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难说武后是什么时候萌生当皇帝的想法的,但毫无疑问的是她一直在扩充势力,防范着所有忠于李唐皇室的人。
而为她创造外部条件的,正是李治本人。
李治长期将朝政假手武后,使得她在朝中的触手越伸越长。做皇后之初,她还得主动寻找帮手,阿猫阿狗都来者不拒。而现在,几乎所有奏章都要先经她的手,合她心意的才能送到皇帝手中。时间久了,大家也都摸清楚了,听皇后话的才能前进;只知皇上不知皇后的要么被降级,要么被外放。于是乎,不管内心的真实想法如何,大部分人都开始站到了皇后一边,唯皇后马首是瞻。
其实这也不怪他们,实在是因为很难得才能见到病歪歪的皇帝,根本没法当面交流。那些以皇帝名义颁发的诏书或命令等,大都是盖着皇帝玉玺的“奉天承运,皇后诏曰”,不遵守或是提出异议便是抗旨,鬼头刀的伺候。时间一长,大家也就习惯了。皇后也是皇帝的人,一家子何分彼此?
朝臣们是外人,见不到病重的皇帝可以理解。可如果连亲生儿子也无法见父亲一面,那就着实有些说不过去了。
郇(多音字xún)王李素节是萧淑妃的儿子,母亲惨死后他被赶到申州(河南信阳)做了刺史,当时年仅9岁。
不过武后并没有忘记他。二十岁那年,李素节收到了来自父皇的一份充满关爱之情的诏书。
诏书的大意是说皇上皇后体谅素节体弱多病,不能承受鞍马劳顿之苦,特恩准不必来京朝见。通篇慈爱之意溢于言表,看过听过之人无不为之感动。
对于这份诏书,李素节只能默默流泪。因为他很清楚自己一向身体健康,没病没灾!
这只不过是换种方式的阻止李素节和李治来往罢了!
只有切断李治与外界的联系,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和对权力的绝对掌控。
对于李素节的遭遇,他身边不少官员都表示同情。他们中有人决定要帮自己的王爷一把。
时任王府仓曹参军的张柬之便是其中一位。
由于长期见不到父皇,李素节心中郁闷,便写了篇《忠孝论》抒发一下自己的情感。张柬之便秘密地把这篇文章奏报给了李治。
可惜他到底官职太低,根本不知道长安城内的形势。有奏章能够跳过武后直接送到李治手中么?
没有!一份都没有!
张柬之的行为让武后大为光火,她决定对李素节采取进一步的行动。
很快李素节被莫名其妙地安上了个“贪赃枉法”的罪名,革去了申州刺史一职,降为鄱阳王,被软禁到了更为偏远的袁州(江西宜春)。
至于通风报信的张柬之,虽然没有具体记载,想来也没有什么好果子吃。不过,这位张柬之倒是一生忠于李氏皇族,即使在女皇时间也是如此。不过这已是后话。
对待非亲生的皇子如此,对待亲生儿子武后也是一视同仁。
太子李贤是个聪明人,他了解自己的老娘,也很清楚当前的形势,但他还是毫不犹豫地对母亲说出了“不”!
他自成为太子之初就开始监国,在朝中广纳人才,并组织人员对《后汉书》进行注解(今天通行的《后汉书》便是李贤组织注解的版本)。他的这一工作得到了父皇李治的充分肯定和嘉奖,书也被下令收入密阁珍藏。
此外,李贤还常常在言语间表现出对母后掌权的不满,这让武后对他的厌恶又加深了一层。
当时宫内经常有一位叫明崇俨的方士出入,此人精通画符念咒等法术,深得李治夫妇(尤其是武后)的宠爱,被恩赐了个四品的正谏大夫。
明崇俨知恩图报,为迎合皇后,竟宣称“太子难承大业,英王(李哲,即后来的李显)状类太宗”。
这番言论虽不是公开发表的,却足以让李贤惊恐不安。而更可怕的是当时宫中还流传着一种说法,说他并非武后亲生,而是武后姐姐韩国夫人的儿子!
这一点真正致命。因为如果这是事实,那李贤毫无疑问就没有资格继承皇位,更不可能再做太子。
事实上这一点也是相当站不住脚的,因为从武后怀上李贤一直到生产,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何况武后并非没有生育能力,除了李弘和李贤,还有李显、李旦和太平公主。再说,当时武后已经有了长子李弘,就算不生李贤对她的地位也不会有什么影响。
所以这应该只是谣言。
年轻人往往是最不相信宿命的,所以李贤一向对明崇俨没什么好感。现在这家伙居然敢妖言惑众,当众诋毁自己,实在是可恶至极。
李贤的情绪,武后是有所察觉的。于是她组织人员编写了《少阳正范》、《孝子传》等文章,告诫李贤要做个乖儿子,听妈妈的话。
李贤毕竟是太年轻,还不懂得隐忍退让。他命手下给《后汉书》作注时,多次强调东汉的动荡不安正是由于太后临朝、外戚专权所致,以此劝诫母亲不要再积极干预朝政。
武后吃了个瘪,还没等找到机会发泄,接下来的事情就已经让她怒不可遏了。
仪凤四年(公元679年),明崇俨死了。
他不是病死,不是淹死,也不是吃饭时噎死,而是被人刺死的。据现场勘查人员报告,似乎是强盗抢劫,顺带杀了人。
武后可不相信这套说辞。根据她自己所获取的情报,儿子李贤有重大作案嫌疑。
于是,她一面派人暗中收集证据,一面大张旗鼓地为明崇俨操办丧事,追赠他为侍中(宰相级别),加封他的儿子明珪为秘书郎。
这无异于昭告天下:明崇俨是我所重视的人,也是朝廷的重臣,我绝不会让他就这么白白牺牲了。幕后的凶手,你给我小心了!
这显然是在敲山震虎。只是李贤根本不为所动,继续想干嘛干嘛。
李贤是个性情中人,兴趣爱好十分广泛,既喜爱读书作注,又贪玩好色,和舞女、下人们走得很近,哪天一个高兴,就大笔大笔的打赏。此外,他还有断袖的癖好,和一个叫赵道生的家奴甚是要好。
对于李贤的这项爱好,父亲李治倒是没多加干预,毕竟李贤的能力还是相当让他放心的,况且李贤都也已经有三个儿子了,不必担心香火问题。
但在辅佐他的官员们看来,却总感觉有些不妥。
按照传统观念,不妥就要进谏。司议郎韦承庆为此曾专门劝说过李贤,但他根本就听不进去。
这本算不上什么大事。但武后却抓着不放,指使亲信向李治提出彻查李贤,规范帝国接班人的行为。
在武后的主导下,专项调查组成立,成员包括中书侍郎薛元超、黄门侍郎裴炎、御史大夫高智周等人。他们对东宫进行了仔细的搜查。
这一查居然有“意外”的收获——从东宫的马坊里搜出了数百件黑色铠甲。
同时太子的相好赵道生也被捕。面对严刑拷打和政策攻心,他招认明崇俨之死是自己所为,而整个行动的发起与策划者,就是太子李贤!
调查组不敢有所隐瞒,第一时间将这些情况向皇帝皇后做了汇报。
对于李贤,李治心中是有数的:他熟读史书、能力超群,绝不至于重蹈李承乾的覆辙。私藏铠甲,可能是因为与武后的矛盾越来越深,出于防御或自保而准备的。
至于明崇俨,换做任何一个人放在李贤的位子上,听到他的话都不会高兴。长期的压力使得年轻人一时头脑发热,下了狠手。这事儿李贤的确做的有些过火,但也绝不会是冲着父亲的皇位而来。
所以,李治并不打算严惩李贤。
可武后不答应,这可是她等了许久的良机,可以名正言顺地废掉李贤,怎可能轻易放弃。她坚持说:“李贤身为太子,断不该有谋逆之心。你是他爹,我是他娘,即使心痛也只能大义灭亲,绝不可姑息!”
每当李治和武后意见发生分歧,结果都是武后胜出。这次也不例外。
李贤“谋反”一案,看似没有疑点,嫌犯供认不讳,连个申辩都没有。但就因为过于顺利,反而让人不信服。
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李贤和武后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化。一个要当真正的接班人,一个手握大权不肯放松。摄于母亲的强势,李贤开始陷入焦躁,转而在一些离经叛道的事情上寻求宣泄,例如沉迷于断袖,策划暗杀等。
至于东宫中搜出的铠甲,有人认为是武后栽赃。但奇怪的是,史籍上并未提到李贤对此有什么异议。
为什么?即使是真正的谋反者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往往也会抵死不认,而李贤却什么也不说,让调查组轻松结案。他到底想做什么?
政治活动中,几乎人人都戴着面具,有时甚至不止一张。只有在抒发情感的文学作品中,虚情假意的成分可能会少许多。
对于自己兄弟几个和母亲的关系,李贤有一首著名的诗——《黄瓜台辞》:
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
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
三摘犹自可,摘绝抱蔓归。
诗中所透露的凄凉和无力正是李贤心态的绝佳写照。不愿向母亲低头,却又无能无力;在与母亲的权力争夺战中自己既然失败,那就只能被动地等待母亲的处置。
最后,李治下诏:革去李贤的太子之位,贬为平民,从东都洛阳押回长安单独关押;其党羽全部杀头;未涉案的原东宫官员则大都被贬出了京城。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下场最悲惨的还是负责东宫餐饮工作的典膳丞高政(长孙皇后舅舅高士廉的孙子,左卫将军高真行的儿子)。考虑到他是长孙皇后一族的后人,武后将他革职并赶回了家中,交由他父亲处置。
为表忠心,高真行选择了牺牲儿子。
可怜高政刚一推开家门,一把利刃就刺进了他的咽喉,顿时血如泉涌,身子也顿时瘫软了下来;同时,一把长刀也冷冷地刺进了他的腹部,剜了一下又抽了出来,带出的是高政花花的肠子。只是这些只是肉体的痛苦,真正让他死不瞑目的是:刺他咽喉的是他的父亲,捅他腹部的是他的伯父、户部侍郎高审行!
高政并没有当场死去,而是痛苦地倒地哀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