例外.转而一想,也就释然,诸葛谨也曾闻及赵信仁义爱才之名,如今赵信身为天下诸侯之冠,威名拨于四方,麾下执戈百万,逐袁术,驱曹操,取徐州,收吕布,天下震动,诸侯闻之色变,这样一个惊天动地的人物,能看上他诸葛谨,可说是让他受宠若惊.纵观天下各路诸侯,名望才具,无人出赵信之右,能追随赵信此人也算是得遇明主了.
沉吟一番,诸葛谨下定决心道:"大将军不以诸葛谨粗鄙,折节下交,敢不从命."
徐番大喜过望,虽然此行主要的任务是请诸葛亮,可在徐番想来,既然其兄诸葛谨都归于赵信麾下了,诸葛亮还不是手到擒来.于是引着众人拜谢诸葛谨道:"我等谨代我主谢过先生."既然已经答应了此事,那就算是赵信手下之臣了,徐番等人冠以赵信的名头,诸葛谨连忙还礼,连称不敢.
徐番起身道:"先生之弟何时能够归来?"
诸葛谨不禁为难道:"舍弟出外游学,或三五日便回,或三五月方回,向无定数."
徐番又问道:"不知往何处去了?"
诸葛谨答道:"舍弟交游甚广,飘忽不定."
徐番闻言,回身和众人商议了一番,便欲分派人手先将诸葛谨、诸葛均兄弟二人送回汝南,免得夜长梦多,徐番携人留此守候诸葛亮.便对诸葛谨道:"主公在汝南日夜相望,先生可否携幼弟先去汝南,以慰主公之心?"
既然已经答应了出仕赵信,对这种小事,诸葛谨自然不会计较,任由徐番等人安排.行前,徐番请诸葛谨留下书信一封,到时付与诸葛亮.虽然和诸葛亮是一母同胞的至亲兄弟,可自诸葛亮成年以来,诸葛谨这个长兄渐渐有一种高山仰止,深海难测的感觉,有如天马行空,揣度无门.依言留下书信之后,诸葛谨对徐番道:"舍弟素有主见,非他人言语所能动也,倘若不肯相从,还望君等容之."
听诸葛谨这么一说,徐番吃了一惊,诸葛谨这番话必有深意,看来事情不像想象中那般容易,问道:"先生的意思是说令弟有可能会推辞不从?"
诸葛谨想了一下道:"也未必,我只是提醒诸君一番."
如今天下大乱,诸葛谨自然也希望兄弟三人能同事一主,可他知道自己虽然身为长兄,可也无从左右诸葛亮,一切只能顺其自然了.
诸葛谨、诸葛均兄弟二人离去之后,徐番等人便在诸葛家住下,守候诸葛亮.谁知诸葛亮没有守候到,却等来了刘备三兄弟.跟着徐番来襄阳的人本来就只十来人,随诸葛谨回汝南的就去了七八人,如今只剩四五人而已.诸葛谨离去之后,家中之事尽付徐番等人,童子来报刘备来访,徐番等人大吃一惊,一边吩咐童子及府上诸仆不得泄漏他们身份,一边让童子去回绝刘备三人.
刘备三兄弟满怀期望的等在门外,好不容易等到童子出来,却道孔明不在家中,刘备留言让童子回报孔明其来访之事,三人失望而回.
徐番等人却是紧张过头了,刘备三人未必会认识他们.
不说徐番等人继续在孔明家中等候,刘备三人回到新野之后,却得知庞统已经回到襄阳,原来,当初刘备离开襄阳时,就留人在襄阳注意庞德公家中的动静,刘备深知庞统若是回到襄阳,必会前往拜谒庞德公.
刘备三兄弟又马不停蹄的赶回襄阳,半路上,刘表遣人去新野请刘备回襄阳议事,原来张武、陈孙二人在江夏劫掠百姓,图谋造反.
见到刘表之后,刘表备言张武、陈孙二人为祸甚烈之事,刘备自告奋勇,请命往征,刘表大喜,点兵三万随刘备前去平叛.
趁兵马还没准备好之前,刘备引着关、张二人来见庞统.庞统初回襄阳不久,便得刘备之书,家人来报刘备来访,便令人延入堂上.刘备三人在仆人引领下登堂入室,只见堂上一人高据案上,形貌丑陋,刘备料想此人便是庞统.庞统礼倨,刘备不喜,旁边关、张二人更是不忿,便欲发作,刘备以目止之.刘备耐着性子朝庞统施了一礼道:"汉室末胄,涿郡愚夫,不才刘备,久仰先生大名,前次晋谒,未谋先生钧面,曾作书留于庞德公处,未知先生得览否?"
刘备三人观庞统形容时,殊不知庞统也在注意他三人,三人进得堂来的一举一动都没能逃过庞统双眼.刘备的不豫之色,关、张的愤愤之颜,尽收眼底,庞统在心底叹息了一声,所谓闻名不如见面,观刘备行止也不过如此而已.后见刘备竟能忍气吞声,改颜相向,看来尚有可取之处,便下堂回礼道:"将军之名垂于四方,如雷贯耳,统乃荆襄闲人,才疏学浅,有误将军下问."说罢,延刘备三人入座,令家人奉茶.
见庞统有推拖之意,刘备不由暗急,司马徽所言凤雏、卧龙二人好不容易才得见一人,如何能轻易放弃,刘备在座上躬身道:"水镜先生之言岂有虚妄哉,望先生不以刘备粗鄙,不吝赐教."
刘备粘人的功夫甚是厉害,被他三缠两缠,庞统也不由意动,奈何刘备三人给他的印象并不好,在庞统眼中刘备可并非明主.虽然刘备言语间颇有打动人处,可庞统是什么人,岂能如此轻易顺从,出言道:"统懒散成性,恐怕徒误将军大事,为将军计,还是另请高明为上."
一边张飞见刘备好话说尽,庞统却只是不从,忍耐不住,发作起来,关羽对庞统也颇有微辞,只扯了一下张飞衣襟,便任他去了.刘备正细思对策呢,冷不防张飞跳了出来,指着庞统怒骂道:"竖儒安敢如此,我兄长身为汉室之胄,不惜折节下交,你却推三阻四,莫非徒有虚名,怕出丑于人前!"
庞统初一见张飞,便知此人性燥,和刘备谈话间多以言语相激,正是要张飞如此,丝毫不惧张飞威势,起身朗声对刘备道:"统本疏漏之人,不劳将军下问!"说罢,拂袖而去,不理刘备三人.
刘备见事情到了如此地步,几乎无可挽回,深怪张飞,奈何深信司马徽之言,把希望都寄托在卧龙、凤雏二人身上,决不肯就此放弃.
张飞发泄了一通之后,便催促刘备离去,刘备却不死心,准备用诚意来打动庞统,端坐不动,张飞无奈,只得按捺性子坐下相陪.少不了一旁关羽数落他几句,张飞对这两个兄长却是敬爱有加,只好憋了一肚子气.
庞统回到后堂,料想刘备三人也差不多离开了,便把此事放下,安心的去书房看书.也不知过了多久,仆人奉茶进来,言道刘备三人还在堂上候着.没想到刘备竟然有如此耐心,庞统也不得不深表佩服,转而一想,对仆人道:"等的不耐了,他们自会离去,你吩咐下去,勿使茶水有缺."转头又埋首书堆中去了.
依刘备的想法,若是庞统得知他三人并未就此离开,怎么也会再出来见上一面,到时就可施展手段挽回此人,哪想过了大半天后,还是音讯全无.看来奇才就是奇才,非一般人所能揣度.
眼看庞统是决不会再出来了,恁刘备耐性极好,也颇感不耐,张飞早已坐立不安了,连关羽也等的烦躁不已,刘备只好携二人就此告辞.
回去路上,关羽出言问道:"兄长对此人何其太过,依我看来,此人未必有什么真才实学."
张飞深以为然,大声道:"二哥说的极是,这矮子只怕是在沽名钓誉,自抬身价而已."庞统身量不高,到张飞这粗人嘴里自然成了矮子.
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