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悠闲大唐-第3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人手方面,回头朕就会安排合适的人选过来。只不过,这一次过来,除了钱庄一事之外,朕还有另外一事相求,不知当说不当说。”
    身为一国之君,特别还是大唐这种强大的国家,能把话说得这么客气,甚至都有些“低声下气”的意思,也确实是难为李世民了。
    “陛下客气了,只要是有利于大唐的事情,但说无妨。”很满意对方态度的李安然,笑道。
    其实当初在决定推动大唐快速发展并且强盛起来的时候,李安然唯一的顾虑并非是自己的能力不够,而是身为一国之君的对方,能不能放得下所谓一国之君的脸面和身段。
    当然,在刚开始的时候,在没有足够自保实力的情况下,李安然自然不可能有这方面贩想法。那个时候,只是希望自己能够在大唐好好生活下去,别杯具了就好。
    随后在发现自己能够穿越两个时空,并且可以借助现代时空来做为自己在大唐生活和发展下去的靠山之后,李安然想得也只是如何和眼前这位大唐皇帝陛下好好合作下去。
    等到自己在现代时空有了一定的基础,并且激活了所谓的乾坤大挪移神通之后,李安然这才算是有了一定的底气。可就算是这样,原本的谨慎也并没有因此而放松。
    直到最后当发现自己的干姐姐离去,那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神秘便宜姐夫更是给自己送了一份“大礼”,一份足以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的大礼,李安然的心态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只不过,就算依旧想着把大唐给发展成一个盛世强国,但李安然同样不希望自己的好心被当成“驴肝肺”,真要是李世民不识抬举,到时候自然会有另外的安排。
    好在这位开创了大唐盛世的一代明君,虽说登上皇位的手段过于“杀伐果断”了些,但也算得上识时务,对于自己后来所表现出来的一些“逾越”行为,那是相当的“包容”。
    而最让李安然满意得是,除了刚开始的时候,对方利用各种手段做了些试探的行为外,在自己表现出足以碾压的实力后,这类试探就没有再出现过,省去了不少的麻烦。
    也正是因为如此,对于李世民的态度才会一直都是以扶持与合作为主。除了偶尔的显露些神通手段来震慑对方一下来避免麻烦外,双方之间的关系一直都还算是愉快地。
    眼瞅着对方答应的这么爽快,李世民暗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没再藏着掖着,而是直接开诚布公地说道:“真人不知还记不记得,年前之时朕也提到过对突厥用兵一事。”
    “对突厥用兵?”并不意外这个话题的李安然,点了点头说道:“自然记得。”
    “俗话说得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用兵一事可不只是两国交战这么简单,不瞒真人,朕一直在为粮草和军响一事头痛中。”李世民苦笑着说道。
    “陛下,以大唐的国力,即便是要对突厥用兵,还不至于落得如此地步吧?”微微一笑的李安然,放下手中的茶杯,心中可不会傻到真得把这番话给当真。
    要说这李世民上台之后,虽说确实受到了隋末战乱时期后遗症的影响,但有着他老子李渊在位的那八年时间做为缓冲,大唐的国力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休养生息。
    虽说还不至于强大到后期的盛世阶段,但还不至于连一场用兵的粮草和军响都拿不出来。更别说自己这两年时间也不是光顾着享受,可是为大唐出了不少的力。
    而且在历史上,就算没有自己的出现,没有自己给出的诸多好处,大唐照样还是对突厥用了兵,而且还取得了不小的成果。没道理自己来了之后,反到是越混越回去了。
    面对某人的质疑,李世民到也没去找什么不靠谱的理由来做为借口。而是很“坦诚”地回答道:“不瞒真人,如果只是对突厥用兵,朕的大唐确实不至于落得如此地步。”
    “只是,大唐眼下表面上虽说一片繁荣之相,可实际上却是内忧外患。一旦对突厥大举用兵,必会引起回紇、吐蕃、南诏等各方的窥探,一个不好,极易引起(动)(荡)之危。”
    听到这里,哪怕李世民这话还不算说得最为透彻,但李安然哪还听不出来对方这是想让自己出手帮忙的意思。当下眼珠一转,借势就把话题引回到了自己的某个计划上面。(未完待续。。)

第418章 公债
    对于李世民的那点小算盘,李安然自然不会看不出来。
    只不过,李世民想得到是挺美,可李安然却从来没想过要给对方当“枪”使。
    如果是在自己刚刚穿越到大唐时空的那个时候,为了能够好好地在这个时空活下去,李安然到也不介意,或者说也只得象那些架空历史类网络小说里的那些主角一样被对方所用。
    哪怕李安然很看不习惯那些主角,被古人坑得“甘之如饴”、坑得“乐在其中”、坑得“义无反顾”,但那个时候自己啥自保能力都没有,自然也只能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可现如今,自己堂堂一上界真仙下凡,拥有无上“法力”。如果去给一个凡间的帝王“打工”,特别还是这种给人当枪使的事情,那可就不是太好说话这么简单,而是太跌份了!
    好在,虽说没打算直接帮忙,但李安然也做不到彻底袖手旁观,眼瞅着面前这大唐皇帝陛下已然开了口,当下微微一笑说道:“陛下,我本非此界之人,按说这种事情根本不能插手。只是,我因陛下而入这滚滚红尘之中,你我之间也确实有些缘法。”
    “不瞒陛下,这一次我去海外虽说没能寻到那得道之机缘,但也有些收获。再加上宗门里的长辈也推衍出一些天机,此事我虽不能直接介入,却也能象以前那样采用迂回的方式。”
    面对这样的回答,李世民虽说难免觉得失望。但原本也做好了被拒绝的心理准备,所以到也没太放在心上,而是接口说道:“哦?不知真人所言这迂回的方式是指……”
    “很简单,陛下之前不是说了,大唐对突厥用兵,粮草与军响上会比较吃力吗?正好,我这钱庄有一项业务,专门是针对类似这种情况的。”眼瞅鱼儿上钩,李安然笑着说道。
    对于刚刚那话里的业务,李世民心里是十分的好奇。毕竟对突厥用兵一事所要用到的粮草与军响。虽说自己并非负担不起。但也绝对不是什么人都能够承担的小数字。
    不过,对于某人的神通广大,李世民也是早有体会。只是,一时之间有些弄不明白。这次对突厥用兵所要用到的粮草与军响与天朝人民银行有何关联。难不成要对自己放贷?
    心念电转间有了些猜测的李世民。虽说对放贷一事有些哭笑不得,但细细一想却也觉得这并非什么坏事,说不定还能再弄些好处。当下笑着说道:“真人,朕愿闻其详。”
    “陛下,对突厥用兵一事所要耗费的粮食与军响等费用并非小数字。如果陛下不介意我越俎代庖的话,那这些费用就由天朝人民银行出了。”还不知道对方想歪了的李安然,笑道。
    听到这样的回答,李世民越发觉得自己刚刚的猜测是对的,虽说也觉得这么做并不是件坏事,但该有的姿态还是能摆了摆,当下故作惊讶道:“什么?难道真人是想让朕借贷?”
    “不不不,陛下误会了,我刚刚所言并非是让陛下在我的钱庄里借贷,不过,这种方法与借贷比较像,我叫它公债。”看到对方想歪了的李安然,连忙摆手解释道。
    “真人,这公债又是何物?”虽说最近也看了几本有关金融投资方面的内容,但还是第一回听到这个名望的李世民,不解地问道。
    知道自己之前递上去的几本基础金融资料中并没有这方面内容的李安然,笑着解释道:“公债,字面上的解释就是公共同的债务,不过,在我看来用国家的债务来形容更贴切,简单来说就是国家向百姓们直接借钱的一种方式。”
    “向百姓们直接借钱?”被这匪夷所思的回答给弄得呆住的李世民,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摇头苦笑着说道:“可……可是真人,且不说此事能不能成,就是能成,又该如何去借?”
    “难不成需要朕下一道圣旨强行向百姓们借钱?这么做岂不是跟强行征税一样了?真人,如果是这样得话,请恕朕无法答应,这钱还是由朕自己来承担为好。”
    对于李世民的回答,李安然虽说不能确定这番话中有几分是出自真心,有几分是为了脸面,又有几分是无奈之举,但不管怎么说,能听到这样的回答心情总是不错地。
    眼瞅着对方误会了自己的意思,当下笑着解释道:“陛下,这种公债这种公债是以国家的信用为基础,向百姓募集资金而形成的债权和债务的关系,并不需要强迫去做。”
    “具体的流程就是国家发行类似钱票的债券,然后投放到市场上由百姓自行购买。这样一来,购买了公债的百姓们就成了国家的债权人。当然,一切都全凭自愿。”
    虽说还没弄明白这债权与债务之间的关系,但李世民却本能地抓住了关键的一点问道:“真人,就算这什么公债并不强迫人去买,可那些百姓总不会无缘无故地购买吧?”
    “陛下高见,至于如何让百姓们自觉自愿的购买公债,说起来也很简单,那就是让这个公债的收益要高于钱庄的投资理财项目,这样自然就能吸引到更多的人来购买。”
    “收益高于钱庄的投资理财项目?”愣了一下的李世民,连忙说道:“真人,你指得是采用高利率的方式来吸引百姓购买这种公债?可如此巨大的数字,又怎么能让百姓放心?”
    “很简单,之前我也说了,这公债说白了就是国家向百姓借钱。这借钱吗,自然就要有抵押物。只不过,与普通的借贷不同,以国家的名义借钱不必拿出什么实际的抵押物。”
    “只需要以国家的财政与陛下的信用来担保就完全足够,相信以大唐的繁荣和陛下的雄才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