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龙啸卿选择在黄埔造船厂组装四艘英国m级驱逐舰的目的跟日本海军一样,都是摸索经验。不同的是,日本海军经费有限只能试探着建造两艘;而龙啸卿舍得在海军上面投钱,直接上马组装四艘用来学习经验和技术。
可以说,在驱逐舰方面,龙啸卿的海岸警卫队走在了日本海军前面。
但是在战列舰、巡洋舰方面差距太大,广东海军不得不奋起直追。
总所周知,每个国家的政权新旧领导人交接时都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情。权利的更迭意味着官员们重新站队,利益的重新划分,稍有不慎将酿成大祸。
而在1911年中国辛亥革命期间,作为日本的海陆军都表现的最为安分,究其原因是因为明治天皇已经到了油尽灯枯之地。日本军政经三界面临重新洗牌和利益分配,因此无暇管中国人的闲事。
日俄战争后,日本海军在远东已经没有直接对手了。日本明治天皇油尽灯枯,皇太子嘉人为了平稳接替日本政权,父子二人不得不严格限制日本海陆军力量。
桂太郎内阁作为无党派内阁深得明治信任,因此六次驳回海军部提交的八八舰队案,皆是为嘉人登基做准备,防止嚣张的海军部插手政务影响皇权交替。
日本终究是中国近邻,除了世仇之外,远交近攻的策略也要求龙啸卿必须做好可能爆发的海上军事冲突。
尽管登基后的大正天皇一心放在民主改革和经济发展上面,压制军方扩张,但如今历史已经改变,龙啸卿不能够用原本的历史评价去看待大正,防患于未然总是又好处的。
于是乎,广东海军组建轻巡洋舰队计划应运而生。
由龙啸卿和舰政本部商议之后,组建广东海军巡洋舰队已经迫在眉睫,因此一期海军扩张计划建造四千至五千吨级轻巡洋舰五艘,用以替换蓬洲号、镜清号、南琛号、琛航号、伏波号五艘老掉牙的军舰,同时针对朝廷海军的五海巡洋舰(只剩下三海,海天沉了,海折回娘家英国了)和日本巡洋舰队。
由于瑟斯顿来华时,几乎把他毕生的设计都带了来,其中从驱逐舰到无畏战列舰的全套设计图纸应有尽有。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瑟斯顿在皇家海军中的特殊地位,他可以接触到绝大多数的英国海军造舰计划和远景展望。
由于龙啸卿目前需要轻巡洋舰,瑟斯顿为了给老板一个好的第一印象,将英国海军正在计划招标的林仙级轻巡洋舰经过一番改进后交给舰政本部。
众所周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与德国的海军竞赛十分激烈。双方在竞相建造无畏舰的同时,也大量建造用于侦察、辅助等的中小型舰只。当时任英国第一海军大臣的温斯顿?丘吉尔和重返海军部的约翰?费希尔男爵认为,必须建造高航速的新型战列舰,这结果是产生了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而为与这些高速战列舰相配合,现有的巡洋舰(如城级巡洋舰)都太慢,于是必须建造一型新的巡洋舰。这种需求促成了林仙级轻巡洋舰的发展。
1911年,英国皇家海军的驱逐舰队正在迎来大战之前的急速扩军时期,27节的新舰已经服役;速度更快的29节舰正在大批建造之中;与驱逐舰本身日新月异的高速化趋势相比,担任各驱逐舰支队旗舰任务的侦察巡洋舰的25节左右的航速显然已经落伍,不断扩大的速度差距必定会影响日后的协同作战。
于是新一级高速化的驱逐舰队领舰被提上了设计日程,为此海军大臣邱吉尔还专门成立了“巡洋舰委员会”。
此时有两条设计思路摆在委员们面前:其一是37节的大型驱逐舰,其最大也是唯一的优点就是高速——理所当然地获得了费希尔勋爵的青睐;其二则是一种新型巡洋舰,她在速度上固然不如前一方案那么夸张,但与现有侦察巡洋舰相比在防护、速度、火力等方面都具有优势。
由于邱吉尔和大多数委员的支持,委员会最终采纳了后一种思路,林仙级于是应运而生了。
林仙级于1911年2月开始设计,计划1912年招标选建造船厂并开工建造。
这在英国海军部还是秘密,但因为瑟斯顿身份特殊的缘故,英国皇家海军的未来先进军舰先被龙啸卿拿来用了。
龙啸卿将瑟斯顿修改后的轻巡洋舰定级为破军级,首舰破军号(cn…cl…1),其中cl为轻巡洋舰代号。其余三艘分别为破云号(cn…cl…2)、破月号(cn…cl…3)、破雪号(cn…cl…4)、破日号(cn…cl…5)。
由于广东海军没有能力同日本海军进行主力舰决战,一旦战事爆发,龙啸卿的策略只是破交战,为此瑟斯顿将林仙级巡洋舰的舰体加长至150米,宽14米。排水量从4000增至5090吨,用于增加燃油锅炉至10套,蒸汽轮机组提升至45000马力,获得29。5节高航速。同时还可以增加补给舱室面积,以期待破交战时可以提供较长的续航力,6000海里/16节。
武备上面,林仙级采用的是mk xii型152mm炮2门、mk v型102mm炮6门、两座双联装533mm鱼雷发射管。
而破军级舰体艏艉各采用双联装mk xii型6英寸45倍主炮,8门mk iv型4英寸45倍速射炮分别布置在两侧舷,2座双联装21寸水上鱼雷发射管。
防护上面没有变化,依然是装甲带3英寸(最厚处)-1英寸(最薄处),甲板装甲1英寸,炮盾3英寸,指挥塔6英寸。
标准载员280人。
破军级轻巡洋舰的综合作战能力相当出众,不论火力、吨位、装甲、速度和续航力全面超过当前各国的四千吨级侦查巡洋舰。
而破军级采用的是垂直装甲防护,在英国的战斗序列中属于轻便的装甲巡洋舰,比起大清海军最先进的海折号穹甲巡洋舰自是强大。而对日方面,目前日本海军的巡洋舰普遍为甲午战后的海防巡洋舰和日俄战后的装甲巡洋舰,以及俘虏改造后的整容巡洋舰,速度普遍慢,一旦爆发破交战,破军级巡洋舰完全占优势。
但是破军级的重要相关设备还只能依靠进口,尽管龙啸卿一再隐瞒该级巡洋舰具体参数,但是英国方面还是从采购清单中推断出了该级舰的相关配置。
不过,英国方面考虑各种因素后,并没有追责,毕竟破军级巡洋舰无法改变中国海军落后的局面,不会给大英帝国海上力量造成影响。
在瑟斯顿的主持下,破军级轻巡洋舰于三天后在龙穴造船厂开始铺设龙骨,预计在12年夏天完成下水,13年夏天建造完毕,最迟在14年春服役。
而黄埔造船厂组四艘m级驱逐舰的速度就快了,在年底就可以完工,到时候英国造的那六艘m级驱逐舰也将抵达广东,到时候龙啸卿的海军便拥有跟朝廷海军对抗的本钱了。
只是,愿望是美好的,但现实是残酷的。
6月1日,龙啸卿接到报告,萨镇冰的海军已经离开上海,将载涛的第三军送至厦门。
而龙啸卿邀请的魏翰还未到广州,无法游说萨镇冰。
龙啸卿叹口气,暗道恐怕中国的两大海军要打一仗了,于是急令陈博谦和何瀚澜做好战斗准备。
第96章 大战在即
6月2日,随着成都被保路同盟会攻陷,四川陆军十七镇朱庆岚宣布起义,并成立大汉四川军政府,通电全国。
广东、湖广、陕西、九江、四川相继独立,清廷惶恐万分,出兵平叛的同时,宣统皇帝于2日下午下诏罪已,要求国民淡定。同时派出皇族内阁外务大臣尚书邹嘉通电各个独立的军政府请求和谈,并请英国公使朱尔典代表列强出面调停。
但清廷的和谈是假,在谈判的外交烟幕下,清军加大了攻击力度。
一个庞大的帝国,即便是腐朽之极,也不等于它衰弱得不堪一击,枪杆子从来都掌握在统治者手里,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清王权靠什么支撑近三百年?
6月3日,湖北新军在刘家庙同清军湖北提督张彪所部交战,点燃阳夏大战序幕。
张彪乃是张之洞亲手培养的湖北新军主帅,清廷忠臣,一员悍将,作战风格凶狠强悍,湖北新军尽人皆知,武昌起义时,张彪在湖广总督府的保卫战中吃了败仗,让他恼羞成怒。
来到汉口刘家庙,一个礼拜之内会合了从湖南和河南两省赶来的清军援军,包括炮兵、步兵、骑兵一共两千人,于是反扑。
黎元洪派出张景良攻击刘家庙,由于革命军气盛,张彪个人勇悍不代表刚组合的杂牌军也勇悍,双方在刘家庙附近展开激战,很快张彪败退。
然而,张景良同张彪有旧,很快张景良被张彪收买,于7日率部叛乱打死军中的十几名革命党人过江投靠了张彪。
黎元洪同宋教仁商议后,紧急派出步兵军官张廷辅、熊秉坤,炮兵军官蔡德懋,敢死队长方兴、马荣,率领部队过江支援,沿着汉口城市圈,[·]沿汉口东北郊外的张公堤(东起堤角西至舵落口)加强巡防守卫。
革命军突遭巨变,士气大挫,阳夏攻坚战变成了阳夏保卫战。
而张彪得到了张景良的投奔后,实力大增,正待要趁革命军军心动摇时反扑,岂料这个时候清军阵营迎来了战前换帅,军官大洗牌事件。
原来,袁世凯重掌大权后,第一件事不是镇压革命,而是对清军进行改组和改编。
荫昌等清廷军官尽皆被撤换,全部由袁世凯的嫡系冯国璋、段祺瑞等控制。
张彪几次催促尽快平叛,但是袁世凯根本不担心湖北新军的实力,因此全部驳回,命张彪所部原地待命。
而宋教仁和黎元洪那边则迅速吸取教训,严控军中非革命军官,并积极进行征兵组织阳夏保卫战。
这样,袁世凯错失了第一个消灭湖北革命军的机会。
6月3日同一天,在福建的载涛以钦差大臣身份接管福建、浙江军政大权,自任闽浙平叛军大帅。闽浙总督松涛任平叛军副帅,主后勤供给。
载涛并不懂军事,但是第一镇统制官何宗莲素有谋略。
在何宗莲的建议下,载涛将平叛军分作三路进攻广东。
第一路,也称右路军,总统官为江西巡抚冯汝骙,副指挥兵办处总办张季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