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朝其实很有趣儿-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身高:175厘米

体重:51千克

职业:皇帝

特长:绘画、打禅机

社会关系:

父亲:爱新觉罗·皇太极

母亲:孝庄文皇后心路历程:0岁:出生。

6岁:经群众投票选举,出任大清国第三任皇帝,年号顺治。

7岁:将李自成逐出北京,搬家去了北京。

7岁:摄政王多尔衮打掉了福临大哥豪格的〃反九弟集团〃,顺治皇帝最美丽的嫂子做了摄政王多尔衮的二奶。

8岁:传谕八旗全军,说大臣们老是在朝堂上羞辱他,对此小顺治提出最强烈的抗议,遭大臣驳回。

   第38节:欲望强烈的高僧(2)

13岁:摄政王多尔衮突发脑溢血身亡,以其为首的〃反皇帝集团〃阴谋败露,大快人心。

14岁:打掉了以多尔衮的同母兄弟阿济格为首的〃反皇帝集团〃,人心大快。

14岁:娶姑表妹博尔济吉特为妻,是为皇后。

17岁:打掉了皇后博尔济吉特为首的〃反老公集团〃,降皇后为静妃,另娶一位同样也叫博尔济吉特的表妹为妻(顺治几乎所有的美貌表妹,都叫博尔济吉特),立之为后。

19岁:打掉了以皇弟襄亲王博穆博果尔为首的〃反王妃集团〃,并将博穆博果尔的爱妃董鄂妃接入皇宫安慰。

21岁:与皇后博尔济吉特为首的〃反老公集团〃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斗争,但最后因为皇后〃反老公集团〃势力庞大,未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23岁:最宠爱的董鄂妃病死。

24岁:遭以太后为首的〃反皇帝出家集团〃极力阻挠,出家未果,抑郁而卒。从这份个人简历上,我们可以发现,虽然小顺治福大命大,承袭了皇位,但是明摆着,人家之所以把他放在皇位上,就是为了玩他而已,要不然的话,也不会有那么多的大臣敢在朝堂上戏弄他。

从一开始,他就是个傀儡,是放在供桌上被人耍笑的。

   第39节:傀儡帝王的前生今世

傀儡帝王的前生今世

小顺治之所以成为了傀儡皇帝,是因为他亲爹皇太极表演得太投入,连声招呼也没来得及打,说死就突然死掉了。

皇太极猝死,清廷的高级领导们就立即开始琢磨皇帝的人选。这些高级领导一共有七位,他们分别是:

礼亲王代善:努尔哈赤的第二个儿子,大清开国元勋。

郑亲王济尔哈朗:努尔哈赤弟弟舒尔哈齐的第六个儿子。

肃亲王豪格:皇太极的大儿子。

睿亲王多尔衮:努尔哈赤的第十四个儿子,生母阿巴亥。

英郡王阿济格:努尔哈赤的第十二个儿子,生母阿巴亥。

豫亲王多铎:努尔哈赤的第十个儿子,生母阿巴亥。

颖郡王阿达礼:大贝勒兼礼亲王代善的第三个儿子。

看都不用看,此时身死魂灭的美女阿巴亥,仍然在影响着帝国的进程。她的三个宝贝儿子,个顶个都是掌握了实权的重要人物,这哥儿仨往朝堂上一站,别人是没办法再混下去的。

但是,皇太极苦心经营了这么多年,他也没闲着。这些年来他招兵买马,扩充自己的实力,已经使得自己这支族系血脉的力量,与阿巴亥的势力形成了一个新的平衡。

当时朝中的势力分布,是这个样子的:支持多尔衮的,包括了他亲兄弟多铎和阿济格,共有三旗人马。支持皇太极大儿子豪格的,共有两旗人马。礼亲王代善和他的儿子,掌握了正红旗和镶红旗两旗的人马。郑亲王济尔哈朗,掌握了镶蓝旗人马。

这样一来,多尔衮就在朝堂之上形成了绝对的优势。这时候最关键的,是礼亲王代善和郑亲王济尔哈朗的表态了。但是这两大滑头一进会议室,就拿绳子把嘴巴扎了起来,坚决不表态,于是斗争的形势,霎时间变得花样纷呈,气象万千。

多尔衮是希望〃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的,也就是说他坚决支持自己出任大清国第三届帝王。可是皇太极家族系列的人马,情知这样的事情一旦发生,就意味着自己的末日到了,所以豪格方面的人马坚决不肯退让,不惜在会议室里拔刀相向,拼了老命,也要力保豪格登基。

皇太极派系的人马,强拉着豪格往龙椅上塞,可是看着多尔衮那布满了杀机的嘴脸,豪格吓得魂飞九霄,坚决不敢,惧而不受。

就这样,让多尔衮当皇帝,豪格一伙儿会拼命;让豪格当皇帝,多尔衮肯定会当场下刀子捅了他。如此帝王人选,就构成了一个空前大悬疑。

眼看着这僵局无法化解,忽然之间,多尔衮脑瓜中如电光石火,灵机一闪,想出来一个奇特的怪主意。他建议:〃我就不做皇帝了,但是豪格也不能做皇帝。〃那么皇帝由谁来做呢?多尔衮说:〃就让皇太极的九儿子福临当皇帝吧,这小家伙,白胖白胖的,吃奶的力气贼大……当皇帝正好。〃

可是福临才六岁,还不懂人事啊。这个没关系,这个问题好解决。多尔衮说:〃我就委屈一下自己,多受点累吧,马马虎虎当个摄政王,就这么着吧。〃

听了这个决定,郑亲王济尔哈朗勃然大怒,站了起来,正要发火,多尔衮急忙补充道:〃噢,对了,济尔哈朗也是摄政王……我俩一块摄政,大家没意见吧?〃

这一下,多尔衮这边拥有了四旗人马,比之于豪格系,占据了绝对的优势。更兼福临虽然只有六岁,可好歹也是皇太极亲生的,这让皇太极方面的人马也无话可说,于是这个决议就获得了议政王大臣们的一致通过。

福临登基,年号顺治。他就是这样当上了皇帝。

   第40节: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小福临离开妈妈的怀抱,挪到龙椅上坐定,这时候江湖之上传来了特大利好消息:闯王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崇祯皇帝自缢于煤山。多尔衮闻之大喜,立即取消各级领导干部的休假,组成大队人马,打着替崇祯皇帝报仇的怪诞旗号,浩浩荡荡开往中原捞地皮。

正行之间,有大明山海关总兵吴三桂派人来求救,言称李自成欺负他,抢了他的老婆陈圆圆,还抓了他爹大板子夹脑壳再教育,后又发兵二十万人马,不辞劳苦地赶到山海关,要砍杀他……吴三桂孤兵难立,独力难持,请求友军给予协助。

多尔衮大喜,趁机招降吴三桂,此时吴三桂无路可走,只好归降,于是吴三桂的4万辽兵与多尔衮的14万清兵合伙,于山海关前将李自成一顿狂砍,砍得李自成掉头逃回北京,先自登基做了大顺皇帝,然后尽烧北京城,血屠居民百姓,弃城而走。多尔衮打着为崇祯皇帝报仇的旗号,大摇大摆地进了北京城。

这时候多尔衮的人生成功之路,已经完全铺平了。他只要占据着北京城,继续拿崇祯的尸体忽悠广大人民群众,将屁事也不懂的小顺治扔在天寒地冻的东北,在中原地区折腾一番,就可以轻松地替自己打开一个全新的局面,弄一个皇帝来干干易如反掌。但是多尔衮并没有这样做,他干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将小顺治接到了北京城,继续以他的摄政王身份杀人放火。

或许这么个搞法也对,顺治虽然年龄小,可好歹也是个皇帝,千万不能让他落入到别人的手里,由自己看管控制着,应该是一个合理的选择。但是事情发展下去,却是让人跌破眼镜,多尔衮非但没有能够彻底将小顺治的势力集团解决掉,他反而出人意料地死在了马上,并导致了阿巴亥残存势力的彻底灭亡。

那么多尔衮是怎么混的呢?应该说,多尔衮还是尽了力的。首先,他废除了议政王大臣会议,这就等于解散了议会,以后大事小情,都由他说了算……对了,还有一个郑亲王济尔哈朗,他也是摄政王,和多尔衮平级……于是多尔衮指控济尔哈朗的王府规格严重超标,罚款并解除了济尔哈朗的摄政王职务,这样多尔衮就一个人说了算了。

接下来,多尔衮毫不客气地向皇太极派系的人马展开猛攻,小顺治的亲大哥豪格奉命去四川征讨张献忠,将张献忠杀掉之后,回来就被多尔衮干掉。有人说豪格因发现自己的老婆被多尔衮霸占活活气死了;还有种说法,是说豪格被弓弦勒死了。不管哪种说法对,反正豪格已经死翘翘了。

就在小顺治11岁的那一年,多尔衮将自己提拔为〃皇父摄政王〃,不需要在小顺治面前跪拜,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总之是大权独揽,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就差最后一步……打掉小顺治〃反皇父集团〃,由他自己登基了。

可是多尔衮的这个基,最终也没有登,为什么呢?因为多尔衮有病。什么病?寡人有疾,寡人好色!这就是多尔衮这厮的病根。

   第41节:清宫神秘疑案

清宫神秘疑案

说起多尔衮的〃寡人之疾〃,南明诗人张煌言有一首诗《建州宫词》,单道这种疾病的好处:上寿称为合卺樽,慈宁宫里烂盈门。

春宫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这一首诗,说的是有一天,小顺治正蹲在龙椅上玩,忽然听到门外锣鼓喧天,小顺治急忙跑出去一看,原来是他的妈妈孝庄皇太后下嫁多尔衮,一对新人正在举办婚礼……一对新夫妻,两件旧家具,总之很和谐。

这件事,就是赫赫有名的清宫三大疑案之一。不知多少清史学家就靠了琢磨这事吃饭,而一个清史学家如果不对这件事情明确表态的话,那么他就不是一个合格的清史学家,最多是个清史爱好者而已。

那么小顺治的妈妈,到底嫁没嫁给多尔衮,这事就真的这么严重吗?严重!太严重了!这件事情的背后,就是小顺治如何保住了他的皇位,多尔衮为啥没有将他废掉的历史性解说,你说这事重要不重要?

就目前的史学界来看,〃嫁了派〃目前占据主要优势,这倒不是嫁了才有好戏看,而是就连〃没嫁派〃都不得不承认,小顺治的生母孝庄跟多尔衮这厮,多半有一腿……没有一腿的可能性,是不大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很简单,因为形势相迫。总之就是你答应也得答应,不答应也得答应,不然的话,要你儿子好看……试想孝庄有胆子不答应吗?

话说那孝庄,全名叫博尔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