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着。子猷从宫中出来,从平则门缒出城最为近便,不要走顺承门出到外城,再从彰义门缒城了。”
随即,王德化吩咐送杜勋的人将杜勋借的马送回彰义门,让杜勋换骑另一匹马,同他往北奔去,只带着侍候王德化的一个青年答应骑马跟在后边。王德化的其他众多随从跟随郭安转往平则门了。
第十八章 急不可待
听闻底下人回报说杜勋进了京城,孙德正眉头就绞在了一起没有舒展开来。他是护龙军中主管大明情报收集和渗透工作的,甚至当朱由检被虚言欺骗认为杜勋已经为国死节时,他孙德正早就知道杜勋投了李闯这件事。
一名护龙卫百户起身问道:“大人,万一这大明皇帝被杜勋说服了,投降了李自成这该如何是好?”
护龙卫是护龙军中绝密的存在,他们人数不多,却是全军的精英之士,平时负责对龙辰一家进行保护,必要时会被外派出去执行特殊任务。而能在护龙卫中担任百户,放到外面的话起码也得是个游击将军的官职。
孙德正摇摇头,道:“若是朱由检会被李闯劝降,那他就不是朱由检了。每次出事时他都喜欢推出一个替罪羊出来顶缸,本就说明了他极为爱惜羽毛,又极没有担当的本性。这样的人,情愿自己去死,去做那所谓的殉国之事,也不会有勇气去投降,让自己的声誉受损。若不是为了这个面子,他朱由检或许早就南迁了,何苦等到现在整个京师被那李闯大军团团围住?”
“那万一是李闯想和朱由检言和呢?”
另一名护龙卫百户起身询问。
“那就更不可能了,李闯行事急躁,好大喜功,在自己后防不稳定的情形下依旧急不可待地北伐,如今都已经打到京师脚下,大明京城对他来说已经是唾手可得,你信不信,他们那帮子人恐怕连李闯入主哪个宫在哪个宫登基都想好了,又岂会在这个关口和朱由检谈和?”
“那这杜勋此番进城,是欲何为?”
孙德正有些不屑地道:“无非就是一方惺惺作态,一方自以为是罢了,都是两帮蠢人。”
就在这时,一名护龙卫走了进来,手中拿着一张密函。
“王爷总算是来消息喽。”孙德正走上前,将密函拆开,扫了两眼后。
几名护龙卫百户一起问道:“大人,王爷究竟是什么说法?”
孙德正叹道:“王爷的意思是,留朱由检一个体面的死法。”
……
山海关之战,是大明和护龙军进行的最大规模的一次会战,大明的辽东军在这之前已经被护龙军消灭殆尽,而山海关之战中大明集结的十三万大军差不多是最后的精华,却依旧在护龙军的绝对威势和朱由检的愚蠢指挥下一败涂地。
在这之后,大明再也没有勇气去挑衅在辽东称王称霸的护龙军,而且也逐渐丧失了抑制农民军泛滥的力量。
那一战惨败后,朱由检命令吴三桂为信任辽东总兵,去收拢山海关会战下明军残兵,这些好歹是明军最后的灰烬力量,吴三桂倒也是有些能耐,这两年里也被他拉出来近两万的人马。本来他的任务是在边地防备护龙军突然南下的,但是当朱由检发现李自成都要打到自家门口后,他终于下令调吴三桂回京勤王。
刚刚接到诏书的吴三桂没有怎么犹豫,即刻提点兵马准备回京师护驾,李创军看似强大,实则是流寇之体,吴三桂自信虽然兵马步入对方多,但是也能和李闯过过招。
不过,吴三桂大军停步已经有了两日了,因为他先后收到了自己父亲吴襄,自己叔叔祖大寿,以及辽王的亲笔信。
第一个人是自己的亲生父亲,第二个人是自己这辈子最敬重的长辈,而最后一个人,却有着轻易抹杀自己的能力。在这样三个人的意志面前,吴三桂最终选择了妥协。
站在一处坡地上,目光似乎在眺望着北京,吴三桂显得有些意兴阑珊。
随后,吴三桂向着北京方向缓缓跪了下来,磕了三个头。
“皇上,三桂只能答应替你报仇了。”
朱由检所期待的这支最后援兵,在最后关头,终于投降了护龙军。
……
这阵子,山海关附近最为热闹,成批成批的军队进驻到附近,大营连得一片接着一片,望不到边际。而那些护龙军兵士更是随处可见,放眼望去,皆是身披甲胄的兵汉。
清晨,各营都开始进行操练,演武声震天动地,那股子凌厉杀气怕是离着十几里外依旧能够感觉到。
朴正恩麾下的朴氏军在这两年已经扩充到了两万,整个护龙军中就他朴正恩收朝鲜籍兵士,有诺大的朝鲜是他的兵源地,其实扩军很容易。眼下山海关附近,朴氏军两万人,大仁和赵一名部各两万人,再加上刚刚从蒙古草原退下来的冉义部,和从山东境内调过来的孔有德尚可喜等部五六万人,聚集在山海关附近的护龙军就已经达到了十三万人。
这十三万人可不是明朝当初拼凑出来的乌合之众,都是久经训练的精兵,再加上朝鲜还有数万龙辰的直属军和卫戍部队,此时的护龙军,当真是家大业大,极为恐怖。
大仁和赵一名都骑在马上,巡查着各营兵士的训练情况。
“王爷怎么还不调直属军过来,咱们还得等多久?”大仁话语中显示出他极度的迫不及待。
“王爷在等机会呢。”赵一名不咸不淡地应道。
“等什么机会?”
“等李闯那帮人把人心彻底搞涣散的机会。”
“直娘贼,人心什么人心,谁敢不服俺大仁就替王爷杀了他,屠城屠地的事儿俺大仁反正做习惯了,也不介意什么史书骂名了。”大仁嚷嚷了两句,又道:“这人心最他娘的假得很,刀架在脖子上,什么心思都得给我跪下去!就算是把咱们换成八旗鞑子,他们若是想入关定鼎中原,只要多杀些人,也就成了。杀他个血流成河,屠他娘的十几座城池,天底下人心也就被屠刀给吓住了。日后哪怕让他们也剃头留辫子这天下百姓怕也会照做,等二三十年后,还不各个来歌颂鞑子新朝?”
“你这话说得也对。”赵一名点点头。
大仁有笑道:“俺大仁名声早就臭了,人屠的名号这辈子是摘不下去了,就盼望着能替王爷再杀些个不听话的乱民,帮着王爷坐稳这江山!日后天下太平了,俺这颗脑袋再给王爷拿去稳定人心。反正俺相信,王爷和你们这帮兄弟,会照看好俺大仁的家小的。”
“王爷若真是这样的人,又岂能走到今日?再说了,日后定鼎天下,王爷又岂会稀罕拿你的人头去收买人心?王爷又不是朱由检。”赵一名笑骂道。
“嘿嘿,等不及了啊,这李闯,你倒是快点嘛!”大仁长吁一口气。
“别想着有的没的,先将这营头巡完再说,让这帮小的再抓紧操练,在大帅来之前,再给他们灌注点杀气。”
第十九章 审问杜勋(上)
王德化等人到了西长安街的东口,在西三座门的外边下马,留下两个小答应照料马匹,然后从长安右门进入承天门、端门和午门。
王德化一路走着,心中很不踏实,后悔不该带杜勋进来。
杜勋也是胆战心惊,脸色苍白,很后悔他在李自成的面前夸下海口,说他可以进宫来劝说朱由检皇帝自己退位,以成就禅让的千古美名。想着他可能被立刻斩首,更可能被乱棍打死,变得连两条腿都软了。
王德化叫杜勋在有后门(平台)等候,自己鼓着勇气往乾清宫去见朱由检。当他进入东暖阁跪在朱由检面前时,朱由检一眼就看出来他的惊恐神色。
朱由检以为城上出了变故,十分吃惊,厉声说道:
“王德化,你有何不好的消息禀奏?”
王德化不敢抬头,俯伏地上,颤声回答:“回皇上,杜勋进宫来了……”
朱由检睁大了惊恐的眼睛,大声问:“你说什么?说什么?”
“奴婢向皇上禀奏,杜勋进宫来了。”
“有几个社勋?”
“只有一个社勋。”
“胡说!杜勋已经死了。你带进宫来的这个杜勋是鬼呀还是人?是他的鬼魂进宫来了?”
“不是鬼魂。皇爷,是他的本人进宫来了。”
在片刻中,朱由检惊吓得目瞪口呆,望着跪伏在他面前的王德化,不由得想起来近日宫中几次出现鬼魂的事,再也说不出话来。
大约二十天前,李自成破了宣府以后,他接到塘报,说监军太监杜勋同总兵官王承胤、巡抚朱之冯都被流贼捉到,慷慨不屈,骂贼尽节。尤其是塘报中说,杜勋十分忠勇,手刃流贼多人,正要冲出重围,继续指挥杀敌,不幸受伤被俘,敌人劝其投降,杜勋骂不绝口,遂致见杀,死事最烈。他下旨阁臣,偕同礼部堂上官速议如何厚赐族表,以酬忠节。虽然当时在言官中曾有人上过奏本,说杜勋已经降“贼”,所传尽节是虚,请将杜勋在京城中的弟弟和侄儿斩首,但朱由检绝不相信杜勋竟会辜负皇恩,降了“逆贼”,认为原塘报称杜勋在宣府尽节的消息是实在的。于是不等内阁与礼部复奏,立刻下旨说:
“国家不幸,贼氛鸱张。值大局危乱之日,正忠臣效命之时。顷据确报,钦派宣府监军内臣杜勋骂贼身死,忠义可嘉。特降鸿恩,赐杜勋为司礼监秉笔太监,立祠宣府,有司春秋致祭;荫其弟为锦衣卫堂上官,其侄为世袭锦衣千户。钦此!”
虽然这一道圣旨下了以后,举朝为之失色,然而朱由检坚信杜勋是他亲手“豢养”的知兵内臣,忠诚可靠,为国尽节之事定无可疑。由于这时候李自成的大军迅速东来,朝廷上惶惶不可终日,关于皇帝是否应该南迁的问题和是否应该调吴三桂来京勤工的问题,正在争论不休,牵动着京师臣民的心,所以大家不再关心杜勋的问题了。如今朱由检猛听王德化说杜勋确实已经进宫,有紧要事向他面奏,他怔了片刻,禁不住心中惊叫:
“又一件咄咄怪事!”停了一阵,他望着王德化问道:“王德化,这是怎么一回事呀?”
王德化胆怯地回答说:“杜勋降贼是真,前传骂贼死节是虚。”
“你为何不早奏明?