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三桂!
少年时代的吴三桂!
陈博士为朱斌准备的明朝历史资料终于起到了作用,这人就是十六岁即中武举,袁崇焕手下四大猛将之一祖大寿的外甥,吴三桂!朱斌悄悄打量了下吴三桂,见这人大耳垂,高鼻梁,脸色富有光泽,一双眼睛炯炯有神,绝对是一个年轻英俊的将军。
而吴三桂所率领的骑兵,一定是为营救他的父亲吴襄去的。
崇祯三年二月,祖大寿率部出长城,北进至建昌。该城周围多山,丘陵连绵,其西北面与蒙古喀喇沁等部相接。皇太极绕道蒙古入关和北返,建昌是他所经之地。明兵集结于此,企图截断后金兵归路。
其时吴三桂之父吴襄已是一员参将,常受派遣,执行任务。吴襄率数百人出城侦察,突然与数万后金兵遭遇。后金将领没有把几百明兵放在眼里,实行围而不攻的战术,迫其投降。
吴襄无意投降,只有突围才能摆脱险境。他与部下急奔,后金兵就急围;缓奔就缓围。直至近城处,吴襄仍无法摆脱后金兵的围困。祖大寿凭城楼远望,知后金兵势大,明兵出击,如以卵击石,倘遭全军覆没,丢失城池,将犯不赦之罪。他不能救吴襄,只好听天由命了。
吴三桂见父亲被围,心急如焚,便跪在舅父面前,请求发兵,为父亲解围。祖大寿以双方兵力相差悬殊,不敢出战,说:“我以封疆重任,焉敢妄动,万一失利,咎将安归!”吴三桂请求再三,祖大寿就是不答应。
最后,吴三桂痛哭流涕地说:“总爷不肯发兵,儿请率家丁以死相救。”祖大寿似应非应地答应了下来。他以为吴三桂必不能救,但吴三桂马上应口说:“遵令!”站起身来,转身下了城楼,率家丁20人,出城救父。
朱斌心里长长发出了一声叹息,没有想到,自己才来到这个时代,第一个遇到的竟然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汉奸吴三桂。不过现在的吴三桂,可和汉奸的名字半点关系也都没有,朱斌心里想着,嘴里不由自主地顺口问道:“将军可是吴三桂大人?”
骑在马上的吴三桂怔在了那里,自己虽然身在军中,非常得到舅父祖大寿的喜爱,但却没有担任任何官职,所谓的“将军”也只是叫着好听而已,说白了自己也就是一个无名小卒,而面前这个年纪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少年,居然一下就叫出了自己的名字。
“你,你究竟是谁,你如何知道我的名字?”吴三桂狐疑地打量着朱斌问道。
朱斌立刻知道自己说漏了嘴,赶紧圆谎道:“小人亦是中后千户所人,将军以十六岁而中武举,乡中多有传诵,当日将军荣归之时,小人曾在远处看过将军尊严,适才瞧着眼熟,这才大胆问了一句。”
吴三桂这才释然,点了点头才想说话,不想一员马上家丁忽然大叫一声,竟然从马上坠落,这一突发情况,顿时让吴三桂措手不及。
第003章 冲营
那名从马上坠落的家丁,双手捧着腹部,在地上不停的打滚哀号,模样痛苦已极,吴三桂和部下急忙下马上前察看,他也不懂医术,根本不知道这家丁发生了什么事情。
朱斌分开众人上前,见那家丁手捧着的地方,他稍稍知道一些,估计这人是得了急性盲肠炎,他又不能明说,只能含糊地说道:“小人略懂一些医术,看这位大人的样子,只怕无法再上马作战了。”
吴三桂顿时大急,原来他为救父亲,又只有二十名家丁,为了确保成功,他在左右各置一将领,自己居中,分十八人为两翼冲阵,阵型浑然一体,断断不可缺少一人。此时出现这样的突发情况,势必使自己陷于极大的被动境地。
“罢了,纵然阵型不整也要将父亲救出!”吴三桂咬着牙齿说道。
正当他翻身上马之机,鬼使神差一般,他忽然对朱斌说道:“朱斌,你可曾习过拳脚?”
朱斌马上猜到了他的用意,若说没有学过,看自己强壮的体魄,再加上现在又是在乱世之中,民风彪悍的辽东之地,未免说出来没人会相信。他苦笑着点了点头:“小人在家乡也略略学过,只是,只是长久不用,只怕显得生疏了……”
吴三桂顿时大喜:“兄弟,我此前去乃是救我父亲,我的马队阵型中少了一人,你若肯助我,他日吴三桂必然不敢忘记你的恩情!”
朱斌哭笑不得,自己好好的居然招惹上了这么危险的事情,打仗岂是弄了玩的,自己好好的和这吴三桂套什么交情。正想拒绝,忽然看到吴三桂眼睛了闪过了一丝杀机,好汉不吃眼前亏,朱斌硬着头皮说道:“既蒙将军错爱,朱斌敢不尽心尽力。”
反正他心里打定了主意,一会自己远远落在后面,若是看到情况不妙,当时扭头就跑,或许还能保住一条性命。
吴三桂仰天大笑:“好,兄弟你义薄云天,吴三桂铭记于心!”
朱斌胆战心惊的爬上了战马,总算在自己的训练里也有马术这一块,这时,他看到吴三桂又下得马来,抽出了那个患病家丁的腰刀,看了一会,忽然猛力一刀挥下,那家丁顿时惨呼一声气力绝。
所有人都看得目瞪口呆,却看到吴三桂淡淡地将腰刀抛给了朱斌,淡淡地说道:“他若落到敌人手里,生不如死,我先给他一个痛快!”
朱斌心里打了个寒战,这吴三桂小小年纪,已经如此心狠手辣,不过想来做大事者,也都和他一个样子吧。又听到吴三桂冷声说道:
“此次前去冲营,你我弟兄生还几率极小,有可能全部葬身于敌营,怕死的现在就可以离开,吴三桂绝不勉强你们。但若能成功将我父亲救出,他日吴三桂与诸位富贵同享!”
骑士们沉默了下来,其实不用吴三桂说,他们也都知道以二十个人前去冲击敌营,和羊入虎口完全没有区别。不过他们从小都是在吴家长大的,生是吴家的人,死是吴家的鬼,今天就把这条命还给了吴家吧。
一个领头的家丁默默地说道:“出发吧,少爷,老爷还在那等着我们呢……”
……
快马前行不过片刻,后金兵大营已经在望,吴三桂拔出大刀,厉声道:“生死存亡在此一战,兄弟们,跟着我一起冲!”
这时后金兵见明兵极少,而敢轻易出战,很是怀疑,便闪开一个阵口,将吴三桂的队伍裹入阵中。
吴三桂才一入阵,以风驰电掣般速度向后金兵展开了冲杀,连续射出两箭,后金兵应弦而倒。后金一员将官拥纛旗向他冲来。吴三桂用尽气力,一箭射中,这员将官从马上跌落下来。
吴三桂急驰近前,下马割取首级。不料此人受重伤未死,他眼看吴三桂举刀之际,说时迟,那时快,抽出随身的短刀,奋力跃起,照准吴三桂面部刺来,吴三桂没有防,一刀砍中他的鼻梁,顿时血流如注。
大叫一声之中,吴三桂向后便倒,这时一左一右冲上来两员后金士兵,齐举刀枪就向吴三桂身上刺去,正在生死存亡之间,忽然听到两声巨响,这两名后金士兵顿时齐齐倒在吴三桂身边毙命。
死里逃生的吴三桂急忙起身,却看到救他之人正是那个才认识不久的朱斌。
原来,见吴三桂性命危急,被胁裹着冲进大营的朱斌也不暇思索,从怀中掏出手枪就是两枪,救了吴三桂的性命,随后又赶忙将手枪藏起,手里还在做着动作,好像自己才发出了两枚暗器一般。
吴三桂哪里想到这世上还有手枪这种威力无比的杀人工具,一心只以为自己无意间遇到了一个举世无双的大侠。对朱斌投去了一个感激的笑容,拣起死去后金兵死者扔在地上的红旗,撕下一块,胡乱地把鼻子裹起来,操起手中的大刀,飞身上马,呐喊着冲杀不止。
在后的朱斌大是叹息,这时的吴三桂,凭着少年血气之勇,丝毫也不把鞑子看在眼里,谁会想到日后这个勇猛无匹的少年英雄,竟会成为一个大汉奸?
眼看着后金兵团团围上,朱斌想也不想,翻身就从马上下来,倒在地上佯装死人,心里还不放心,又用鲜血把自己弄了个遍,这才半睁半闭着眼睛观察着战场上的动向。
吴三桂一通猛冲,终于被他寻到了父亲吴襄,在马上他厉声大呼:“随我来!”数百名明兵都随他往外突围。这时,远处祖大寿在城楼上眺望,命城上明兵擂鼓助威。城上城下,城上城下,阵里阵外,喊杀声、战鼓声响成一片,似有千军万马奔腾之势。
后金始终怀疑明兵以少冲阵,可能是诱敌之术,也不敢用力堵截,加之吴三桂冲锋在前,来势凶猛,锐不可当,他与数百名明兵冲到哪里,哪里就纷纷闪开。于是,吴三桂带领明兵渐渐冲围而出。后金兵怕中诱兵之计,并不敢追赶,竟然生生被吴三桂杀开一条血路。
正当快要冲出敌阵之时,吴三桂忽然想到了什么,左右一看,大惊失色:“不好,我那兄弟还在敌营之中,你等且行,我去救我兄弟!”
第004章 从军
吴三桂回去的正是时候,当时看到明军杀出了一条血路,一直躺在地上装死的朱斌,一看机会到了,趁着没人注意的时候急忙翻身上马,随着明军向突破口突围而去。
可惜朱斌的马上技术终究是差了许多,在马上他又要控制战马,又要格挡冲上来的敌人,闹得手忙脚乱,眼看着和大部队的距离逐渐拉远,渐渐就要陷入包围之中,不得已的朱斌,将手伸到了怀中,生死存亡关头,也只要靠着那把手枪救命了。
正在这危急的时刻,忽然听到战圈外面一声震天动地的怒吼:“吴三桂在此,挡我者死,避我者生!”转眼之间,一骑快马已经冲到朱斌面前,马上那威风凛凛的骑士,正是去而复返的吴三桂。
看到吴三桂出现在自己面前,朱斌刹那间有些感动。自己本来对着赫赫有名的大汉奸可并没有什么好感,但这时前来救自己的,却是已经即将脱离包围,却又重临死境的吴三桂!
吴三桂臂力惊人,用的刀也与别人大不相同。当时在辽东一带驻守,以袁崇焕一手训练出的天下精锐之师关宁铁骑为首的明军骑兵,大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