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真正的玄奘是一个坚强的人。他先是本能地想到是否要回头再去准备些水,然而刚要回头,他就打住了。
不是前方出现了什么可怕的东西,而是他想起了自己的誓言:“此次西去,若不求得真经,绝不回头一步!”
这次意外,或许正是佛祖在考验自己向佛的诚心。
身边再无淡水的玄奘继续西进。
然而,很快他就意识到了现实的残酷。
狂风卷起黄沙铺天盖地袭来,空中的烈日肆意地蒸发着自己身体中的水分,身上携带的干粮此时看来就像沙石一样根本不能引起任何的食欲,更可怕的是沙漠一望无际,一个活着的动物都看不见,丝毫不给人以生的希望。终于,在这自然界的威力面前,口渴难忍的玄奘一阵眩晕,径直从马上栽了下来。
佛祖庇佑,昏厥过去的玄奘很快便恢复了神志。他清楚地意识到,摆在他前面的是一条充满荆棘的坎坷之途。而往回走,用不了多久就能抵达边防军的烽火台,在那里即使被作为偷渡犯处置也绝不会有生命之忧。
然而这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经历却并没有让他退缩半步。他静静地躺在光秃秃的沙漠地上,以天为被,以地为床,口中默念着佛经。据玄奘所撰《大唐西域记》记载,他足有五天四夜滴水未进,实实在在走到了死亡的边缘。直到第五天夜里,凉风扑面,玄奘本已经模糊不清的神志突然清醒了起来,他跨上马,任由马凭着动物的本能,把他带到了一处水草丰美的绿洲边。
在这里,重新得到补给的人和马都贪婪地呼吸着久违的新鲜、潮湿的空气,原本空洞和僵硬的大脑终于得到了一日的安宁。
恢复了体力和精力的他和他的坐骑又花了整整两天的时间,终于成功走出了噬人的沙漠,抵达了伊吾(今新疆哈密)。
经历过生死考验的人,人生观往往会发生巨大的改变。在鬼门关附近转悠回来的玄奘,信念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坚定自己的信仰,前往天竺,追求佛经真谛的愿望也从未像此刻那样强烈。这时候的玄奘,俨然已经真正做到了四大皆空。
看过《西游记》的同学们都知道,唐僧西天取经沿途曾经造访过多个国家,比如车迟国、比丘国、灭法国、西梁女国等等。不少地方都有妖孽为非作歹,和尚不怎么受待见,连带着唐僧一起被呼来喝去,要治罪的、杀头的、挖心的,不一而足。当然也有待见和尚的,例如一心想和唐僧成亲的美女国王,以及对唐僧垂涎三尺的玉兔公主。
据记载,玄奘长得是眉目疏朗、相貌端严,举止优雅,言语深刻,的确是不可多得的帅哥加才子,或许曾经确实获得过一些女性朋友的青睐。无奈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玄奘是个纯粹的和尚,况且自幼出家,从来不好男女之事。西行路上国家不少,只是和中原一样,当时的人们满脑子都是封建思想的流毒,国王之位皆是男性。所以啊,柔情似水,情深款款的女国王以一国之富招男人为夫的好事,现实中的玄奘是压根没遇上过的。
但是,玄奘一路所到国家的国王,倒的确有几个是比较有趣的。
当时西域佛教盛行,几乎所有的国家都信奉佛教(不似今天的中亚和新疆已是真主的势力范围),所以和尚在西域是个颇受人尊敬的职业,有道高僧更是人们争相仰视和崇拜的对象。
抵达伊吾后,根据“天下出家人是一家,见面就有三升米”的惯例,玄奘前往当地的寺院打尖。他不俗的相貌、优雅的谈吐、高深的佛学造诣,以及“大唐”的高贵国籍很快轰动了整个寺院,后来更是连国王都亲自前来听他说法,影响力可见一斑。
第三十章 路阻高昌国
却说当时的西域分为三十六国(《大唐西域记》记载),国与国之间可不是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行为标准的,而是跟现在的世界一样,谁的拳头硬,谁的气就粗,嗓门也大。
那时候的西域大哥大乃是高昌(国名),都城设在现在的吐鲁番,国王麴文泰。这麴文泰是个汉人(有点奇怪吧,这个西域国家从公元460年开始一直都是由汉人所统治),也是个虔诚的佛教徒。大唐高僧抵达伊吾的消息很快便传到了他的耳朵里。
这个消息对于麴文泰而言,无异于山姆大叔知道伊拉克又发现了几个数十亿吨储量的大油田一般。
作为西域世界的老大(姑且不论是以德服人还是以武服人),麴文泰在这块地盘上的原则一向是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于是他立刻派遣使者带着自己的敕书(注意,是敕书,而不是国书或信函),要求伊吾王把玄奘送到自己的国家来。
大哥发话了,而且不是要你割地赔款之类,也不谈其他政治条件,只要你乖乖把人送来就行。这等要求,做小弟的自然是赶紧答应下来。于是玄奘又经过数天的行程,在一个漆黑的夜里抵达了吐鲁番。
令玄奘大感意外的是,那位似乎有些蛮不讲理的国王和他的随从们已在城里城外点亮了烛火,为他照亮了进城的道路。国王麴文泰更是携家人亲自出门迎接,以示诚意。
麴文泰亲自护送玄奘来到了下榻的饭店。坐定后,麴文泰丝毫没有倦怠之意,而是兴趣盎然地和玄奘就佛学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据记载,两人一直谈论到了天明,麴文泰最终发出了“听君一夜话,胜读十年书”的感慨。听到玄奘讲述一路上所经历的种种艰险,他不禁潸然泪下,仿佛感同身受。
告别时,麴文泰表示次天会安排自己的国师统政法师和几位当地高僧前来拜会玄奘。
送走了麴文泰,玄奘不由得感慨万分:果然是佛法无边啊!这么一个蛮横霸道之人,在佛法面前,居然像个小学生般虔诚。这难道就是佛法所说的普度众生么?看来自己肩上的责任更加重大了。为了所有百姓都能够真正安居乐业,永享太平,我一定要学到佛学的精髓,并把它带回到中土!
玄奘并不知道,统政法师除了来和他讲经说法之外,还要完成一项国王交给他的任务,一项与玄奘有关的任务。
第二天果然来了几位和尚,个个均是谈吐不俗。那位高昌国师统政法师,更是个须眉皆白的得道高僧。一问年纪,居然已经八十有余,玄奘不由心生敬意,对他更是恭敬有加。
一番热烈的学术探讨过后,诸位僧人起身告辞,屋内只剩下玄奘和统政法师二人。
玄奘原以为政统法师是要就佛学问题与自己展开进一步的交流,不料统政一开口,说的竟是力劝自己留在高昌,不再前往天竺。末了还加了一句:“我王定然新建庙宇好生供养,岂非强于西行路上吃苦?”
对于这个完全违背自己初衷的要求,玄奘毫不犹豫地拒绝了。统政离开后,玄奘便开始收拾行装,作好了被扫地出门的准备。
可是接连好几天过去了,麴文泰那里居然一点反应都没有。依旧是继续以礼相待,安排玄奘四处讲经说法。
十几天后,玄奘向麴文泰提出,打算离开高昌,继续自己西行取经的征途。
麴文泰这才开了口:“寡人先前经由统政国师向师父表达了挽留之意。未知尊意如何?”
玄奘深深一鞠,答道:“已知大王好意。但贫僧已在佛祖面前发下誓愿,必当西行寻求真法,岂能半途而废,失信于佛祖!”
麴文泰也不灰心,他坚信只要是个人,就一定会有弱点,只要找出弱点,就一定能够攻克他。于是,他又苦口婆心地向玄奘提出了一系列丰厚且优惠的条件:一是拜玄奘为师,供养终生;二是号令全国人众都来听玄奘说法,大做水陆道场;同时只要玄奘愿意,便安排他做全国和尚的总管。他再三表示,留下玄奘绝无恶意,只因国家和本人都需要一个睿智的指导,普天之下唯有玄奘方能担此大任。为表诚心,麴文泰甚至还指天画地地发誓:葱岭可转,此意不移!
可惜,条件虽然优厚,但效力范围仅限于俗世的凡夫俗子(例如我这样的)。
面对麴文泰在自己面前喷出的一尺多高的唾沫星子,玄奘依旧是深深一鞠,只是这次的回答更是简短:“大王说话太多,该喝口水了。”
这个回答差点没让早已口干舌燥的麴文泰背过气去:合着我刚说了半天,你就这么报答我?这感觉,就如同一个男人鼓足勇气向心上人表白完后,对方很有风度地回答说:“您说的每一个字我都不同意,但我誓死捍卫您说话的权利。”
喝了口水,麴文泰定下神来:不对啊,我可是一国之君,如此客气地邀请你留下,你居然还不给我面子。看来光客气是不行了。
于是麴文泰把脸一沉:“岂有此理!寡人乃堂堂一国之君,手握这里所有百姓的生杀大权。难道师父认为寡人会连你都无法留住吗?”
玄奘依旧是摇了摇头:“贫僧西行只为求法。大王若要强留贫僧,贫僧自然难以离开。只不过大王也只能留住贫僧的一具臭皮囊,心神怕未必留得住吧!”
话说到这份上,再多说也无益。于是,麴文泰拂袖而去,临了甩下一句话:“那就走着瞧!”
从此,玄奘失去了自由行动的权利,只是待遇上还是丝毫未减,依然好吃好喝,有人伺候着。
麴文泰的本意是先吓唬他一下,任时间来消磨掉玄奘的决心和毅力,再以优厚的待遇诱惑他,把他一举拿下。
然而这个计划从一开始就没有得到成功实施——因为玄奘立刻开始采取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绝食。
对此,麴文泰只是简单地付之一笑——拿这个来吓唬寡人,嘿嘿,咱可不是被吓大的!
这样僵持着过了三天。
第四天,负责照看玄奘的人慌慌张张地跑来报信:“不好了,那和尚怕是真的不行了!”
麴文泰立刻赶到了玄奘的住所。只见玄奘正盘腿打坐在床上,气息微弱,面色憔悴,虽然身体还算端正,但已难掩颤微之色。
但即便如此,麴文泰还是看到了玄奘那虚弱无力的身躯下掩藏着的那颗坚强跳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