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这么明白得给你说这话,估计我们想不做,大概都不可能了。”图清皱眉。
“嗯,小诗昨晚没回来,说是在越王府。我想,说不定就在廉亲王府吧。”李刚皱着眉。
图清低头思索,好久没说话,图运和李刚两人讨论了好久,也没妥善的方法,最后,李刚决定接受现实,他要为廉亲王效力。
“我也想这样。”图清说道,“怎样才能把咱们的意思,让廉亲王知道呢?我不在乎谁当皇帝,但我在乎,能遇上一个好皇帝,能生活在一个高效廉洁的政府领导之下。”
图运见这俩这样,一时无话,他这几天心事重重,不论图清怎么问,他也不肯说自己打算怎么办,问急了,他就说自己没办法,就是忧心,图清信以为真,每天只是对他的生活很关心。
又过了几天,李刚让下人过来请他们去宝府一叙。李刚的蒙古名字叫宝力道,府邸自然称做“宝府”了。
图运和图清感到了这请帖的蹊跷,但他俩担心李刚那里出了什么不好的境况,于是做了妥善安排之后,乘坐车轿出发了。车夫是有点粗犷的李大大,后面的跟班,却是看着斯文瘦弱的苏立白,刘三大在远处暗暗缀着,以防不测。
宝府也不是龙潭虎穴,唯一让他们感到意外的,是廉亲王在那里等着他们。这位八王爷当时被人誉为“八贤王”,行事方式果然与老四雍正不同,他很亲切地让图运和图清坐下,做出一副和他们促膝谈心的架势。
“皇上想要还政于十四王爷,担心有宵小趁机捣乱,让我帮着安靖京城事务。”廉亲王笑容可掬,他已经五十多岁了,这些年又郁郁不得志,但依然没有苍老的感觉,图清看到他时,感觉就像前世里见到的中年教授,儒雅精神,活力充沛,一点也不像一个老人,除了他的辫子上,很多的白发提示着他的年龄。
廉亲王看他俩面无表情,继续说道:“本想请图大人到火器营任职,无奈公爷刚刚离开人世,在下实在不忍心让图大人无法静心尽孝,只好请宝力道大人代劳了。”廉亲王的微笑让人有如沐春风的感觉,他这几天应该把李刚收买了,说到这里,李刚见他目光瞄向自己,忍不住挺了挺胸脯:“愿效微劳”
图清在心里微微叹气,没有接声,廉亲王见这夫妇俩都不说话,就把眼光瞄向李刚。李刚略有点不好意思地低声喊了一下图清:“姐姐”
图清见被弟弟点名,有点愠怒,她给弟弟一个白眼。
“呵呵,两位为国为民,颇有贤名。国家正值多事之秋,还要继续为咱们大清国多多出力呀。”廉亲王很亲切地对图清和图运说。
图运还是不说话,图清没办法,她觉得没必要这时候惹这位不高兴,再说,她还想让自己继续为国出力,当然她的见解就要想法让这位接受了。
“亲王千岁,我们也没什么大的能力,但在为国出力上,是匹夫有责,我们当然也责无旁贷。我一直是愿意为国家尽自己微薄之力的。”她说的是真心话,脸上的表情,也很是诚恳。
廉亲王高兴地笑了:“就应该这样。都说图夫人很是豪迈,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你俩若肯出山也行,暗中辅助宝大人也行,今日有什么话,尽管说。”
图清听出他的意思,是让他俩提条件,这廉亲王果然比雍正能为对方着想。
“千岁,我自认能力有限,从没想过成什么高官显贵,也没图过金银珠宝,我只想让咱们大清国国富民强。我们肯在雍正朝付出心力,是因为雍正皇帝能不遗余力打击贪腐、振兴国力。若十四爷能一心为国,小民当水里水里去,火里火里去,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图清刚开始声音还很低,最后几句,语气却慷慨激昂起来。
廉亲王赞赏地连连点头,眼神里却有深思地意味:“你们当时,就是因为觉得我四哥能振兴国力才忠心拥护的?”
“嗯”
正文 第一百三十四章 兄弟之争
胤禩对胤禛还是非常不服气的,在他们几个看来,胤禛是靠耍小手碗当上皇帝的,是没有什么真才实料的。他脸上波澜不现,继续问图清:“那你觉得,四哥有没有让你觉得失望?”
“大清国库,比圣祖皇帝去时,可是充盈多了。至少,现在不论是修河还是赈灾,朝廷不会觉得促膝见肘,对吧?”
廉亲王没说话,他城府至深,图清实在没办法从表情中猜测他的心意,再加上她也不敢盯在对方的脸色看,只能悄悄瞥一眼。
“都说图夫人常常语出惊人,今日一见,果然见解非凡。”廉亲王不接图清刚才的话题,忽然转头开始大谈他的施政理念,他要把大清国建设成一个真正的满人的天下,图运和图清默默的聆听,直到他说累了,停了下来,两人都还沉默着。
“图大人,你的意思呢?”
“亲王千岁,我觉得你这么做,比雍正帝的士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还难实现。”图运不好意思地对八王爷笑了一下,“咱们满人太少,这个国家还是要靠汉人来建设,咱们入关已近百年,但这万里江山咱们脚步没走到的地方,还是太多了,如果照你的想法,让汉人在国中地位更低一层,汉官也不能得以担任高官,我们满人治理国家,就会困难重重,假定那些汉人不造反,他们只要给我们不停地下绊子,咱们的日子都会艰难异常。”图运说到后来,脸色已很是严肃。
廉亲王脸上的笑意,却没有丝毫改变,不像有些人,这时多少都会有几分尴尬或愠怒:“你说这些,也是有道理的。”他原来打算,用自己绘制的美好蓝图打动这二位,使这两个雍正的死党能为他所用,这时多少有点失望,这俩显然不是大满族主义者。他脑子里仔细回想图清地话,这才觉得,他的建设国家思想,和这两位还不一样。图清说的富国强民,是要每一个老百姓都过的好,不仅仅局限于满蒙两族了。
“今天和二位一席话,确实让我收获良多,还希望我忙过这几天,能有机会再和二位详谈了。”廉亲王还是想试一试自己的施政方式,毕竟他考虑了这么多年,单凭几句话是不能改变他的想法了。
图运和图清知道事情已不可逆转,两人告辞出来,都显得心事重重。光阴似箭,他们的宝贝女儿妞儿终于回到家中,图运和图清都抛开心中不快,每天带着女儿玩耍,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家里倒是欢声笑语,快乐异常。
廉亲王的倚仗满蒙贵族治理国家的思想,很快就被现实粉碎了。且不说从北方过来的几个铁帽子王爷给他出的主意让他有苦难言,就是京中的贵族,和他在一起交流起国事来,都让他觉得憋气。毕竟,他们几个王子,所受到的教育,可是最高级,给他们授课的先生,都是顶尖的文人士子,这些人的见解,比一般读书人都高出很多,比不读书的,整体素质那就不是高一个档次了,满族贵族因为受康熙雍正他们对汉族文化推崇的影响,京中读书的贵族,还是很多的。但他们因为可以通过恩荫获得高官厚禄,比起要靠科举进学来施展抱负的汉人士子,学识上多少还有点欠缺,廉亲王这些年,走的地方多了,见识自然非常人可比,他和这些贵族交流起来,心里的遗憾就一点点加深,最后,他无可奈何地试着,和张廷玉他们深谈,心里才觉得舒服多了。
老十四胤祯这时已经称帝,八王爷觉得争不过这位弟弟,就老老实实当他的辅国大臣,他也曾怕过十四过河拆桥,这才把京中卫戍部队抓在手里,胤祯从青海回来,见到这种情形,也就一笑,京中卫戍部队也有他的人,如果他和八哥这时争起来,老四的人难免会浑水摸鱼,最后鹿死谁手,他也把握不了。还不如先稳定局势,再一点一点培植自己的亲信党羽,最后再求一统天下吧,何况,他骨子里还是比较义气的,对八哥下死手,还没到那个地步,他俩的合作还是多于争斗的。
胤禩操纵八王议政,把十四拱上皇位,同时也确立了朝政的处理方式,就是都要由八王议政来掌控,他用这种方式,从十四手里分出了大量权利。他很快发现这八王议政实在是议不出什么有见地的新政来,随即接受几位汉人谋士的建议,把八王议政进行了改造,不仅名称改成辅政院,同时还把大量有能力的汉官也吸收了进去,国家所有的大小事情,都是辅政院先拿出措施,再奏请皇上定夺。
十四胤祯把三院六部可行使的权利扩大,希望能和辅政院抗衡,老八胤禩他们却适时调整,尽管不能做到大小事情都由他们拟定,但却争取到了大事必须经由他们之手。
胤祯发现自己的权利比自己的阿玛小好多,气恼不已,无奈胤禩极会拉拢人心,他的周围围绕了一大群满汉权贵,胤祯一时还搬不动他。
图清对朝中形成这样的局势很高兴,皇上和八王爷斗法,两派对手下都约束极严格。想想也是,两方都对对方虎视眈眈,拿着放大镜寻找错误,谁要略有差池,马上就会被揪出来,谁还不处处谨慎呀。
文字狱当然在这时是跑不了的,但老十四和老八对雍正用文字狱打击异己很是不齿,他们手下也都是文人聚集,这方面过分,对谁都没有好处。当然有些文人想要利用文字狱打击对手,都遭到两人的反对,后面的日子,即使两派紧张对峙,也没兴起大量的文字狱。
廉亲王已经通过李刚,把图清留在山东研制武器的那班人都弄到了京城,他在京城的西山脚下,建了很大的一个研制基地,并且通过凤熠的介绍,吸收了很多喜欢这方面工作的研究人才,新式枪炮都制作出来,火器营也用上了新枪炮。这是他和老十四抗衡的最大资本,这几年,老十四根基渐稳,但却不敢拿他开刀,火器营实在是功不可没。
转眼三年过去,图运丁忧期过了,十四也还没动手,八王爷就急不可待地通过李刚传来信息,让图运担任火器营的总统大臣。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别人都这么看待图运这次升迁。他俩这两年多,可是新皇上和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